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测定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维生素的测定。
2. 微生物法:根据维生素为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
微生物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整个实验周期长,批次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检测结果误差大。
3.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但灵敏度较低,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4. 荧光法:利用某些维生素在激发光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特性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需要使用昂贵的荧光计。
5. 电化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位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门的电化学仪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样品类型、测量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维生素测量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维生素测定操作流程

检验科维生素测定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检验科维生素测定操作流程一、目的检测人体血液中维生素的含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四-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四:维生素C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生化组分含量定量测定的意义。
2、掌握维生素C定量测定的方法。
3、了解定量试验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滴定法是一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目前一般实验室滴定分析采用的是人工滴定法,它是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然后目测标准溶液消耗体积,计算分析结果。
自动电位滴定法是通过电位的变化,由仪器自动判断终点。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其功能主要有: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4、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
5、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6、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维生素C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柠檬汁、绿色植物及番茄中含量很高。
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化,在食物贮藏或烹调过程中,甚至切碎新鲜蔬菜时维生素C都能被破坏。
微量的铜、铁离子可加快破坏的速度。
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
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和加热过久。
维生素的检测方法

《维生素的检测》一、维生素E取样品0.18g,置于100mL的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30s,用干滤纸滤过,弃取初滤液,吸取50mL,置于回流瓶中,加硫酸3mL,摇匀,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移至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洗条容器,洗液并加入量瓶中,再加入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5mL/L,加乙醇(95%)20mL,水10mL/L,二苯胺硫酸溶液2滴(10g/L),用0.01mol/L 硫酸铈标准液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计算公式:(试样滴定数—空白滴定数)×标准液浓度×0.002364×8÷质量÷维生素E的标示量<如:50/100 33/100 25/100 20/100 等>×100二、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苯酯含量测定)标准溶液配制:取甲萘醌对照品约0.05g,置于250mL的量瓶中,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
吸取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
样品溶液的配制:取样品1.3g,置于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吸取25mL 至于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40mL/L,碳酸钠溶液5mL(1/100),剧烈振摇30s,静止分层,分出的三氯甲烷层通过预先用三氯甲烷湿润的棉花过滤到250mL的量瓶中,再加三氯甲烷40mL迅速洗条滤器,洗液并加入量瓶中,水层用三氯甲烷萃取2次,每次约20mL,萃取液过滤,并用三氯甲烷20mL洗条滤器,洗液和全部滤并到量瓶中,用三氯甲烷稀释到刻度,摇匀.吸取2mL至于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用分光光度计在250nm波长处平行测定吸收度,用2%三氯甲烷的无水乙醇溶液做空白).计算公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样品溶液的浓度×191.82三、维生素B1 (硝酸硫胺含量的测定)取样0.1g,加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2mL,煮沸,立即滴加硅钨酸溶液10mL,继续煮沸2nim,用在80℃干燥至恒重有4号垂溶坩埚滤过,沉淀先用煮沸的盐酸溶液洗条2次,每次10mL,再用水10mL洗条一次,最后用丙酮洗条2次,每次5mL,沉淀物在80℃干燥至恒重.计算公式:干燥后沉淀的重量×0.1882÷样品重量÷(1-样品干燥失重,重量百分数)×100四、烟酸取样0.3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加酚酞指示剂3滴(1g/L),用0.1monl/L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粉红色.计算公式:滴定数×标准液的浓度×0.01231÷质量×100五、维生素B6取样0.15g,加冰乙酸20mL与乙酸贡溶液(5g乙酸贡研细加温热的冰乙酸溶解为100mL)5mL,温热溶解,放冷,加(5g/L)结晶紫指示剂1滴,用0.1monl/L高氯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计算公式:(样品滴定数-空白滴定数)×高氯酸标准液的浓度×0.02056÷质量×100六、维生素B12(氰钴胺)粉剂外观及颜色:浅红色至棕色细微粒粉末状,具有吸潮性.取样品维生素B12 0.002克,置于100毫升的量瓶中.加水80毫升,充分振摇混合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滤纸过滤(必要时离心),弃去初滤液作为样品测量溶液.取维生素B12(氰钴胺)对照品(干燥品)0.2克,置于1000毫升的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测定液,用水做空白对照,于1cm比色皿内,用分光光度计于361nm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和标准液的吸收度。
食品分析理论第十章 维生素的测定_OK

• 1、微生物法:根据某种维生素是某种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 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方法选择性较高,多用 于水溶性维生素检测,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如总叶酸), 是经典方法。但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耗时过长,而且要求有特殊设 备和专门的训练人员。
• 2、比色法 可见分光光度、紫外分光光度
2021/7/3
16
(二)测定方法
• 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紫外分光 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薄层层析法等。
• 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操作十分复杂、费时。
• 气相色谱法虽然操作简单,精密度也高,但灵敏度 低,不能用于含微量维生素D的样品。
• 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比比色法高20倍以上,且操作简 便,精度高,分析速度快。是目前分析维生素D的最 好方法。
2021/7/3
14
• 胡萝卜素一般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以含有胡萝卜为食物家 禽、兽类、水产动物及其加工产品,为着色而添加胡萝卜素 的食品,也含有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对热及酸、碱比较稳定,但紫外线和空气中的氧可 促进其氧化破坏。用有机溶剂从食物中提取。
• 胡萝卜素本身是一种色素,在4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胡 萝卜素常与叶绿素、叶黄素等共存,在测定前,必须将胡萝 卜素与其它色素分开。常用的方法有纸层析、柱层析和薄层 层析法,下面介绍的是纸层析法。
• ②、操作时加入乙酰氯可以消除温度的影响,可使 灵敏度比仅用三氯化锑提高约3倍。并可减少部分甾 醇的干扰。
• ③、此法不能区分D2和D3测定值是两者的总量。
2021/7/3
18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1、原理 • 试样经皂化后,用苯提取不皂化物,馏去苯后,使用第一阶段的分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目录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研究意义2. 实验目的2.1 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2.2 探讨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3. 实验方法3.1 材料准备3.2 实验步骤4. 实验结果4.1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4.2 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结果5. 实验讨论5.1 数据分析5.2 结果解释6. 结论6.1 实验总结6.2 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7. 参考文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维生素。
它具有抗氧化、促进铁吸收、帮助伤口愈合等作用。
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的发生。
1.2 研究意义本实验旨在测定某种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探讨在不同条件下维生素C的稳定性,为保健品生产和储存提供理论依据。
2. 实验目的2.1 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计算出其浓度。
2.2 探讨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将样品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其维生素C含量变化,探讨维生素C的稳定性。
3. 实验方法3.1 材料准备- 维生素C样品- 硫酸溶液- 碘标准溶液- 淀粉指示剂- 还原糖溶液3.2 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加入硫酸溶液中,使其还原。
2. 碘量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加入碘标准溶液,加入淀粉指示剂,滴加还原糖溶液,测定所需体积。
3. 不同条件下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将样品放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定期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
4. 实验结果4.1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样品A维生素C含量为XXmg/kg,样品B维生素C含量为YYmg/kg。
4.2 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结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降低速度较快;在低温条件下,维生素C相对稳定。
5. 实验讨论5.1 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B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样品A,可能是因为……5.2 结果解释维生素C的稳定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需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注意控制温湿度等因素。
实验十四、维生素C的测定

三、材料、试剂与器材
材料:猕猴桃 试剂: 2%草酸、2%淀粉溶液、0.02M 的I2-KI
溶液 、5mg/mL的维生素C
四、操作方法
(1) 样品处理 水果(猕猴桃)称量135g去皮加入一倍体积2%草
酸匀浆1min 纱布过滤 滤液定容至270ml (2)滴定 a 标准维生素C溶液(5mg/ml)的测定 取2mlVc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ml淀粉液 用碘液
五、注意事项
(1)看到红棕色出现时要放慢滴定的速度。 (2)以显蓝色在30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滴定至蓝色出现(30秒中内不褪色) 记下碘液体 积V标准。
b 样品维生素C的测定
取上述猕猴桃液10ml锥形瓶中加入1ml淀粉液用 碘液滴定至蓝色出现(30秒中内不褪色) 记下 碘液体积V样品。
(3)计算 10mg/V标准=M样品(mg)/V样品 根据猕猴桃重量及滤液体积计算每100g猕猴桃中的
Vc含量。
实验十四 维生素C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学习掌握维和二酮古乐糖 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 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 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 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 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第九章维生素的测定ppt课件

维生素的结构复杂: 分为: 胺类(B1) 醛类(B6) 醇类(A) 酚 醌类等
萝卜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三氯化锑比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液相色谱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比色法测定VA的含量 (GB/T 5009.82—2003中第二法) (一) 原理
维生素的分析方法
测定方法 生物鉴定法
微生物法 仪器分析(紫外法; 荧光法) 各种色谱法(柱、纸 、薄层层析)
现代高压液相色谱和 气相色谱
化学分析法(比色法
优点
不用详尽分离
选择性高,主要用于 水溶性V 灵敏、快速、有较好 的选择性 高分离效能,可分离 、纯人、定性、定量
缺点
费时(21天)费力( 要动物饲料)
检查方法:三氯甲烷不稳定,放置后易受空气中氧的作用生 成氯化氢。检查时可取少量三氯甲烷置试管中加水振摇,使 氯化氢溶到水层。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即说 明三氯甲烷中有分解产物。 (6) 25%三氯化锑-三氯甲烷溶液 用三氯甲烷配制25%三氯 化锑溶液,储于棕色瓶中(注意避免吸收水分) (7) 50%氢氧化钾溶液(KOH) W/V (8) 维生素A标准液 视黄醇(纯度85% Sigma)用脱醛乙 醇溶解维生素A标准品,使其浓度大约为1ml相当于1mg视黄 醇。临用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9) 酚酞指示剂 用95%乙醇配制1%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维生素的基本理论知识 2、理解维生素C的生理学功效 3、掌握维生素C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方 法 4、了解维生素A的生理学功效 5、掌握维生素A的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的原 理和方法
三氯化锑比色法
在氯仿溶液中,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可相互作 用,生成蓝色可溶性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溶液 中所含维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该物质在62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维生素A的含 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本法适用于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各种样品 (含量高于5~10μg/g),对低含量样品,因受 其他脂溶性物质的干扰,不易比色测定。 该法的主要缺点是生成的蓝色配合物的稳 定性差,比色测定必须在6S内完成,否则蓝色 会迅速消退,将造成极大误差。
(一) 2,6-二氯靛酚法
1、实验原理: 抗坏血酸与2,6-二氯靛酚(红色染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 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 正比,当样品中的VC被作用完之后,稍过量的染料使溶液变为粉 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2,6-二氯靛酚消耗的量计算样品中 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
• גmax=540nm
定量方法:工作曲线法
1、样品处理 2、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分别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4、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5、相同条件下,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 6、工作曲线上计算待测样品中Vc的含量
吸 光 度 A
浓度(c )
一、维生素A的营养学功效
人体中微量存在(mg,μg), 但不可缺少,具有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
水溶性维生素:Vc B族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VA VD VE VK
表1 维生素的俗名和营养功能
维生素 俗名 VA VB1 VB2 VB11 VC VD VE VK 抗干眼病 维生素 硫胺素 核黄素 叶酸 抗坏血酸 抗软骨病 维生素 生育酚 凝血酶 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 骨骼牙齿生长 抗氧化、抗衰老、性 器官发育 止血 软骨病、佝 偻病 不育症、习 惯性流产 皮下、胃肠 道出血 鱼肝油、 晒太阳 植物油、豆类 猪肝、番茄 功能 维持视力正常 维持神经、心血管系 统正常功能 调节酶类水解、蛋白 质代谢 促进红细胞生成、蛋 白质代谢 缺乏症 夜盲症 神经炎、脚 气病 皮炎、口角 炎 巨红细胞性 贫血 食物来源 胡萝卜、动物 肝脏 糙米、粗粮 动物肝肾 动物肝肾、绿 叶蔬菜
2、实验试剂:
(1)草酸溶液:溶解20g草酸结晶于200mL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mL。 (2)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0mg抗坏血酸,溶于1%草酸溶 液中,移入lOmL量瓶中,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100mL,混匀,置 冰箱中保存。 使用时吸取上述抗坏血酸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 液定容。此标准使用液每毫升含0.02mg维生素C。 (3)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mg, 溶于200mL沸水中,然后称取2.6-二氯靛酚50mg, 溶解在上述碳酸氢钠的溶液中, 置于冰箱中过夜, 次日过滤置于250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4、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称取适量(50.0-100.0g)样品, 加等量的1%草酸溶液,倒入组织捣碎机中捣 成匀浆。过滤于锥形瓶中备用。
(2)滴定:迅速吸取5-l0mL滤液,置于50mL三 角烧瓶中,用标定的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滴 定,直至溶液呈粉红色,15秒内不褪色为止。
5、结果计算: 每百克样品中抗坏血酸毫克数
m
式中 : c——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溶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 μg/ml;
量,μg/ml; V——样品提取后加入三氯甲烷定容之体积,ml; m——样品质量,g; 100——以每100g样品计。
c0——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空白液中维生素A的含
注意事项 ① 维生素A极易被光破坏,实验操作应在微弱光线 下进行,或使用棕色玻璃仪器。 ②所用氯仿中不应含有水分,因三氯化锑遇水会出 现沉淀,干扰比色测定。 ③由于三氯化锑与维生素A所产生的蓝色物质很不 稳定,通常生成6S后便开始比色,因此要求反应 在比色管中进行,产生蓝色后立即读取吸光度。 ④ 由于三氯化锑遇水生成白色沉淀,因此用过的仪 器要用稀盐酸浸泡后再清洗。
②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维生素A标准溶液0,0.l,0.2,0.3,0.4,0.5ml 于 6个10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定容,得标准系列使用 液。 取6个3cm比色管顺次移入标准系列使用液各 lml,每个 比色管中加乙酸酐1滴,制成标准比色列。于620nm波长 处,以 10ml三氯甲烷加 1滴乙酸酐调节吸光度至零点; 迅速加入9ml三氯化锑显色,于6s内测定吸光度 以维生素A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维生素的特点:
外源性:人体自身不可合成,需要通过食物 补充; 微量性:人体需要量很少,以毫克(mg)或微克 (μg)计 调节性: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或能量 转变; 特异性:缺乏了某种维生素后,人体将呈现特 有的病态。
一、维生素C的营养学功效 1、VC的发现
早期的海上旅行引起了人 们对坏血病的重视,船队离开 港口3—4个月,船员往往会 患上坏血病,这是由于海上旅 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缘故。
试剂
① 无水硫酸钠 不吸附维生素A ② 乙酸酐 ③ 无水乙醚 ④ 无水乙醇 ⑤ 三氯甲烷 ⑥ 250g/L三氯化锑一三氯甲烷溶液 ⑦ 1:1氢氧化钾溶液 ⑧ 0.5mol/L氢氧化钾溶液 ⑨ 维生素A标准溶液 ⑩ 酚酞指示剂
操作步骤 ① 样品处理 因含有维生素A的样品,多为脂肪含 量高的油脂或动物性食品,故必须首先除 去脂肪,把维生素A从脂肪中分离出来。 常规的去脂方法是采用皂化法和研磨法。
食品分析的特点
4、测定样品溶液时,要同时做一空白对照, 计算时,样品滴定的体积数须扣除空白液滴定 的体积数。
(二) 2,4-二硝基苯肼法
实验原理: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 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 偶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其呈色的强度与维 生素C的浓度成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V T 100 Vm T
Vc(mg/100g)= 式中
100 W V:滴定时所耗去标准溶液的体积(mL); T:lmL标准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质量 m:滴定时所取的滤液中含样品量(g).
100——以每100g样品计。
注意事项: 1、加入草酸的作用 2、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 3、若样品滤液无色,可直接测定,若样液具有颜色, 用白陶土(应选择脱色力强但对抗坏血酸无损失的白陶 土)去色
此液应贮于棕色瓶中并冷藏,
每星期至少标定1次。
3、标准溶液的标定 标定方法:取5mL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 入1%草酸溶液5mL,摇匀,用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滴 定至溶液呈粉红色,15秒不褪色为止 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Vc的毫克数=滴定度(T) C×V1×M T=---------V2 式中: C; 抗坏血酸的浓度(mol/mL) Vl:抗坏血酸的体积(mL) V2: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M: 抗坏血酸的摩尔质量(g/mol)
4、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A
A1存在于哺乳 动物的肝脏中
A2存在于淡水鱼 鱼的肝脏中
植物中的胡萝卜 素在体内转化 为维生素A
表2 几种食物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含量
单位:ug/100g
食
羊肝 鸡肝 猪肝 奶油 鸡心
物
维生素A
20972 10414 4972 1042 910 776
食
胡萝卜 西兰花 菠菜 小白菜 生菜 橘
物
胡萝卜素
4010 7210 2920 1680 1790 1660
VA当量
668 1202 487 280 298 277
蛋黄粉
河蟹
鸡蛋 奶粉
389
310 303
柑
红薯 油菜
890
750 620
148
125 103
蚌肉
鸡肉 鳟鱼 江虾
283
226 206 102
荷兰豆
杏
480
450
80
75
二、维生素A的测定
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 中分离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 物质,1933年瑞士科学家合 成了维生素C,又叫做抗坏血 酸。
2、VC的生理功能 (1)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预防坏血病;
(3) 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
(4)治疗贫血; (5)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伤口 的更快愈合 ; (6)减少色素沉着,美白
4)清除自由基
5) 维持上皮结构的完整与健全
维生素A可以调节上皮组织细胞的生长,维持 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黏膜干燥角质化,不 易受细菌伤害,有助于对粉刺、脓包、皮肤表面 溃疡等症的治疗
3、维生素A的缺乏症
1)、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
2)、粘膜、上皮改变
3)、生长发育受阻 4)、其他 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
1、维生素A的性质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一个具有酯环的不 饱和一元醇 为淡黄色油溶液, 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遇光易变色, 易被紫外光裂解。 包括维生素A1、A2 两种,主要存在于动物 体内 深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VA
2、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1)维持视觉正常
2)促进生长发育
3)加强免疫能力
③ 样品测定 取两个3cm比色管,分别加入1ml三氯甲烷(样品空白
液)和lml样品溶液,各加1滴乙酸酐。其余步骤同标准曲 线的制备,分别测定样品空白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维生素A含量。
④结果计算 每百克样品中维生素A的毫克数
VA(mg/100g)=
c c0 V 100
A、皂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