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 引言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生物群体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转化和流动过程。
2. 能量的来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光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所依赖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3. 能量的转化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转化过程不断传递和转化。
食物链由食物网中的不同级别组成,包括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并被草食动物食用,能量从植物转移到草食动物。
接着,食肉动物捕食草食动物,能量再次转移。
能量的转化过程持续进行,直到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 能量的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流动来传递和分配。
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从太阳、植物、草食动物到食肉动物,最后以热能散失。
这个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因为每一次能量转化都会有能量损失。
能量的流动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
5. 能量流动的重要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不同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关系,通过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能量的流动还影响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6. 结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础。
能量的来源、转化和流动过程形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生态环境,维持着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深入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将有助于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物质循环组成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量流动。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一、太阳能的输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源是太阳能。
太阳能以光的形式输入到地球上。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其储存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能量的初级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础。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式流动。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其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食物链可以被连接起来形成食物网,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
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一个层级转移到下一个层级。
植物是第一层级,被称为初级生产者。
草食动物是第二层级,被称为初级消费者,它们以植物为食物。
肉食动物是第三层级,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它们以草食动物为食物。
能量在每个层级中不断转移,但数量逐渐减少。
三、能量的捕获和转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通过食物链中的捕食行为来转移。
食物链中的捕食者通过捕食其它生物来获得能量。
捕获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在捕食者的体内,并通过新的食物链继续流动。
捕食者利用捕获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并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也消耗了一部分能量。
这些未被消耗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摄取食物、呼吸和其他代谢过程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环境中。
因此,能量的转化过程通常是不完全的,有一部分能量会损失。
四、能量的流失和生态效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失主要源自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失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由于食物链中每个层级中的能量减少,另一个是由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的浪费。
在食物链中,每个层级中的能量减少主要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效率较低。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其中只有一部分能量被存储。
同样,食物链中每个层级中的捕食者只能获得部分能量,并将剩余的能量丢失。
另一方面,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的浪费也会导致能量的流失。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怎样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怎样的以下是为您起草的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相关内容:1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111 能量流动的起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固定在有机物中。
112 能量的传递途径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之间传递。
113 能量的转化形式在传递过程中,能量会不断地发生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
12 生产者的作用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
121 生产者的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最初的能量来源。
122 生产者的能量输出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另一部分则通过被初级消费者捕食而传递下去。
13 消费者的角色消费者是依赖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获取能量的生物。
131 初级消费者的能量获取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获取其中的能量。
132 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逐级递减。
14 能量流动的特点141 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不可逆转。
142 逐级递减传递过程中,只有约 10% 20% 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15 分解者的功能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能量。
151 分解者的能量来源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获取能量。
152 分解者对能量循环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再利用。
16 能量流动的意义161 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162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的能量流动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17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的影响171 过度开发资源可能导致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减少。
172 环境污染影响生物的代谢和能量传递效率。
18 保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措施181 可持续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82 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点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 能量的输入。
- 源头:太阳能。
-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对于大多数生态系统来说,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 能量的传递。
-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 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例如,当草被兔子吃了,草中的化学能就传递到兔子体内;兔子被狐狸吃了,兔子体内的化学能又传递到狐狸体内。
3. 能量的转化。
- 在生物体内,能量不断进行转化。
例如,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其中热能散失到环境中,ATP中的化学能可以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物质合成等。
4. 能量的散失。
- 形式:热能。
- 过程: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向流动。
- 原因:-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例如,狼吃羊,羊不能反过来吃狼。
- 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而散失掉,而热能是不能再被生物利用的。
2. 逐级递减。
- 原因:- 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 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级生物所利用,如枯枝败叶等。
- 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 - 20%。
例如,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草固定了1000kJ的能量,兔最多能获得200kJ(按20%传递效率计算),狐最多能获得40kJ(兔获得的200kJ能量按20%传递给狐)。
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 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采用套种、间种等方式,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如除草、除虫,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而又神奇的生态系统。
从广袤无垠的森林到波澜壮阔的海洋,从干旱的沙漠到湿润的湿地,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和运行规律。
而在这些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就像是生命的引擎,驱动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
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呢?简单来说,能量流动就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逐级递减的。
这意味着能量一旦进入一个生态系统,就会沿着特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且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和转化,最终散失到环境中去。
让我们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为例来具体了解一下能量流动的过程。
阳光是这个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这些有机物就是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当草食动物吃草时,它们就获得了植物中储存的能量。
而肉食动物又以草食动物为食,从而获得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但是每传递一次,只有大约 10% 20% 的能量能够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其余的大部分能量都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为什么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呢?这主要是因为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能量的损失。
首先,每一个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时,如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其次,生物在摄取食物时,并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会以粪便等形式排出体外。
此外,在生态系统中,还有很多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最终也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量流动决定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量和传递效率决定了能够支持多少生物生存。
如果能量输入不足或者能量传递效率过低,那么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就会减少,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指的是各个生物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营养,代谢和生殖等活动时,能量的传输和转化。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环境运行稳定的关键,也是生物适应自然环境,形成良性生态系统的前提。
1.1 植物作为生态系统能量的源泉
植物是生物循环的源头。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太阳辐射的光能,将其转为有机物质,进而向上层生物提供能量,从而形成生态系统能量的入口,保障上层生物获取充实的营养。
1.2 上层生物如何参与能量流动
上层动物对所在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动物摄食植物和其它动物,获得来自于光合作用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的组分是植物中的有机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获取的有机物质被动物利用起来,形成新的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掉部分的热量,完成了能量的传导。
1.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征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植物开始流动,随着摄食和能量转化,能量不断被上层食物链所过滤,终端到上层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及其种群数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死亡主要是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构成了
完整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循环。
而在这一循环中,能量不断减少,从
一个低能量状态流向不可逆现象,最终将整个能量流变为微弱无力的
热能,也就是“熵增原理”的规律。
以上就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循环的稳
定性是各种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运行的关键。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开始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
太阳能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并进一步传递给其他生物。
2. 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植物利用光能、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进一步被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维持。
3. 消费者:消费者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得能量。
消费者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包括原生动物、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
消费者将有机物质进一步转化为能量,维持其自身的生长和生存。
4. 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它们将死亡
的生物体和有机废料分解成无机物质。
这些无机物质再次
被生产者吸收和利用,形成一个循环。
5. 能量流失:在能量从一个层级转移到下一个层级的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
能量损失可以通过代谢作用、热量散失等方式发生。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太阳
能被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进而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
物体之间传递,最终又被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质,进行新
的循环。
这种能量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体的
生长和生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之间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和转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光合作用、食物链、食物网等多个方面,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命持续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能量来源、能量转化和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体之间的能量流动等方面展开探讨。
能量来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获得能量的方式,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成果糖等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除了光合作用外,部分深海生物还依靠化学合成过程获取能量。
在深海黑液体喷口处,一些细菌利用水合成氢硫酸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构成了独特的深海生态系统。
能量转化能量转化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包括了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多个层次。
当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后,被食草动物食用,其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食草动物的生长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接着,这部分化学能又会通过食肉动物不断转移。
食肉动物捕食其他动物以获取所需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被捕食者的化学能转化为捕食者自身所需的生长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食物链与食物网在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以捕食和被捕食的方式相互联系,在这种关系中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描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线性的捕食关系,而食物网则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以流动。
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不同生物体直接或间接获取能量的重要任务,构筑了一个完整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对整个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某个环节发生变化,比如某一种植物数量急剧下降、某个食肉动物数量激增等,都有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破坏性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失衡,进而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的自然平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见下图。
(3)分析: ◆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能量散失的形式:热能(呼吸作用产生)2、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的分流问题:(1)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②各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2)能量去路 ①每个营养级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有一部分能量流到后一个营养级(注意:最高营养级无此途径)。
③每个营养级生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储存在煤炭、石油或化石中的能量,最终去路是上述三个途径)(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解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3、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
单向流动原因:①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逐级递减原因: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供自身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③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提醒】上一个营养级未散失的能量是否能全部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捕食不彻底:当动物体在捕食猎物时,由于相互之间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捕食者能够捕食到猎物,但不可能将其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捕食。
◆摄食不彻底:当动物捕食成功后,在取食对方时,也不可能将对方的所有有机物全部吃下。
◆消化不彻底:当动物将食物摄取到消化道中之后,也不可能将其中的全部营养都能吸收。
【特别提示】(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如某食物链中,生物A到生物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若在食物网中,则A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原因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传到第4-5营养级时,能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下传递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
4、能量金字塔(1)概念:各个营养级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2)意义: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补充:其他金字塔(1)数量金字塔:每一层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
一般呈金字塔形。
(2)生物量金字塔:每一层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的质量。
一般呈金字塔形。
【特别提示】用数量金字塔或生物量金字塔来表示能量关系时,有时会出现倒置的情况(如下图):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6、能量流动类题例解(1)、考察能量流动特点例1、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d B.a>b+d C.a<b+d D.a<c+d【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是a,数值是最大的。
此能量去路:①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②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③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
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下去。
根据题意应有a>b+c+d,所以a>b+d【答案】B(2)、能量传递中的“至少”和“最多”例2、如图食物网,鹰的体重增加20克,至少消耗植物?最多消耗植物?【解析】:①至少消耗植物应按照最短食物链:植物→鼠→鹰和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
所以20克/(20%)2=500克②最多消耗植物应按照最长食物链:植物→鼠→蛇→鹰和最小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
所以20克/(10%)3=20000克【答案】至少消耗植物500克,最多消耗植物20000克.(3)、食物网中未按比例的传递效率计算例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千克。
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解析】根据题干,未标明每条食物链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要求至少消耗A为多少,计算是应遵循①按照最短的食物链②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
所以A→B→猫头鹰,当猫头鹰体重增加1kg,(1kg÷20℅)÷20℅=25kg【答案】C(4)、食物网中的每条食物链涉及到比例分配例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
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A.1000kg B.2344.5kg C.265kg D.3250kg【解析】根据题干,①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②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则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如图我们可以得到三条食物链:①戊→庚→丁②戊→甲→丁③戊→己→甲→丁当丁增加10千克生物量,应有5千克来自庚,5千克来自甲。
则消耗庚和甲各50千克,由①戊→庚→丁,此时消耗戊500千克。
甲增重50千克,其中25千克来自戊,由②戊→甲→丁,此时消耗戊250千克;还有25千克来源于己,由③戊→己→甲→丁,消耗戊2500千克。
共500+250+2500=3250千克。
【答案】D(5)、关于传递效率中的函数关系例5、在下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 y=90ax+10aB.y=25ax+5aC. y=20ax+5aD.y=100ax+10a【解析】该题中有两条食物链:①草→鸟 ②草→虫→鸟。
其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为a ,则草→虫→鸟中,至少需要生产者=(ax ÷20%)÷20%=25ax,在草→鸟中,a (1-x )÷20%= 5a-5ax 。
则y=20ax+5a【答案】C(6)、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图解例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③增加1Kg ,①至少增加100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单向流动的,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约80%~90%的能量。
因此,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只有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太阳能),能量流动才能持续下去。
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而不是①。
③增加1Kg ,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①至少增加25Kg.。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答案】C(7)、能量流动的几种“最值”计算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消耗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若求“最(至)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
反之,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传递给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若求“最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
在某食物网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关能量流动的典例计算:1. 以生物的同化量(实际获取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例7.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kJ 107.19⨯,B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kJ 103.28⨯,从理论上计算,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kJ 101.78⨯B. kJ 108.47⨯C. kJ 1095.57⨯D. kJ 103.27⨯2. 以生物的积累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例8. 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 ,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A. 200kJB. 40kJC. 50kJD. 10kJ3.能量值的几种不同表示方式及相关计算例9.在能量金字塔中,如果生产者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240mol 的氧气,其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分解血糖,则其释放并贮存在ATP 中的能量最多有( )可被三级消费者捕获?A. J 10008.16⨯B. J 10016.56⨯C. J 10858.16⨯D. J 10008.26⨯例10.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 10千克B. 28千克C. 100千克D. 280千克4.数量(生物体数目)表示法及计算例11.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鹰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 )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A. 8101.2⨯B. 8108.2⨯C. 81005.1⨯D. 无法统计例12. 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m 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A. 23m 105⨯B. 24m 105⨯C. 23m 5D. 24m 5例13.具有三个营养级的能量金字塔,最上层的体积是最下层的( )A. 10%~20%B. 1%~4%C. 0.1%~1%D. 1%~10%例14.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