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测定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维生素的测定。
2. 微生物法:根据维生素为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
微生物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整个实验周期长,批次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检测结果误差大。
3.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但灵敏度较低,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4. 荧光法:利用某些维生素在激发光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特性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需要使用昂贵的荧光计。
5. 电化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位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门的电化学仪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样品类型、测量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维生素测量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8维生素的测定

(三)液相色谱分析 色谱推荐条件: 预柱:ODS 10μm,4mm×4.5cm 分析柱:ODS 5μm,4.6mm×25cm 流动相:甲醇:水=98:2,混匀,临用
前脱气。
紫外检测器波长:300nm,量程0.02 进样量:20μL 流速:1.65~1.70mL/min
生物鉴定法:费时、费力、需要动物饲养场地 微生物法:仅限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荧光法:用于硫胺素的测定 仪器法:快速、灵敏、有较好的选择性 HPLC:用于大多数维生素的测定,费用高
二、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脂溶性维生素的理化性质
溶解性: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易溶于苯、 乙 醚、 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等有机溶剂。
做空白试验
重复上述操作,将20ml维生素B1标准使用液加入 盐基交换管以代替试样提取液,即得到标准净化液。
4.氧化
将5ml试样 净化液分别加 入A、B两个 反应瓶;
同时将5ml 标准净化液分 别加入A1、B 1两个反应瓶 中。
Maizel-Gerson 反应瓶
氧化流程
A、A1瓶 15%NaO H (3 ml)溶液振摇
(一)原理
样品中维生素A 及维生素E 经皂化提取 处理后,将其从不可皂化部分提取至有 机溶剂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 反相 柱将维生素A 和维生素E 分离,经紫外 检测器,用内标法定量测定
(二)样品处理
1.皂化称取适量样品(含维生素A 约3μg, 维生素E 各异构体约40μg)于三角瓶中, 加30mL 无水乙醇,振摇使样品分散。加 入5mL100g/L 抗坏血酸溶液和2.00mL 苯 并[e]芘溶液(5μg/L,内标用),混匀, 加10mL 氢氧化钾溶液(50%浓度),混 匀,于沸水浴上回流30min,使皂化完全, 皂化后立即放入冰水中冷却。
维生素B1片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1B 片的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吸光系数法从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维生素1B 片10片,盐酸溶液(9—>1000)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维生素1B ),置50ml 容量瓶中;
2. 加盐酸溶液(9—>1000)约35mL ,振摇15分钟,使维生素1B 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3. 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50mL 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4. 照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法,在246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HCl OS ClN H C ⋅41712的
吸收系数(%11cm E )为421计算,即得。
四.注意事项
1. 仪器的准备
(1)开启电源,使仪器预热20分钟;
(2)开机前,先确认仪器样品室内是否有东西挡在光路上,以免影响仪器的自检;
2. 仪器的操作步骤
(1)设置波长(246nm );
(2)测定;
(3)数据记录与处理。
3. 将比色皿洗净装盒,关机;
4. 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5. 维生素1B 的紫外吸收峰随溶液pH 的变化而不同,因此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 值。
6. 本品含维生素1B (HCl OS ClN H C ⋅4171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五.数据记录与含量计算
六、结果与讨论。
维生素的检测方法

《维生素的检测》一、维生素E取样品0.18g,置于100mL的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30s,用干滤纸滤过,弃取初滤液,吸取50mL,置于回流瓶中,加硫酸3mL,摇匀,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移至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洗条容器,洗液并加入量瓶中,再加入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mL/L,加乙醇(95%)20mL,水10mL/L,二苯胺硫酸溶液2滴(10g/L),用0.01mol/L 硫酸铈标准液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计算公式:(试样滴定数—空白滴定数)×标准液浓度×0.002364×8÷质量÷维生素E的标示量<如:50/100 33/100 25/100 20/100 等>×100二、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苯酯含量测定)标准溶液配制:取甲萘醌对照品约0.05g,置于250mL的量瓶中,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
吸取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
样品溶液的配制:取样品1.3g,置于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吸取25mL 至于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40mL/L,碳酸钠溶液5mL(1/100),剧烈振摇30s,静止分层,分出的三氯甲烷层通过预先用三氯甲烷湿润的棉花过滤到250mL的量瓶中,再加三氯甲烷40mL迅速洗条滤器,洗液并加入量瓶中,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2次,每次约20mL,萃取液过滤,并用三氯甲烷20mL洗条滤器,洗液和全部滤并到量瓶中,用三氯甲烷稀释到刻度,摇匀.吸取2mL至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用分光光度计在250nm波长处平行测定吸收度,用2%三氯甲烷的无水乙醇溶液做空白).计算公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样品溶液的浓度×191.82三、维生素B1 (硝酸硫胺含量的测定)取样0.1g,加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2mL,煮沸,立即滴加硅钨酸溶液10mL,继续煮沸2nim,用在80℃干燥至恒重有4号垂溶坩埚滤过,沉淀先用煮沸的盐酸溶液洗条2次,每次10mL,再用水10mL洗条一次,最后用丙酮洗条2次,每次5mL,沉淀物在80℃干燥至恒重.计算公式:干燥后沉淀的重量×0.1882÷样品重量÷(1-样品干燥失重,重量百分数)×100四、烟酸取样0.3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加酚酞指示剂3滴(1g/L),用0.1monl/L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粉红色.计算公式:滴定数×标准液的浓度×0.01231÷质量×100五、维生素B6取样0.15g,加冰乙酸20mL与乙酸贡溶液(5g乙酸贡研细加温热的冰乙酸溶解为100mL)5mL,温热溶解,放冷,加(5g/L)结晶紫指示剂1滴,用0.1monl/L高氯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计算公式:(样品滴定数-空白滴定数)×高氯酸标准液的浓度×0.02056÷质量×100六、维生素B12(氰钴胺)粉剂外观及颜色:浅红色至棕色细微粒粉末状,具有吸潮性.取样品维生素B12 0.002克,置于100毫升的量瓶中.加水80毫升,充分振摇混合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滤纸过滤(必要时离心),弃去初滤液作为样品测量溶液.取维生素B12(氰钴胺)对照品(干燥品)0.2克,置于1000毫升的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测定液,用水做空白对照,于1cm比色皿内,用分光光度计于361nm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和标准液的吸收度。
维生素测定方法

维生素测定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维生素测定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维生素啊,就像咱们身体里的小魔法师,各自有着神奇的本领。
那怎么知道咱身体里这些小魔法师够不够呢?这就得靠测定方法啦!就拿维生素 C 来说吧,有一种方法叫碘量法。
就好像是个侦探在找维生素 C 的踪迹,碘就是那个厉害的侦探。
通过一些化学反应,碘能把维生素 C 给“揪”出来,然后咱就能知道有多少维生素 C 在那里啦。
这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还有比色法,这就像是给维生素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服,让它在特定的光线下面现形。
通过和标准的颜色对比,就能知道维生素的含量啦。
那维生素 D 呢?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感觉就像是给维生素 D 建了一条专属通道,让它单独通过,然后准确地测量出来。
是不是挺神奇的?再说说维生素 B 族,它们种类可多啦,测定起来也各有各的招儿。
就好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得用不同的办法才能抓住它们。
这些测定方法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哦,那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好多努力才研究出来的呢。
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打开我们身体里维生素的秘密之门。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方法,我们怎么知道该补什么维生素,补多少才合适呢?那不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吗?而且啊,这些方法还在不断进步呢。
就跟我们人一样,要不断学习进步呀。
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厉害、更准确的方法出现呢。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维生素测定方法,它们对我们的健康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好地照顾自己呀。
所以说呀,维生素测定方法真的很重要呢,咱得好好了解了解,对吧?你说要是没有这些方法,我们得多迷茫呀。
现在有了它们,我们就能更科学地补充维生素,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
这多好呀,你说是不是呢?。
第九章维生素的测定ppt课件

维生素的结构复杂: 分为: 胺类(B1) 醛类(B6) 醇类(A) 酚 醌类等
萝卜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三氯化锑比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液相色谱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比色法测定VA的含量 (GB/T 5009.82—2003中第二法) (一) 原理
维生素的分析方法
测定方法 生物鉴定法
微生物法 仪器分析(紫外法; 荧光法) 各种色谱法(柱、纸 、薄层层析)
现代高压液相色谱和 气相色谱
化学分析法(比色法
优点
不用详尽分离
选择性高,主要用于 水溶性V 灵敏、快速、有较好 的选择性 高分离效能,可分离 、纯人、定性、定量
缺点
费时(21天)费力( 要动物饲料)
检查方法:三氯甲烷不稳定,放置后易受空气中氧的作用生 成氯化氢。检查时可取少量三氯甲烷置试管中加水振摇,使 氯化氢溶到水层。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即说 明三氯甲烷中有分解产物。 (6) 25%三氯化锑-三氯甲烷溶液 用三氯甲烷配制25%三氯 化锑溶液,储于棕色瓶中(注意避免吸收水分) (7) 50%氢氧化钾溶液(KOH) W/V (8) 维生素A标准液 视黄醇(纯度85% Sigma)用脱醛乙 醇溶解维生素A标准品,使其浓度大约为1ml相当于1mg视黄 醇。临用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9) 酚酞指示剂 用95%乙醇配制1%溶液
维生素测定质谱法

维生素测定质谱法
维生素测定质谱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技术对维生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质谱法是一种依据质量-电荷比(m/z)比较物质的质谱图和相应目标物质的质谱图之间的峰面积或峰高比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维生素测定质谱法的优点包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准确性。
它可以在非常低浓度下对维生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可以区分不同的维生素类别。
此外,质谱法还可以通过多级质谱(MS/MS)技术对目标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结构解析和定性分析。
然而,维生素测定质谱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需要精确的标准品或内标物质来建立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
其次,质谱仪设备和操作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数据解析。
此外,维生素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制备也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在《中国药典》中,对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维生素C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中国药典》中关于维生素C含量测定主要参考内容如下:1. 原理:维生素C的测定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氧化剂作为指示剂,测定待测样品中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能力。
2. 试剂:(1) 0.1mol/L碘液:通过溶解碘粉和氢碘酸制备。
(2) 10%硫酸:将浓硫酸与等体积的蒸馏水混合而成。
(3) 混合指示剂:将0.1mol/L的淀粉溶液与蒸馏水按1:100混合。
(4) 维生素C对照溶液:浓度为1.00mg/mL的维生素C溶液。
3. 仪器设备:(1) 滴定管:用于滴定过程中调节试液加入速度。
(2) 滴定管架:用于固定滴定管。
(3) 温度恒定水浴:用于控制滴定温度。
4. 操作步骤:(1) 取适量待测样品,加入10%硫酸溶液挤压提取维生素C。
(2) 将提取液过滤,并将滤液冷却至室温。
(3) 取适量的滤液和维生素C对照溶液,用0.1mol/L碘液逐滴滴定到产生淡蓝色终点。
(4) 加入混合指示剂,继续滴定到溶液变为无色。
(5) 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
5. 计算公式:维生素C(mg/g)=(V-V0)×C×V1/m其中,V为滴定终点消耗的0.1mol/L碘液体积(mL),V0为滴定过程中滴定管中的0.1mol/L碘液消耗体积(mL),C为0.1mol/L碘液浓度(mol/L),V1为滴定取样体积(mL),m 为样品质量(g)。
以上是《中国药典》中关于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相关参考内容。
通过实验操作,并结合计算公式,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这些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障维生素C产品的质量及安全,帮助人们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供给,维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讲解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 定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 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 HPLC法测定胡萝卜素 荧光法测定 B1、B2 滴定法和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
5.7.2 维生素A、E的测定(HPLC法) VA的性质:
维生素A是β-紫罗酮环与一元醇所组成的一类 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通常所说的维生素 A是指视黄醇或视黄醇醋酸酯。 ⑴ 因有许多不饱和链,故见光易分解; ⑵ 在缺氧情况下,对热较稳定,对光特别敏感。 如测强化奶粉时,速度要快,一般要求测定时 间长短,因为时间长,见光时间长,见光分解, 故测出的比出厂的含量要少; ⑶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对碱稳定;
(2)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中的维生 素A、E的原理:样品中的维生素E及维
生素A经皂化提取处理后,将其从不皂 化部分提取至有机溶剂中。用高效液相 色谱法C18反相柱将维生E和维生素A分 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并用内标法定 量
(3)什么是内标法?
取标准被测成分,按依次增加或减少的已知阶段量, 各自分别加入各单体所规定的定量内标准物质中,调 制成标准溶液。分别取此标准液的一定量注入色谱柱, 根据色谱图取标准被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和内标物 质的峰面积或峰高的比例为纵坐标,取标准被测成分 量和内标物质量之比或标准被测成分量为横坐标,制 成标准曲线。 然后按单体中所规定的方法调制试样液,调制试样液 时,预先加入与调制标准溶液等量的内标物质,然后 按制作标准曲线时的同样条件下得出色谱图,求出被 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之 比,再按标准曲线来求出被测成分的含量。 内标物的选取原则:能与被测成分完全分离,但其保 留时间又尽可能接近被测成分的稳定的物质。
5.7 维生素的测定
概述 脂溶性维生素A、E的测定 水溶性维生素 B、C的测定
5.7.1 概述
(1)维生素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3)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1、维生素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功能: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的结构复杂,种类多, 目前已经确认的有30多种,其中有20种被认为 与维持人体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 代谢过程,人体对它的需要量极少,但作用非 常大。它一般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 足生理需要,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长期缺 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导致相关新陈代谢的紊 乱,出现各种特有的症状。
思考: 1、皂化时加入Vc的作用是什么?
(2)提取: 将皂化后的样品移入分液漏斗中,用50mL水 分2-3次洗皂化瓶,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 100mL无水乙醚分2次洗皂化瓶及残渣,乙醚 液并入分液漏斗中。轻轻振摇2min,静臵分 层,弃去水层。然后每次用约50mL水将乙醚 液洗至中性,需洗4~5次
(3)浓缩:
将乙醚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约5g)滤入150 mL旋转 蒸发瓶内,用约15mL乙醚冲洗分液漏斗及无水硫酸钠 2次,并入蒸发瓶内,于55℃水浴中减压蒸馏并回收乙 醚,醚剩下约2mL时,取下蒸发瓶,用氮气吹干乙醚, 随即加人2mL乙醇,充分混合,溶解提取物。将乙醇 液移人塑料离心管中,于离心机上离心5min(5000r/ min),上清液供色谱分析用。
5.7.6、维生素B2的测定——荧光法
原理:试样在稀盐酸中水解、酶解,调整 PH值, 过滤除去蛋白质等物质;试样溶液经高锰酸钾氧 化,除去干扰物,再经硅镁吸附剂的柱层析,提 纯的核黄素在波长525nm下发生黄绿色荧光,在稀 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的浓度成正比。再加 入低亚硫酸钠,将VB2还原成无荧光的物质,然后 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杂质的荧光,两者相差即 为食品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测定核黄素的方法还有:微生物法和HPLC法。
分类: 按维生素溶解性能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能溶在脂肪或脂溶性溶剂中的, 叫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等); 另一类是能溶解在水中的,叫水溶性维 生素(如B1、B2、B6、C、 B12等)。
2、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多数维生素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对光、氧、 热、PH等非常敏感,食物在加工、储存、运输、 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可能造成维生素的损失。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维生素常常作为强化剂在 食品工业的某些产品中使用。
(2)标准曲线的制备:
本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把高、低两个浓度的维生素 A、γ-生育酚、a-生育酚、 δ-生育酚及内标苯并芘液混 合,(其内标苯并芘的浓度值相同)将二种浓度的混 合标准进行色谱分析,结果见色谱图。以维生素峰面 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为纵坐标,维生素的浓度 (u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剂
(1)无水乙醚:不含有过氧化物。 (2)无水乙醇:不得含有醛类物质。 (3)无水硫酸钠。 (4)甲醇:重蒸后使用。 (5)重蒸水:水中加少量高锰酸钾,临用前蒸馏。 (6)抗坏血酸溶液(100g/L):临用前进行配制。 (7)氢氧化钾溶液(50g/100g):取50g氢氧化钾,溶 于50g水中,混匀
(5)维生素的含量可用国际单位(IU)表示:
1国际单g维生素E =0.025 ug维生素D
5.7.3 维生素A的测定(三氯化锑比色法)
原理:
VA+三氯化锑→蓝色物质,于620nm测吸光度,与 标准比较定量。
试剂:
无水Na2SO4、乙酸酐:吸水 乙醚:抽提 乙醇、KOH:皂化反应 三氯甲烷:溶剂 三氯化锑-三氯甲烷:反应试剂 酚酞:用于鉴别洗涤液中有无碱
液相色谱推荐条件:
分析柱:C18反相柱 5µm,4.6mmX25Cm; 流动相:甲醇:水=98:2,混匀,临用前 脱气; 紫外检测器波长:300nm; 进样量:20 µL; 流速:1.70mL/min。
标准曲线的制备
述配制的维生素A、E的标准溶液按一定的倍数进行 稀释,在下表要求的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其 吸光系数计算其准确浓度。
样品分析:
取样品处理液20 µL,用标准溶液同样的条件进行色谱 分析,绘制色谱图。 定性:根据保留时间定性 定量:根据色谱图求出某种维生素的峰面积与内标物 峰面积的比值,以此比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维生 素的含量。
计算:
V
100 m 1000
式中: X—某种维生素的含量,mg/100g; p—由标准曲线上查到的某种维生素含量, µg/mL; V—样品浓缩后定容体积,mL; m—样品质量,g。
VE的性质:又称生育酚,目前已经确认的有
8种异构体,最常见的有α、β、γ、δ-生育酚。 溶于脂溶性溶剂,对热稳定,酸性环境中比碱 性环境中稳定,无氧条件下,对热、光及碱性 环境中也相对稳定。VE广泛分布在各种粮食的 胚和植物油中。
测定原理: (1)液相色谱的原理:液相色谱是采用液体为流动
相的一种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泵、进样 装臵、色谱柱、检测器、记录和数据处理装臵等部 分组成。高压泵以恒定的流量,从贮液容器吸取作 为流动相的溶剂输送到色谱柱,试样由进样装臵导 入,随流动相在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组分 进入检测器检测,并用记录仪绘出色谱图,或与其 他数据处理装臵相连,由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 理 色谱图:某一波长下各个不同时刻的吸光度值描点作 图。
讨论:P202 思考题:1、3、4
5.7.7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性质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 用,所以又称作抗坏血酸。维生素C具有较强 的还原性,对光敏感,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脱 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 解则生成2,3-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在食品中,这三种形式均有存在,但主要是 前两者,故许多国家的食品成分表均以抗坏 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表示。
标准 视黄醇 γ-生育酚 δ-生育酚 a-生育酚 比吸光系数E (1%,cm) 测定波长(nm) 1835 325 71 294 92.8 91.2 298 298
(1).维生素A和维生素E标准溶液的标定:取上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A 10 F E
p-某维生素浓度,mg/mL; A-维生素的平均紫外吸光值; E-某种维生素l%比吸光系数; F-稀释倍数。
标准溶液的配制
(1)维生素 A标准液:视黄醇(纯度85%)或视黄醇乙 酸酯(纯度90%)经皂化处理后使用。用脱醛乙醇溶 解维生素A标准品,使其浓度大约为lmg/mL。临用前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2)维生素E标准液:a-生育酚(纯度95%),γ-生育酚 (纯纯95%), δ-生育酚(纯度95%)。用脱醛乙醇 分别溶解以上三种维生素E标准品,使其浓度大约为 lmg/mL,临用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标定此三种维生 素E的准确浓度。 (3)内标溶液:称取苯并芘(纯度98%),用脱醛乙醇 配制成10ug/mL 的内标溶液。
5.7.4、β-胡萝卜素的测定(HPLC法)
试样中的β-胡萝卜素,用石油醚+丙酮混 合液提取,经三氧化铝柱纯化,然后以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以 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注意:浓缩提取液时,防止蒸干,避免胡 萝卜素在空气中氧化或因高温、紫外线直 射等破坏。
5.7.5、维生素B1的测定——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