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回顾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7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鲁科版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回顾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7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鲁科版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 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 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 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 元 素 的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nsnnpn + 1 , 则 n = ________;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
(6)2p3 的电子排布图为
↓↑↓
答案:(1)× (2)× (3)× (4)√ (5)× (6)×
()
2.请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规则解释 Fe3+较 Fe2+更稳定的原 因。 答案:26Fe 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Fe3+外围电子的 电子排布式为 3d5,Fe2+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d6。根据“能 量相同的轨道处于全空、全满和半满时能量最低”的原则,3d5 处于半满状态,结构更为稳定,所以 Fe3+较 Fe2+更为稳定。
[练后归纳] 正确理解排布依据 1.在写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时,常出现以下错误:
(1)
(违反能量最低原理)
(2) ↑↑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
(3)
(违反洪特规则)
(4)
(违反洪特规则)
2.半充满、全充满状态的原子结构稳定
如 ns2、np3、np6
Cr:3d54s1
Mn:3d54s2
Cu:3d104s1
答案:(1)
3.写出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与简化电子排布式 原子 电子排布式 简化电子排布式 Fe Ga Cu As Mn2+
答案:1s22s22p63s23p63d64s2 [Ar]3d64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Ar]3d104s24p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Ar]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r]3d104s24p3 1s22s22p63s23p63d5 [Ar]3d5

[精品]2019高考化学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1)共价键讲与练(含解析)

[精品]2019高考化学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1)共价键讲与练(含解析)

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李仕才第二节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点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立体构型,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着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

2.共价键的分类3.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4.配位键(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对称为孤电子对。

(2)配位键①配位键的形成:成键电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形成共价键。

②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B,其中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提供空轨道的原子。

如NH+4可表示为,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①组成:以[Cu(NH3)4]SO4为例②形成条件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3+、Cu2+、Zn2+、Ag+等。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如H2O、NH3、CO、F-、Cl-、CN-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 √)2.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 ×)3.只有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 ×)4.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5.σ键比π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 √)6.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 √)7.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 ×)8.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 ×)9.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 ×)10.O2分子中仅含非极性键。

( √)11.CH4与NH+4互为等电子体。

( √)1.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σ键时,电子不是只在两核间运动,而是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较大。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有机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教案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有机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教案鲁科版

第1节有机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知识梳理1.有机物的分类(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2)根据碳骨架分类(3)根据官能团分类①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有关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②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并反映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③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有机物类别官能团名称官能团结构典型代表物(结构简式)烯烃碳碳双键CH2===CH2炔烃碳碳叁键CH≡CH卤代烃卤素原子—X CH3CH2Cl 醇醇羟基—OH CH3CH2OH 酚酚羟基—OH醚醚键CH3CH2OCH2CH3醛醛基CH3CHO、HCHO 酮酮羰基羧酸羧基酯酯基CH3COOCH2CH3氨基酸氨基、羧基—NH2、—COOH2.有机物的基本结构(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a.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

b.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同系物◎命题点有机物的分类、官能团及基本结构1.(2020·南阳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分子式为C4H10O的物质,可能属于醇类或醚类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仅②④C[①为醇类,③为酯类。

]3.(2020·唐山模拟)烃(甲)、(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芳香烃B.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C.甲与甲苯互为同系物D.甲、乙、丙中甲、乙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乙不含苯环,不是芳香烃,A错误;甲、乙、丙的分子式均为C8H8,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甲为烯烃含,甲苯中不含,二者结构不相似,C错误;乙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D错误。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第十二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本节共设计1个学案[高考导航]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层、能级、原子轨道和容纳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原子轨道的形状和能量高低(1)轨道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

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

(2)能量高低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n p<n d<n f。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

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n p x、n p y、n p z轨道的能量相等。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三个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构造原理示意图:②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

③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

如24Cr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思考]Mn的电子排布式能否书写为1s22s22p63s23p64s23d5?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

当出现d能级时,虽然电子按n s、(n-1)d、n p的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 s前,如Mn:1s22s22p63s23p63d54s2正确,Mn:1s22s22p63s23p64s23d5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学案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学案鲁科版

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考纲定位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晶胞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6.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7.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

考点1| 晶体与晶胞(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考纲知识整合]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②非长方体:如三棱柱示例CaF 2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该晶胞含Ca 2+4个 ,F -8个。

[高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1 晶体的性质1.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411】A .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B .Ⅰ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C .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D .二者的X­射线图谱是相同的B [Ⅰ会自动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X 射线图谱有明锐的谱线。

Ⅱ不会形成晶体。

]2.(2014·全国Ⅰ卷,节选)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高考化学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1.钛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是______。

与钛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________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

钛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催化剂M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的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M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________种。

②M中,不含________(填标号)。

a.π键b.σ键c.配位键d.氢键e.离子键(4)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具有典型的四方晶系结构。

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4个微粒A、B、C、D中,属于氧原子的是________。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19a,________,________);钛氧键键长d=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3d。

钛的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还有Ni(3d84s2)、Ge(4s24p2)、Se(4s24p4),共3种。

(2)钛、铝均为金属晶体,其硬度取决于金属键强弱。

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因此钛硬度比铝大。

(3)①M 的结构如图,1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2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②M 中,C—C键、C—H键、C—O键、Ti—Cl键属于σ键,苯环中存在大π键、Ti与O间存在配位键,M中不存在氢键与离子键。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2节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2节
栏目 导引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2)[2017·高考全国卷Ⅲ,35(4)]Mn(NO3)2 中的化学键除了 σ 键 外,还存在________。 (3)[2016·高考全国卷Ⅰ,37(2)]Ge 与 C 是同族元素,C 原子之 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 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高考全国卷Ⅰ,37(3)]CS2 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________。
栏目 导引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2)Mn(NO3)2 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此外在 NO- 3 中,3 个 O 原子和中心原子 N 之间还形成一个 4 中心 6 电子的大 π 键(Π64键),所以 Mn(NO3)2 中的化学键有 σ 键、π 键和离子键。 (3)双键和叁键中均含有 π 键,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和叁 键,实质是难以形成 π 键,π 键成键方式为原子轨道“肩并肩” 重叠,而 Ge 原子半径较大,很难形成原子轨道“肩并肩”重 叠方式。 (4)C 原子与 S 原子间为极性共价键,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
栏目 导引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 ) (2)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σ 键比 π 键强度大。( × ) (3)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 (4)H2 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具有方向性。( √ ) (5)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 √ )
栏目 导引
3.键参数 (1)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2)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 键能越_大___,键长越_短___,分子越稳定。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1节原子结构学案鲁科版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1节原子结构学案鲁科版

第1节原子结构考纲定位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排布原理和能级分布,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轨道表示式)。

2. 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 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简单应用。

4.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考点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考纲知识整合]1 •电子层(或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电子层K L M N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1原子轨道数目r 1r 1+3=4 1 + 3+ 5 = 9J)■L 1 + 3+ 5 + 7= 16最多容纳电子数目r 2r 81832 :一2.原子轨道的形状、数目及能量关系4(1)轨道形状{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2)s、p、d、f能级上原子轨道数目依次为1、3、5、7,其中n p x、n p y、n p z三个原子I轨道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能级的原子轨道半径随电子层数(n)的增大而增大。

(3)能量关(①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V ”p W 丁!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系v 1S V2S V3S V4S .........«③同一电子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 x.2pv>2p z '轨道的能量相同相同(①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心V和p<和d V一ii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系*ls<2s<3s<4s……③同一电子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萝如2p“2p静2p< ♦轨道的能量示例(1) (2017 •全国I卷)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电子层符号是N占据该电子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

(2) (2015 •全国I卷)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考纲定位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晶胞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6.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7.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

考点1| 晶体与晶胞(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考纲知识整合]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②非长方体:如三棱柱示例CaF 2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该晶胞含Ca 2+4个 ,F -8个。

[高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1 晶体的性质1.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411】A .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B .Ⅰ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C .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D .二者的X­射线图谱是相同的B [Ⅰ会自动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X 射线图谱有明锐的谱线。

Ⅱ不会形成晶体。

]2.(2014·全国Ⅰ卷,节选)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 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而非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无规律地排列,因此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区分,晶体能使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准晶体则不能。

【答案】 X­射线衍射命题点2 晶胞中粒子数及其晶体化学式的判断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试写出:(1)甲晶体化学式(X 为阳离子)为________。

(2)乙晶体中A 、B 、C 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丙晶体中每个D 周围结合E 的个数是________。

(4)乙晶体中每个A 周围结合B 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1)X 2Y (2)1∶3∶1 (3)8 (4)124.Zn 与S 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1)在1个晶胞中,Zn 2+的数目为________。

(2)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1)从晶胞图分析,1个晶胞含有Zn 2+的个数为8×18+6×12=4。

(2)S 为4个,所以化合物中Zn 与S 数目之比为1∶1,则化学式为ZnS 。

【答案】 (1)4 (2)ZnS5.Cu 元素与H 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下图所示。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Cu 个数:12×16+2×12+3=6,H 个数:6×13+4=6。

【答案】 CuH[易错防范] 均摊法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命题点3 晶体密度及粒子间距的计算 6.(2017·全国卷组合)(1)(卷Ⅰ,节选)①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 =0.446 nm ,晶胞中K 、I 、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nm ,与K 紧邻的O 个数为________。

②在KIO 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 处于__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__位置。

(2)(卷Ⅱ,节选)[(N 5)6(H 3O)3(NH 4)4Cl]的晶体密度为d g·cm -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 ,晶胞中含有y 个[(N 5)6(H 3O)3(NH 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 ,则y 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22a =22×0.446 nm≈0.315 nm;由于K 、O 分别位于晶胞的顶角和面心,所以与K 紧邻的O 原子为12个。

②根据KIO 3的化学式及晶胞结构可画出KIO 3的另一种晶胞结构,如下图,可看出K 处于体心,O 处于棱心。

(2)晶胞的质量为d g/cm 3×(a ×10-7cm)3=a 3d ×10-21g ,N A 个该单元的质量为M g ,则a 3d ×10-21 g y =M N A ,故y =602a 3d M ⎝ ⎛⎭⎪⎫或a 3dN A M ×10-21。

【答案】 (1)①0.315 12 ②体心 棱心 (2)602a 3d M ⎝⎛⎭⎪⎫或a 3dN A M×10-217.(2016·全国Ⅲ卷,节选)GaAs 的熔点为1 238 ℃,密度为ρ g·cm -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Ga 与As 以________键键合。

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 -1和M 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和r As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 A ,则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

【解析】 GaAs 的熔点为1 238 ℃,其熔点较高,据此推知GaAs 为原子晶体,Ga 与As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

分析GaAs 的晶胞结构,4个Ga 原子处于晶胞体内,8个As 原子处于晶胞的顶点、6个As 原子处于晶胞的面心,结合“均摊法”计算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Ga 原子,含有As 原子个数为8×1/8+6×1/2=4,Ga 和As 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r Ga ×10-10cm ,r As pm =r As ×10-10cm ,则原子的总体积为V 原子=4×43π×[(r Ga ×10-10cm)3+(r As ×10-10cm)3]=16π3×10-30(r 3Ga +r 3As )cm 3。

又知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1和M As g·mol -1,晶胞的密度为ρ g·cm -3,则晶胞的体积为V 晶胞=4(M Ga +M As )/ρN A cm 3,故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V 原子V 晶胞×100%=16π3×10-30r 3Ga +r 3As 3M Ga +M As ρN A cm3×100%=4π×10-30×N A ρr 3Ga +r 3AsM Ga +M As×100%。

【答案】 原子晶体 共价 4π×10-30×N A ρr 3Ga +r 3AsM Ga +M As×100%8.(2016·全国Ⅱ卷,节选)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导学号:95160412】(1)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

(2)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 -3,晶胞参数a =________nm 。

【解析】 (1)由晶胞结构图可知,Ni 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顶点,Cu 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面心,根据均摊法,每个晶胞中含有Cu 原子的个数为6×12=3,含有Ni 原子的个数为8×18=1,故晶胞中Cu 原子与Ni 原子的数量比为3∶1。

(2)根据m =ρV 可得,1 mol 晶胞的质量为(64×3+59)g =a 3×d g·cm -3×N A ,则a =⎣⎢⎡⎦⎥⎤2516.02×1023×d 13cm =⎣⎢⎡⎦⎥⎤2516.02×1023×d 13×107 nm 。

【答案】 (1)3∶1 (2)⎣⎢⎡⎦⎥⎤2516.02×1023×d 13×107 或3251N A d ×107[方法技巧] 晶体结构的相关计算晶胞计算公式立方晶胞a 3ρN A =nM a :棱长,ρ:密度,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1 mol 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个数,M :组成的摩尔质量。

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中的几组公式设棱长为a ①面对角线长=2a 。

②体对角线长= 3 a 。

③体心立方堆积4r = 3 a r 为原子半径。

④面心立方堆积4r = 2 ar 为原子半径。

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微粒体积晶胞体积。

考点2| 常见晶体模型的微观结构分析(对应学生用书第245页)[考纲知识整合]1.原子晶体——金刚石与SiO 2(1)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 与另外4个C 形成共价键,碳原子采取sp 3杂化,C —C 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6元环。

每个C 被12个六元环共用。

含有1 mol C 的金刚石中形成的C —C 有2 mol 。

②在金刚石的晶胞中,内部的C 在晶胞的体对角线的14处。

每个晶胞含有8个C 。

(2)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成键,每个O 原子与2个Si 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12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 原子。

1 mol SiO 2晶体中含Si —O 键数目为4N A ,在SiO 2晶体中Si 、O 原子均采取sp 3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