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物理周检测11
2016届高三上学期周练物理试题(11月15号).

砝码的质量之和为 M ,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小车通过 A、B 时的遮光时间分别
为 t1 、 t2 ,则小车通过 A、 B 过程中的加速度 a=_______(用字母 t1 、 t2 、D.s 表示)。
③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①的操作。 (3) 若在本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假设小车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图所示.若不计摩擦,下滑过程中小圆球对方盒前壁的压力为
FN,对方盒底面的压力
F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N′=mgcosθ B .FN′ =mgsin θ C .FN= mgcosθ
D
.FN=mgsin
θ 二、多选题( 5× 4=20 分)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 A、 B 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 A、 B 与车厢间
(1)A 、 B 两球的速度大小; (2)A 球对轨道的压力; (3) 要使轻杆到达竖直位置时,轻杆上刚好无弹力,
A、 B 两球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
5
17、在某项娱乐活动中, 要求参与者通过一光滑的斜面将质量为 m的物块送上高处的水平传 送带后运送到网兜内.斜面长度为 l ,倾角为 θ =30°,传送带距地面高度为 l ,传送带的长
②为便于研究速度 v 与质量 M的关系, 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 其已下降的高度应 _____( 选填
“相同”或“不同” )
③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源自,应作出______( 选填“ v2 M ”、“ v2
1
”或
M
“ v2
1
” ) 图线。
Mm
④根据③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 知量表示)
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_____(用题给的已
广东省肇庆一中 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周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广东省肇庆一中 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周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97c3713b3567ec112d8a0f.png)
广东肇庆一中 2016届高三11月周测恒定电流1.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I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源与靶间的距离为d,质子电荷量为e,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匀强电场,质子到达靶时的速度为v,则质子源与靶间的质子数为A. B. C. D.2.如图所示,A、B两端的电压U一定,电阻R先接在A、B两端,消耗功率为9W.再将电阻R接在较远的C、D两端,消耗功率为4W.在后一种情况下,输电导线AC、BD共消耗功率为( ).(A)2W (B)3W (C)4W (D)5W3..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相同,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仍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 D、P1、P2,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P1=4P2B.P1>4P2期C.P D<P2D.P D>P24.如图为多用表欧姆档的原理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r g=100Ω,调零电阻的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 x,能准确测量的范围是()A.30kΩ~80kΩ B.3kΩ~8kΩC.300Ω~800Ω D.30Ω~80Ω5.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ε、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A)电流表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先增大后减小(B)电流表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先减小后增大(C)电流表一直减小,电压表一直增大(D)电流表一直增大,电压表一直减小7.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A.电压表读数减小B.电流表读数减小C.质点P将向上运动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a表示的是电压表V3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B.图线c表示的是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C.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ΔU1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变大D.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的变化量ΔU3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不变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2Ω,R1=4Ω,R2=6Ω,R3=3Ω.(1)图甲中虚线框内的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源,即图甲可等效为图乙,其等效电动势E′等于CD间未接入用电器时CD间的电压;若用导线直接将CD两点连接起来,通过该导线的电流等于等效电源的短路电流,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是多少?(2)若在C、D间连一个“6V,3W”的小灯泡,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不考虑小灯泡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
【金版教程金考卷】2016高三物理新一轮总复习阶段示范性测试:专题11——选修3-3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 (十一 )本卷测试内容:选修3-3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110 分。
测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 (此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3、 5、6、7、9、12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2、4、8、10、11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2014 上·海市十校高三联考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必定增添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均匀动能小D.做加快运动的物体,因为速度愈来愈大,所以物体分子的均匀动能愈来愈大分析:物体的内能跟物体所含的分子数、物体的温度和体积等因素相关,所以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必定小,选项 A 错误;做功和热传达均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而物体放热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选项 B 错误;物体的温度低表示物体分子运动的均匀动能小,选项 C 正确;物体做机械运动时的动能与物体分子做热运动时的动能不同,明显,选项 D 错误。
答案: C2.以下图,两个同样的玻璃瓶分别装有质量同样的热水和冷水,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热水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冷水中每个分子的动能大B.热水的内能大于冷水的内能C.同样的固体悬浮颗粒,在热水中的布朗运动比在冷水中明显D.热水和冷水的分子个数不同分析:温度是分子均匀动能的标记,分子均匀动能大,其实不意味着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A 错;热水的温度高,内能大, B 正确;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 正确;热水和冷水的质量同样,物质的量同样,分子个数同样, D 错误。
答案: BC3. 以下图,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量远处由静止开释,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凑近甲。
图中 b 点是引力最大处, d 点是分子靠得近来处,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是()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分析:由分子力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图象能够看出,乙分子从无量远处到 c 点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从 c 到 d 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经过地点 c 时速度最大。
高三物理周练试卷2016.11.24

高三物理周练试卷2016.11.24.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至9题为单选题。
每小题5分,共计55分)1、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的大小最大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加速度的大小最大C、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D、振子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同,速度也一定相同2、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A.频率、振幅都不变B.频率、振幅都改变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3、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4、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会逐渐减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机械能在逐渐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B、在振动停止之前,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C、在振动停止之前,单摆在做阻尼振动,振幅虽然减小,但周期仍然不变D、单摆振动中的回复力最大值在逐渐减小5.如图所示是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其纵坐标表示物体的:()A.在不同时刻的位移B.在不同时刻的振幅C.在不同频率的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幅D.在相同频率的驱动力作用下不同物体的振幅6.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41。
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的分针走一整圈所经历的实际时间是A .41h B .21h C .2 h D .4 h7.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t 时刻和 (t+△t)时刻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 一定等于T 的整数倍B. 若t 时刻和 (t+△t)时刻的动能相等,则△t 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 . 若△t=T ,则t 时刻和 (t+△t)时刻的动能一定相等D. △t=T/2,则t 时刻和 (t+△t)时刻弹簧长度一定相等8.卡车在行驶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作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图象上a 、b 、c 、d 四点中货物对车底板压力最小的是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9.铁路铁轨每根长为12m 若支持车厢的弹簧固有周期为0.6秒,则列车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时振动最厉害A .20m /sB .5m /sC .6m /sD .12m /s10、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x=A sin (ωt +φ) ,在1/4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可能的是A 、等于1.5AB 、小于AC 、等于AD 、等于 2 A11、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 o ,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 。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三(上)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三(上)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m/s2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2.现有四个不同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3.如图所示,欲使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木块A加速度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斜面的倾角B.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D.在木块A上再叠放一个重物4.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球,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 B.tanφ=cosθC.tanφ=tanθ D.tanφ=2tanθ6.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球的速度为B.此时B球的速度为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7.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F 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B.t0时刻,B速度最大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为零D.2t0时刻,A、B位移最大8.如图所示的是嫦娥三号飞船登月的飞行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面出发点A附近,即刚发射阶段,飞船处于超重状态B.从轨道上近月点C飞行到月面着陆点D,飞船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环绕月球的圆轨道上B处须点火减速才能进入椭圆轨道D.飞船在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小于在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8为选考题,考生按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R 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极为R x1和R x2,则(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10.(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沙和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和车上砝码质量用M表示.(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2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打A、F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重力加速度取g=10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变.(用题中所给字母填写)(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3所示,则:①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而实验中却用表示.(选填字母符号)A.砂和砂桶的重力B.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选填一项)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选填一项)A.没有平衡摩擦或平衡摩擦不足B.平衡摩擦时木板右端垫得过高C.随着桶内沙的不断增加,不再满足m《M.11.(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4.0m 抵达B点时,速度为8m/s.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质量m=1kg.(g=10m/s2,取sin37°≈0.6,cos37°≈0.8).(1)木块所受的外力F多大?(2)若在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F,求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和返回B点的速度.12.(18分)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m,B点离地高度H=1.0m,A、B两点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影响,求:(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二)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个模块中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3-3】(15分)1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压力,电磁作用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B.改进内燃机结构,提高内燃机内能转化率,最终可能实现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分子a从远处靠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只在b的分子力作用下到达所受的分子力为零的位置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14.(10分)如图,气缸左右两侧气体由绝热活塞隔开,活塞与气缸光滑接触.初始时两侧气体均处于平衡状态,体积之比V1:V2=1:2,温度之比T1:T2=3:5.先保持右侧气体温度不变,升高左侧气体温度,使两侧气体体积相同,然后使活塞导热.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求(1)两侧气体体积相同时,左侧气体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的比值;(2)两侧气体最后达到平衡时,左右两侧气体的体积之比.【物理--选修3-4】(15分)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5πt)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为4.0 s,振幅为20 cmB.经过半周期的时间,P质点运动到水平坐标4m的位置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 m/sE.经过0.6s,P点经过的路程为60cm,且向下运动16.一厚度为h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遮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物理选修3-5】(15分)17.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18.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1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从槽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要使小球能与弧形槽发生第二次作用,m1、m2应满足怎样的条件?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三(上)第一次周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6•河东区二模)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m/s2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C.第2s内的位移是2m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写出函数关系式,进而求出加速度,位移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A、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得出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t2,所以,解得:a=2m/s2,故A错误;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aT2=2×1=2m,故B正确;C、第2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减去第一秒的位移,即x2=22﹣12=3m,故C错误;D、同理求得物体第3s内的位移x3=32﹣22=5m,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写出函数表达式,从而求出加速度,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难度适中.2.(2012•洛阳模拟)现有四个不同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后反向运动,4s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图象是我们高中物理研究运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熟知其特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2014•蓟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欲使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木块A加速度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斜面的倾角B.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D.在木块A上再叠放一个重物【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木块匀加速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θ﹣μmgcosθ=ma.据此分析要使木块加速度不变可以采取的措施.【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θ﹣μmgcosθ=ma,得:a=gsinθ﹣μgcosθ,增大斜面的倾角,可见a值变大,故A错误;B、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则ma=mgsinθ﹣μ(mgcosθ+F),可见a减小,故B错误;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则:ma=(F+mg)sinθ﹣μ(mg+F)cosθ,因为gsinθ>μgcosθ,所以Fsinθ>μFcosθ,可见a′>a,即加速度增大,故C错误;D、在木块上再叠加一个重物,则:(m+m′)a=(m+m′)gsinθ﹣μ(m+m′)gcosθ,可见a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根据物体做加速运动的条件,分析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14秋•富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球,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球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受到重力G、细绳的拉力F2和斜面的支持力F1,作出细绳在三个不同方向时力的合成图,分析拉力F2和支持力F1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球的重力有两个效果,即拉细绳和压斜面,用图解法分析,作出力的分解图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时,细绳上的拉力F2将先减小后增大,当F2和F1的方向垂直时,F2有极小值;而球对斜面的压力F1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运用图解法分析拉力F的变化情况,也可以运用函数法进行分析.5.(2008•安徽)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 B.tanφ=cosθC.tanφ=tanθ D.tanφ=2tanθ【考点】平抛运动【分析】φ为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anφ为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θ为平抛运动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anθ为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解答】解: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之比为:tanφ=,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tanθ==,故tanφ=2tanθ,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6.(2016春•都匀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球的速度为B.此时B球的速度为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物块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B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通过系统机械能守恒判断小球B的动能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AB、将物块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B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v绳子=vcosα,所以v B==.故A错误,B正确.C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绳子的方向与B球运动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是锐角,所以绳对B球的拉力一直做正功,B的速度一直最大,B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对速度进行分解,以及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会利用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关系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性质问题.7.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F 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B.t0时刻,B速度最大C.2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为零D.2t0时刻,A、B位移最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何时整体的加速度最大.再以A为研究对象,当加速度最大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分析整体的运动情况,分析何时B的速度最大,并确定何时AB位移最大.【解答】解: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在t0时刻,推力为零,故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B、整体在0﹣t0时间内,做加速运动,在t0﹣2t0时间内,向原方向做减速运动,则t0时刻,A、B速度最大,在2t0时刻两物体速度为零,速度最小,故B正确;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0、2t0时刻整体所受的合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再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可知,A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故C错误;D、0﹣2t0时间内,整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逐渐增大,则2t0时刻,A、B位移最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一方面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另一方面,要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这是学习动力学的基本功.8.(2014•江苏二模)如图所示的是嫦娥三号飞船登月的飞行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面出发点A附近,即刚发射阶段,飞船处于超重状态B.从轨道上近月点C飞行到月面着陆点D,飞船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环绕月球的圆轨道上B处须点火减速才能进入椭圆轨道D.飞船在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小于在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是超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是失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情况;当万有引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时,做向心运动.【解答】解:A、在地面出发点A附近,即刚发射阶段,飞船加速上升,是超重,故A正确;B、从轨道上近月点C飞行到月面着陆点D,有加速下降,有减速下降;故有超重,有失重;故B错误;C、飞船在环绕月球的圆轨道上B处须点火减速才能做向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故C正确;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飞船在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等于在圆轨道上时B 处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超重和失重的条件、向心运动的条件,对于椭圆轨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即可.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8为选考题,考生按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2015•黑龙江模拟)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 x约为200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R 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极为R x1和R x2,则R x1(填“R x1”或“R 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 x1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 x2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方法: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外接法,根据串并联规律写出真实值表达式,比较可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内接法,根据串并联规律写出真实值表达式,比较可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解答】解:由于待测电阻满足,所以电流表应用内接法,即更接近真实值;根据串并联规律可知,采用内接法时真实值应为:=,即测量值大于真实值;采用外接法时,真实值应为:,即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答案为:,大于,小于.【点评】应明确: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方法是: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外接法,此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满足时,电流表应用内接法,此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10.(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沙和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和车上砝码质量用M表示.(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2所示,自A点起,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则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85m/s,打A、F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70m/s,小车的加速度为 5.0m/s2.(重力加速度取g=10m/s2)(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m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M不变.(用题中所给字母填写)(3)该同学通过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F图象,如图3所示,则:①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B,而实验中却用A表示.(选填字母符号)A.砂和砂桶的重力B.绳对小车的拉力②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B;(选填一项)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C.(选填一项)A.没有平衡摩擦或平衡摩擦不足B.平衡摩擦时木板右端垫得过高C.随着桶内沙的不断增加,不再满足m《M.【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1)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加速度;(2)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三者关系,研究三者关系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3)探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要求小车在无动力的情况下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挂任何东西.小车的加速度应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由图象可知,还没有挂重物时,小车已经产生了加速度,由此可知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解答】解:(1)E点的瞬时速度等于DF间的平均速度,打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 E===0.85m/s;打A、F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70m/s;由题意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x=2mm=0.002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at2可知,小车的加速度:a===5.0m/s2.(2)该实验是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应该保持细线对车的拉力F=mg不变,即保持m不变,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应该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3)①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绳对小车的拉力,即B,而实验中却用砂和砂桶的重力,即A.②图中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所以原因是实验前木板右端垫得过高,即平衡摩擦力过度导致.故选B当砂桶(包括砂)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砂桶的重力,即:必须保证:m<<M,随砂桶质量的增大,小车受到的拉力明显小于砂桶的重力,a﹣F图象发生弯曲,故图象弯曲的原因是: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沙和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M,故选C故答案为:(1)0.85,0.70,5.0;(2)m,M;(3)①B、A;②B;③C 【点评】探究加速与力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应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掌握实验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要掌握应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11.(14分)(2016•长沙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4.0m抵达B点时,速度为8m/s.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质量m=1kg.(g=10m/s2,取sin37°≈0.6,cos37°≈0.8).(1)木块所受的外力F多大?(2)若在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F,求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和返回B点的速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上滑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外力F的大小.(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撤去外力后上滑的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木块沿斜面上滑的距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下滑时的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返回B点的速度.【解答】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木块上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7°﹣μmgcos37°=ma1,解得F=mgsin37°+μmgcos37°+ma1=10×0.6+0.5×10×0.8+1×8N=18N.(2)物块匀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gsin37°+μgcos37°=10×0.6+0.5×10×8=10m/s2,所以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物块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gsin37°﹣μgcos37°=10×0.6﹣0.5×10×0.8=2m/s2.则返回B点的速度=m/s答:(1)木块所受的外力F为18N;(2)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3.2m,返回B点的速度为m/s.【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2.(18分)(2013•福建)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kg 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m,B点离地高度H=1.0m,A、B两点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影响,求:(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1)从A到B由动能定理可得B位置时的速度,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规律求解;(2)在B位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解答】解:(1)设小球在B点速度为v,对小球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h=mv2①绳子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t,则有:H=②DC间距离:s=vt。
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周测试题3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高三〔上〕周测物理试卷〔11月份〕〔3〕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2021•一模〕在物理学开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奉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律D.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4分〕〔2021•马二模〕如下图,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半径很小〕跨在轻绳ABC上,滑轮下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今在滑轮上加一个水平拉力,使其向右平移到绳BC处于竖直、AB与天花板的夹角为60°的静止状态,那么此时水平拉力的大小为〔〕A.〔2﹣〕G B.〔2+〕G C.〔﹣1〕G D.〔+1〕G3.〔4分〕〔2007•二模〕如图,光滑半圆形轨道与光滑斜面轨道在B处与圆孤相连,将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小球从A静止释放,能沿轨道,并恰能通过圆弧最高点,现假设撤去磁场,使球仍能恰好通过圆环最高点C,释放高度H′与原释放高度H的关系是〔〕A.H′=H B.H′<H C.H′>H D.不能确4.〔4分〕如下图,在x>0,y>0的空间中有恒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大小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某点P沿着与x轴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的影响,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粒子的速率适宜,粒子就可能通过坐标原点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一为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5.〔4分〕〔2021•模拟〕霍尔元件是一种用霍尔效的磁传感器,广泛用于各领域,如在翻盖中,常用霍尔元件来控制翻盖时开启或关闭运行程序.如图是一霍尔元件的示意图,磁场方向垂直霍尔元件工作面,霍尔元件宽为d〔M、N间距离〕,厚为h〔图中上下面距离〕,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时,MN两端将出现电压U MN,那么〔〕A.MN两端电压U MN仅与磁感强度B有关B.假设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那么MN两端电压U MN<0C.假设增大霍尔元件宽度d,那么MN两端电压U MN一增大D.通过控制磁感强度B可以改变MN两端电压U MN6.〔4分〕如下图,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c的线速度大小相,且小于d的线速度B.b、c的角速度大小相,且小于a的角速度C.a、c的加速度大小相,且大于b的加速度D.b再经过一个周期又在c的正上方7.〔4分〕〔2007•〕如下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那么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B.C.D.3μmg8.〔4分〕〔2021•一模〕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绳竖直,小球与一个倾角θ=45°的静止三角形物块刚好接触,如下图.现在用水平恒力F向左推动三角形物块,直至轻绳与斜面平行,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上述过程中,斜面对小球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动能B.上述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为FLC.上述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机械能D.轻绳与斜面平行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sin45°9.〔4分〕〔2021•模拟〕如下图,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外表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可能加速下滑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水平向左D.撤去F后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10.〔4分〕〔2021•模拟〕一吊篮悬挂在绳索的下端放在地面上,某人站在高处将吊篮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起,运动过程中,吊篮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如下图,其中0~x1段图象为直线,x1~x2段图象为曲线,x2~x3段图象为水平直线,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0~x1过程中,吊篮所受的拉力均匀增大B.在0~x1过程中,吊篮的动能不断增大C.吊篮在x2处的动能可能小于x1处的动能D.在x2~x3过程中,吊篮受到的拉力于重力11.〔4分〕〔2021•三模〕如下图,两根长直导线竖直插入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M、N两小孔中,O为M、N连线中点,连线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导线通有大小相、方向相反的电流.通电长直导线在周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强度B=,式中k是常数、I导线中电流、r为点到导线的距离.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ν0从a点出发沿连线运动到b点.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小球对桌面的压力一直在增大12.〔4分〕〔2021•一模〕如图,光滑的水平桌面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细管封闭端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细管的中心轴线沿y轴方向.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细管沿x轴方向作匀速运动,小球能从管口处飞出.小球在离开细管前的运动加速度a、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二、题〔共20分〕13.〔9分〕〔2021•三模〕某学习小组为了测小电动机的内阻,进行了如下的:①测得滑块的质量为5.0kg;②将滑块、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④电动机以额功率通过水平细绳牵引滑块运动,到达最大速度时,输入电动机电流为0.5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36V,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并立即制动电动机,待滑块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在关闭电源前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纸带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计算结果保存二位有效数字〕①该滑块到达的最大速度为m/s;②关闭电源后,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③该电动机的内阻为Ω.14.〔11分〕〔2021•城区校级模拟〕在测某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中,所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池〔电动势约6V〕电流表G〔量程6.0mA,内阻r1=100Ω〕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r2=5.0Ω〕值电阻R1=100Ω,值电阻R2=900Ω滑动变阻器R′〔0~50Ω〕,开关、导线假设干〔1〕为了精确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采用图甲所示电路图,其中值电阻选用〔选填R1或R2〕.〔2〕某同学在中测出电流表A和电流表G的示数I和I g根据记录数据作出I g ﹣I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纵截距用b表示,斜率用k 表示〕,根据图象可求得,被测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E= ,其值为V;内阻的表达式r= ,其值为Ω15.〔12分〕〔2021•〕如图,ABC和ABD为两个光滑固轨道,A、B、E在同一水平面上,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C点的高度为2h,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或D处后水平抛出.〔1〕求滑块落到水平面时,落点与E点间的距离s C和s D;〔2〕为实现s C<s D,v0满足什么条件?16.〔14分〕〔2021•模拟〕如下图,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其余都光滑,AB段长为3L.将一个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由静止释放,释放时距A为2L.当运动到A下面距A为时物块运动的速度是经过A点速度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1〕求物块由静止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2〕要使物块能通过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距A点至少要多远?17.〔16分〕〔2021秋•月考〕如图甲所示的坐标系中,第四限象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x方向的宽度OA=20cm,y方向无限制,磁感强度B0=1×10﹣4T.现有一比荷为=2×1011C/kg的正离子以某一速度从O点射入磁场,α=60°,离子通过磁场后刚好从A点射出.〔1〕求离子进入磁场B0的速度的大小;〔2〕离子进入磁场B0后,某时刻再加一个同方向的匀强磁场,使离子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所加磁场磁感强度的最小值;〔3〕离子进入磁场B0后,再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正方向与B0方向相同,不考虑磁场变化所产生的电场〕,求离子从O点到A点的总时间.高三〔上〕周测物理试卷〔11月份〕〔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2021•一模〕在物理学开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奉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律D.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此题抓住:牛顿、卡文迪许、安培、奥斯特、楞次、伽利略的奉献进行选择.解答: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律后,是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错误.B、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现象,楞次研究得出了判断感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律.故C 错误.D、伽利略通过对理想斜面的研究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关键要记住力学和电学的一些常见的物理学史.2.〔4分〕〔2021•马二模〕如下图,一个轻质光滑的滑轮〔半径很小〕跨在轻绳ABC上,滑轮下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今在滑轮上加一个水平拉力,使其向右平移到绳BC处于竖直、AB与天花板的夹角为60°的静止状态,那么此时水平拉力的大小为〔〕A.〔2﹣〕G B.〔2+〕G C.〔﹣1〕G D.〔+1〕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此题要知道光滑滑轮两边的拉力相,然后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解答:解:对物体作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F=Tcos60°竖直方向:G=T+Tsin60°解得:F=〔2﹣〕G,应选:A.点评:掌握好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然后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滑轮两边的拉力相.3.〔4分〕〔2007•二模〕如图,光滑半圆形轨道与光滑斜面轨道在B处与圆孤相连,将整个装置置于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小球从A静止释放,能沿轨道,并恰能通过圆弧最高点,现假设撤去磁场,使球仍能恰好通过圆环最高点C,释放高度H′与原释放高度H的关系是〔〕A.H′=H B.H′<H C.H′>H D.不能确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律;向心力;机械能守恒律.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有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靠重力和洛伦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无磁场时,恰好通过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律求出最高点的临界速度,通过动能理比拟释放点的高度.解答:解:有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有:mg﹣qvB=m无磁场时,恰好通过最高点,有:mg=m由两式可知,v2>v1.根据动能理,由于洛伦兹力和支持力不做功,都是只有重力做功,mg〔h﹣2R〕=知,H′>H.故C正确,A、B、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动能理和牛顿第二律的运用,知道圆周运动的最高点,恰好通过时向心力的来源.4.〔4分〕如下图,在x>0,y>0的空间中有恒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大小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某点P沿着与x轴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的影响,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粒子的速率适宜,粒子就可能通过坐标原点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一为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带电粒子以一速度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后,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从而导出半径公式和周期公式.解答:解:A、粒子由P点成30°角入射,那么圆心在过P点与速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如下图,粒子在磁场中要想到达O点,转过的圆心角肯大于180°,而因磁场为有界,故粒子不可能通过坐标原点,故A错误;B、C、D、由于P点的位置不,所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弧对的圆心角也不同,最大的圆心角时圆弧与y轴相切时即300°,那么运动的时间为:t=T=;而最小的圆心角为P点从坐标原点出发,圆心角为120°,所以运动时间为:t′==;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故B错误,C正确,D错误;应选:C点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题目解题步骤为:圆心、画轨迹、求半径.5.〔4分〕〔2021•模拟〕霍尔元件是一种用霍尔效的磁传感器,广泛用于各领域,如在翻盖中,常用霍尔元件来控制翻盖时开启或关闭运行程序.如图是一霍尔元件的示意图,磁场方向垂直霍尔元件工作面,霍尔元件宽为d〔M、N间距离〕,厚为h〔图中上下面距离〕,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时,MN两端将出现电压U MN,那么〔〕A.MN两端电压U MN仅与磁感强度B有关B.假设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那么MN两端电压U MN<0C.假设增大霍尔元件宽度d,那么MN两端电压U MN一增大D.通过控制磁感强度B可以改变MN两端电压U MN考点:霍尔效及其用.分析:在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根据左手那么判断出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从而知道两侧面所带电荷的电性,即可知道M、N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MN的正负.MN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推导出电势差U MN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A、根据左手那么,电子向N侧面偏转,N外表带负电,M外表带正电,所以M外表的电势高,那么U MN>0.MN间存在电势差,之间就存在电场,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设霍尔元件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有q=qvB,I=nqvS=nqvbc,那么U=.故AC错误,D正确.B、根据左手那么,结合题意可知,自由电子偏向N极,那么MN两端电压U MN>0.故B错误.应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霍尔元件中移动的是自由电子,以及自由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6.〔4分〕如下图,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c的线速度大小相,且小于d的线速度B.b、c的角速度大小相,且小于a的角速度C.a、c的加速度大小相,且大于b的加速度D.b再经过一个周期又在c的正上方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答:解:根据得,a=,v=,,T=.A、a的轨道半径与c的轨道半径相,小于d的轨道半径,知a、c的线速度大小相,大于d的线速度,故A错误.B、b的轨道半径大于c,那么b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小于a的角速度,故B错误.C、a、c的轨道半径相,小于b的轨道半径,那么a、c的加速度大小相,大于b的加速度.故C正确.D、由于b、c的轨道半径不同,那么周期不同,再经过一个周期,b不在c的正上方.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先列式求解出线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除向心力外,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均与卫星的质量无关,只与轨道半径有关.7.〔4分〕〔2007•〕如下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那么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B.C.D.3μmg考点:牛顿运动律的用-连接体.专题:压轴题.分析:要使四个物体一块做加速运动而不产生相对活动,那么两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分析各物体的受力可确出哪一面上到达最大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律可求得拉力T.解答:解:此题的关键是要想使四个木块一起加速,那么任两个木块间的静摩擦力都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设左侧两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1,右侧木块间摩擦力为f2;那么有对左侧下面的大木块有:f1=2ma,对左侧小木块有T﹣f1=ma;对右侧小木块有f2﹣T=ma,对右侧大木块有F﹣f2=2ma﹣﹣﹣〔1〕;联立可F=6ma﹣﹣﹣﹣〔2〕;四个物体加速度相同,由以上式子可知f2一大于f1;故f2到达最大静摩擦力,由于两个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最大值为μmg,所以有f2=μmg﹣﹣﹣﹣〔3〕,联立〔1〕、〔2〕、〔3〕解得.应选B.点评:此题注意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明确哪个物体最先到达最大静摩擦力;再由整体法和隔离法求出拉力;同时还注意此题要求的是绳子上的拉力,很多同学求成了F.8.〔4分〕〔2021•一模〕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绳竖直,小球与一个倾角θ=45°的静止三角形物块刚好接触,如下图.现在用水平恒力F向左推动三角形物块,直至轻绳与斜面平行,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上述过程中,斜面对小球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动能B.上述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为FLC.上述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机械能D.轻绳与斜面平行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sin45°考点: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律;向心力.分析:此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可以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判断机械能的变化解答:解:A、斜面对小球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动能与增加的势能之和,故A错误;B、上述过程中斜面的距离为L,推力做功为FL,故B正确;C、推力做的功于小球增加的机械能与斜面增加的动能之和,故C错误;D、细绳与斜面平行时,绳对小球的拉力T满足关系:T ﹣mgsin45°=m,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是否做功,要抓住分析中判断的两个要点来做判断.知道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知道除了重力之外的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9.〔4分〕〔2021•模拟〕如下图,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外表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可能加速下滑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水平向左D.撤去F后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考点:牛顿第二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说明重力和F在沿斜面的分力相,物体可能受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A、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说明重力和F在沿斜面的分力相,假设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做匀速运动,假设受摩擦力作用,那么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假设不受摩擦力,那么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物体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故B正确;C、当F与斜面的夹角与重力与斜面的夹角相时,支持力为零,即斜劈不受力,即摩擦力为零,此时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D、撤去F后,物体对斜面可能有摩擦力f和弹力N,这2个力的水平分力是可以抵消的,因此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D正确.应选BD点此题对同学们受力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有同学分析时会忽略摩擦力,难度适中.评:10.〔4分〕〔2021•模拟〕一吊篮悬挂在绳索的下端放在地面上,某人站在高处将吊篮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起,运动过程中,吊篮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如下图,其中0~x1段图象为直线,x1~x2段图象为曲线,x2~x3段图象为水平直线,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0~x1过程中,吊篮所受的拉力均匀增大B.在0~x1过程中,吊篮的动能不断增大C.吊篮在x2处的动能可能小于x1处的动能D.在x2~x3过程中,吊篮受到的拉力于重力考点: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律.分析:求出吊篮的动能与势能的表达式,根据图象判断吊篮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即可正确解题.解答:解:吊篮的重力势能E P=mgx,由动能理可得,吊篮的动能E K=Fx﹣mgx,吊篮的械能E=E P+E K=mgx+Fx﹣mgx=Fx;A、在0~x1过程中,图象为直线,机械能E与x成正比,说明F不变,吊篮所受拉力F保持不变,故A错误;B、在0~x1过程中,吊篮的动能E K=Fx,力F恒不变,x不断增大,吊篮动能不断增大,故B正确;C、在x2~x3过程中,吊篮的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E P=mgx增加,那么吊篮的动能减小,吊篮在x2处的动能可能小于x1处的动能,故C正确;D、在x2~x3过程中,吊篮机械能不变,x增大,那么F减小,mg不变,F减小,拉力与重力不相,故D错误;应选:BC.点评: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吊篮的机械能与其位移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1.〔4分〕〔2021•三模〕如下图,两根长直导线竖直插入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M、N两小孔中,O为M、N连线中点,连线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导线通有大小相、方向相反的电流.通电长直导线在周围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强度B=,式中k是常数、I导线中电流、r为点到导线的距离.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ν0从a点出发沿连线运动到b点.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小球对桌面的压力一直在增大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制,判断出MN直线处磁场的方向,然后根据左手那么判断洛伦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明确了受力情况,即可明确运动情况.解答:解:根据右手螺旋制可知直线MN处的磁场方向垂直于MN向里,磁场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左手那么可知,带正电的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上,根据F=qvB可知,其大小是先减小后增大,由此可知,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D错误,BC正确.应选BC.点评:此题考查了右手螺旋那么和左手那么的熟练用,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思路为明确受力情况,进一步明确其运动形式和规律.12.〔4分〕〔2021•一模〕如图,光滑的水平桌面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细管封闭端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直径略小于管的直径,细管的中心轴线沿y轴方向.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细管沿x轴方向作匀速运动,小球能从管口处飞出.小球在离开细管前的运动加速度a、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考点:洛仑兹力;牛顿第二律.分析:小球在沿x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左手那么知小球在沿y轴方向受到洛伦兹力,小球在y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在y轴方向一旦有速度,在x轴方向也会受到洛伦兹力.解答:解:A、B、在x轴方向上的速度不变,那么在y轴方向上受到大小一的洛伦兹力,根据牛顿第二律,小球的加速度不变,故A错误,B正确;C、D、管子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球对管子的弹力,球对管子的弹力大小于球在x轴方向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在y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v y=at〕那么在x轴方向的洛伦兹力逐渐增大,〔F洛=qv y B=qBat〕,所以F随时间逐渐增大,故C错误,D正确;应选BD.点评:此题中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其研究方法与平抛运动类似.小球在y轴方向受到洛伦兹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x轴方向受洛伦兹力与弹力平衡.二、题〔共20分〕。
11周 理综(物理)物理高三小测

鹏权中学高三理科综合考试最后冲刺(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 ( 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都不含胆固醇B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平铺在膜的内外表面C .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 .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2.以下四图均是某种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3.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
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 .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C .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D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5.请挑选出恰当的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组合6.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 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A .都要用到显微镜B .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C .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7.下列叙述或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用废动植物油脂经反应改性制“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内燃机燃料 B .采用银作催化剂,用乙烯和氧气制取环氧乙烷()C .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 4萃取溴水改为CCl 4萃取碘水D .用铜和稀HNO 3反应制取Cu(NO 3)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H 4比CH 4稳定B .O 2-半径比F -的小C .Na 和Cs 属于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D .P 和As 属于第ⅤA 族元素,H 3PO 4酸性比H 3AsO 4的弱9.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M (Fe)=56]A .常温下,pH=1的醋酸溶液中,醋酸分子的数目一定大于0.1N AB .22.4LCH 4和CH 3Cl 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C .5.6 g铁粉在0.1mol 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 D.1mol 过氧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3N 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 2:2NH 3·H 2O+CO 2=2 NH 4++CO 32-B .Na 2SO 3溶液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5SO 32- + 6H + + 2MnO 4- == 5SO 42- + 2Mn 2+ 3H 2OC .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 3CHO +2Ag(NH 3)2OHCH 3COO - + NH 4+ +3NH 3 + 2Ag↓+ H 2OD .往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CO 2:CO 2 + H 2O + 2C 6H 5O 2C 6H 5OH + 2CO 3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作为工业生产葡萄糖的原料C .用水可区分乙酸乙酯和苯D .钠跟乙醇反应比跟水反应剧烈 12.反应:L(s )+aG(g )b B(g ) 达到平衡,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 的体积y分数。
高三物理复习第十一次周考试题

高三物理复习第十一次周考试题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a、b、c、d是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平面,并且间距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这四个等势面的电势一定满足U a-U b=U b-U c=U c-U dC.如果u a>U b,则电场强度E a>E bD.如果U a<U b,则电场方向垂直于等势面由b指向a2.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
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
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剪断丝线,则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O B.g,方向竖直向下C.gtanθ,水平向右D.g/cosθ,沿绳向下4.如图所示,a、b、c、…、k为弹性介质中相邻间隔都相等的质点,a点先开始向上作简谐运动,振幅为3cm,周期为0.2s。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s 开始振动,a开始振动后0.6s时,x轴上距a点2.4m的某质点第一次开始振动,那么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和0.6s内质点k通过的路程分别为A.4m/s;6cm B.4m/s;12cm C.4m/s;48cm D.12m/s;6cm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6.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点运动到NA.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B C .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D .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7.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分别放在A 、B 两处,如图所示.A 处电荷带正电Q 1,B 处电荷带负电Q 2,且Q 2=4Q 1,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 3,放在AB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A .Q 3为负电荷,且放于A B .Q 3为负电荷,且放于B C .Q 3为正电荷,且放于AB D .Q 3为正电荷,且放于B8.如图中,a 、b 、c 、d 、e 五点在一直线上,b 、c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 、e 两点间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周检测1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值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此方法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的O 点向上抛小球,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T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由T 1、T 2和H 的值可求得g 等于A.2221H 8T T - B.22214H T T - C.22218H T T - D.2214HT T - 15. 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 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0v 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0v 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0v 的大小是A .2ghB .ghC .22gh D .2gh 16.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使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若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T 、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组合体运行的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 .组合体所在轨道处的加速度hR Rg g +='B .组合体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hR g +=ω C .组合体的线速度大小Th R v )(2+=πD.组合体的运行周期232)(4gR h R T +='π17.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AB C D18.如图,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加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 A .匀速下滑B .匀加速下滑且加速度减小C .匀加速下滑且加速度不变D .匀加速下滑且加速度增大19.质量为0.3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和不受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一定是bB .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像可能是b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0.2ND .水平拉力的大小一定等于0.1N20.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R 的轻质细线在O 点悬挂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静止在A 处,A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0,为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完整的圆周运动,需在A 点给小球一沿切线方向的初速度v 0,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可能带负电C. 052v gR =D. 06v gR =21.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动能E 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 o 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中坐标数据中的k 值为常数且满足0<k<l )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①表示的是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 ②表示的是动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B .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 =(k+1)mgC .上升高度012k h h k +=+时,重力势能和动能不相等 D .上升高度02h h =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02kmgh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图中,A 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S 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 拨向接点1,接通S 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 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 N 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 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23.(9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 A和Δt 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0;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 _ 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t A和Δt B表示为a=____ 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a0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 ____24.(13分)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2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s处有根管口比小球大的竖直光滑细管,细管的上口距地面高为h,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落进管口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1)小球的初速度;(2)应加电场的场强;(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25.(20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 kg的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最有右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3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物块和木板都静止,距木板左端L=2.4m处有一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弹性挡板P。
现对物块始终施加一水平向左外力F=6N,若木板与挡板P发生撞击时间极短,并且撞击时无动能损失,物块始终未能与挡板相撞,求:(1)木板第一次撞击挡板P时的速度v为多少?(2)木板从第一次撞击挡板P到运动至右端最远处所需的时间t1及此时物块距木板右端的距离x为多少?(3)木板与挡板P会发生多次撞击直至静止,而物块一直向左运动。
每次木板与挡板P撞击前物块和木板都已相对静止,最后木板静止于挡板P处,求木板与物块都静止时物块距木板最右端的距离x n为多少?(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B.布朗运动就是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不等价的E.第二类永动机虽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也是不可能制成的(2)如图(a)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S=2×10 -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
现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取g=10m/s2。
求: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②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 】(1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绿光比红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B.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C.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D.变化的磁场一定会产生变化的电场E.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中黄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蓝光干涉条纹间距宽(2)一列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x轴上x1=0和x2=1m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①若此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波的传播速度的可能值.②若此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波的传播速度的可能值.35.【物理----选修3--5 】(15分)(1) 2359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20782Pb,则m=,n=.(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1 的小球静止在轨道最低点,另一质量为m2 的小球(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从内壁上与圆心O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m1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①小球m2 刚要与m1 发生碰撞时的速度大小;②碰撞后,m1和m2 能沿内壁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对碰撞点)2016届高三物理周检测十一(物理答题卡)班级:姓名:得分______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22题.(5分)(1) 、(2) 、(3)23题.(9分)(1) (2) (3)35题(1)m= , n=(2)24题.25.题华中师大一附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物理试题答案14 15 16 17 18 19 20 21 C ADBDBDACAD22.(1)R 0 、 标准电流表(或A 0)(2)R N、 标准电流表(或A 0)的读数仍为I (3)平均值23.(1)0.960 (写0.950也对) (2)⎥⎥⎦⎤⎢⎢⎣⎡⎪⎪⎭⎫ ⎝⎛∆-⎪⎪⎭⎫ ⎝⎛∆22s 21ABt d t d(3)()Mg a m M mg 0+- 24.25. 答案:(1)2.4 m/s (2)0.4s 1.28m (3)2.4m (1)设木板靠最大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为m a ,则m a =Mmgμ=62s m ① 若木板与物块不发生相对运动,设共同加速度为1a ,则1a =mM F+=1.22s m ②因1a <m a ,所以木板与物块靠静摩擦力一起以加速度1a 运动 ③根据运动学公式 2v =21a L ④解得 v =2.4m/s ⑤(2)设木板第一次撞击挡板P 后向右运动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F =m 2a ⑥解得 2a =2 2s m ⑦因2a <m a ,所以在木板向右减速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向左减速,木板速度减为0时,木块仍在向左运动(即木板速度先减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