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感想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感想

伟大的革命先烈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感想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

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

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

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五四”运动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

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

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瞿秋白同样是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

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

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被国民党俘虏。

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年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

瞿秋白不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10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10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10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跨进高高的门槛,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方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

”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

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证明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之后,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十分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方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

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齐不仅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刻与精力。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幸福生活。

继承革命传统, 争做四好少年。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革命年代,多少先烈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当代的人民应该记住历史,记住那些为了建设新中国而付出生命的革命烈士。

瞿秋白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新中国呕心沥血,直至为革命牺牲。

这个星期六,我和同学一起去了瞿秋白纪念馆,如果你走过这里,一定会为之心动。

瞿秋白纪念馆,一个沉淀历史,沉淀心灵的地方。

发生在革对角绷着黑色命老前辈瞿秋白身上的一件事情,一直让我敬佩不已。

临刑前的一天,蒋介石下达了枪毙瞿秋白的密杀令。

这道密杀令隔夜让秋白看了,秋白毫无惧色,神情自若,好象什么也没发生。

那个属于生命的最后夜晚,在时间只能用分秒来计算的最后时光,瞿秋白依然和平常没有两样,甚至于比平常睡得还要香。

一觉醒来,瞿白忽然想起许多唐宋文人的诗句。

遂披衣起床,用唐诗凑成一阕: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落叶寒泉听不穷(朗士元),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心持半偈万缘空(朗士元)。

这就是瞿秋白,他把死看得是那样的淡定,这需要何种伟大的定力。

而我们,就算没有瞿秋白那样的超脱,但把事情看得开一点,学会淡定一些对待人和事,就一定能够看到人生的海阔天空。

瞿秋白被国民党枪决之前,写下一首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这就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生动体现。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

为此,我再次进入到那个曾经耳熟能详的纪念馆中,用影像纪录下点点滴滴,尽管不多,但是是为希望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唤起我们这座城市曾经忘却的纪念。

“江南第一燕”,原是瞿秋白婚后寄给爱妻王剑虹诗中的意象。

诗云:“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此诗,明写新婚燕尔之余,也不忘“暗示”自己的凌云壮志。

且不说,整首诗能收能放,亦敛亦狂;单就一句“为衔春色上云梢”声情响彻碧空,正是豪气万丈,全都付笔端!秋白先生出自名门望族,也曾就读我母校---当时称为“常州府中学堂”。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瞿秋白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瞿秋白烈士的事迹对我的触动尤其深刻。

一、珍惜这天的完美生活,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当我们在21世纪享受这天完美生活的时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这天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而珍惜我们的完美生活,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义无反顾的选取。

以前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不坚信共产主义,甚至有人说,共产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我想说: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那么未来的一切就都是茫然的。

三、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今年虽然只有32岁,但是在酒店这个行业却已经打拼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我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茫然的感觉,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工作一项项的完成,但是却始终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

但是在我参加了这次阳光酒店培训班之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我却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最后明白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信仰。

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眼前的生活而忙碌,他必定的会感到茫然,但是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信仰,那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活着的好处。

虽然我只是阳光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但是我想,我只要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我所做的一切就与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齐,我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

因此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会为此而不懈发奋,争取早日投入党组织的怀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瞿秋白纪念馆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时,正好是顺路经过。

只是带着参观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满江南特色的院子里逛了一圈。

那时的我只是觉得院子很漂亮,带着大户人家的讲究。

哪里知道那里曾经住着的“大户人家”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颠危簸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级”。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纪念馆。

多了几分仔细,多了几分虔诚。

去的那天下着濛濛细雨,晚秋的季节也增添了几分悲情。

参观的脚步,注定不是轻盈的。

那房子,那家具,那信件,那照片,那介绍,在尽最大的可能,向我展示一个立体的瞿秋白。

瞿秋白牺牲时只有三十六岁,而那时的他就已经具有了让一般人仰视的才华。

如果他不去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杰或者是优秀的翻译家,亦或是一代名医。

走进展厅中间时,放的正是瞿秋白就以时的片段。

后面一排的刺枪,前面的瞿秋白走着,唱着,回忆着。

然而他是无畏的,盘腿而坐,此地甚好。

而他是有留恋的,未完成的革命,娇妻爱女,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的笔似乎一直在耕耘着,留下“多余的话”,狱中诗词。

就以的前一刻,他记录着前夜梦境触发的灵感。

集句《偶成》: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韦应物,郎士元,杜心甫诗句的组合。

只恨我对古诗没什么品读的本领,不能明白这诗。

而既然他前夜梦中“如置仙境”,那么牺牲后的他,是否达到了超脱?虽然我是无神论者,此时,我更愿意多些浪漫色彩的想象,瞿秋白的灵魂定是去了他梦中的仙境了,他是那么热爱大好河山的。

在瞿秋白故居的一间房内,立着瞿秋白高大的塑像。

上有一匾,写着“江南第一燕”。

他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他这么说着,他这么做着。

他书生的摸样,却做了斗士,一个真正的斗士。

他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牺牲在革命的路上。

他也是文学活动上的战斗者。

他那么多才多艺,具有独创性。

而无论哪一点,他都值得被后人记住。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那甜蜜的感情,流露在他们的书信间,流淌在他们的合影中。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简介瞿秋白,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先驱。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中国湖北省蕲春县,是为了纪念并展示瞿秋白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而建立的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馆,对瞿秋白先生的故事和精神产生了深刻的触动。

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馆内展览进入瞿秋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

展厅内墙壁上挂满了瞿秋白先生的图片,生动展示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和坚定。

我注意到,展览中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瞿秋白先生与共产党的关系,他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和领导作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馆内的主要展览是关于瞿秋白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他的革命活动。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从他的早年教育、参加学生运动开始,一直到他投身于革命事业、成为共产党高级领导和最终壮烈牺牲的过程。

展览中,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瞿秋白先生的崇高品质、优秀才华和伟大贡献。

同时,还展示了他与其他革命先烈如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合作与思想交流。

我对瞿秋白纪念馆所展示的内容深感震撼,从中感受到了瞿秋白先生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力量。

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反抗不平等的斗争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教育意义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我不仅学到了瞿秋白先生的生平和贡献,更受到了他的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启发。

瞿秋白先生短暂而幸福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

他的革命信仰和对人民利益的始终不渝追求,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瞿秋白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展览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传达了瞿秋白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我认为,这座纪念馆对于广大青年人尤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瞿秋白先生的事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热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追求名利的社会,我们需要像瞿秋白先生那样,坚守初心,奋发向前。

总结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教育之旅。

通过馆内的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瞿秋白先生的职业生涯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观后感作文6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6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6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游瞿秋白纪念馆是为了一段记忆。

作为常州城市名人的代表,瞿秋白对于常州这座城市,就如同毛泽东之于湘潭,如同周恩来之于淮安。

作为党历史上早期的领导人,毫无疑问瞿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而作为冠英小学堂(现觅渡桥小学)的后辈,我更深地去明白着这个人物对于常州历史、对于中国历史的好处。

要知道,不仅仅仅在革命史上,更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瞿秋白曾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

而这正是作为清一代常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延续,但这其中又是夹杂着社会主义思潮、新文化户外、左翼文化户外在内的因子。

因此,不了解这些,我们就无法了解瞿秋白这个人,无法了解《剩余的话》中秋白对自我的认知,更无法了解瞿秋白之于江南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好处。

随着常州城市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衰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

内里寂寥的陈设,和我记忆中这个纪念馆以前拥有过的翔实展览和资料相去甚远,难道是正因这个纪念馆已经免费开放的原因么?尽管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了全国文保单位,尽管这个纪念馆旁也竖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陈列馆,但是我无法找见以前在这个纪念馆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也无法唤起因着这个人物而对整个城市产生的那种自豪。

是的,不就应是这样。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就应拥有的纪念。

为此,我再次进入到那个以前耳熟能详的纪念馆中,用影像纪录下点点滴滴,尽管不多,但是是为期望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唤起我们这座城市以前忘却的纪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上周三,综合课杨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和瞿秋白故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一天,同学们都十分激动,闹嚷嚷地挤进了瞿秋白故居的大门。

一进故居,大家立刻看到了一座瞿秋白雕像。

雕像背后有一扇屏风,屏风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几个大字。

我们往里走,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了一些有关瞿秋白的画作,其中大部分都是瞿秋白和鲁迅的画,画得十分精美生动。

继续往里走,大家又进了一间屋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木书柜,散发出阵阵清香。

书柜旁有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

书柜里叠放着数十本发黄陈旧的线装书,书皮是青色的。

老师说,这些书都是瞿秋白曾经读过的。

靠近点闻闻,还能依稀嗅出一丝书香味。

再往前走,前面陈列出了一件件瞿秋白的家具。

我们又看到了一口饱经沧桑的井。

后来,我们又进了瞿秋白纪念馆,里面有瞿秋白铜像和相关资料。

同学们参观了一会儿,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我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一句话:“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

”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