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旅游产业特色及其发展潜力调查
慈利县茶叶产业调查与思考

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摘要:茶叶是该县延续千年的传统产业,早在西晋就有文字记载,唐贞观年间,因成为贡品而名闻遐迩,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往来穿梭于澧水之上的重要物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茶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内在品质,茶叶产业逐成规模、茶农收益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茶叶产业;调查;思考1 发展现状1.1 生产规模快速扩张据统计,2012年以来该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从1 733.33 hm2扩张到2016年的0.3万 hm2,受益采摘面积2 333.33 hm2。
其中无性系繁殖面积达到0.12万 hm2。
主要分布在三合镇、象市镇、江垭镇等区域,溪口、广福桥、龙潭河、零阳等乡镇亦有小规模种植,种茶行政村达30个,种植农户达8 000多户。
到2017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3 706.67 hm2,茶叶总产量2 106 t,茶叶总产值9 549.6万元。
涌现了一批人均收入过万元的茶农和亩产值过万元的优质精品茶园。
1.2 加工能力不断增强该县以加工绿茶、黑茶、红茶三大茶类为主,白茶、花茶为辅。
茶叶加工企业达6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
有茶叶加工机械设备100多台套,全县茶叶企业加工能力可达万吨。
1.3 品牌价值逐步聚集20世纪九十年代,慈利出产的“紫驼银毫”,曾获得“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会金奖;“笔锋春”“武陵云雾”,曾分别获得“湖南省名茶”和“湖南省优质茶”称号;2016年张家界云雾王茶业有限公司和张家界绿豪茶业有限公司的绿茶在第一届“潇湘杯”名优茶评比上被湖南省茶叶促进会评为金奖。
2015年第七届湖南省茶博会上,该县原三合口乡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叶乡之一;2016年第八届湖南省茶博会上,该县古道源茶业公司的姊妹峰毛尖获得绿茶金奖,三合镇牧羊冲村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叶村之一。
基于游客体验的慈利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温泉旅游产品优化研究

98
从调查结果来看,游客对于慈利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体验总评 低的为温泉水温的控制和温泉池的大小两方面。慈利万福温泉国际
价的平均得分为 2. 98,表明受访者对于其总体评价还比较满意。
度假村的温泉水为天然形成,部分温泉水温高达 58℃ ,低至 28℃ ,
2. 温泉旅游产品体验要素评价
控制较难。温泉水温过高或过低皆不适宜,温泉水温过高易流失水
基于游客体验的慈利万福温泉 国际度假村温泉旅游产品优化研究
谢金婷 石 娟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 “养生” 这个热门话题的出现,人们开始重视对健康的投资。温泉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逐 步发展为引领休闲旅游的潮流。本文选择张家界慈利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作为调研地,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 法等,对其游客体验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游客对于温泉体验的整体评价较高,但对于温泉水温的控制、温泉池的大小、景 区的服务质量和周围餐饮设施等体验的满意度略低。结合实际调研,我们可以得知慈利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温泉旅游产品目前所 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自身特色不突出、文化建设不充分、专业人才匮乏和设施设备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促进个性化 建设、加强产品结合、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和提高服务质量四项举措。
表 1 慈利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村游客人口统计表
人口统计特征
变量百分比ຫໍສະໝຸດ 性别男71. 9%
女
28. 1%
18 岁以下
7. 1%
年龄
18 ~ 29 岁 30 ~ 50 岁
24. 9% 50. 2%
50 岁以上
17. 8%
慈利本地居民
56. 5%
客源地
湘西其他区域游客 常德等湖南省内其他游客
碳中和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以慈利县为例

碳中和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以慈利县为例姚伟 赵晨迪 雷志刚(湖南省第三测绘院 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该文以慈利县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和能源消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慈利县总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为负数,其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 排放量,在“碳中和、碳达峰”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统计分析,探究山区县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优化布局中相关土地资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碳中和 碳排放 土地利用 碳足迹压力指数 碳风险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8-0168-04 Analysis of the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Taking Cili County as an ExampleYAO Wei ZHAO Chendi LEI Zhigang(The Thir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7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 use statu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ili County in 2014, 2016, 2018 and 2020,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types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unty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 Cili County was negativ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at its carbon absorption was far greater than the carbon emission, which had alway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carbon neutrality and carbon peak".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ath of the gree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levant land resources in the optimal layout of land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mountainous counties is explored.Key Words: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emission; Land use; Carbon footprint pressure index; Carbon risk“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被纳入整体布局进行战略性的研究部署。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11-4-5 22:16:00 来源:网络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湖南是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旅游大省,我市旅游资源在全省排第三,但旅游业的发展却并不靠前。
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邵怀高速的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启动,以及极富前景的洞兴高速、六永高速、长昆高铁的谋划,邵阳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推动我市旅游业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为摸清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提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市发改委会同市旅游局作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调研组既考察了市内新宁和城步两个旅游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县,也到我省旅游业发展较发达的郴洲和张家界进行考察,经过对比,认为:这些年来邵阳市旅游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旅游资源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与省内一些兄弟地市旅游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也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是:1、政府主导力不够强。
郴洲和张家界的旅游走在全省前列跟政府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分不开的。
郴州从95年起就把旅游业作为支柱和龙头来抓,并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建立政府投入机制,设立郴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按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到今年为止,仅宣传促销经费就达100万元。
还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
张家界则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在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都向旅游业倾斜。
而我们邵阳尽管把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但还没有摆上应有的战略高度。
主要表现为:(1)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
虽然市和部分县都有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上难以正常活动,只是副职抓一抓,遇到问题协调难。
新宁县就因为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大而导致景区的炸鱼、挖沙、砍树的现象屡禁不止。
(2)管理体制不适应。
还有多个县旅游管理机构为事业单位,平均事业编制不超过3人,市旅游局也仅有行政编制8个,只能勉强维持运转。
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研究报告(目录)

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2017-2022年前言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目前小镇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
二是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做好大规划,联手大企业培育大产业。
三是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招商。
2016年8月3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省市推荐上报2016年特色小镇工作的各项细节,特色小镇推荐上报工作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
此外,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约占全国建制镇5%。
特色小镇要求环境美丽宜居,产业丰富,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投资规模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将极具想象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特色小镇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特色小镇的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然后报告重点对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现状及模式做了详细分析,以及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重点案例分析,最后报告对慈利县特色小镇投资建设前景及可行性做了详细分析。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
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慈利县特色小镇项目投资建设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特色小镇相关领域,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对发展桃源旅游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对发展桃源旅游产业的调查与思考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桃源县作为一个旅游大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旅游经济大潮中,逐渐落后于周边地区。
为了探索桃源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振兴桃源旅游产业,由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对全县旅游资源及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发现桃源旅游产业的前景虽比较广阔,但目前桃源旅游产业的现状十分堪忧,而振兴桃源旅游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审视桃源旅游产业现状堪忧桃源县的旅游产业有着很好的先发优势。
桃花源当年饮誉九州之时,张家界、凤凰尚“养在深闺人未识”。
而如今张家界、凤凰的年旅游收入已是桃源的167倍和50倍,就连慈利的五雷山、汉寿的清水湖都走在了桃源的前面。
仔细审视桃源旅游的发展现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旅游规划滞后,资源保护面临威胁。
桃源是一个旅游大县,却至今没有对全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更没有一个全县性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而周边的湘西凤凰县、张家界永定区,都是先有发展规划再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从而实现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汉寿县2002年才开始讨论发展旅游业,旅游局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汉寿县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由于有了规划指导,该县旅游的很多工作走到了桃源的前面。
尽管桃源也正在制定桃花源景区总体规划,并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但此规划核心景区控制面积仅28.59平方公里,实际控制保护面积仅1.85平方公里。
由于没有规划约束,全县旅游资源的保护无法可依,管理出现了真空。
现在夷望溪旅游虽在升温,但水心寨的设施无人维护,私搭乱建的现象已经出现,秀丽的自然景观正在遭到破坏。
在热市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星子宫的管理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温泉资源任由当地村民随意采集经营,矿山开采已经对当地旅游资源形成了极大威助。
由于规划滞后、管理缺位,全县众多地方的旅游开发存在许多纠纷和安全隐患。
2、体制包状沉重,旅游发展受到制约。
慈利县

慈利县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慈利县慈利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是一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
全县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7%,其中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57.12万亩;辖31个乡镇(包括7个土家族乡),67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67.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5万人,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40.91万人,占总人口的61%。
中文名称: 慈利县 下辖地区: 零阳镇 政府驻地: 零阳镇 岩泊渡镇 溪口镇 地理位置:湖南省北部、澧水中游 面积: 3480平方公里 人口: 67.57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著名景点: 张家界大峡谷 五雷山(五雷仙山) 目录基本概况历史与人物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工业及基础设施旅游及社会事业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山脉水系水资源气候农产及风光矿产水能森林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经济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对外经济和旅游业财政、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0年概况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展开基本概况历史与人物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工业及基础设施旅游及社会事业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山脉水系水资源气候农产及风光矿产水能森林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经济概况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对外经济和旅游业财政、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0年概况行政区划旅游资源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况历史与人物慈利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史籍记载,慈利素有“银澧金慈”之称——这喻示慈利物华元宝,富饶美丽。
慈利建置已有2200余年,面积3480平方公里,人口68万。
慈利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是风景名胜张家界的重要一翼。
充分发挥慈利优势全面开发旅游特色财源

旅游 带动拓宽慈利特 色财源
在旅游业 的开发操作过 程 中要 重点利 用旅游资源 , 激发旅游动机。 第一 . 进一步搞好以县城为基础 。 向外 线 辐射 的一点 四线中心量点建设 。提 高旅 游 文化含■。 县城主要抓好 四个 景点建设 :
术交流 、 考古 、 探险 、 旅游结婚及体育 比赛 ,
作为张家界世 界 自然瑰宝 的一部分 ,慈利 正逐渐成 为一个新型的旅游胜地 。
4 .丰富的产品资源优势。盛产粮 、 、 棉
油、 、 茶 鱼等农 副产品:水电资源位居全 国 先列。杜 仲 、 柑拈 、 烤烟 、 镍钼台 金闻名全
体 育比赛活动 。同时在广场开辟湘西风情 园, 把旅游 与娱乐 、 文化 、 体育 、 竞技有机结 合, 更多地吸引游客 。 三是建立经销旅游产
品一 条街 从零 阳中路的 白宫城 到火车站 建立具有 湘西 土家族 民族 风情 和地方特色 的旅游 产品一条街 ,销售独具慈 剩特色的 旅游工 艺美 术品。同时在旅 游产品一条街
对面开办夜市一 条街 , 两条街 都配装彩灯 ,
通宵经 营 ,让广大 游客 昼夜 能买到称心 如 意的旅 游纪念品 ,能吃到富有湘 西特色的 香腑 、 肉 、 肉串等美 昧佳肴 。四是把以 腊 羊
一龋经2・ 济0 04 2
维普资讯
开辟特种水产养殖 、 钓 旅游宣传 、 设施和景点 建设 。银行 信用部 门 慈利 宾馆 为重 点 的服 务 设施 进一 步 建设 景优美的乡镇山村 ,
维普资讯
三湘旅游
H nn orm ua ui T s
远、 于兆龙 、 武侠杜心武 、 著名经济学家卓
炯等富有传奇色彩 的历史人物 。慈刹 的这
些奇山 、 秀水、 仙洞 、 玉潭 、 名人 、 民族文化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利县旅游产业特色及其发展潜力调查提要:慈利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密集性较高,现有万福温泉度假中心、江垭温泉度假村、龙王洞风景区、张家界大峡谷4家国家4A级景区等各种国家级重要旅游资源。
其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朝着湘鄂川黔渝,乃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的方向发展,而慈利县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在于资源整合、特色挖掘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
旅游产业如何抓特色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只有善于抓住不同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旅游经济,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相互促进、各具特色、共同繁荣的旅游经济新格局,实现我县旅游产业转型与发展新的历史阶段。
本文希望通过调查及分析的方法,在认清现状、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展现慈利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尝试以微观、实证及个案的角度解读旅游经济发展的特色要素。
关键词:旅游产业特色转型措施一、慈利县旅游资源特色特色之一:慈利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慈利县建制已达2200多年。
境域春秋末,周楚平王之孙白胜筑城于零水之畔,即白公城。
公元前221年,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更名零阳县,属陵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慈利县。
取“土俗淳慈,产物得利”之义,沿用至今。
慈利古城孕育了众多名流人才,如清末庚子三英雄田邦璇、李炳寰、李超廷,爱国将领孙开华、“南北大侠”杜心五,著名核物理学家陈能宽,经济学家卓炯等,都是慈利人民的杰出代表。
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慈利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多件,国家一级文物10多件;闯王李自成抗清兴国的根据地四十八寨,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久负盛誉的道教圣地五雷山。
特色之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距长沙市区242 km,距张家界市区80.8 km,距湖北省荆州市区185 km,距离常德市区81.5 km,地理区位条件非常优越,属湘西山区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余脉在境内分为3支东西走向的山脉、澧、溇两水纵贯全境。
慈利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保存完好。
独特的区位、气候和地形地貌,孕育了慈利县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湖鄂两大市场提供了具有良好通达性和生态性的休闲空间,也为慈利县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特色之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美不胜收1、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慈利县地文景观比较丰富。
有四十八寨,星德山,五雷山,张家界大峡谷及其龙王洞等等,其中每个资源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四十八寨,由南经西北向偏东方蜿蜒延向山体构架像一条巨龙俯卧在沅水和澧水之间,活灵活现。
广福桥是龙的龙头和龙身,龙尾经石门县境一直甩到澧县,津市,这种地形地貌在现在实属罕见的。
具有很高的价值。
整个境内,有几百座气势磅礴、神态各异、险峻崎嶙的山峰组成,境内奇山异水,风景独特,森林茂密,物产丰富,土、汉杂居,民风淳朴,文物胜迹,闻名遐尔,是个集寨、山、石、水、桥、洞、花、鸟、兽样样俱全的人间仙境。
其它的地文景观资源也各有特点。
2、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水”是重点,也是张家界东线旅游的重头戏和重要补充部分。
水上的资源一是“温泉之乡”,二是“水泽之乡”。
温泉资源的代表是万福温泉、江垭温泉,已开成为了4A景点。
山丘之县成为“水泽之乡”,这在全国绝无仅有,水泽之乡供旅游的景点有:江垭水库、赵家垭水库,溇水漂流,索水河竹筏漂流等地。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如温泉等,应很好的依托张家界的山开发慈利的水资源,其发展空间非常大,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必将成为慈利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并将极大地丰富慈利县绿色休闲的内涵。
3、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慈利县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较丰富,大多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金台村遗址,经考证,该遗址内涵丰富,体现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期文化延续,对研究湘北古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屋场田遗址,对研究澧水流域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
璞榔岗遗址,对研究湘北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
康家溪遗址,象鼻嘴遗址樟,树塔遗址,白公城遗址以及四十八寨的李自成的屯兵的遗址的争议等等,他们与慈利的自然旅游资源一起衬托了慈利的历史的底蕴,为慈利县资源的开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4、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慈利县著名的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主要有水库,如赵家垭水库,江垭水库,杜心五故居等,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五雷山,梅花殿,四十八寨的军事防御基地及其四十八寨中相关的建筑及设施等等,均属于该类资源,而且都可以作为未来慈利县旅游开发的亮点工程,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实行相应的保护和整修措施,提升其本身的价值,打造新的品牌,为慈利旅游服务。
5、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慈利县的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慈利县特色的瓜果食品,如猕猴桃、葛根粉,岩耳,金香柚等。
第二,则是著名的杜仲产品,如茶叶等等,还有著名的大理石产品等等。
第三方面,该地普遍的人工造纸。
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为慈利县未来的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6、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慈利县是一个多民族县。
自古以来就有汉族、土家族、白族、回族、苗族等17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以土家族为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的节日,有很多的民族风情的特色节目。
该地还孕育了很多有名人,如“南北大侠”杜心五、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著名经济学家卓炯等。
表一、慈利县旅游资源单体统计表二、慈利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慈利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提出的将张家界努力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旅游产业的认识,明确提出“旅游带动、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加快旅游产业大县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1.旅游规模迅猛扩大。
近年来,慈利旅游相继建成了一批有冲击力的景区景点。
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江垭温泉、万福温泉、龙王洞,开发了张家界·大峡谷、溇江漂流、江垭水库平湖游、道教圣地五雷山等旅游景区。
旅游接待人数呈逐年大幅增长态势。
据统计,2009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 2010年接待游客168万人次,2011年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亿元,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旅游经济规模占到全县经济规模的12.4%,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县经济平均增速。
2.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不断增强。
一是领导机制逐步形成,县旅游工作委员会统筹抓好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协调解决重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等。
二是出台了一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政府全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汇报,解决旅游产业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三是给予了经费保障。
县财政将旅游工作经费列入了县财政预算,去年全年共投入2060万财政资金扶持旅游产业发展。
四是阳和国际旅游经济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积极推进与尚上高速路桥公司的合作,投入资金3000万元,高标准编制了《阳和国际旅游经济区概念性规划》,报批土地330亩,天湖国际度假村、自驾游营地已完成土地报批工作,经济区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管委会正式入驻办公,经济区人气开始集聚。
3.旅游配套服务日益完善。
近年来,随着张常高速、阳龙公路的建成通车,张家界大峡谷、溇江小三峡漂流、龙王洞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不断改造升级,现在已构建了东线旅游各景点“1小时”交通循环圈。
江垭温泉、张家界大峡谷、龙王洞正在启动第二期工程。
五雷山风景区完成了停车坪、游道、门亭和电瓶车道工程建设。
阳和国际旅游商务区建设加快,阳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商务区综合大楼、阳和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溪阳公路等项目正抓紧施工。
旅游市场接待规模发展迅速,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土家特色餐饮业快速发展,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住宿、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保险、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扩张。
目前,全县各大小宾馆、酒店共有300多家,其中星级酒店3家,日接待游客人数可达6000人以上,索口寨国际酒店、慈利宾馆正按高端旅游接待标准抓紧建设。
4、旅游品牌效益逐步突显。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以县城和阳和为中心,江垭温泉和万福温泉为依托,向龙王洞、张家界大峡谷、五雷山、溇江漂流、乡村旅游文化村等五个景区景点辐射,使我县旅游产品摆脱了内容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的状况,“温泉之乡、道教圣地、休闲乐园”的旅游新格局已基本形成,慈利旅游正迈着强劲的步伐向全省旅游强县的目标前进。
三、慈利旅游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县发展旅游产业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应当清醒看到,由于我县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旅游资源尚未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比较单一,旅游资源缺乏有机组合;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不够;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尚处于自发阶段;与旅游配套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游客接待能力有限;品牌意识淡薄,令人遗憾的是,在慈利县众多的旅游资源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打开局面、真正具有慈利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了影响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再加上当地旅游产业基础薄弱、财力有限,致使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发远远达不到现代旅游市场的要求,有旅游无效益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主要景点没有上等级的旅游道路,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和通达,旅游产品档次不高,整体效益难以显现。
四、慈利旅游产业发展如何抓特色我县的旅游资源也有自己的特色,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另辟蹊径,找准市场定位,培育特色旅游,在旅游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方面求得突破,全力推进,倾力打造“温泉之乡、道教圣地、休闲乐园”,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慈利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新兴的富民产业。
在发展目标定位上,应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主题,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为重点,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创建全省旅游强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要充分利用好慈利县旅游资源的特色,不但要把旅游产业培育为第三产业的主力产业,更应当使之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在差异上作文章,避免与其他地区同质化竞争,由此,必须在“特色”上作文章,具体而言,抓好九个“特”。
1、大力发展特色产品;2、大力开发特定目标市场;3、大力发展特色文化;4、大力提倡特殊创意;5、大力开发特殊资源;6、大力培养和引进特殊人才;7、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链的延伸;8、大力发展特别的市场渠道;9、制定特殊政策。
五、旅游组团和市场分析(一)、三大组团1、阳和-三官寺-江垭组团江垭①、区域范围以江垭温泉和大峡谷、娄水、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