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合集下载

《家》中高觉新形象解读

《家》中高觉新形象解读
一 孤 独 而矛盾 的情 感:爱情 与 亲情 、
“‘情 ’有 人伦 之情 ,爱 恋之情 ,友 朋 之 情 ;有 政 治感 情 ,道德 感 情 , 自然 感 情 ;有 喜乐 之情 ,悲 愁之情 ,平淡 之情 , 等 等 。‘情 ’所 表现 的人 文精 神最 富有 诗 意 ,能直接 打动 人心 ,缩 短 人与接 受对 象 的距 离 … …… 家 ”本身 是 ‘一个象 征 血缘 关 系和 亲情 的意象 ,在觉 新身 上 ,作 者将 “情” 融 于他 的身上 ,各 种情 感凝 结在 一 起 ,构成 了高觉新 这个 生动 丰满 的人物 形 象 。综合起 来看 ,他 的情感 构成 主要 有两 个 方面 :爱 情和 亲情 ,也就 是爱 恋之 情和 人 伦之情 。
亲情 足 觉 新看 得 一 度 高 于爱 情 的 另 一 种情 感 ,表现 在他 对家庭 的责任感 和 对 亲人 的 关心 上 。他 对爷 爷 和父 亲 十 分敬 重 ,从 不忤 逆 ,作 为长子 长孙 ,无 时无 刻 不在 关心着 这 个 已经 危机 四伏 的 家 :对 叔 叔 、婶婶 之辈 的 处处忍 让 ,纵 然有应 酬 中 的虚情 假意 ,但 不变 的是他 想 稳固这 个 家 的真 心 ;对 兄 弟 ,他 的感 情最 真 挚,作 为 大家 庭 里的大 哥 ,对 弟弟 妹妹 都是 关爱 有 加 ,宁愿 独 自承受 一切 ,不愿 弟妹 受苦 。 觉新 对亲 情 的极力 啊护 ,体现 了他 的责 任 感与 承担 的勇 气 。患难之 时见 真情 ,觉 新 对家 人 的维护 ,在危难 之 时最 真挚 。在 战 乱危 险来 f临之 际 ,觉 新 比长 辈 们更 有 担 当 ,他 站 出来 给 大家 想办 法 ,为家 人如 何 避难 考虑 颇 为周全 ,唯独 没有顾 及 自己。 觉新 极 力去做 家 中的孝 子孝 孙 ,对 爷爷 无 条件 服从 ,同时 ,也尽量 充 当爷爷 和兄 弟 间 的 “和事 佬”,让 家庭 和 睦 。当觉 慧积 极参 加游 行遭 到 老太爷 的 训斥之 后 ,觉 新

浅析论巴金《家》中的觉新形象

浅析论巴金《家》中的觉新形象

浅析论巴金《家》中的觉新形象摘要:觉新的个性性格和处世态度的形成是封建礼教使然。

他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而他就是那个时代社会悲剧的牺牲品。

关键词:觉新多余人新旧掺半悲剧一、觉新是中国“多余人”的代表几千年的封建传统的影响和五四新思想的冲击,造成了觉新的双重性格。

五四新思潮,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

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

不过他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

高觉新毋庸置疑是一个矛盾体。

巴金先生在行文中就明确地提出,觉新“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在旧家庭里他是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家》第六节)。

二、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觉新是巴金现实主义著作《家》中的主人公,他生在一个世代簪缨的“诗礼”之家,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恪守封建孝道,再加上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和一切事务的执掌者,传统的文化与其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对觉新的基本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觉新虽然生长在封建的旧家庭当中,受到的更多的是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期是新思想注入旧社会的一个特殊时期,他同时受到两种思想体系的影响,因此常常徘徊在痛苦的边缘。

他在理论上接受了西方新思潮,而在行动上却依旧是留恋旧家庭的做派,以致在专制和压迫的面前妥协屈从。

但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交锋,就像战争一样无法两全。

追求中立,无非是两种结局,不是爆发,就是灭亡。

商场被烧将觉新埋藏最深的愤怒引爆了:“什么有心无心,我实在受够了!”觉新迸出哭声,打岔地说。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4)正文 (4)一.觉新的双重性格 (4)(一)一个懦弱的反抗者 (4)(二)悲哀与欢喜交织的情感与生活 (6)二.造成觉新性格形成的深层根源 (7)(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他身处长房长孙的地位 (7)(二)新旧思想的冲击造成了他的双重性格 (7)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家》中的高觉新,一个交织着爱与恨、新与旧,内心有些不满,行动上却是敷衍妥协的矛盾者。

有理想、有抱负,却是一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

一味地顺从封建家长,造成其爱情婚姻命运的悲剧。

其命运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其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高觉新;双重性格;长房长孙;封建制度;AbstractIn the home of GAO juexin , a mixture of love and hate,the new and the old,inside som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ction is half-hearted compromise,contradictory。

With ideals, aspirations, but it is a weak old. Feudal blindly obey parents,resulting in the tragedy of love and marriage fate. Its fat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its image has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GAO juexin;double;long Fang Changsun;the feudal system;前言巴金先生的《家》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高公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在高老太爷的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就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叫高觉新的人物出现在人们面前。

试析《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试析《家》中高觉新的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试析巴金《家》中高觉新的形象样文内容摘要高觉新是《家》中的男主人公,是小说里面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形象。

他生长在封建没落的大家庭中,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他养成了懦弱、服从的性格。

无抵抗主义、作揖主义成为他的哲学。

他与梅相爱,却因母亲间的嫌隙无缘结合,他不敢反抗也不反抗,至使其郁闷痛苦,梅也因此郁郁一生,年轻早逝。

然而他的性格是复杂的,因为,觉新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五四思想影响了一代人。

觉新在这样的年代里,既有向往新生活的想法,又有被旧时代旧思想的束缚,成为一个夹缝人,使其性格具有双重性。

他对家庭有一种无奈的责任感,他顺应时代,又按耐不住内心的彷徨恐惧、对于弟妹的追求,先是反对,最后于梅、瑞珏的死使他产生了叛逆之心,背着家庭给弟妹以支持,将希望寄予觉慧身上,显示出他的思想已发生巨变,也预示着封建大家庭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关键词高觉新《家》懦弱服从目录一、懦弱的服从与内心的呐喊 (3)(一)高觉新的服从性 (3)(二)内心中的呐喊 (4)二、彷徨、痛苦中生存的夹缝人 (5)三、无奈的责任、胆怯的反抗 (6)参考文献 (7)试析《家》中高觉新的形象巴金的作品《家》可以说是对人们想象中的‚家‛的一个颠覆,他不是第一个颠覆的,也不一定是颠覆地最彻底的那个,但他用他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家‛。

在巴金笔下,‚家‛不再是所谓的‚避风港‛,不再是所谓的‚灵魂寄托‛,而是如觉慧笔下所言:‚我们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沙漠,又像是一个‘狭的笼’‛。

一方面,巴金在《家》对封建专制家庭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家》中,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主人,在高公馆中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作为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他正是高公馆里所有罪恶的制造者。

他凭借自己的意愿决定子孙、仆人的命运,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他抵制一切新事物,不惜以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

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提纲

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提纲

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提纲《家》的艺术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觉新形象的塑造,那么觉新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浅谈《家》中高觉新形象范文XX先生的《家》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高公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描写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并成功的塑造了以为主的一系列形象。

这类形象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牺牲品,同时也是叛逆者、者。

高觉新无疑是前一类的特殊代表,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两重人格的多余人形象和他身上所赋予的典型意义.本文将重点放在他的双重人格及其上,从而来揭示他形象的特殊时代意义。

XX《家》;高觉新;两重人格;典型意义XX一、两重人格的体现XX(一)消极、被扭曲了的一面XX高觉新尽管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仅仅是信服新思想,而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封建的旧制度,因此也就养成了他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懦弱性格。

他的一生共有三次妥协,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向低头的无抵抗主义行为,酿成了他悲惨的人生。

XX第一次妥协是中学毕业后牺牲自己的未来,遵从父命。

在他初中毕业后,父亲让他放弃学业,成家立业.他有着自己的美好蓝图。

可是他骨子里的懦弱以及顺从还有他的特殊身份等封建礼教因素着他,使他不得不乖乖地就范,于是他就毫不作声地点头答应了,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开始了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次妥协是他屈从封建包办婚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他和他的表妹钱梅芬、情投意合,他也曾幻想和梅表妹.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违的旧思想也扎根在他的脑海,这也使他在自己的终身大事面前也妥协了。

他没有像觉民那样以离家出走的实际行动来,来表示自己的不愿意。

而是再一次接受了父母的安排。

最可恶的是他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忘记了另一个女郎。

而这次的妥协不仅牺牲了他一个人的幸福,同样还断送了梅的幸福,可以说,他的这次妥协直接导致了梅的。

第三次妥协是他的愚昧和无知,屈从于封建家长的威势和迷信思想。

高老太爷死后,灵柩还停在家里没有出殡时,正逢李瑞珏生产的日子临近了,陈姨太便血光之灾的说法,怂恿高家长一辈的人让高觉新为了祖父的利益劝搬出高公馆到城外分娩,尽管他舍不得,但还是怕背负不孝的骂名将送出城外,最后导致在外难缠而死。

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

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

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摘要: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卓越的现实主义小说。

高觉新作为小说中的男主角之一,其形象是多面性的。

本文分析了高觉新的性格特征及高觉新性格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高觉新性格特征形成原因Abstract: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literary master ba jin’s novel “the home” is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a very extraordinary realistic novel. High sleep as the new novel male leading role as one of the image is multi-face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sleep high sleep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new character.Keywords: high new char acter’s formed高觉新是贯穿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一个中心人物,也是《家》中的男主角之一。

作为封建时代的长子长孙形象,他既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的教育,经历了封建礼教的熏陶,维护着传统的封建秩序,同时又受过五四运动新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影响,对革命运动怀着一种热爱与向往。

巴金小说《家》的主要内容小说《家》的内容介绍巴金的《家》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出版后就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小说以爱情故事的情节发展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四世同堂的高姓大家庭,其中的三个兄弟高觉新、高觉慧与高觉民在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生活道路。

高觉新是这个家庭中的长子长孙,他为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弟弟逆来顺受的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和平。

巴金《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巴金《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毕业题目巴金《家》中觉新形象分析巴金《家》中觉新形象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摘要】《家》作为“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与反抗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作品中作者花大量笔墨来描绘的高觉新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他生活在新旧思想文化强烈碰撞的时代,特殊的时代环境造成了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两面性。

他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又有着作为一个受到五四思潮影响的青年的理想与不安因素在涌动,他懦弱的性格和强烈的家族责任使命感最终使他毫不犹豫地迈进了家族的坟墓,成为封建制度的殉葬者。

觉新的人物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普遍的青年形象,巴金意欲通过觉新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让更多人认清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鼓励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

【关键词】觉新二重性格悲剧命运Characters Analysis of Jue Xin in Home by Pa Chin【Abstract】Home as The Torrent Trilogy of the first, is calling for freedom, democracy and resistance of Pa Chin the distinctive flag. Works the author spent a lot of pen and ink to depict new high sense is a has a complex personality character, he is living in the era of strong collision between old and new ideology and culture, special era environment caused the contradiction in his character always two sides to everything. He suffered poison of feudal thought, and is affected by the May 4th ideological trend as a youth's ideal and disturbing factors in, his cowardly character and strong sense of family responsibility sense eventually made him took a family graves, do not hesitate to become the victims of feudal system. Sleep new characters represent the general youth of that era, image, by Bajin novel the characters' tragic fate let more people realize the man-eating essence of the feudal moral codes, encourage them to break away from the feudal family.【Key Words】Jue Xin Double Character Tragic Fate目录绪论 (1)(一)、该论题在学术界研究的历史与目前现状 (1)(二)、简述本论文的切入点 (1)本论 (1)一、巴金与觉新 (1)(一)、写《家》的初衷 (1)(二)、觉新的人物形象与李尧枚 (3)二、觉新形象分析 (3)(一)、封建家庭中的长子形象 (3)(二)、觉新形象分析 (5)(三)、双重性格下走向分裂 (6)三、觉新之悲 (8)(一)、由爱与善而来的懦弱 (8)(二)、从懦弱走向悲剧 (9)(三)、觉新人物的悲剧及反思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巴金《家》中觉新的形象特征

巴金《家》中觉新的形象特征

巴金《家》中觉新的形象特征第一篇:巴金《家》中觉新的形象特征很显然,巴金笔下的高觉新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觉新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和美好的前途,但他又驯服于封建家庭对他生活道路的安排;他爱梅表妹,但对家长“拈阄”的包办婚姻却没有勇气反抗;他疼爱自己的妻子瑞珏,她是他在这个大家庭中唯一安慰,但却眼看着瑞珏被所谓“血光之灾”逼近死亡,他却不敢也不能挺身而出保护她;他有知识懂科学,明知世上无鬼,却又顺从地参与五姨太、三叔等人的“捉鬼”的勾当;他自己饱尝了包办婚姻带来的无穷痛苦,却又苦苦哀求弟弟觉民不要逃婚;他痛恨使他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的旧家庭,却不敢与之决裂,还努力维护大家庭的面子;他被宣传新思想的“五·四”报刊激动得热血沸腾,但却不敢象觉惠那样起来斗争;他身为老一辈的“长房长孙”,屈从于封建传统和家族统治,但屈从中有不满和痛苦;他又身为少一辈的大哥,同情受压制的青年人,但同情中又有对封建礼制的助纣为虐。

觉新是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

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他在梅林里的憧憬,他在洞房外月下的独叹,他在面对梅前来避难时借酒抒怀,点点滴滴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懂风情,有学养,会思考有灵气的觉新形象。

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其实,觉新的思索结果常常是源于长房长孙的所谓“责任”,处在那样一个时代里,“责任”往往是封建制度的一种无形的工具,其不合理的部分让觉新倍尝心酸,屡受沧桑。

而也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当弟弟要离开这个“家”,奔向光明时,他又掏出了与死去的瑞珏共同为三弟准备的盘缠。

这一笔的处理,使整个高觉新的思想轨迹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使人物的层次变得丰富而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家》中高觉新的形象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4)正文 (4)一.觉新的双重性格 (4)(一)一个懦弱的反抗者 (4)(二)悲哀与欢喜交织的情感与生活 (6)二.造成觉新性格形成的深层根源 (7)(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他身处长房长孙的地位 (7)(二)新旧思想的冲击造成了他的双重性格 (7)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家》中的高觉新,一个交织着爱与恨、新与旧,内心有些不满,行动上却是敷衍妥协的矛盾者。

有理想、有抱负,却是一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

一味地顺从封建家长,造成其爱情婚姻命运的悲剧。

其命运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其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高觉新;双重性格;长房长孙;封建制度;AbstractIn the home of GAO juexin , a mixture of love and hate, the new and the old, inside som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ction is half-hearted compromise, contradictory. With ideals, aspirations, but it is a weak old. Feudal blindly obey parents, resulting in the tragedy of love and marriage fate. Its fate is a mirror of society, its image has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Key words:GAO juexin; double; long Fang Changsun; the feudal system;前言巴金先生的《家》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以高公馆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过程。

在高老太爷的统治下,这个家庭内部充满着虚伪和罪恶,各种矛盾在潜滋暗长逐步激化,就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叫高觉新的人物出现在人们面前。

他是介于高家封建家长和叛逆青年的特殊地位,一个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对幸福充满向往,但又怯于反抗的矛盾人物。

一味地顺从封建制度,最后却成了它的牺牲品,从而揭示了封建制度腐朽吃人的本质。

一、觉新的双重性格高觉新作为封建时代的长子长孙的形象,他虽然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但是受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积极的维护着旧制度,从而成了封建制度的受害者、牺牲品,同时也是叛逆者、反抗者。

因此,他的双重性格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一)一个懦弱的反抗者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所以高觉新这个人物虽然顶着长房长孙的头衔,享受着封建大家长那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他的内心是空洞的,过着行尸走肉般无聊的生活,这无不让人用同情的目光来看他。

因为他也是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男子汉,小辈把他看做是可靠的依托敬爱他。

但是在封建权势下,他却显得很渺小,无可奈何。

对自由的幸福生活,他也是充满向往和追求的,但他的举动却是充满着矛盾的。

因为他选择逆来顺受一味地顺从封建家长的意愿,得过且过,不断充当着旧制度的维护者,同时也成了旧制度的牺牲品。

高觉新的懦弱充分表现在他的爱情婚姻上,就如他的初恋梅表妹注定是他一生的痛。

因为初恋都是美好的,更何况他俩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用我们现在人的观点就是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更可笑的是他俩分手的原因并不像我们现在分手的原因:彼此性格不合,彼此都还不成熟,为了学业等等。

反而是因为有一天梅的母亲在牌桌上跟现在的觉新的母亲有了意见,自以为受了委屈就拿拒婚的事来报复,这是多么荒唐的父母,但是他们也没有反抗,反而选择痛苦的接受了。

家长一句温和的话:“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

”便用抓阄这个荒唐透顶的方法把他的终身大事给定了下来,更让人可气的是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点头顺从了家长,但却在回到自己的屋里,关上房门用自己的痛哭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他不像当今社会爱情婚姻是由自己做主,不同意家长的某些做法,是可以大声说出来的。

而可怜的觉新只怪他生错了时代,导致了他的爱情婚姻都成了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

觉新的软弱动摇的性格完全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所造成的的。

他原先是一个相貌清秀、聪慧好学的青年,思想进步、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应该说是很有前途的。

他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不负家人的重望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凭着优异的成绩也不难看出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所以他的理想是继续研究化学,甚至去德国留学。

然而作为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他的命运无疑就是完全由家族制度来决定的,所以大家庭的未来主要责任还是由他来负。

父亲温和的几句话就把他所有的梦想都打碎了,从此,他就套上了封建的枷锁,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埋藏在心底,然后无条件的来维护这个制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自己的家境也是相当殷实的,长辈们又为自己的前程铺好了道路,那么一直听从别人的安排,那也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对于觉新来说,却要另当别论,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才子佳人的美梦,有了学业上的抱负,但这一切都被摧毁了。

当父亲用荒唐透顶的抓阄方式帮他定了一门亲事,安排了一份工作,失去了自己的前程和心爱的姑娘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关上房门用痛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当现实和理想出现了尖锐的冲突后,就容易造成他性格的双重性。

当祖父过世后,陈姨太在那说有血光之灾,说瑞珏不能在家中生产,这个时候觉新的懦弱又一次上演。

他也是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明知道那是封建迷信,他也没有说什么,更不会有反抗,而是接受了长辈们的安排,心甘情愿的把妻子送到条件很差的地方去生产,这一点真的让人觉得他很软弱。

妻子在这个时候是最需要丈夫的呵护与疼爱,但是丈夫却选择站在了封建迷信那一端,最后造成瑞珏的死亡。

他处处讨好别人,敷衍别人,就是为了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总是事与愿违。

虽然他站的很高,但是活的却很卑微,他是孤独的,为了维护这个封建大家庭,他的亲人都一个个离他而去。

然而当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他吸收了这些先进思想后,在表面上他仍然是个懦弱顺从的觉新,但是他的内心此刻已经在挣扎。

当觉慧提出要离家出走时,他开始哀求他不要走,然后将长辈们抬出来,说他们是不会让他走的,一定不会,最后连觉慧都骂他真是个懦夫。

觉新的懦弱伤害了许多人,但是承受最多痛苦的也是他。

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他明白了:夺取妻子的是整个制度、礼教和迷信。

这一切都压在他的身上,夺取了他的幸福和快乐。

他想摆脱它,但是他又清楚的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决定帮助觉慧逃出这个牢笼,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他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觉慧成功,他可以帮我出一口气。

因为自己虽然摆脱不了宿命,但弟弟可以代自己去实现。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觉新也有反抗的一面,虽然他是懦弱的,但是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勇气了。

(二)悲哀与欢喜交织的情感与生活父亲通过荒唐的抓阄方法决定了他的婚事,断送了他的初恋,打破了他的美梦,使他失去了挚爱,这原本看来犹如晴天霹雳,但是老天是厚爱他的。

在结婚以后,他得到了一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和相貌也并不比他表妹差的女孩儿。

由此可见,在得到上天的厚爱后,他是幸福的。

他时常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人也变得精神了,脸上常常挂着笑容,他的生活里充满着阳光,使他喜欢整天躲在屋里陪伴他的新婚妻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感觉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当他正沉浸在婚姻幸福的同时,他的父亲又为他谋取了一份工作,19岁的他就大踏步进入了社会。

此时的他已经将四年所学的知识忘掉了,不过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

当他第一次领到30元薪水的时候,他心里是悲喜交加的。

喜是因为这是自己领的第一份工资,悲是因为这是由于自己的软弱顺从而把自己的梦想埋葬后换来的,这使他感到非常痛苦。

觉新就是这样一个容易任命但又具有清醒意识的矛盾人。

在这一切步入正轨后,一切还算过得不错,但是好景不长,时疫夺去了父亲的生命,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重担,就顺其自然的落到了觉新的肩膀上。

他发现了这个绅士大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到了这个家庭本来肮脏的面目。

他愤怒,他奋斗,但是在高家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他只能被动的生存着。

很多事又必须由他出面,很多时候无论他做得好坏,都会得罪别人。

于是,他感到不断的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不久过后,他疲倦了,陷入到痛苦之中。

但庆幸的是,过了不久他的第一个小孩出世了,儿子的出生带给他不尽的欢喜。

他觉得自己又有希望了,儿子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

于是,在这个环境下,他又变成了快乐的觉新了,他觉得自己的牺牲并不是完全白费的。

二.造成觉新性格形成的深层根源(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他身处长房长孙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封建制度的礼仪之邦,中国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长子长孙是一个家庭的正统继承人。

觉新在这一屋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

就因为这个缘故,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便被决定了。

他肩负着振兴高家的重任,于是他为自己套上了封建礼教的枷锁,对封建家长唯命是从,而且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安然的接受这样的宿命。

由于高觉新的处境与觉民觉慧不同,所以三个兄弟的性格才会有很大的不同。

觉新是那么的悲剧,明明有理想的火焰,但还是选择了用封建势力的洪水给灌灭了。

他自愿把担在父亲肩膀的重任接过来。

觉新这种特殊身份,使他心甘情愿的来保全自己的家庭。

所以说,觉新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自己特殊的身份,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

(二)新旧思想的冲击造成了他的双重性格作为一个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是接受了正统的封建观念,并把他作为处事的准则。

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又深深影响着觉新,唤醒了他被忘却的热情。

但是那些旧的传统礼教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他的头脑中,并无时无刻影响着他的思想,左右他的言行。

不过五四时期的民主平等的思想在理论上觉新是接受它们的,表面上他仍然是懦弱顺从的,但在内心深处,却时时刻刻在挣扎。

他所接受的新思想,是在不触动封建思想的基础上,有选择的接受。

因为封建制度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即使它摇摇欲坠,但新生的五四力量也是无法与它抗衡的,封建家长依然在培养着下一代接班人。

所以觉新从小就被灌输着维护封建家庭,将家族发扬光大的思想,尽全力维护这个大家庭,因为这是他无法逃避的义务和责任。

与其说觉新具有双重性格,不如说他没有放弃自由的希望。

虽然五四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还是可以看到他在新思想的触动下,所发出的小小的反抗。

例如,在谈到为他续弦的时候,他说,别的事情他们可以强迫我做,这件事我无论如何不答应。

虽然他并未义正严词的,但是对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