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的纳税筹划与风险分析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筹划:问题原理与策略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筹划:问题原理与策略年终奖是一年中所有劳动者关注的话题,对于收入高的人来说,年终奖的税款会相应增加,如何筹划个人所得税,成为了劳动者极具意义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筹划,解析了其问题原理与策略。
问题原理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依照的是综合所得计算的方式,步骤如下:1.年终奖收入与其他月收入相加合并计算综合所得;2.按照月收入方式计算每位员工的个人所得税;3.将个人所得税核减后得到实发年终奖。
由此可见,每位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按照月收入方式,计算月度应纳税额,将全年计算后的应纳税额累加后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即税率较高的月份,所缴纳的税额会相对较高,而税率较低的月份,所缴纳的税额会相对较低,且无法相互抵消。
因此,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工作尤为重要。
策略个人所得税筹划,首先需要清晰自己所处的税率档位,根据已经缴纳的税额,做好核算计算。
其次,可以选择在年末前进行捐赠,避免受到年终所得奖金的重税影响。
具体而言,可以在全年利用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抵免和减免政策,例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可以确定收入的准确范围。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在投资方面进行合理布局,例如在基金、股票等证券投资方面进行分散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
由于各类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范围,因此,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总体而言,个人所得税筹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和规划,寻找合适的政策和方法,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不过,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筹划工作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参考不断变化的政策和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是符合法规要求的,避免遭受税务局的处罚。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年终奖纳税筹划已经成为广大工薪阶层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税制下,年终奖金往往会受到高额的个人所得税的影响,这使得很多人对于年终奖的实际收入感到不满。
随着最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年终奖纳税筹划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他们可以有效降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负担,最大限度地保留属于自己的收入。
研究如何进行年终奖纳税筹划,优化收入结构,合理安排个人所得税抵扣已经成为当前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最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实施意义,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筹划减少个人所得税负担,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1.2 研究意义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作为个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个人财务规划和税收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年终奖是继工资之后的另一笔重要收入,如何有效地规划年终奖收入的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个人最大程度地保留收入,降低纳税额,从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个人所得税法的变化对年终奖纳税筹划产生了直接影响,了解并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降低纳税负担,提高个人的财务效益。
通过优化年终奖收入结构和合理安排个人所得税抵扣,个人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财务管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深入研究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财务管理和税收优化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个人所得税法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所得税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年终奖纳税筹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下,对于年终奖的纳税政策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进行了调整。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税率分为多档,对应不同收入水平的纳税人。
这意味着在计算年终奖纳税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税率,以确保纳税额的准确性。
年终奖财税筹划报告

一、背景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不断调整,使得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个人的关注。
年终奖作为企业对员工的一种激励方式,其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年终奖财税筹划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筹划策略。
二、年终奖财税筹划现状1.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按照月度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
2. 企业为了激励员工,通常会设置较高的年终奖金额,但高额的年终奖也会导致个人所得税负担加重。
3.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采取“拆分”年终奖的方式,即将年终奖拆分为多个月份发放,以降低税率。
4. 随着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加大,企业拆分年终奖的行为逐渐受到限制。
三、年终奖财税筹划策略1. 合理规划年终奖发放时间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合理规划年终奖的发放时间。
例如,将年终奖发放至员工工资发放的月份,以降低税率。
2. 采用递延支付方式企业可以与员工协商,采用递延支付方式发放年终奖。
即先支付部分年终奖,剩余部分在下一个年度内分批次支付。
这样可以降低当年度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3. 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部分企业和个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企业可以将年终奖部分用于员工培训、福利等支出,以降低税率。
4. 拆分年终奖与工资企业可以将年终奖拆分为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按照工资和奖金的不同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这样可以降低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5. 优化员工薪酬结构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岗位、绩效等因素,优化员工薪酬结构。
例如,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奖金比例,以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
6.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在进行年终奖财税筹划时,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筹划方案的合规性。
四、结论年终奖财税筹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年终奖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

根据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年终奖属于一次性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
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方式为累进税率法,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然而,针对年终奖的纳税筹划,个人可以通过一些合法的途径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下面将介绍一些年终奖纳税筹划的方法。
1.分割年终奖发放时间企业可以将年终奖的发放时间分割成两个或多个月进行发放,从而减少年终奖被高额累进税率所吞噬的情况。
比如,将一部分年终奖在12月发放,另一部分在次年1月或者2月发放。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年终奖的纳税额,让个人所得税呈现出平稳的变化趋势。
2.合理安排薪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降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比如,可以将年终奖以奖金或者股票的形式给予员工,这样可以通过延迟支付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收入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
3.合理使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一些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个人可以适度利用这些扣除项目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通过这些扣除项目,可以有效地降低年终奖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4.合理规划年终奖的数额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年终奖的数额进行合理规划。
比如,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和公司的经济状况,适当调整年终奖的数额,使其在不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前提下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5.合理安排社保规模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社保规模。
由于社保是在税前扣除的,因此合理安排社保规模可以降低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企业可以让员工选择缴纳不同的社保金额,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年终奖纳税筹划的一些方法,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在进行年终奖纳税筹划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使每一份年终奖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实际收益。
新个税下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分析

新个税下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分析随着新个税的实施,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成为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新个税下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规划财务。
一、新个税政策概述新个税政策于2018年起实施,将原有的税率表进行调整,取消了原有的六个税级,而采用累进税率,分为7个档次。
同时,新个税政策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了提高,从原来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
二、个人所得税年终奖计算方法在新个税政策下,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
我们以某职工年终奖30万元为例进行分析。
在过去,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计算是根据税率表按照递延或分离的方式进行计算。
但是在新个税下,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计算方法更为简化。
根据新政策,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计算公式来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奖金收入-5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这个公式中,奖金收入是指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收入金额,5000元是新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根据年终奖收入确定,速算扣除数也是根据税率表确定。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即为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分析1. 合理安排时间由于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按照实际收入金额进行计算,因此合理安排奖金支付时间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如果个人奖金收入较高,同时能够预计到明年奖金较低,可以将部分奖金收入推迟到明年支付,以降低当年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2. 充分利用免税项目新个税政策中规定了一些免税项目,个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项目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例如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等都可以作为免税项目抵扣个人所得税。
3. 合理选择投资个人所得税年终奖收入较高的职工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投资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例如将部分奖金收入进行投资,向企业投资,购买保险等,可以享受相应的减税政策。
四、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的注意事项1. 合规遵法在进行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筹划时,务必合规遵法。
避免使用非法手段进行逃税或避税行为,以免涉及到违法违规问题,导致不良后果。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在岁末年初,年终奖总是备受期待。
然而,在欣喜之余,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合理筹划。
有效的纳税筹划不仅能让我们合法合规地减轻税负,还能让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了解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相关规定的,在 2021 年 12月 31 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 12 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要注意“税率跳档”的问题。
由于税率是分档计算的,如果年终奖金额刚好处于税率跳档的临界点附近,可能会出现多发一元奖金,到手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
例如,发放 36000 元年终奖,适用税率 3%,需缴纳个税 1080 元,实际到手 34920 元;而发放 36001 元年终奖,适用税率 10%,速算扣除数 210 元,需缴纳个税33901 元,实际到手 326109 元。
可以看出,多发 1 元奖金,到手收入反而少了23091 元。
因此,在确定年终奖金额时,要避开这些“雷区”。
合理分配年终奖与综合所得也是一种有效的筹划方式。
如果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那么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可能会更划算;如果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加上全年一次性奖金后的金额处于税率跳档的临界点附近,那么就需要权衡单独计算和合并计算的税负差异,选择更有利的方式。
此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筹划的重要途径。
例如,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计算综合所得时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常见的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在年初时,就应当对这些扣除项目进行准确申报,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多元化的方式。
年终奖个税的筹划路径及案例分析

年终奖个税的筹划路径及案例分析一:年终奖个税筹划路径备注: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收入额(含年终奖)-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有人说为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要和36000元作比较呢?这个数有什么依据呢?这个数肯定不是笔者掐指一算出来的。
我们首先看居民个人工资薪金个人综合税率表,其中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而如果按照年终奖计算方式,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36000/12=3000元,按照年终奖个税税率表,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发现没此时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下,两种税率和都是3%,速算扣除为0,那么显然两者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至于为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时,就应该选用工资薪金和年终奖一起计算个税,这个就更简单了。
既然全年应纳税所得(工资+年终奖),计算是小于0的。
那就不需要纳税了,此时你还单独把年终奖拿出来算税?4:年应纳税所得额>36000元,年终奖单独计税更有利(即工资和年终奖分别计算个税),但是需要看年终奖部分是否存在盲区,如果存在盲区,则将年终奖总额,部分归入工资薪金纳税,剩下年终奖单独纳税。
具体怎么测算,本文第三部分有详细案例介绍。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案例注意:以下案例,笔者直接拿前一篇文章中的案例数据,为了辅助说明以上年终奖筹划路径图。
如果已经看过,可以略过,直接阅读本文第三部分。
本文第三部分将直接阐述,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6000元时,且年终奖存在盲区,年终奖划归多少作为年终奖,划归多少进入工资薪金计税,以此达到税收最优的筹划路径。
(一)单独计算优于综合计算(1)单独计算案例A:研发部王二,2019年每月税前工资为20000元(基本工资10000,薪级工资3000,绩效工资2800,加班费2400,津贴补助1800),代扣社保合计1050元,代扣公积金500元,2019年12月发放年终奖120000元,王二每月专项附加扣除为3500元2019年之前没有享受年终奖个税计算政策。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纳税筹划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对于年终奖的纳税有所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年终奖的纳税筹划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在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下进行年终奖纳税筹划的建议。
一、了解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对于年终奖的纳税有所改变。
传统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是按照月平均收入计算,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了累计计算方式。
这意味着每年的总收入将被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每月的平均收入。
累计计算法的好处是它可以让纳税人受益于更高的起征点。
根据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将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
二、选择税前和税后薪资在进行年终奖纳税筹划前,您需要考虑一下选择税前和税后薪资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1. 工资收入:税前的工资意味着您可以享受更少的税收,并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纳税收入抵免。
然而,税前的工资加上年终奖可能会导致您超过最高税率,从而导致额外的税收负担。
因此,在选择税前工资时,请务必先计算好自己需要缴纳的税费,并确保不会超过最高税率。
2. 社会保险:税前薪资不仅可以带来税收优惠,还可以缩减社会保险费用。
但是,请注意,如果您的社会保险费用没有达到最大限额,那么在选择税前薪资时,您的社会保险费用可能会减少,导致您未来的社会保险收益也会减少。
三、合理利用免税条款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加了一些免税条款,可以帮助纳税人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
纳税人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这些免税条款,以节省税款。
例如,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时,可以在限定额度内享受税前扣除。
另外,如果您有子女或父母维护费用,也可以在税前扣除一定的金额。
四、灵活设置年终奖如果您的公司没有为您和其他员工提供年终奖,您可以和雇主协商,看是否可以将一部分收入设定为年终奖。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更灵活地设置年终奖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负担。
例如,您可以将年终奖设置为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这些形式不仅可以实现税收优惠,而且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终奖的纳税筹划与风险分析
•怎么算?
•除12
•找税率
•单独算
国税发[2005]9号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甲:年终奖144000元(假设:发放当月的工资已超5000元)•144000/12=12000 10% 210
•(12000*10%-210)*12=11880元
•144000*10%-210=14190元
•甲:年终奖144000元(假设:发放当月的工资已超5000元)•144000/12=12000 10% 210
•144000*10%-210=14190元
•假设:甲年终奖144001元(假设:发放当月的工资已超5000元)•144001/12=12000.08 20% 1410
•144001*20%-1410=27390.2元
一次性奖金的缩水区(修订后)
年度总收入月工资收入一次性奖金工资个税(年)奖金个税个税总额税后收入(年)税后比例96,000.00 8,000.00 1,080.00 -1,080.00 94,920.00 98.88% 132,000.00 8,000.00 36,000.00 1,080.00 1,080.00 2,160.00 129,840.00 98.36% 240,000.00 17,000.00 36,000.0011,880.00 1,080.00 12,960.00 227,040.00 94.60% 242,566.70 17,000.00 38,566.7011,880.00 3,646.67 15,526.67 227,040.03 93.60% 348,000.00 17,000.00 144,000.00 11,880.00 14,190.00 26,070.00 321,930.00 92.51% 504,000.00 30,000.00 144,000.0043,080.00 14,190.00 57,270.00 446,730.00 88.64% 520,500.00 30,000.00 160,500.0043,080.00 30,690.00 73,770.00 446,730.00 85.83% 660,000.00 30,000.00 300,000.00 43,080.00 58,590.00 101,670.00 558,330.00 84.60% 780,000.00 40,000.00 300,000.0073,080.00 58,590.00 131,670.00 648,330.00 83.12% 800,540.00 40,000.00 320,540.0073,080.00 77,475.00 150,555.00 649,985.00 81.19% 900,000.00 40,000.00 420,000.00 73,080.00 102,340.00 175,420.00 724,580.00 80.51% 1,140,000.00 60,000.00 420,000.00145,080.00 102,340.00 247,420.00 892,580.0078.30% 1,167,500.00 60,000.00 447,500.00145,080.00 129,840.00 274,920.00 892,580.00 76.45% 1,380,000.00 60,000.00 660,000.00 145,080.00 193,590.00 338,670.00 1,041,330.00 75.46% 1,680,000.00 85,000.00 660,000.00250,080.00 193,590.00 443,670.00 1,236,330.00 73.59% 1,726,538.46 85,000.00 706,538.46250,080.00 240,128.46 490,208.46 1,236,330.00 71.61% 1,980,000.00 85,000.00 960,000.00 250,080.00 328,840.00 578,920.00 1,401,080.00 70.76% 3,360,000.00 200,000.00 960,000.00871,080.00 328,840.00 1,199,920.00 2,160,080.00 64.29% 3,520,000.00 200,000.00 1,120,000.00871,080.00 488,840.00 1,359,920.00 2,160,080.00 61.37%
•问:我们公司对部分工作未满12个月的新员工发放的年终奖,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方法,其中选择税率时商数是12还是实际工作月份?
•答:国税发[2005]9号文件指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只要该员工取得所得属于全年一次性奖金不管其在公司是否满12个月均可以除以12个月的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该员工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则不适用9号文件的计算方法。
•问:老师,您好!我是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公司销售业绩有好有差,往往每个季度的奖金也高低不一,某些季度的季度奖可能还远远高于年终奖,那我能选择其中最高的一次奖金按9号文计算个税吗?
•问:墨子老师,您好!我个人分别从两个公司获得年终奖,这两个公司又均按国税发[2005]9号文件扣缴了个人所得税。
根据9号文一个纳税人一年只能使用一次的原则,我是否需要在自行申报时自己选择一个公司的年终奖享受9号文的计算,并将另一个公司年终奖单独按一个月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
•答:感谢您的提问!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三十九条及财国税发[2005]9号文件第三条的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获得年终奖,应当在自行申报时,将几处的年终奖进行合并按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计算方法计算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扣除已扣缴的税款,余额进行补缴。
•问:老师,您好!我单位的员工年终奖是分两次发放的,年前发放一次,年后再发放一次。
请问,这两次可以合起来按9号文件的方法进行计算个人所得税吗?
•2018年年终奖在当年发放怎么办?
•2018年年终奖在2019年发放怎么办?
财税[2018]164号第一条:
(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老王2019年工资薪金(年)10万,2019年发放年终奖24万。
(不考虑专项扣除和附加扣除)
•用9号文方法:
•24/12=2
•税率:20% 1410
•240000*20%-1410=46590
•(100000-60000)*10%-2520=1480
•46590+1480=48070
•例:老王2019年工资薪金(年)10万,2019年发放年终奖24万。
(不考虑专项扣除和附加扣除)
•并入综合所得计算:
•4+24=28
•280000*20%-16920=39080
39080<48070:选择并入综合所得优于9号文的方法
•例:老王2019年工资薪金(年)17万,2019年发放年终奖24万。
(不考虑专项扣除和附加扣除)
•用9号文方法:
•24/12=2
•税率:20% 1410
•240000*20%-1410=46590
•(170000-60000)*10%-2520=8480
•46590+8480=55070
•例:老王2019年工资薪金(年)17万,2019年发放年终奖24万。
(不考虑专项扣除和附加扣除)
•并入综合所得计算:
•11+24=35
•350000*25%-31920=55580
55580> 55070 :选择9号文的方法优于并入综合所得
计算一次性奖金应注意的地方
•合并所得未必不可选
•选择9号文方法
•不可抵减费用差
•一年只能用一次
•仅适用于全年奖
•正确看待缩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