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九华山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九华山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九华山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九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市,是道教胜地和旅游景区。

它以雄奇的山势、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九华山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九华山旅游产业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九华山已建有旅游设施,包括酒店、景区导览设施、交通等,但相较于其他著名的旅游景区,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2. 旅游资源:九华山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九华山以其神奇的峰林、奇石、飞瀑和古刹而闻名于世。

同时,九华山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 旅游活动:九华山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包括登山、徒步旅行、观景等等。

此外,九华山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九华山文化节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二、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1. 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九华山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包括酒店、交通、导览设施等。

同时,要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

2. 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九华山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美食体验、生态旅游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3. 加强宣传和推广:九华山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九华山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4. 加强旅游管理和保护:为了确保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旅游管理和保护。

加强对景区的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5.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九华山的文化资源是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之一,因此,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文化展览、表演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九华山的文化。

安徽省建设厅关于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

安徽省建设厅关于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批复

安徽省建设厅关于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
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建设厅
•【公布日期】2003.02.20
•【字号】建城[2003]48号
•【施行日期】2003.02.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安徽省建设厅关于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批

(建城[2003]48号)
池州市建委:
你委《关于要求审批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请示》(池建字[2002]30号)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事宜批复如下:
一、根据《九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基地中心区控制性详规(调整)》,原则同意九华山管委会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方案。

二、行政中心占地面积5889.3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5.37平方米。

其中,办公面积6987.81平方米,餐饮住宿面积2809.06平方米。

三、加强环境建设和山体植被保护。

要结合地形,合理布局,建筑层数为2-4层,尽量减少建筑视觉体量感,同时也要满足现代办公使用功能的需求。

四、建筑风格、体量和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注重建筑南立面、第五立面的处理,确保从露天铜像景点观景的效果。

此复
二00三年二月二十日。

险遭厄运的九华山风景区

险遭厄运的九华山风景区
色 ,从 规 划 与建 筑 来 说 也 能 做 出名
堂 来 的 ,他 承接 了这 项 任 务后 ,具 体 就 要 我 负 责 规划 ,他 进 行 技 术上 的指 导 和把 关 。 1 9 7 9 年 夏 ,我 和 同济 大 学 十 多 名教 师 到 九 华 山进 行 了调 查 研 究 ,
等教 育 改 革 ,一 定 要 在全 世 界 推 广 中文 教 育 的基 础 上 ,把 中 国大 学 建
鑫 错 盎 鑫 杷 薯 警 毂
2 0 i 5 年6 月 版
鹚柱美掰餐巾掰
蒜 嚣黼嚣
… ~
责任鳊辑: 黄瑞丽
定价: 3 9 . 8









领导 意 见无 法 一致 ,没 有 把 规 划 做 完 ,天柱 山 由于 尚 未开 发 ,工 作 没
撒 在云雾 中”的诗句描述 当时的盛
况 。后 几 经 沧 桑 , 至 明清 又有 新 发
有开展。九华 山及安徽地方政府对 我们 的工作也一直持怀疑态度 ,因 为我们 的规划与设 计不符合他们要
有世界竞争力 的中国大学。说通俗

点 ,就是要建立能够争夺国际高 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低 ,中国
等教育市场的中国大学 。现在 ,因
我想到 ,中国大学社会学研 究生 的
情 况 ,也 是 如此 。现 在 ,中 国大 学

i 霆
■ _ 泡 州出版 社
有 钱 人 每 年 花 费 巨 资 把 孩 子 送 到 国外 大 学 ,2 0 1 4 年 这笔 费用 达 到 近
为 什 么 ?这 个 问题 ,我 问一 个 中 山
上不去 ,整个博士教育水平 就上不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文化
(1)茶文化 • 九华山茶初兴于宋,南宋时的左丞 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 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 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 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 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 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 南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 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 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 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 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 苑贡茶。
花台景区: 位于九华山风景区西北部,南连天 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 分别是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 景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地形地 貌特征,自然景观原始、清净,终年 嘉木葱茏,泉水叮咚。景区内广布古 树名木,千姿百态,佛教遗址众多。 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九华山花台 景区一年四季经常出现云海奇观,加 上季节特有的风光山色,因此人们又 把花台称为“梦幻花台”。
旅游资源分布 一带:以九华山为龙头,环黄山
游憩带,现在已开发或正拟 开发的南大门汤口镇、北大 门耿城镇,以及翡翠、谷太 平湖等十余个大小不等的景
区;
二湖:太平湖湖、千岛湖; 三山:九华山、齐云山、黄山;
从把九华山建成国际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思考,唯有增加更多主题功能,方能 使大九华山成为“目的地型”度假区,这一点以海南为成功先例
文化
(2)诗词文化 • 唐代大诗人李白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刘禹锡 • 畅游九华后赞赏不已,写道:“奇峰 一见惊魂魄”,“九峰竞秀,神采奇 异”’“是天下之至奇”,“集泰岱、 华岳、女几、荆山奇丽于一身”的 “尤物”。 •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游览九 华后,称誉它“楚越千万山,雄奇此 山兼”。九华山雄奇如此,素称为 “东南第一山”。
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安徽九华山:佛教名山

安徽九华山:佛教名山

安徽九华山: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被誉为佛教名山。

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之一。

九华山以其雄伟壮丽的山容、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一、景区概况九华山位于大别山脉之上,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

山势险峻,峰峦叠嶂,共有九座主峰,最高峰海拔1317米,名为"九华顶",故名九华山。

此外,九华山还有众多的寺庙和景观,如法华寺、五方寺、金顶、碧霞洞等。

二、佛教文化九华山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佛教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

九华山的佛教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84年,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宗派中,有七派在九华山建立寺庙。

九华山的佛教文化繁盛一时,成为全国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九华山曾有360座寺庙,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被毁。

如今,九华山已成为重建佛教寺庙的地方,其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寺庙是法华寺。

三、九华山的风景九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登上九华山,可以眺望到壮丽的山峦和苍茫的云海,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尤其是九华山有着不同季节的美景,春季山上鲜花怒放,蝶舞蜂飞;夏季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季山林染红,宛如火焰;冬季山头被雪覆盖,白雪皑皑。

四季景色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观赏体验。

四、九华山的寺庙法华寺是九华山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也是佛教世界的重要圣地。

它是中国佛教楷模,被誉为“佛教第一山门”。

法华寺建于公元386年,漫长的历史使其成为九华山上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法华寺内供奉着一尊高达48米的大金佛,被誉为“观音大佛”。

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这尊金佛的壮观,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肃穆。

五、九华山的文化底蕴九华山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它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里是中国佛教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佛教弘法的重要场所。

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流传至今,给人们注入了信仰的力量和向往的情感。

在漫长的佛教文化沉淀中,九华山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这其中包括寺庙建筑风格、佛教雕塑艺术、佛教经典传世和宗教仪式等。

规划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说明

省青阳县"九华山国际旅游城"一期工程规划设计说明:“昔在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诗仙白来九华山游后,为其景色所折服,写下《望九华山》一诗。

【一.规划背景(九华文化)】:九华山位于省池州市,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是国家级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外。

公元719年,新罗国(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

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

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谛听,又称“地听”,“善听”。

顾名思义,真理即听。

其实,谛听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

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

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

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

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

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

九华山旅游市场分析

九华山旅游市场分析

九华山旅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1.1 景点概述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位于安徽省九华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朝拜、旅游。

1.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九华山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不断增加,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二、竞争分析2.1 竞争对手九华山周边存在不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如黄山、庐山等,它们与九华山竞争激烈,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2.2 竞争优势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拥有独特的信仰文化和历史积淀,吸引了大量佛教信徒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九华山周边的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对于追求自然风光的游客也有吸引力。

三、消费市场分析3.1 目标客群九华山的目标客群主要包括佛教信徒、文化爱好者、自然风光追求者、家庭出游者等群体。

3.2 消费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旅游需求的增加,九华山旅游市场的消费水平逐渐提升,游客对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发展策略4.1 提升服务品质九华山可以通过提升景区的服务品质,优化景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增强游客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4.2 深化文化内涵九华山可以通过丰富佛教文化活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传承,提升景区的文化吸引力。

4.3 拓展推广渠道九华山可以通过多渠道推广,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五、未来展望九华山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九华山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九华山有望成为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上是关于九华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九华山徒步攻略

九华山徒步攻略

九华山徒步攻略简介九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南面,与庐山隔湘江相望,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这里山峰陡峭,悬崖峭壁,素有“华夏第一奇山”之称。

九华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道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徒步九华山可以感受到山的雄伟与神秘,同时也可以领略到道教的深厚底蕴。

本攻略将为你提供九华山徒步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行程。

行程安排第一天:九华山脚下到山顶•出发地点:九华山脚下•目的地:九华山山顶•行程距离:约15公里•预计耗时:6-8小时你可以选择从九华山脚下的登山口开始徒步,一路上会经过一些道观和庙宇,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古老的文化。

沿途有休息点和餐馆供你补充体力。

注意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因为山上的物价相对较高。

第二天:九华山山顶探索•目的地:九华山山顶及周边景点•行程距离:根据自身需求安排•预计耗时:根据自身需求安排九华山山顶是整个行程的重点,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大殿、观音像等。

你可以选择自由行走,或者参加一些导游讲解的活动。

在山顶附近还有一些宾馆和客栈,可供你选择住宿。

第三天:返回九华山脚下•出发地点:九华山山顶•目的地:九华山脚下•行程距离:约15公里•预计耗时:6-8小时返回九华山脚下的路线和第一天相同,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能够及时返回。

注意事项1.穿着:徒步九华山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登山鞋,以确保脚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2.自备物品:除了足够的水和食物外,还应携带防晒霜、雨具、帽子等物品。

九华山气候多变,做好防晒和防雨措施非常重要。

3.安全:在徒步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遵循路线指示,不要离开指定的徒步道。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求助。

4.饮食:山上有餐馆和小吃摊,但价格相对较高。

建议自带简单的干粮和水,以应对旅途中的饥饿和口渴。

5.住宿:九华山山顶附近有宾馆和客栈提供住宿服务,但要提前预订确认。

如果你不打算在山上住宿,可以选择在脚下的酒店或旅馆安排住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施可行的营销手段。近年来,九华山景区投巨资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形象广告 ,举办国际地藏文化节、佛茶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在平面 媒体、网络媒体开展立体宣传,对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重要作用。今 后仍将继续保持与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长期深度合作,策划一批高品位 的主题活动,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宣传和市场营销 ,大力拓展境内外旅游市场。
三、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不够完善。
旅游产品呈若散状态,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拳头产业,旅游景点基本属于社 会大环境发展推动下的自然形成的。景区建设尚不完善、旅游资源未得到深层开发, 具体表现为“小、短、紧”即,景区的规模、客容小,客时小,短,即经典的旅游时 间短,紧,即经典紧凑、居住环境紧
文化
(2)诗词文化 • 唐代大诗人李白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刘禹锡 • 畅游九华后赞赏不已,写道:“奇峰 一见惊魂魄”,“九峰竞秀,神采奇 异”’“是天下之至奇”,“集泰岱、 华岳、女几、荆山奇丽于一身”的 “尤物”。 •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游览九 华后,称誉它“楚越千万山,雄奇此 山兼”。九华山雄奇如此,素称为 “东南第一山”。
狮子峰景区
花台景区
2.加大开发投入力度。 “十五”期间,九华山景区累计投 资是“九五”时期的2.6倍;“十 一五”期间,九华山景区将投入更 多的资金,再造一个新九华。九华 山景区提出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创 新理念,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招商 ,高标准、高起点策划包装一批项 目,以资源换资金,以区位换投资 ,吸 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参与九 华山景区的开发建设。
1-2次
海南、丽 江
顾客市场的不同可分为
目的地型Resort、区域旅 游度假类Resort(包括商 务旅游)以及本地旅游 自住休闲类Resort。
区域旅游度假类 一线景观资源或 Resort(包括商 人文资源 务旅游)
分散,但 100-300公里, 多数自驾 本区域客 1.5-4小时车 车 户占较大 程 前往 部分
二、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九华山的旅游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体制尚未成熟,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 够完善,行业管理部门的职权相当有限。另外,部门合力没有形成,也也也严重制约 了九华山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投入不足,导向机制没有形成,在风景区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准确的功能定位 。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形象包装以及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的投入上有待加强。主要 表现为20多年来九华山进山交通越来越差,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九华山的发展。
历史
(3) • 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 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 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 教 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 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 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 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 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 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 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 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 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 火之盛,甲于天下。
2-7天
每半年 1-2次
天目湖、 千岛湖
本地旅游自住休 不必是特别强势 闲类Resort 的资源
自驾车或 本部分来 小于100公里, 捷运系统; 周末1天 自本区域 45分钟车程 购房自住
多次
西塘、 朱家角
九华山总体规划
九华山总共分为十一个 景区,分别为:莲花峰景 区、大铜像景区、九子岩 景区、狮子峰景区、甘露 寺景区、花台景区、九华 街景区、闵园景区、天台 景区、转身洞景区、南阳 湾景区。 景区多集中在中部,北 部景区多以登山探险区为 主,中部以步行观光区为 主要观光方式。
文化
• • 佛教文化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遗存的佛教 文物众多。除历代名人书画外,还 有不少摩崖石刻,又有许多修建寺 庙的记事碑,为考证九华山佛教历 史提供了确凿史料。 为广度众生,九华山佛教“地藏利 生宝印”为一大特色,现存有“九 龙金印”、“九龙铜印”、“狮钮 铜印”、“龙钮铜印”、“九狮玉 印”等。 佛教经籍是九华山文物的重要组成 部分,现存梵文贝叶经二札,明版 《藏经》两部,明代血字《大方广 佛华严经》,清版《藏经》三部, 弥足珍贵。还有不少佛教塑像、法 器、寺庙,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2) •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 奏请朝廷赐“化城”额於该寺。金 乔觉圆寂时,相传山呜谷陨,群鸟 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 栩栩如生,僧众尊为地藏菩萨,建 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 萨道场。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 经兴衰,大体有四个时期:唐中期 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 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 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 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 寺颁赐《藏经》。
主要景点介绍
祗园寺: 以其建筑结构曲折婉转而著称。九华山 佛教协会就设在这里。该寺建筑面积 5157平方米,殿宇层层叠叠,回旋曲折, 结构精巧,气势磅礴。佛像和千僧灶等 文物保存完好。
化城寺: 位于九华街芙蓉山下。迎面 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 有“娘娘塔”。和当年地藏 放生的月牙池。
主要景点介绍
Resort的三种类型 旅游度假区根据自身资 源水帄和竞争力,形成 不同层次的Resort,覆盖
目的地型Resort
资源 客户 与主要市场的距 所用交通工 离 具 停留时间 每年光顾 频率 典型案例
不同范围的客户群。
按照国际标准,旅游区 域开发因其资源禀赋和
非常强势的资源, 全国性乃 几百公里甚至 绝大多数 1-2周或更 如高品质的海滩、 至跨国客 更远 乘飞机 长时间 滑雪场 户
四、旅游服务质量尚待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相对滞后 越来越明显。旅行社、星级饭店、优秀导游、星级服务意识不高。
五、旅游于文化结合的不够好。 文化资源本是该地的一大品牌优势,但目前唯一能带动市场的只有“晚间的和尚 念经”很多的历史名人以及厚重的佛教文化、茶文化等都没充分利用起来。
主要景点介绍
天台峰(天台寺):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 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 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 白来”之说。
主要景点介绍
百岁宫: 原名摘星庵。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 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 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


文化
(1)茶文化 • 九华山茶初兴于宋,南宋时的左丞 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 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 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 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 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 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 南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 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 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 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 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 苑贡茶。
旅游资源分布 一带:以九华山为龙头,环黄山
游憩带,现在已开发或正拟 开发的南大门汤口镇、北大 门耿城镇,以及翡翠、谷太 帄湖等十余个大小不等的景
区;
二湖:太帄湖湖、千岛湖; 三山:九华山、齐云山、黄山;
从把九华山建成国际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思考,唯有增加更多主题功能,方能 使大九华山成为“目的地型”度假区,这一点以海南为成功先例六、发展旅游与发展地方经济相 Nhomakorabea衔接的不够。
旅游发达地区的经验是把游客领到茶楼品茶,顺便卖茶叶,参观珍珠养殖厂,顺 势导购珠宝。九华山在这方面应该加以借鉴以带动当地经济。
四、如何协调九华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开发篇 二.保护篇
一.开发篇
如今正成为九 华山景区实现跨越 式发展的最强音。 九华山景区一直将 大项目作为旅游的 重要支撑和发展的 强劲引擎,储备、 开发、引进和建设 了一批大项目。
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PPT
——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
目录: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二、九华山风景区特色介绍 三、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四、如何协调九华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首 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 三大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 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 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 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 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现 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 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花台景区: 位于九华山风景区西北部,南连天 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 分别是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 景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地形地 貌特征,自然景观原始、清净,终年 嘉木葱茏,泉水叮咚。景区内广布古 树名木,千姿百态,佛教遗址众多。 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九华山花台 景区一年四季经常出现云海奇观,加 上季节特有的风光山色,因此人们又 把花台称为“梦幻花台”。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 九华山,看到秀丽的景色,九峰如莲花,触景 生情,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其“天河挂 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 景色的千古绝唱。
十一五期间,安徽政府欲以两山一湖作为重点区域,深度开发各种类型的旅游 产品,最终形成大皖南国际旅游区。 十二五期间,以黄山、池州、宣城三市为重点,以“诗画皖南,梦里徽州”为 总体形象,以世界遗产旅游、徽文化体验、佛教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文化主 题城市体验、户外运动和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池州市旅游发展思路:池州市按照“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