置换反应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2知识总结: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反应中一种游离态元素将另一种元素从其化合物中替换出来,使其变为游离态,因而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必定各有一种单质出现。
例如:Zn+H2SO4(稀)==ZnSO4+H2↑Fe+CuSO4=FeSO4+Cu二是反应的发生必定伴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如上述两例: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发生在水溶液里的置换反应,主要有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这两种反应都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而进行。
1.金属+酸──→盐+氢气金属:必须是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的位置愈靠前,置换反应愈容易进行。
例如:Mg+H2SO4(稀)=MgSO4+H2↑很快Zn+H2SO4(稀)=ZnSO4+H2↑平稳Fe+H2SO4(稀)=FeSO4+H2↑较慢Cu+H2SO4(稀)不能反应酸:必须是可溶性的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磷酸等。
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不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这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与金属发生的是另一种类型的反应。
例如:Zn+2H2SO4(浓)ZnSO4+SO2↑+2H2O此外,碳酸(H2CO3)、氢硫酸(H2S)等很弱的酸,虽然能与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但其反应不够典型或难以进行。
硅酸(H2SiO3)是微溶性酸,难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盐:反应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的,否则,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盐会沉积在金属表面,阻碍反应顺利进行。
例如下列反应因生成难溶的硫酸铅,反应很难顺利进行。
Pb+H2SO4(稀)=PbSO4+H2Pb+CuSO4=PbSO4+Cu2.金属+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金属: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这两种金属的位置相距愈远,反应愈容易进行。
但应注意,K、Ca、Na等很活动的金属在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时,是先置换水中的氢,而难以置换盐中的金属。
置换反应总结【新人教版】

置换反应总结置换反应总结一、按元素的性质划分:(一)金属置换出金属1、Zn+CuSO4=ZnSO4+Cu (说明:还原性强的把还原性弱的置换出来)2、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说明:Al元素的的还原性比Fe元素的还原性强。
同理Al 与V2O5、CrO3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铝热剂。
发生类似反应,说明Al比V、Cr等金属还原性强。
)3、工业上制取金属钾的原理:Na+KCl===NaCl+K↑。
(说明:这个反应发生,不能说明Na的还原性比K强。
其原因是,在熔融状态下,金属钾已经变为蒸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说,及时将生成的钾蒸汽从平衡体系中抽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所以反应能进行到底。
)反应Mg+2RbCl=MgCl2+2Rb↑的原理相类似。
(二)金属置换出非金属1、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3、2Mg+CO2====2MgO+C4、3Fe+4H2O(g)===Fe3O4+4H2(三)非金属置换出金属(在干态条件下反应)H2+CuO===Cu+H2O;此反应不能说明H2的还原性比Cu强。
因为发生反应的条件比较特殊,在干态高温条件下,生成的H2O脱离了反应体系,从而使反应能进行到底。
同理炼铁发生反应:3C+2Fe2O3==4Fe +3CO2(四)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1、卤素间的置换反应: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2、2F2+2H2O=4HF+O2;说明F2的氧化性比O2的氧化性强3、2H2S+O2=2H2O+S↓;说明O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2H2S+Cl2=2HCl+S↓;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4、C+H2O==CO+H25、2C+SiO2===Si+2CO(此反应产物一定是CO,而不是CO2)二、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一)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1、第I A 族元素:2Na+2H2O= 2NaOH+H2 Na+KCl= NaCl+K2、第IVA 族元素:2C+SiO2= Si+2CO3、第VIA 族元素:2H2S+O2 =2S+2H2O4、第VIIA 族元素:Cl2+2HI=2HCl+I2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二)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1、 Mg+2HCl= MgCl2+H2 2Al+6HCl= 2AlCl3+3H22、2Mg+CO2=2MgO+C3、2F2+2H2O= 4HF+O24、C+H2O= CO+H25、H2S+Cl2 =S+2HCl6、2H2+SiCl4= Si+4HCl 4NH3+3O2=2N2+6H2O 3Cl2+8NH3=6NH4Cl+N2(三)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H2+CuO= Cu+H2O 2Al+Fe2O3=Al2O3+2FeC+CuO=Cu+CO 2Al+3Hg2+ =2Al3++3HgNa+TiCl4 =4NaCl+Ti(四)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3Fe+4H2O(g)= Fe3O4+4H2 Zn+2H+ =Zn2++H2(五)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Fe+CuSO4 =FeSO4+Cu三、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置换反应总结

置换反应总结一、根据元素性质分类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2Al+Fe 2O 3===Al 2O 3+2Fe (铝热反应) Fe+CuSO 4=FeSO 4+Cu (湿法)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Zn+2HCl=H 2↑+ZnCl 2 2Na+2H 2O=2NaOH+H 2↑2Mg+CO 2== 2MgO+C 3Fe+4H 2O(g)==Fe 3O 4+4H 2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H 2+CuO ==Cu+H 2O C+FeO ==Fe+CO↑Si+2Fe O ==2Fe+SiO 2 C+2CuO ==2Cu+CO 2↑4.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2F 2+2H 2O=4HF+O 2 2C+SiO 2==Si+2CO↑ 2H 2+SiCl 4==Si+4HCl C+H 2O ==CO+H 2 Cl 2+2NaBr=Br 2+2NaCl O 2+2H 2S=2S↓+2H 2O Br 2+2HI=2HBr+I 2二、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分类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1.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Na+KCl ==NaCl+K↑(一般是774℃) 2Na+2H 2O=2NaOH+H 2↑ 2H 2S+O 2=2S+2H 2O 2C+SiO 2==Si+2CO↑ Cl 2+2Br -=2Cl -+Br 22.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Mg+2HCl=MgCl 2+H 2↑ 2Mg+CO 2==2MgO+C 2Al+6HCl=2AlCl 3+3H 2↑ 2F 2+2H 2O=4HF+O 2C+H 2O(g)== CO+H 2 2H 2+SiCl 4==Si+4HCl H 2S+Cl 2=S+2HCl 3Cl 2+8NH 3=6NH 4Cl+N 2 4NH 3+3O 2==2N 2+6H 2O (氨气在纯氧中燃烧)3.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H 2+CuO ==Cu+H 2O 2Al+Fe 2O 3==Al 2O 3+2Fe C+CuO ==Cu+CO 2Al+3Hg 2+=2Al 3++3Hg 4Na+TiCl 4==4NaCl+Ti4.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3Fe+4H 2O(g)== Fe 3O 4+4H 2 Zn+2H +=Zn 2++H 2↑5.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Fe+CuSO 4=FeSO 4+Cu三、根据物质类别分类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方程式总结初中化学置换反应方程式总结(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2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28、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3H2↑29、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30、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3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6-31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2、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33、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2-33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6、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38、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39、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_化学老师年度个人总结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_化学老师年度个人总结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1-6的现象:存有气泡产生。
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7-8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金属单质 + 盐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9、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 Cu+FeSO4现象:铁条表面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10、锌片放进硫酸铜溶液中:CuSO4 + Zn == ZnSO4 + Cu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1、铜片放进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12、焦炭还原成氧化铁:3C+ 2Fe2O3 ==4Fe + 3CO2炼钢金属13、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2Cu + CO2冶炼金属现象:黑色粉未变为红色,回应石灰水变小混浊。
14、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Cu + H2O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试管内壁存有水珠分解成。
1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2Fe+3H2O一次完结,往往就是同学们自学的一次分水岭,尤其就是化学,因为就是同学们刚刚碰触,也就是第一次直面正式宣布的化学考试,所以说读的同学指出这个学科较好学,考差了的同学指出这个学科太难了,要记的东西大多了,必须认知的概念也太难了,那么我们同学们通过一次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后必须如何直面呢?下面谈谈我给同学们的几点见意。
高一化学置换反应知识点及例题

高一化学置换反应知识点及例题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置换反应更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学习并掌握置换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对高一化学中的置换反应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一、什么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又称为置换作用,是指原子或离子与某种物质发生反应后,将相应位置上的原子或离子替代并占据其位置。
置换反应可以分为单一置换反应和双重置换反应两种类型。
单一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元素或离子被另一种元素或离子替代,而双重置换反应是指两种不同元素或离子互相置换,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二、置换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有很多不同的基本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活动性序列中的反应等。
以下是其中几种基本类型的例子。
1.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反应时,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
例如,HCl(盐酸)和NaOH(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氯化钠)和H2O (水)。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取电子。
例如,Mg(镁)和CuSO4(硫酸铜)反应生成MgSO4(硫酸镁)和Cu (铜)。
3. 金属活动性反应:金属活动性序列是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排列的一种序列。
根据这个序列,我们可以推测出哪些金属可以取代其他金属。
例如,铜不能置换铁,但锌可以置换铁。
三、置换反应的规律和条件置换反应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条件。
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和条件对于正确理解和预测置换反应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规律和条件。
1. 金属活动性序列:在金属活动性序列中,金属的活动性从高到低逐渐排列。
活动性较高的金属可以在反应中取代活动性较低金属的位置。
这个规律是预测置换反应是否发生的基础。
2. 反应条件:置换反应通常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才能发生。
例如,酸碱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浓度条件下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同时有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四、例题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置换反应的知识点,下面选取两个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置换反应类型归纳

中学化学中常见置换反应类型归纳置换反应类型在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过程中具有其特殊的功用,其特殊形式往往成为解题的重要突破口。
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积累,缺乏总结,置换反应的实例在头脑中没贮存多少,因而对这类试题总是感到束手无策。
现将置换反应的实例类型归纳如下。
一、按元素的性质划分,金属与金属单质间的置换、金属与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
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1)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Al还可与Fe3O4、V2O5、CrO3、WO3、MnO2等发生置换。
Al与V2O5或CrO3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铝热剂。
)(2)溶液中:Fe+CuSO4FeSO4+Cu(湿法冶铜)Zn+FeCl3Fe+ZnCl2 (3)Na与金属熔融盐反应冶炼钛(Ti)、钽(Ta)、铌(Nb)、锆(Zr)等稀有金属。
(谐音记忆:泰坦尼克号,实际最后一个字读gao)Na+TiCl44NaCl+Ti ※(4)工业上制取金属钾的原理:Na+KCl NaCl+K↑。
(说明:这个反应发生,不能说明Na的还原性比K强。
其原因是,在熔融状态下,金属钾已经变为蒸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说,及时将生成的钾蒸汽从平衡体系中抽走,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所以反应能进行到底。
)反应Mg+2RbCl MgCl2+2Rb↑的原理与此类似。
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1)极活泼金属与水或醇反应:2Na+2H2O2NaOH+H2↑2 CH3CH2OH+2 Na 2CH3CH2ONa+H2↑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HCl或稀硫酸)反应:Zn+H2SO4 Zn+ ZnSO4 +H2↑(实验室制取氢气)Fe+2HCl=FeCl2+H2↑(只生成亚铁盐)(2)2Mg+CO22MgO+C(3)3Fe+4H2O(g)Fe3O4+4H2 △?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在干态条件下反应)(1)H2+CuO△Cu+H2O(2)3C+Fe2O32Fe+3CO Si+2FeO2Fe+SiO2※备注:反应(1)不能说明H2的还原性比Cu强。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9篇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9篇第1篇示例:中考化学学习中,置换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经常会涉及的知识点。
置换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一种反应,它是指一个元素或一个基团与另一个元素或另一个基团交换位置,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化学变化过程。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中考化学中常见的置换反应化学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部分知识。
我们来看一下置换反应的基本化学式。
一般来说,置换反应可以用以下的形式来表示:A + BC → AC + B在这个式子中,A是一种活泼金属,BC是一种化合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反应,最终生成了AC和B两种新的物质。
这就是一个置换反应的基本形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置换反应化学式。
在中考化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置换反应包括金属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等。
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金属置换反应的化学式通常为:钠与氯化铜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Na + CuCl2 → 2NaCl + Cu这里,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铜。
这就是一个常见的金属置换反应。
除了这两种常见的置换反应,中考化学中还会涉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的置换反应,比如卤素的置换反应、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
不同的置换反应要求我们掌握不同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备考中一定要多加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中考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起来有很多种,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多加练习,多总结规律,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置换反应化学式这一知识点。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中考化学,取得理想的成绩!第2篇示例: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中考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置换反应是很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化合物中的原子或离子所取代的化学反应。
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对置换反应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换反应总结
置换反应总结
一、按元素的性质划分:
(一)金属置换出金属
1、Zn+CuSO4=ZnSO4+Cu (说明:还原性强的把还原性弱的置换出来)
2、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说明:Al元素的的还原性比Fe元素的还原性强。
同理Al与V2O5、CrO3等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为铝热剂。
发生类似反应,说明Al比V、Cr等金属还原性强。
)
3、工业上制取金属钾的原理:Na+KCl===NaCl+K↑。
(说明:这个反应发生,不能说明Na的还原性比K强。
其原因是,在熔融状态下,金属钾已经变为蒸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说,及时将生成的钾蒸汽从平衡体系中抽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所以反应能进行到底。
)
反应Mg+2RbCl=MgCl2+2Rb↑的原理相类似。
(二)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1、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Fe+2HCl=FeCl2+H2↑Mg+2HCl=MgCl2+ H2↑2Al+6HCl=2AlCl3+3 H2↑
3、2Mg+CO2=2MgO+C
4、3Fe+4H2O(g)=Fe3O4+4 H2↑
(三)非金属置换出金属(在干态条件下反应)
H2+CuO=Cu+H2O;此反应不能说明H2的还原性比Cu强。
因为发生反应的条件比较特殊,在干态高温条件下,生成的H2O脱离了反应体系,从而使反应能进行到底。
同理炼铁发生反应:3C+2Fe2O3=4Fe+3CO2
(四)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1、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Cl2+2NaBr=2Na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
Br2+2KI=2KBr+I2;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
2、2F2+2H2O=4HF+O2;说明F2的氧化性比O2的氧化性强
3、2H2S+O2=2H2O+S↓;说明O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
2H2S+Cl2=2HCl+S↓;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
4、C+H2O==CO+H2
5、2C+SiO2===Si+2CO(此反应产物一定是CO,而不是CO2)
二、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一)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1、第I A 族元素:2Na+2H2O= 2NaOH+H2Na+KCl= NaCl+K
2、第IVA 族元素:2C+SiO2= Si+2CO
3、第VIA 族元素:2H2S+O2 =2S+2H2O
4、第VIIA 族元素:Cl2+2HI=2HCl+I2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二)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1、 Mg+2HCl= MgCl2+H22Al+6HCl= 2AlCl3+3H2
2、2Mg+CO2=2MgO+C
3、2F2+2H2O= 4HF+O2
4、C+H2O= CO+H2
5、H2S+Cl2 =S+2HCl
6、2H2+SiCl2= Si+4HCl 4NH2+3O2=2N2+6H2O 3Cl2+8NH3=6NH4Cl+N2
(三)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H2+CuO= Cu+H2O 2Al+Fe2O3=Al2O3+2Fe
C+CuO=Cu+CO 2Al+3Hg2+ =2Al3++3Hg
Na+TiCl4 =4NaCl+Ti
(四)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
3Fe+4H2O(g)= Fe3O4+4H2Zn+2H+ =Zn2++H2
(五)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Fe+CuSO4 =FeSO4+Cu
三、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1、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Na+2H2O=2NaOH+H22Mg+CO2 =2MgO+C
3Fe+4H2O(g)= Fe3O4+4H2H2+CuO=Cu+H2O
C+FeO=Fe+CO 2F2+2H2O=4HF+O2
2C+SiO2=Si+2CO 2Al+Fe2O3=Al2O3+2Fe
C+H2O=CO+H22H2+SiCl4=Si+4HCl
Si+2FeO=2Fe+SiO23H2+Fe2O3=2Fe+3H2O
2、单质与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H2+SiCl4=Si+4HCl H2S+Cl2=S+2HCl
3Cl2+8NH3=6NH4Cl+N24NH3+3O2=2N2+6H2O
应用举例:
1、中学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并完成下列空白:
⑴当A为两种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时,化合物A的电子式:_________化合物B的电子式:___________单质乙的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A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时,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单质甲少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甲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CO2、CO、O3、CO2+2Mg=2MgO+C;
⑵FeBr3、2Fe2++Cl2=2Fe3++2Cl-;2Fe2++4Br-+3Cl2=2Fe3++6Cl-+2Br2;
2、已知A、B为单质,甲、乙为化合物,且A与甲的水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A+甲=B+乙,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A是金属,则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B)若A是非金属,则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若甲是酸,则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若甲是盐,则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3、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解析: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短周期元素中所常见的单质有:H2、C、N2、O2、F2、Na、Mg、Al、Si、S、Cl2;
金属之间的置换不可能发生(因Na、Mg、Al太活泼,一般采用电解法来制备)
则有金属→非金属,如2Mg+CO2=2MgO+C,2Na+2H2O=2NaOH+H2↑(但Na和H属同一主族元素而不符合题意),2Al+6HCl=2AlCl3+3H2↑
非金属→金属:适用于热还原法如H2、C等还原CuO,Cu为过渡金属故不合题意。
非金属→非金属:如2F2+2H2O=4HF+O2或Cl2+H2S=S+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