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幸福生活。
继承革命传统, 争做四好少年。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革命年代,多少先烈们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当代的人民应该记住历史,记住那些为了建设新中国而付出生命的革命烈士。
瞿秋白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新中国呕心沥血,直至为革命牺牲。
这个星期六,我和同学一起去了瞿秋白纪念馆,如果你走过这里,一定会为之心动。
瞿秋白纪念馆,一个沉淀历史,沉淀心灵的地方。
发生在革对角绷着黑色命老前辈瞿秋白身上的一件事情,一直让我敬佩不已。
临刑前的一天,蒋介石下达了枪毙瞿秋白的密杀令。
这道密杀令隔夜让秋白看了,秋白毫无惧色,神情自若,好象什么也没发生。
那个属于生命的最后夜晚,在时间只能用分秒来计算的最后时光,瞿秋白依然和平常没有两样,甚至于比平常睡得还要香。
一觉醒来,瞿白忽然想起许多唐宋文人的诗句。
遂披衣起床,用唐诗凑成一阕:夕阳明灭乱山中(韦应物),落叶寒泉听不穷(朗士元),已忍伶俜十年事(杜甫),心持半偈万缘空(朗士元)。
这就是瞿秋白,他把死看得是那样的淡定,这需要何种伟大的定力。
而我们,就算没有瞿秋白那样的超脱,但把事情看得开一点,学会淡定一些对待人和事,就一定能够看到人生的海阔天空。
瞿秋白被国民党枪决之前,写下一首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这就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生动体现。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
为此,我再次进入到那个曾经耳熟能详的纪念馆中,用影像纪录下点点滴滴,尽管不多,但是是为希望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唤起我们这座城市曾经忘却的纪念。
“江南第一燕”,原是瞿秋白婚后寄给爱妻王剑虹诗中的意象。
诗云:“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此诗,明写新婚燕尔之余,也不忘“暗示”自己的凌云壮志。
且不说,整首诗能收能放,亦敛亦狂;单就一句“为衔春色上云梢”声情响彻碧空,正是豪气万丈,全都付笔端!秋白先生出自名门望族,也曾就读我母校---当时称为“常州府中学堂”。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瞿秋白纪念馆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时,正好是顺路经过。
只是带着参观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满江南特色的院子里逛了一圈。
那时的我只是觉得院子很漂亮,带着大户人家的讲究。
哪里知道那里曾经住着的“大户人家”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颠危簸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级”。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纪念馆。
多了几分仔细,多了几分虔诚。
去的那天下着濛濛细雨,晚秋的季节也增添了几分悲情。
参观的脚步,注定不是轻盈的。
那房子,那家具,那信件,那照片,那介绍,在尽最大的可能,向我展示一个立体的瞿秋白。
瞿秋白牺牲时只有三十六岁,而那时的他就已经具有了让一般人仰视的才华。
如果他不去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杰或者是优秀的翻译家,亦或是一代名医。
走进展厅中间时,放的正是瞿秋白就以时的片段。
后面一排的刺枪,前面的瞿秋白走着,唱着,回忆着。
然而他是无畏的,盘腿而坐,此地甚好。
而他是有留恋的,未完成的革命,娇妻爱女,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的笔似乎一直在耕耘着,留下“多余的话”,狱中诗词。
就以的前一刻,他记录着前夜梦境触发的灵感。
集句《偶成》: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韦应物,郎士元,杜心甫诗句的组合。
只恨我对古诗没什么品读的本领,不能明白这诗。
而既然他前夜梦中“如置仙境”,那么牺牲后的他,是否达到了超脱?虽然我是无神论者,此时,我更愿意多些浪漫色彩的想象,瞿秋白的灵魂定是去了他梦中的仙境了,他是那么热爱大好河山的。
在瞿秋白故居的一间房内,立着瞿秋白高大的塑像。
上有一匾,写着“江南第一燕”。
他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他这么说着,他这么做着。
他书生的摸样,却做了斗士,一个真正的斗士。
他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牺牲在革命的路上。
他也是文学活动上的战斗者。
他那么多才多艺,具有独创性。
而无论哪一点,他都值得被后人记住。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那甜蜜的感情,流露在他们的书信间,流淌在他们的合影中。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简介瞿秋白,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先驱。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中国湖北省蕲春县,是为了纪念并展示瞿秋白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而建立的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馆,对瞿秋白先生的故事和精神产生了深刻的触动。
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馆内展览进入瞿秋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
展厅内墙壁上挂满了瞿秋白先生的图片,生动展示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和坚定。
我注意到,展览中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瞿秋白先生与共产党的关系,他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和领导作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馆内的主要展览是关于瞿秋白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他的革命活动。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从他的早年教育、参加学生运动开始,一直到他投身于革命事业、成为共产党高级领导和最终壮烈牺牲的过程。
展览中,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瞿秋白先生的崇高品质、优秀才华和伟大贡献。
同时,还展示了他与其他革命先烈如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合作与思想交流。
我对瞿秋白纪念馆所展示的内容深感震撼,从中感受到了瞿秋白先生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力量。
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反抗不平等的斗争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教育意义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我不仅学到了瞿秋白先生的生平和贡献,更受到了他的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启发。
瞿秋白先生短暂而幸福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
他的革命信仰和对人民利益的始终不渝追求,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瞿秋白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展览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传达了瞿秋白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我认为,这座纪念馆对于广大青年人尤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瞿秋白先生的事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热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追求名利的社会,我们需要像瞿秋白先生那样,坚守初心,奋发向前。
总结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教育之旅。
通过馆内的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瞿秋白先生的职业生涯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
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
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
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门口的大石碑镌刻着梁衡先生纪念瞿秋白同志所写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文章。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上午,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
四月的江南,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
从清晨开始,天,便下起了微微的蒙蒙的细雨,就这样,我们三人怀着无比崇高、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心灵学习的旅途。
从学校乘车约半个小时,再行走一两分钟,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瞿秋白纪念馆。
站在门口,大致简单看去,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站在门前,静静的停留片刻,你会发现,不时会有路边的行人,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扭头静看这座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建筑。
而进出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主人,用自己怎样博大的胸怀,何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得人们将他永远铭记于心!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脊,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
门额上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古朴厚重,栩栩如生。
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
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建馆来,先后接待了陈丕显、宋任穷、薄一波、乔石、杨尚昆、李瑞环、宋平等国家领导人,朝鲜等16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和专家学者及数十万参观看,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纪念瞿秋自、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作文5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作文5篇瞿秋白,一位伟大的革命的先驱,他用36岁的生命点燃了青春,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所有,先烈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精神我们承接。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来到常州上学,当然要了解一下常州,知道当地革命烈士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我们一宿舍在周末找时间去瞻仰了一下瞿秋白纪念馆,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
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
在1931 年1 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 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1935 年 6 月18 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
三十多年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居然还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_遗骨迁移到八宝山。
_,1980 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
走进纪念馆大门,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 ,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5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00字5篇游瞿秋白纪念馆是为了一段记忆。
作为常州城市名人的代表,瞿秋白对于常州这座城市,就如同毛主席之于湘潭,如同周恩来之于淮安。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
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
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
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五四”运动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
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
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瞿秋白同样是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
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
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走用武装反抗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俘虏。
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年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侮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_。
瞿秋白不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馆观后感8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情绪,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
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
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说入党的。
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
个性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联不一样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户外的战友。
“五四”户外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
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务必把群众户外和社会改革户外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
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务必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务必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瞿秋白同样是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超多开拓性、奠基性工作。
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齐,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
个性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被国民党俘虏。
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年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
瞿秋白不仅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剩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
他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发奋攀登前人所未曾到达的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