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介绍

合集下载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作者:池忠仁王浣尘陈云网格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其新兴的资源共享模式和开放的基础设施环境给当今社会经济管理“网格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在某些领域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尝试,为网格化管理理论研究及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本文着重分析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与工作流程,并探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其它领域及其它城市推广应用所需具备的条件。

1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网格化管理思想源于水、电的应用。

以自来水为例,用户拧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所需的自来水。

至于水源来自哪里,经过哪家水厂、哪些环节及管网到达,用户根本无须操心。

以水龙头为界,将其后环节视作网格,则网格化管理包含网格与用户两部分(见图1)。

用户提交需求即可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服务,网格负责快速准确地提供服务,且用户和网格通过技术协议与管理协议实现双向互动。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体现在用户提交需求的简洁性和网格响应需求的精准性与迅捷性上。

图1上海市自来水流程网格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

针对互联网需求与资源的分布性、异构性及动态变化等特性,网格试图将全球联网资源粘合为有机的整体,在动态变化的虚拟环境中寻求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优化方案,实现资源融合并为用户提供透明服务[1,2]。

网格通过五层沙漏结构协议体系实现动态虚拟组织的信息共享、资源协调、负载平衡和业务协同,进而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一体化透明服务[3]。

网格技术为网格化管理核心思想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2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析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公安巡逻、劳动保障、工商监管、城区管理等领域进行了网格化管理试点。

以上海市及长宁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调研为基础,本文将深入剖析上海市及长宁区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4,5]。

2.1项目背景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再造工作流程,为解决东城区城管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016年度单位决算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016年度单位决算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016年度单位决算第一部分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概况一、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市、区关于安全生产监察工作方面的指示,负责监督辖区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处理等、协调解决辖区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机构设置根据上述职责,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内设6个内设机构,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平台运行管理部门、指挥协调管理部门、监督考评管理部门、队伍管理部门、村居联络管理部门。

第二部分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016年度单位决算表2016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单位:万元2016年度收入决算表单位:万元452016年度支出决算表单位:万元672016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89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注:本单位2016年度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132016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注:本单位2016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故本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2016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一、关于2016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2016年度本单位收入总计为133.75万元、支出总计为133.75万元。

与2015年度相比,收入、支出总计各增加1.17万元。

主要原因:全年预算调整因素,包括增人增资等基本支出调整、追加项目经费的调整等。

二、关于2016年度收入决算情况说明2016年度本单位收入合计133.7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33.75万元,占100%。

三、关于2016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016年度本单位支出合计133.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7.25万元,占87.66%;项目支出16.50万元,占12.34%。

城市管理与执法 (112)

城市管理与执法 (112)

关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城管执法联动机制研究□赵斐容(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2号,200135)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现有网格化管理体系、城管执法体制现状的调研,并在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全面建成以及执法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联动的总体思路,形成联动的完整工作流程和长效机制,组成统一有效的联动机制完整架构方案。

关键词:城市管理网格化执法体制联动机制随着城市网格化管理逐步推广和实施,这种“数字城管”模式的优势和成效不断显现,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2006年5月,浦东新区在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并开始运行,在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和环境保障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与现行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如何对接等一些“瓶颈”有待突破,尤其是现行的城管执法体制如何对接的矛盾。

为进一步提高浦东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和作用,本文拟研究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现有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联动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模式。

一、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现状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它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政府资源,条块联动,行业联手,流程再造,建立“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城市管理监督受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使管理从粗放向精细,从静态向动态,从分散转向综合。

目前,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情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三级平台四级派单机制根据区、功能区域、街镇的行政管理架构,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与“属地化管理”原则,浦东新区探索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四级派单机制”。

三级城市网格化平台即“区平台、功能区域平台、街镇平台。

“四级派单”内容为: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街镇社区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进行一级派单处理,派单失效的案件报功能区域网格办实施二级派单处理,功能区域网格办派单失效的案件报新区网格办实施三级派单,新区网格办派单失效的案件报新区监察委进行行政效能监察(四级派单)。

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城市管理方式,通过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小块网格,再在每个网格内进行全面、精细、有序的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率,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网格化管理的理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城隍庙”城市管理模式,城隍庙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由各个部分的管理者负责该区域的市政服务、安全维护和社区建设等工作。

网格化管理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随后在整个亚洲得到广泛推广。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也在中国被进一步倡导和应用。

网格化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小块的网格,每个网格通常由一定数量的小区或街道组成。

每个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负责该网格内的管理工作,如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市场管理、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等。

网格员与居民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与反馈。

居民有任何问题或需求可以直接与网格员联系,网格员也会积极落实居民的意见和需求。

这种精细化管理使居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执行效率。

另外,网格化管理强调全面、精细的管理。

每个网格员需要对所管理区域内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把握,包括市容环境、公共卫生、交通秩序、社区治安等。

他们不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还要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网格化管理,城市可以更好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确保各个区域的发展协调一致。

此外,网格化管理也强调有序的管理。

通过物理区域的划分,不仅方便了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监管,还使得执法环境更加透明,不再出现重复执法、缺少依据的情况。

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网格员会按照一定的执法流程进行执法行为,保障了市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城市管理方式,通过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小块网格,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全面、精细、有序。

网格化管理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率,改善市容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网格化管理在浦东公路管理的应用

网格化管理在浦东公路管理的应用

城市 网格化管理
城 市 网格 化 管理 概 念
城 市 网格 化 管 理 ,就 是 以信 息 化 为 手 段 ,综 合 集成 各 种 管 理 服 务 资 源 ,在 特 定 的 网 格 区 域 内 ,及 时 发 现 并 解 决各 类 问题 ,更 好 地 满 足 群 众 需 求 和 管理 需 要 的 一 种创
路 、 桥 梁 、 水 、 电 、 气 、 讯 等 市 政 公 用 设 施 及 绿 地 、 网格 化管理 与 以公 路养 护标
段 为单 元 的三 级公 路养 护巡 察管理 方式相 结 合 ,借助 ” 新
区 网格 化管 理 系统 ” ,以浦 东公 路署 开发 ” 东公 路 署公 浦
干 个 网格状 单元 .由城市 管理 监督 员对若 干万 米单 元 网格 组成 的 责任 网格 实施巡 视监 控 的方 法 。 网 格 的 划 分 一 般 遵 循 属 地 化 管 理 、 方 便 管 理 、 负 载 均 衡 、无缝 拼接 和相 对稳 定等 原 则。 城 市 部 件 管 理 法 就 是 把 物 1 O城 市 管 理 对 象 ( 括 道 Z ̄ - 包
路 养 护 管 理 系 统 为 载 体 .使 网格 化 管 理 和 公 路 养 护 管 理
联 动 协 同 ,形 成 积 极 衔 接 、高 效 有 序 的 闭 合 系 统 .及 时 发
现 问 题 .及 时 .快 速 处 理 问 题 。
健 身 娱 乐 设 施 等 公 共 设 施 ) 为 城 市 部 件 进 行 管 理 .运 用 作 地 理 编 码 技 术 .将 城 市 部 件 按 照 地 理 坐 标 定 位 到 万 米 单 元 网 格 地 图 上 .通 过 网格 化 城 市 管 理 信 息 平 台 对 其 进 行 分 类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例分析作者:池忠仁王浣尘陈云网格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其新兴的资源共享模式和开放的基础设施环境给当今社会经济管理“网格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在某些领域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尝试,为网格化管理理论研究及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本文着重分析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与工作流程,并探讨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其它领域及其它城市推广应用所需具备的条件。

1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网格化管理思想源于水、电的应用。

以自来水为例,用户拧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所需的自来水。

至于水源来自哪里,经过哪家水厂、哪些环节及管网到达,用户根本无须操心。

以水龙头为界,将其后环节视作网格,则网格化管理包含网格与用户两部分(见图1)。

用户提交需求即可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服务,网格负责快速准确地提供服务,且用户和网格通过技术协议与管理协议实现双向互动。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体现在用户提交需求的简洁性和网格响应需求的精准性与迅捷性上。

图1上海市自来水流程网格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网格化管理的核心思想。

针对互联网需求与资源的分布性、异构性及动态变化等特性,网格试图将全球联网资源粘合为有机的整体,在动态变化的虚拟环境中寻求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优化方案,实现资源融合并为用户提供透明服务[1,2]。

网格通过五层沙漏结构协议体系实现动态虚拟组织的信息共享、资源协调、负载平衡和业务协同,进而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一体化透明服务[3]。

网格技术为网格化管理核心思想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2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析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公安巡逻、劳动保障、工商监管、城区管理等领域进行了网格化管理试点。

以上海市及长宁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调研为基础,本文将深入剖析上海市及长宁区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4,5]。

2.1项目背景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再造工作流程,为解决东城区城管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规范 (2010版)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规范 (2010版)

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规范 (2010版)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8]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政府同意市建设交通委制订的《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整合管理资源,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

列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部件和事件种类、处置标准及第七条市数字化管理中心主要职责为:(一)负责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以及市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二)负责制定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技术标准、运行规则;(三)对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四)负责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五)负责指导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队伍相关培训;(六)加强与市信息委、相关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和沟通。

第八条区县城市网格化管理受理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区监督中心)主要职责为:(一)组织对单元网格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立案;(二)受理12319城建热线等相关服务热线转送的市民举报;(三)负责将立案件传送区县网格化管理指挥处置中心;(四)负责对处置问题的核查和结案;(五)负责网格监督员队伍管理、培训和考核;(六)负责区县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管理和维护。

第九条网格监督员是受区监督中心派遣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工作人员,由区监督中心统一管辖和指挥,主要职责为:(一)按时对工作责任网格进行巡查;(二)对巡查中发现问题收集证据并上报信息;(三)对处置结果进行核查反馈。

(完整版)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完整版)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浦东新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项目概述按照上海市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统一指导下,在长宁、卢湾两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基础上,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推广城区。

根据新区实际,网格化管理分两期推进,进行分布式实施。

2005年第四季度到2006年12月,在146。

2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推开,先完成城市网格化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

2007年以后,为完善和拓展阶段,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

新区地域面积570平方公里,一期和二期将其划分为8545个网格,其中城镇化地区划分了7830个万米单元网格,郊区划分了715个大网格;对5大类、84种城市部件实现统一编码,实施数字化管理部件总量为311.1万个.二、管理体制浦东新区建立了一个区中心,六个功能区中心,并组建了241名监督员组成的监督员队伍。

监督员通过“城管通”这种专用工具,对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并及时传送到监督中心,中心接线员与值班长收到信息后,立即上报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大厅的屏幕上随时可以按照类别搜索到相关地点的信息.这种模式不仅精确、效率高,而且可以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管辖区域。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按照“三级平台,四级派单”的总体架构设计.“三级平台”即“区平台、功能区域平台、街镇平台”,逐步建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管理体系,切实发挥街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以“三级平台”为基础,建立“四级派单”机制,即街镇派遣为一级派单,功能区域平台派遣为二级派单、新区平台派遣为三级派单,新区监察委派遣为四级派单。

整体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三、应用系统上海浦东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包含了建设部标准的九大子系统,同时,结合浦东新区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功能拓展,增加了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等模块.四、系统建设2006年初,数字政通浦东项目组进行前期调研,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紧密沟通,编制方案,针对各实施环节的具体操作和需求为各用户提供可行性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情况介绍一、城市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它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政府管理资源,条块联动,行业联手,流程再造,建立“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城市管理监督受理中心,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使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细,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分散转向综合。

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等原则,将管理空间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管理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

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

为了便于对城市部件的管理,可按照城市功能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

管理事件为非部件类的城市管理事件。

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

主要有7大类:大件废弃物,私搭乱建,垃圾碴土,宣传广告,街面秩序,工地管理,环境卫生。

二、有关背景资料2005年初,陈良宇书记、韩正市长、杨雄副市长等市领导分别在《沿海省市动态摘报》第537期关于北京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走在全国前列的文章上作了重要批示,由此上海开始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

2005年3月中旬开始,由市建设交通委牵头着手实施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建设,在建立市级监管平台的同时,先在卢湾、长宁两区试点,2005年10月,卢湾、长宁建成投入试运行。

2005年9月29日,杨雄副市长视察了试点区工作,并召开了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推进工作会议,要求在中心城区推广网格化管理。

并专题到浦东新区调研,要求推进。

10月14日,市建设交通委召集各区建委召开专题推进会。

2005年10月11日,市建委领导赴浦东新区调研,希望新区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新区实际情况,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在新区中心城区范围内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

由此拉开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推进工作的序幕。

2005年11月21日,市建设交通委向市府常务会报告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报告中明确2006年要在浦东等区推开,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当日,张学兵区长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新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

12月5日,召开区府常务会。

12月31日,召开区委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方案。

并成为新区区委区府双重督办项目,上升到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高度来推进新区的网格化工作。

2005年12月29日,陈良宇书记视察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市级平台,强调城市网格化管理要实现4个全覆盖:管理区间、管理对象、管理环节和管理时限全覆盖,要加强协调各条线、各地区在网格划分基本单元上的一致性,做好信息共享。

随后,浦东新区加快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步伐。

在上海市八届全会中,写入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市政府2006年度17项重点工作之一。

三、上海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及试点情况如何进一步完善特大城市的综合管理,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如何将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市建设交通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管理经验,深入调研本市近年来的管理实际,提出应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对进行城市综合管理,通过走访部分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召开相关单位和部分街道办事处领导会谈,初步形成了上海市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从特大型城市管理实际出发,站在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具体行动,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建立职责分明、操作有序、管理到位、执法有力、监督及时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

上海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从特大型城市管理的实际出发,站在不断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以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作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具体行动,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三化”,即: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城市管理的网格化;以区县为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以条线为依托,完善城市管理作业服务的市场化,从而使城市管理中的作业(服务)、管理、执法、监督等四个环节,真正形成有机衔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卢湾区、长宁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试点情况2005年3月中旬开始,由市建设交通委牵头着手实施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建设,在建立市级监管平台的同时,先在卢湾、长宁两区试点,然后在中心各城区逐步推广。

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市平台、长宁区、卢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区平台于2005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行,10月14日,杨雄副市长视察了试点区工作,并召开了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推进工作会议,要求在中心城区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

2005年12月13日,由建设部对长宁区、卢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验收,一致认为:上海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监管分离的组织体制,监督员管理体系、闭环的工作流程、相应的评价体系,及其与城建服务热线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创造性地采用了以市级平台建设为主线,以区级系统平台建设为重点,市区两级平台联动的技术路线,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实现了与“12319”城建服务热线的有机结合;探索了市级专业部门和试点区处置问题的联动机制,使得城市管理模式更加精细化。

在具体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建设试点工作中,卢湾和长宁两区成立了由区长挂帅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推进领导小组,又分别形成了以长宁区城市公共管理应用办公室和卢湾区建委为主导的,两区信息委为配合的组织机构,下设推进工作办公室,两区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负责人从筹建开始到位参与工作。

从2005年3月中旬开始建设,10月系统建成投入试运行。

其中卢湾区陆域面积7.5平方公里,全区人口35.7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6万人),划分了439个单元网格(每平方公里58.5个单元网格,平均每个单元网格服务人数813人),汇总为30个责任网格,部件18万个(每平方公里2.4万个,人均0.5个)。

长宁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全区人口71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2万人),划分了1459个单元网格(每平方公里37.4个单元网格,平均每个单元网格服务人数487人),汇总为111个责任网格,部件43万个(每平方公里1.2万个,人均0.6个)。

两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成运行后,城市管理效果明显改善,体现在提高了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

据试运行首月数据统计,两区共立案3411宗,结案率达83%,并且,发现的问题基本都在规定时限内处置完毕。

另外,试运行开始后,市、区两级及时建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例会制度,对城市网格化管理试运行中集中反映出的带有共性的11个历史遗留、疑难问题,分析研究专题方案,落实解决措施。

最近两个多月来,12319城建服务热线来自卢湾、长宁两区的投诉,呈现了明显下降的态势。

四、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情况介绍1、指导思想和目标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动力,以落实“一个作用、三个区”功能定位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核心,结合浦东体制机制创新,围绕精深化管理、精细化养护、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流程,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在浦东全面建立监督、处置、评价“三分离”,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五个环节”形成有机衔接、高效有序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决策“三个数字化”,推进浦东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浦东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工作目标为:按照上海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借鉴卢湾长宁等试点区经验,结合浦东的实际情况,在部件普查、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规范化的网格监督员队伍,区和功能区两级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

2、建设主要节点安排浦东新区的网格化推进工作计划分两期进行,首先在建成区推开,其他区域同步搭建平台,然后进行完善和拓展。

一期从2005年到2006年12月,为初步建设阶段。

为了配合上海市合作组织峰会的举办,杨雄副市长要求加快推进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推进速度,特别是涉及合作组织峰会会场和参观场所的浦东(陆家嘴区域)、徐汇、黄浦、静安四个区,要求在2006年5月底之前完成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并投入试运行,以确保合作组织峰会的环境保障标准和APEC会议一样的高度,一样的气势。

根据这一要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调整了加快了建设步伐,建成区和陆家嘴功能区平台并投入运行的时间节点由原来2006年7月31日提前到06年5月31日前;到2006年底,其他五个功能区的建成区范围内建成城市网格化管理并投入运行。

二期是2007年以后,为完善和拓展阶段。

在第一期建成试运行并取得一定经验后,根据城市管理需要将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向其他区域和其他领域扩展、延伸,实现全区范围内广义的网格化管理。

3、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上海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借鉴卢湾等试点区经验,结合浦东的实际情况,在部件普查、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规范化的网格监督员队伍,区和功能区两级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

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4、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流程管理流程设计原则:A、满足区/功能区两级管理模式的管理需要B、监督员只与功能区监督中心交互监督员由功能区负责组建和进行日常的管理,为避免区和功能区的多头指挥,在流程设计上监督员只与功能区监督中心交互,区监督中心需要监督员执行的任务,都通过功能区转发。

C、区/功能区互相备案原则由区受理处理的问题,在各个环节均在相关功能区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有相应备案;同样,由功能区受理处理的问题,均在在各个环节均在相区中心相应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