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Excel成绩统计及常用统计方法

Excel成绩统计及常用统计方法

统计和分析学生成绩1、按学生成绩排列名次Excel中提供了一个用于统计名次的RANK( )函数,RANK( )函数可统计出一个单元格中的数值,在一个单元格区域所有数值中的排名(排序)结果。

RANK( )函数的用法:RANK( x1,x2,x3) 。

其中x1为要排名次的单元格,x2为排名次的单元格区域(即排列名次的范围),x3用于指定升序或降序排名次。

用RANK( )函数可以极为方便地按学生成绩计算名次,例如对图5-13中的学生成绩表要按总分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名次,并将名次结果分别填入J2:J101区域的各个单元格中。

首先,按前面介绍的方法,利用SUM( )函数在I2:I101中计算出全部学生的总分;单击单元格J1,在其中输入“总分名次”,单击单元格J2,在其中输入公式“=RANK (I2,I$2:I$101)”后按【Enter】键即可统计出表中第1个学生的名次。

由于在对每个学生统计名次时,其范围始终应该是在区域I2:I101,所以公式的RANK( )函数中使用了“$”符号,用于标识固定不变的单元格区域,即“绝对引用”,以便下一步处理中利用复制公式的方法计算其他学生的名次。

其次,单击选定单元格J2,然后拖动其“填充柄”标记至单元格J101,即可将公式复制到下面的各个单元格,计算出其余学生的名次。

2、按分数段统计人数分布利用Excel中的频度函数FREQUENCY( ),可以较方便地统计分布于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统计出的分布数据对于分析试题难度是否适当是十分有用的。

设计较合理的试题,其相应的成绩应该呈正态分布。

FREQUENCY( )函数可以分别计算出一个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在各个不同数据段分布的数目,因此计算结果将是一组数值(即数组),这一组数值将分别填入工作表中同一列的若干个单元格中。

FREQUENCY( )函数的用法:FREQUENCY( x1,x2)。

其中的参数x1可用于指定要进行频度统计的单元格区域,x2指定要统计的各个数据段的分段点的数值。

excel表格学生成绩的统计

excel表格学生成绩的统计

一、介绍Excel表格学生成绩的统计重要性学生成绩的统计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学校和教师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而Excel表格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们快速、准确地进行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学生成绩的Excel表格统计步骤1. 收集学生成绩数据教师需要收集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包括考试科目、每位学生的得分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试卷、考试记录册等途径获取。

2. 创建Excel表格在收集到学生成绩数据后,教师需要利用Excel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表格,将学生成绩数据输入到表格中。

在创建Excel表格时,应该注意合理的表格结构,例如每一列代表一个不同的考试科目,每一行代表一个学生。

3. 数据的录入与整理在Excel表格中录入学生成绩数据后,教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另外,还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数据信息,例如学生尊称、班级、考试日期等。

4. 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学生成绩数据的整理后,Excel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例如可以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以及不同科目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

通过这些统计分析,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5. 制作数据可视化图表除了进行数值上的统计分析外,Excel还提供了丰富的图表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将学生成绩数据呈现出直观的可视化图表,例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利用图表工具,教师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6. 结果输出根据统计分析和图表呈现的结果,教师可以输出相应的学生成绩报告,以便及时向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家长进行反馈。

这些学生成绩报告也是学生学习情况管理和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三、Excel表格学生成绩统计的优势1. 准确性通过Excel表格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可以提高统计过程的准确性。

Excel综合应用—成绩统计分析表

Excel综合应用—成绩统计分析表
单; ③ 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将打开“移动
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如图所示; ④ 在打开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对话框中,选择“工作簿”列表
中的工作簿,可以将所选工作表移动、复制到已打开的其他工作簿 中;选择“下列选定工作表之前”列表中的表名,可以确定表的新 位置; ⑤ 选择“建立副本”为复制操作,取消“建立副本”为移动操作; ⑥ 按“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1.3 工作表格式化
1.自定义格式
1.自定义格式
(1)设置数字格式 (2)设置对齐格式 (3)设置字体 (4)设置边框线 (5)设置列宽、行高
设置数字格式和对齐格式示例:
格式对话框
对齐方式对话框
自动换行 缩小字体填充
水平居中与合 并单元格
对齐格式示例
设置字体格式示例
字体对话框
设置边框线示例:
1.设置打印区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置打印区域的方法
方法1:先选定打印区域所在的工作表,选定 需要打印的区域,然后选定“文件”|“打印区 域”|“设置打印区域”项,Excel 2003就会把 选定的区域作为打印的区域。
方法2:首先选定工作表,选择需要打印的区 域,打开“文件”菜单,单击菜单中的“打印 ”命令,就会弹出一个的打印设置对话框。
内部加表格线
清除所有框线
预览效果 画对角线
所选区域加 外框线
选择边框线的线 型和粗细
清除或添加 左边线
边框对话框
选择边框线 的颜色
设置行高、列宽
1.用鼠标拖动设置行高、列宽 将鼠标移至行(列)标号格线处,光标为双向箭头状
,这时拖动标号格线可改变行高(列宽); 若调整多行或多列的高度或宽度,可以先选定需更改

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考 的要 求 。这就有必 要对不及格学 生进行标 注 。为 了使 表格 上 的特 殊成绩一 目了然 ,可 以对 这一类特殊 成绩进行 区别显 示 。如果需要在此表格 中对部分成绩如不及格 同学进行标 注 ,
则在样 式 中设置条件 格式 即可 。先 把需要统计 的成绩数 据全
仍 旧依靠人工 收集数据制作传 统 的纸 质表格 ,再进行 成绩 的
动 ,即可完成学 号的 自动录入 。可以采取将 表格 的所 有区域
据数 据生成相 应的表格 。并 根据要求 对表格 内的数据进 行计 算 、排列顺序 、分类 、总结 、选择并 生成 图表等 。将 这种软 件应用至 学校对 于学生 的成绩 管理上 ,可 以避免错误 的出现 , 同时也可 以大大提高统计与分析效率 。
分 析 与统计 的话 ,不仅工 作量太 过于 庞大 繁琐 ,效率 极低 , 同时也很容易 造成数据分 析的错误 与忽视 。错 误 的产 生不仅
会对 统计教师 本身遭受负 面影响 ,不 利于学 校对于成绩 的分 析 ,教育管理 的优化 ,也 会对学生 产生很大 的影响 。为 了节
部 选 中,然后在 格式 中选择 条件格 式 ,再 点击单 元格格 式 , 选择及 格范 围。再单 击格式 。之后对 选择 的没有达 到及 格标 准 的数 据选择颜 色或者字体不 同的设 置 .即是对特殊数 据进
了在对 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分析的实际应用的见解,以期 E x c e l 可以更好地应用至学校 管理 学生成绩方面。 关键词 :E x c e l 表格 ;学生成绩 ;统计分析 ;综合应用
在办公 软件 中,E x c e l 是 一项重要组成 部分 .是 Mi c r o s o f t
公 司专 门针对 电子表格 的制 作研发 的实用性 软件 。这 款软件 对 于大量 的数 据有强大 的处理功能 ,可 以更 加方便快捷 地根

利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利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利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统计分析案例背景期末考试后,除了要统计各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外可能还要统计年级和各班的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前、后若干名(如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等。

本案例以某中学出一年级4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的3科成绩和总分为样本,统计全年级4个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

1创建原始数据表Step 1创建工作簿、重名工作表创建工作簿“综合统计表.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统计表”,删除多余工作表。

Step2输入原始成绩①在单元格A49输入表格标题:“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选择你好单元格区域A49:G49,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字体、字型、字号设置为黑体加粗16号。

②在单元格区域A50:G50输入字段名:“班级”,“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和“总分“。

③在单元格区域A51:F150输入全年级4个班10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④在单元格G51输入公式:“=SUM(D51:F51) ”,然后按键确认,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

⑤选中单元格G51,双击单元格G51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其余学生“总分”的统计工作。

⑥选中单元格区域A50:G150,按图2样式设置边框,添加底纹,文本居中显示。

2统计及格人数与及格率Step 1创建统计表框架在单元格区域A1:J9按图3样式输入“高一年级各班及格人数与及格率统计表”框架信息。

Step2输入统计分数线①选中单元格区域B3:D3,输入“60”,按组合键确认。

②在单元格E3中输入“180”。

Step3统计及格人数①在单元格B4输入如下公式,然后按组合键确认。

“=SUM(ISNUMBER(D$51:D$150)*(D$51:D$150>=B3))”②在单元格B5输入如下公式,按组合键确认。

“=SUM((($A$51:$A$150=1))*(D$51:D$150>=B$3))”③在单元格区域B6:B8分别输入如下公式,按组合键确认。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教案首页第7章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7.1成绩表统计案例分析任务的提出班主任王老师要制作“成绩统计表”、“成绩等级表”及“成绩统计图。

解决方案7.2.1 用统计函数与公式制作“成绩统计表”跨工作表的单元格引用打开“第7章素材”文件夹下的“统计表(素材).xls”文件,选择“成绩统计表”工作表。

从“各科成绩表”中,将四门课程的“班级平均分”、“班级最高分”和“班级最低分”的数据引用到如右图所示的“成绩统计表”中的相应单元格中。

统计函数COUNTA及COUNT的使用将“各科成绩表”中各门课程的“应考人数”和“参考人数”的统计结果放置到“成绩统计表”中的相应单元格中。

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在“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COUNTA”函数,单击“确定”按钮。

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

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COUNT”函数的设置类似(略)。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的功能COUNTIF函数的功能:统计指定区域内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语法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 指定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60、"60"、">=90" 或"缺考"等。

用COUNTIF函数,将“各科成绩表”中各门课程的缺考人数以及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结果放置到“成绩统计表”中的相应单元格。

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编辑栏中的函数为=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缺考")。

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条件对应函数90-100(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90"80-89(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80")- B970-79(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70")-B9-B1060-69(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60")-B9-B10-B1159以下(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60")在“成绩统计表”中,计算各门课程的及格率和优秀率。

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制 。学 分 制 是 以学 分 计 量 学 生 学 习 量 的 一 种







^ ^


^ ^

^ u
u^
_^ ^ ^
_ I







沓獬

—、 — — — … —
—— —— f
渫砖崔鞯

洼樟 样 太擎 整 供舷置 嚣擎 姆 计蒹 料带 聋 威j 撤攀 蟪阿 体育 蟪麓 差 塞 堆耕 地藕 基础 论 粪语 辱论 纯 窭薄 蛭耕 蜜

学生成绩一般以百分之为主 , 没有达到 6 O分的成绩 为不及 格, 这些成绩 就要 特殊对待 ( 如通知其补考 、 重修等 ) 为了使 成 , 绩 表一 目了然 , 便于统计 , 就需要把这些成绩 区别于其它成绩显

成绩表 的建 立与整 理
如 小于 6 O分或没有成绩的就显示为红色 的。为了达到 在 E C L工作表 中建立如 图 1的工作表 。 1 已经输入 示 , 图 1 XE 图 是
解析 : 此公式分为两部 分分 子部分和分母部分 , 分子为 “ ∑
取得学分 ,根据此的要求 ,在统计 1 号学生总学分 的单元格 内 ( 课程 的成绩 ×课程 的学分 数 ) U R D C (C :P , c =S MP O U T ¥ 4 ¥ 4 ¥ ( V 如 4单元 格 ) 键入 条件 求和公 式“ s M R D C ( (C : ¥ :P 3 ” = U P 0 u T 一 ¥ 4 3 ¥ ¥ ) ,含义为学生 已修课程与其课程学分成绩的积的和 ,
E CE X L在 学 生成 绩 统计 分析 中的综 合应 用

巧用EXCEL公式进行成绩统计与分析

巧用EXCEL公式进行成绩统计与分析

巧用EXCEL公式进行成绩统计与分析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的合理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改正。

很多老师在教学管理中或多或少的使用EXCEL进行成绩的统计与分析,然而由于对EXCEL 使用不够深入,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公式,往往也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其实只要熟练地掌握以下几个公式,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下面就以我在实践中得出的一点经验为例,讲解一下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一般过程,以期与大家交流与分享:一、成绩的录入1、单科成绩录入。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全年级各班混在一起考试,以防考试改卷中的不正当竞争,考前全年级统一进行考场和座号的安排,每个考场里分布几个甚至十几个班的学生,考完试卷按考场装订阅卷,所以成绩录入时应按考场和考号顺序录入。

这样增加了透明度,公平合理。

如表1:2、成绩汇总。

把各个备课组送交上的成绩表,通过按学号排序,全年级按班以及班里学号的顺序将成绩汇总成一张总表,如表2:二、成绩分析1、排名统计。

很多学校都是把每次考试成绩来做为每个科任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统计每个科任老师所教科目在全年级各名次段中占有的人数比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用“=RANK(D28,$D$28:$D$32)”求出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注意“$”符号在该函数中的作用,是不能省略的。

然后统计每个科目在每个名次段的人数。

假设在D列是一个班的语文成绩的排名我们可以采用EXCEL公式“=COUNTIF(成绩表!D28:D32,"<=200") “来完成计算该科任老师所教科目在全年级前200名的学生人数。

如表3:表32、利用图表分析每个班的每个科目的情况。

根据该班某科的分数段分布可清晰得出是否发展正常。

利用公式“=COUNTIF(成绩表!C28:C32,">130")-COUNTIF(成绩表!C28:C32,">=140")”可以轻松获得成绩在130~140的人数,如表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9
公式计算
在“成绩统计表”中,计算各门课程的及格率和优秀 率。
计算及格率 :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60")/COUNT(各科成绩 表!D$2:D$38) 或:1-B13/B7
计算优秀率 :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90")/COUNT(各科成绩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90")/COUNT(各科成绩 各科成绩表!D$2:D$38,">=90")/COUNT( 表!D$2:D$38) 或:B9/B7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1
单元格数据的删除与清除
将“各科成绩表”工作表复制一份,并将复制后 的工作表更名为“各科等级表”。在“各科等级 表”中,清除“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 “高等数学”及“应用文写作”列中的分数内容, 并清除“总分”、“名次”列的所有属性;删除 “班级平均分”、“班级最高分”、“班级最低 分”所在单元格区域 。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7
条件格式( 条件格式(续)
在“各科成绩表”中,将“标题”行及“班级平均分”行 之间(不包括这两行)的偶数行数据区域设置为“冰蓝色 底纹深蓝色字体” 。
在菜单栏中选择“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 式”对话框 ,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7.2.2 用IF函数与条件格式制作“各科等级表”
逻辑判断函数IF的使用 逻辑判断函数IF的使用 IF 条件格式
7.2.3用图表向导制作成绩统计图
使用“图表向导”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修改图表 格式化图表
7.3 案例总结 7.4 课后练习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在“成绩统计表”中,根据各分数段人数及缺考 人数制作图表。要求如下:
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为“成绩统计图”; 分类(X)轴为“等级”;数值(Y)轴为“人数”; 将图表“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到“成绩统计表”中 。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在下图所示的单元格中,有“分数”、“等级”两列数据, 其中“等级”数据是根据“分数”按以下条件计算所得: 条件 分数 等级 分数>=90 优秀 90>分数>=80 90> >=80 良好 80>分数>=70 中等 70>分数>=60 及格 分数<60 不及格 请分析以下表达式能否根据给定条件求出正确的结果?如 果有错,请说明出错原因和改正方法。 =if(A2>=90,优秀,if(90>A2>=80,良好,if(80>A2>=70,中 等,if(70>A2>=60,及格,if(A2<60,不及格,false)))))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2
逻辑判断函数IF的功能 逻辑判断函数 的功能
IF函数的功能是:
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返回一个值,如果 不满足则返回另一个值。
语法格式: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按下表所示的分数与等级的对应关系,利用If嵌套 函数对“各科成绩表”中的“大学英语”、“计 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三门课程的分数,在 “各科等级表”中的对应科目中进行相应的等级 设置 。
分数 缺考 90<=分数 80<=分数<90 70<=分数<80 60<=分数<70 分数<60 等级 缺考 A B C D E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5
统计函数COUNTA及COUNT的使用 统计函数COUNTA及COUNT的使用 COUNTA
将“各科成绩表”中各门课程的“应考人数”和“参考人 数”的统计结果放置到“成绩统计表”中的相应单元格中。
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在“选择函数”列表 框中,选择“COUNTA”函数,单击“确定”按钮。 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 “COUNT”函数的设置类似(略)。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8
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
条件 90-100(人) 80-89(人) 70-79(人) 60-69(人) 59以下(人)
2011-8-29
对应函数 =COUNTIF(各科成绩表 各科成绩表!D2:D38,">=90" 各科成绩表 =COUNTIF(各科成绩表 各科成绩表!D2:D38,">=80")- B9 各科成绩表 =COUNTIF(各科成绩表 各科成绩表!D2:D38,">=70")-B9各科成绩表 B10 =COUNTIF(各科成绩表 各科成绩表!D2:D38,">=60")-B9各科成绩表 B10-B11 =COUNTIF(各科成绩表 各科成绩表!D2:D38,"<60") 各科成绩表
22
选择图表类型
在菜单栏中选择“插 入”→“图表”命令,打 开“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进行 如右图所示的设置。 单击“下一步”按钮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23
选择源数据
按住Ctrl键的同时,分别在当前工作表中选择不连 续的两个区域,如下图所示,并在“图表向导-4 步骤之2-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显示相应的设 置。
27
修改图表要求
在“成绩统计表”工作表中,对图表进行如下修 改:
将图表类型改为“三维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行”,并从图表中删除缺考人数; 在图表中“显示数据表”; 将图表“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并将新工作表命名为 “成绩统计图”。
操作步骤略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6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的功能 的功能 条件统计函数
COUNTIF函数的功能:
统计指定区域内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语法格式:
COUNTIF(range,criteria) 其中:Range 指定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指定的条 件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例如, 条件可以表示为 60、"60"、">=90" 或 "缺考"等。
7.1 成绩表统计案例分析 7.2 实现方法
7.2.1 用统计函数与公式制作“成绩统计表”
跨工作表的单元格引用 统计函数COUNTA COUNT的使用 COUNTA及 统计函数COUNTA及COUNT的使用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的使用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的使用 COUNTIF 公式计算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26
修改图表
在图表的制作过程中四步中的任何一步出错,都 不必从头开始,只需单击图表,使图表处于激活 状态,从 “图表”菜单中,选择对应的命令即可; 也可单击图表后,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 选择对应的命令。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利用If函数对“各科成绩表”中的“应用文写作” 成绩在60分以上的,在“各科等级表”中“应用 文写作”的对应位置设置为“及格”,否则为 “不及格” 。
选择目标单元格G2 ,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进行如 下图所示的设置。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4
逻辑判断函数IF的使用( 逻辑判断函数 的使用(续) 的使用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7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的使用 的使用 条件统计函数
用COUNTIF函数,将“各科成绩表”中各门课程的 缺考人数以及各分数段人数的统计结果放置到“成 绩统计表”中的相应单元格 。
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设置:编辑 栏中的函数为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缺考")。 =COUNTIF(各科成绩表!D2:D38,"缺考 各科成绩表!D2:D38,"缺考"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5
2011-8-29
逻辑判断函数IF的使用( 逻辑判断函数 的使用(续) 的使用
按下表所示的分数与等级的对应关系,利用If嵌套 函数对“各科成绩表”中的“大学英语”、“计 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三门课程的分数,在 “各科等级表”中的对应科目中进行相应的等级 设置 。
共包括三个参数,其中:
Logical_test 逻辑判断表达式; value_if_true 表达式为真时返回的值; value_if_false 表达式为假时返回的值。
IF函数的逻辑判断方法 函数的逻辑判断方法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3
逻辑判断函数IF的使用 逻辑判断函数 的使用
2011-8-29
第7章 Excel综合应用1—成绩表统计与分析
16
条件格式
在“各科等级表”中,利 用条件格式将所有“不及 格”或所有等级为“E”的 单元格设置成“黄色底纹 红色 加 粗字体”;将所有 “缺考”的单元格设置为 “浅青绿底纹梅红色 加 粗 字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