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研究与改进

合集下载

CNG地下储气井腐蚀与防护措施

CNG地下储气井腐蚀与防护措施
Ma Ni g Z a g F n n h n a
( i u nK h n i adN tr a nier gC . t , i u nC e gu6 0 5 ) Sc a eo gOl n a a G s g ei o ,Ld Sc a hn d 0 h ul E n n h 1 1 A s a t Wi ev oo s eeomet f ed m s ccm r sdntrl a( N , eC G g s s r g b t c t t i ru vl r hh g d p n o et o pe e a a g s C G) t N a — t n ot h i s u h o i
般采取地面储气瓶或罐来储存压缩天然气 , 由于储
质 中含有的腐蚀性介质有关 , 其中对储气井造成最大 危害 的是 C 和 H s O : 这两 种腐 蚀性介 质 引发 的腐
蚀 。因此 , 为了保证整个储气井 系统 的正常运行 , 减 少内腐蚀破坏造成 的损失 , 针对 C 或 H s各 单独 O
加气 站 腐 蚀研究 防腐措施
Co r so s a c n t —Co r so e s e ft e r o i n Re e r h a d An i— r o i n M a ur so h
Exsi g Un e g o n s—S o i g W el t g r s u e i n d r r u d Ga t t rn l wi Hih P e s r s h
第2 5卷第 6期 21 0 1年 6月
化工时刊
Ch m ia Id s r i e e c l n u t Tm s y
Vo . 5, 12 No. 6
J n. 2 1 u 6. 01

储气井

储气井

CNG储气井新型CNG地下储气井简介作为CNG加气站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压气地下储气井装置的推广应用已近十年了,而2006年以前所建造的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常规地下储气井)在全国各地相继大量出现上窜、下沉、泄漏等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固井质量差造成。

因为常规地下储气井装置的结构不合理(预先上紧下封头),没有采用从1859年以来发展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成熟的固井和测井技术,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制作,使得埋地部分的井筒大部分没有被水泥环包裹,因而出现储气井井筒稳固性差、易腐蚀,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大等弊病。

本公司研制的CNG新型高压气地下储气井技术,系统地采用了从1859年以来发展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成熟的现代钻井、固井和测井技术,结合CNG加气站和城市调峰站所用储气井(额定工作压力25Mpa,可燃气体,负载变化次数多,人口密集,附属的高压容器、设备、管道多)的特点,针对近十年来储气井出现的大量安全隐患,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多项建造CNG地下储气井的专利技术,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成熟的CNG新型地下储气井(容器)建造技术。

该技术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勘探开采技术的成功经验与新兴的CNG技术的完美结合,彻底杜绝了常规储气井的弊病和安全隐患,保证了储气井的使用寿命。

目前,该技术已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现已成为国内CNG加气站首选的储气装置。

固井工艺新型高压气地下储气井的固定方法采用的是“内插管正循环固井法”,该固井法是一种新型的储气井固井工艺技术:即水泥浆从内插油管注入,到达井底后,通过与底封头连接在一起的止回单向阀(即只让水泥浆从井筒里的油管内往井眼环空压出,阻止其返回油管),水泥浆从井底自下而上逐步顶替环空中的钻井液,直到水泥浆从井口返出为止。

这种固井方法不仅能保证井筒内部的清洁和环空完全充满水泥,而且顶替钻井液效果好,不会产生窜槽和混浆,实现全井段固井,保证了固井水泥与井管的胶结程度和强度,使储气井筒、水泥环(水泥石)、井壁(地层)胶结为一整体,能确保储气井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产生上窜、下沉,阻止了储气井筒的外表面腐蚀和疲劳破坏,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设施的安全运行,最终保证了储气井的使用寿命。

CNG加气站储气井的安全管理

CNG加气站储气井的安全管理

CNG加气站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储气井是CNG汽车加气站站区的主要危险源,如果在储气井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检查、维护不当,则可能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确保储气井的安全运行,分析储气井的事故表现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规程,是预防储气井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随着CNG汽车加气站产业的发展,高压地下储气井以其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便等原因得到广泛应用,百川燃气公司已建成的1座加气站中,采用了高压地下储气井储气的方式(今年还要建设数座)。

在其它地区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加气站在储气井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问题,在生产运行中操作、保养、维护不当,加速了储气井的老化,使储气井使用寿命降低,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为使加气站职工对高压地下储气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地去维护,保养储气井引起重视.为此,吸收外地经验与教训,对已建和待建高压地下储气井在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储气井的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供已建、待建参考)一、储气井在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535《高压气地下储气井》中第5。

4条规定“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应用油井水泥浆封固”,而在实际施工中,井壁由于泥浆缩颈,以及流沙层、地下水的影响、使封固的水泥浆没有完全填充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仅有接近地面的一小段距离封固,这样,就大大地减小了储气井管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未封固部分因地下水长期浸泡套管,加速了套管的腐蚀。

而封固的部分如果没有采用油井水泥配置,而采用普通水泥封固,则会降低水泥浆的强度,使固定井筒套管的作用大为降低。

站用储气井套管之间是以螺纹连接、用套管密封树脂进行辅助密封的,SY/T6535《高压气地下储气井》中规定,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套管钢级应为TP80CQJ—-----加气站储气井每天疲劳循环次数平均按4次计算,站用储气井最少可用17年,如果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未完全封固,或井筒内排污不及时,则会加快井壁、螺纹连接处的腐蚀,缩短储气井的使用寿命。

关于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探讨

关于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探讨

关于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探讨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CNG车辆逐渐被广泛应用。

CNG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其使用可大幅减少排放污染物。

为保障CNG车辆的正常运行,CNG加气站成为了CNG车辆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地下储气井作为CNG加气站的核心设施也备受关注。

地下储气井是指在地下建设的用于存储CNG的容器,是CNG加气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优点是不占用地面空间、不影响城市景观,且利用地下空间存储天然气避免了管道输送中的能量损耗。

但与此同时,地下储气井的建设和运行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和风险。

首先,地下储气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地下结构和土壤等因素。

CNG加气站所设置的地下储气井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载荷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需要了解当地地下结构、土壤类型和地下水流等情况。

对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地下工程条件,CNG加气站需要进行多学科协同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其次,地下储气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储气的安全性。

CNG本身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地下储气井的建设需要考虑储气安全、泄漏预防等问题。

建设储气井要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采用合格的建设材料和设备,确保储气井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可能出现的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进行预防措施。

再次,地下储气井的运行需要考虑储气的稳定性和供气能力。

地下储气井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储气井内气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温度或压力变化过大的情况,确保储气井内的气体不受任何污染。

同时,地下储气井的运行还需要保证供气能力,比如设计合理的储气井排气系统,保证储气井内的气体能够快速供应。

最后,地下储气井运行中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储气井的使用寿命往往需要十年以上,在此期间需要对储气井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储气能力。

另外,地下储气井还需要应对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造成的风险,定期安排演练和紧急应对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CNG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研究与改进

CNG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研究与改进
O 引言
现行的 C G地下储气井主要 由井底封头、 N 管体、 口控制装置 井 23 . 上封头技术缺陷 C G地下储气 井井 口 N 上封头设计为螺纹 以及 排 污 装 置 等组 成 。 连接 , 一旦拆卸 , 会使 井 口段的套管螺纹或上封头 螺纹 受到不同 就 程度的损伤 , 导致井口密封失败。 现有储气井上封头不能多次、 方便 2 现行 CN 地 下 储 气 井 的技 术 缺 陷 G 21井 内排污装置技术缺 陷 C G地下储 气井 目前常用 的井 内 的拆卸和 安装 , . N 根本 无法实现储气 井的定期检 测、 维护、 保养等工 排污 装置 方案有两种 , 分别是 : 一是采用 qlx bO 2的 4 #钢管作 为井 作 , 5 存在不可预见 的安全隐患。 ’ 内排污管 , 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至井底 , 且直接与井 口封头连接 ; 二 3 现行 CN G地下储气井装置的改进
出 了相应 的 改进措施 。
Ab ta t s r c :CNG n e go n a trg l a e h r fre a tr e s se frma y y as i ia u d rr u d g s so a e welh sbe n te p ee rd g so a y tm o n e r n Chn .Du o te smpe sr cu e t ee s g e t h i l tu tr ,h r i os ft a , n ntrngs se i sde tewe1 n t i a e , a e n te tc nq fcso h i o o e t fCNG n e go n a s n aey v hea d mo ioi y tm n i h l.I hsp p r b sd o h e h iuedee t fte man c mp n ns o u d r u dgs r soa e wels mei rv me ta vc sa ep e e ta c r igt hewo kfld e p re c s tr l,o mp o e n d ie r r s n c o dn ot r i x e in e . g e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建设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建设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建设CNG(压缩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CNG加气站建设是加大对CNG的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举措。

在CNG加气站的建设中,地下储气井是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之一。

地下储气井是指将压缩的天然气存放在地下储罐中,然后输送至加气站进行加气操作。

本文将从地下储气井的意义、建设要素和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下储气井的意义地下储气井是CNG加气站的重要设备,对于保持加气站正常运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地下储气井可以实现在经济和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增加CNG加气站的储气能力。

同时,地下储气井还可以保证CNG加气站在不同时间段需要更多天然气时随时供应,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建设要素地下储气井建设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选址地下储气井选址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址一定要符合安全规定,不能在地下水、河流等区域建设。

•应该与加气站位置尽量靠近,以方便输送天然气。

•地下储气井底部深度需要考虑进气管道长度。

•应选择地面反应相对较少的区域。

2.选型地下储气井的选型涉及到设计和选材。

根据储罐容量以及安装位置和要求选材,主要包括:•罐体——要求防腐、耐压、耐磨损等性能。

•钢板——要求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并需做好防腐处理。

•内衬——由于储罐存放的天然气会对钢罐中的材料产生腐蚀,所以需要将钢板表面进行环氧联胺或临氢处理充分保护钢罐。

3.材料地下储气井材料要求耐腐蚀、光滑、和密封。

比较适合的材料有:•UHMWPE聚乙烯,其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得其具有极好的紫外线、化学腐蚀和磨损等性能,是较好的选材。

•HDPE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制作容器的尺寸更大,材料质量更均匀而且焊接一起比较容易。

4.埋设方式地下储气井的埋设方式有两种:散装式和集装式,散装式的埋入和拆卸不便,并有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而集装式仅需抽出井盖,更换即可,是较为方便的方法。

技术要点地下储气井的建设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防腐处理作为地下设备,地下储气井在漫长的使用寿命中面对不可避免的环境腐蚀问题。

CNG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

CNG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

29第1卷 第25期产业科技创新 2019,1(25):29~30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NG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刘天军(宁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储气井主体部分埋在地下,不能像其他普通压力容器一样用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检测、以及使用过程管理不到位、埋于地下的套管由于腐蚀导致薄甚至穿孔的现象等诸多因素,会给整个储气井系统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文章对CNG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CNG储气井;定期检验;资料审查;问题中图分类号:TE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5-0029-02CNG储气井(以下简称储气井)属于第三类固定式压力容器。

由于储气井有储存量大、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较好的优点使其成为现在CNG加气站储气系统建设的优先选择设备。

并伴随CNG加气站的大量建设,储气井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1 CNG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中的常见问题。

1.1 制造资料记录与储气井实测深度不一致这一现象在检验前的资料审查时并不能发现,需要结合储气井实际检测数据来判断。

根据大量的检验实例发现,实测深度多数情况下比制造资料记录的少几米到十几米不等,但也有实测井深大于资料记录情况,比如我们实际检验过的某站有3口储气井,资料记录井深均为150 m左右,然而在我们实际检验中发现,有储气井井深超过了200 m。

这一情况虽不在我们当地储气井的定期检验中发现,但也对我们有深刻警示作用。

检验时检验人员应严格按GB 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核算,储气井总容积是否超出了该加气站设计的建站规模所允许的储存总容积;制造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及设计进行储气井制造工作,检验机构及检验人员应严格履行监督检验职责,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际监检检验工作。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实践和发展.doc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实践和发展.doc

CNG加气站地下储气井的实践和发展中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储气方式的多样化和储气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是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

CNG加气站的储气,从储气方式看,80年代是地面储气瓶储气,到90年代中期四川开发出了地下井式储气;从地面储存容器上看,既有小气瓶组,也有大型气瓶组,四川还开发了大型焊接储存容器。

这些储存方式和储存容器的开发,促进了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

CNG加气站的高压储气系统,国内外以前一般采用的是高压地面储存装置。

由于都是高压容器,多数又安装在地面,对产品质量、安装质量或维修使用要求很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恶性安全事故;地面储气占地面积较大。

尤其在大中城市建设CNG加气站这些问题更显突出。

于是,我们利用石油系统成熟的钻井、储存与生产技术、经验相结合,采用地下井储存高压天然气的方式。

我们首先在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荣县CNG加气站应用钻井工艺,打井储气。

首批地下储气井投产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7个CNG加气站上扩大使用,使储气井的工艺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

由于储气井储气与气瓶储气相比,优点突出,很受欢迎,于是迅速在自贡、内江、宜宾、隆昌、泸州、重庆、大足推广。

近几年,该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并推广到广汉、绵阳、德阳、成都、新都、新疆、上海等地,深受用户的好评,现已在40个CNG加气站打储气井240口,全部投产一次成功。

最早的储气井已安全使用8年,至今无一安全事故。

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99四川名优特新博览会‘金'奖”称号。

实践证明,地下储气井是CNG站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高压储气方式。

国家建设部已将此技术列入行业标准CJJ84-2000《汽车用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规范》中,并以建标[2000]83号通知自2000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

一、储气井安全可靠。

地下储气井是通过钻井、下套管、固井按石油钻井规程完成的一套石油钻井工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工程0引言CNG 地下储气井是将压缩天然气(CNG )通过特殊工艺储存在地下100~200m 深处,其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恒温、静电、建成工期短等显著特点。

现已成为国内CNG 加气站首选储气系统,在国内大量推行。

然而,目前其结构太简单,一般由套管和上下封头等组成,井内没有安全阀,地面上更没有监测系统。

尽管这样的储气井目前还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故,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由于元器件的磨损变形、锈蚀老化、密封失效以及意外事故等原因,总有发生介质泄漏的可能。

可燃气体一旦泄露并聚集在周围环境中,将成为恶性事故的最大隐患。

1CNG 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现行的CNG 地下储气井主要由井底封头、管体、井口控制装置以及排污装置等组成。

2现行CNG 地下储气井的技术缺陷2.1井内排污装置技术缺陷CNG 地下储气井目前常用的井内排污装置方案有两种,分别是:一是采用ф10×2的45#钢管作为井内排污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至井底,且直接与井口封头连接;二是采用ф16×2不锈钢复合管作为井内排污管,通过卡套式连接至井底,且直接与井口封头连接。

但是无论是采用ф10×2的45#钢管作为井内排污管,还是采用ф16×2不锈钢复合管作为井内排污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一些问题:采用ф10×2的45#钢管作为井内排污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下至井底,且直接与井口封头连接。

在安装过程中,紧固井口封头时,排污管与井口封头一起转动,容易形成井内缠绕。

本来下入长度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到达井底,但按照这种方法设置井内排污管,其真正下到井内时就大相径庭了。

由于井内排污管下到井底后距离井底的距离往往超过了设计范围,容易造成井底积液的不能排出。

此外,排污管为钢管,Fe 很容易被H 2S 腐蚀,如果天然气气质中H 2S 超标,极有可能引起氢脆,在以后的大修过程中拆装井口困难,容易造成排污管因反方向受力断裂,不能取出,给再下排污管造成困难,断裂的铁管在井内锈蚀,时间长会影响压缩天然气的气质,甚至造成管线阻塞,造成不良后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采用ф16×2不锈钢复合管做排污管,通过卡套式连接下至井底,很好的解决了铁管的整体式有缠绕的影响,且质量轻,内径大,井口连接时绕度小,但这种材料由于是复合型的,受压力影响较大。

在排污过程由于排污管内外有一定的压差,特别是排污管靠近井口部位的内外压差较大,很容易造成排污管因压力变形,挤憋,造成堵塞,排不出积液,排污失效。

2.2井口控制装置技术缺陷CNG 地下储气井井口装置采用单球阀控制进出气,球阀在高压等共同作用下很容易失效,因为是单球阀,一旦失效,井口就不易控制,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更换也不方便。

在井口多采用的是单针阀对排污管线进行排污控制,由于排污时井内外压力相差很大,针阀不会开的很大,对通过介质有节流作用,如果外界气温较低节流就很容易结冰,造成针阀堵塞。

此外,井内积液中不免有杂质(如,施工中掉落的碎屑以及腐蚀生成的铁锈),排液过程中杂质在压差作用下随积液一起排除,这样就有可能会卡在针阀处,造成针阀关闭不严,产生漏气。

2.3上封头技术缺陷CNG 地下储气井井口上封头设计为螺纹连接,一旦拆卸,就会使井口段的套管螺纹或上封头螺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井口密封失败。

现有储气井上封头不能多次、方便的拆卸和安装,根本无法实现储气井的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等工作,存在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

3现行CNG 地下储气井装置的改进3.1排污装置的改进经过试验,建议将CNG 地下储气井井内排污管改为ф14×2不锈钢螺纹连接管线。

这样既可解决铁管不耐腐蚀、易产生氢脆、更换不方面等问题,也可解决复合管的强度低、易变形、堵塞。

与井口连接时将以前的整体连接改为了活动式连接,即在排污管出口加工一T 型台阶,另配一只不锈钢螺母将其紧固,以解决排污管线的结构性不足。

3.2井口控制装置的改进CNG 地下储气井井口装置中进出气装置改进为双球阀控制螺纹连接,大大的增强安全性能,且便于进气和出气的控制,在两个球阀之间加装一三通安装一针阀,再安装压力表。

这样更方便更换和校验压力表。

经优化后排污采用一球阀一针阀组合,球阀起到开关作用,针阀做控制用。

排污时先将球阀打开,用针阀控制排污,完成后先将球阀关闭,再关闭针阀,若针阀上有结冰,待冰融化后在关闭,及安全也操作方便。

操作也更安全。

3.3上封头的改进CNG 地下储气井上封头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法兰连接,并增加弹性密封元件,有利于防止法兰闭封面冲刷,给检测、维护和保养提供了更加完善、安全可靠的保障。

3.4增设安全控制装置现有CNG 地下储气井结构简单,缺乏安全装置,当地面发生泄漏时,不能自动及时关闭储气井,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CNG 地下储气井安全控制装置,应既能使高压气地下储气井自动及时关闭,又能使现有的排液管正常排液,有效预防天然气的泄漏。

建议增设安全控制装置,同时在井内增设安全阀。

4结论在CNG 地下储气井结构及主要部件技术缺陷分析的基础上,———————————————————————作者简介:汪涛(1974-),男,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现从事油建工程管理与研究。

CNG 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研究与改进Improvement on the Main Components of C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Well汪涛Wang Tao(西南石油局油建工程分公司,德阳618000)(Oil Building Company of Southwest Petroleum Bureau ,Deyang 618000,China )摘要:CNG 地下储气井现已成为国内CNG 加气站首选储气系统,目前在国内大量推行。

但是目前其结构过于简单,一般由套管和上下封头等组成,井内没有安全阀,地面上更没有监测系统。

本文在分析CNG 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技术缺陷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Abstract:C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well has been the preferred gas storage system for many years in China.Due to the simple structure ,there is no safety valve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side the well.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echnique defect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C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well ,some improvement advices are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work filed experiences.关键词:地下储气井;主要部件;技术缺陷;改进措施Key words:underground gas storage well ;main components ;technique defects ;improvement中图分类号:TE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04-02·204·Value Engineering 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CNG 地下储气井结构的合理性,实现“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1]程宗明.储存车用CNG 的最佳选择———地下储气井[J].油田节能,2003,14(3).[2]罗华明,张杰,黄若韬.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建造[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6,22(2).[3]黄明珠,程宗明.储存车用CNG 的最佳选择一地下储气井[J].中国能源,2002,4.[4]刘竟成,等.加气站地下储气井泄漏的安全性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3).[5]冯霞,等.加气站地下储气井井底封头有限元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3).[6]冯霞,等.CNG 加气站地下储气井接箍有限元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8,6.0引言近年来,完全闭合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已经成为高档柜机的主流,但滑动闭合门柜机最关键的机构———滑动闭合门机构被韩国申请了专利,其普遍的机构是电机带动齿轮齿条结构,由齿条带动门板的上升和下降,特别是三星和LG 的专利技术,将这一简单的齿轮齿条机构不断地完善并申请很多相关的专利,将滑动门机构的核心运动部件技术层层加以保护。

使得国内各厂家在多年来都无法有效突破专利的限制,要么侵犯或者购买其专利技术,要么只能不生产闭合门柜式空调器。

1滑动门运动机构的分析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韩国柜式空调器滑动门的运动机构的存在多方面的缺点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①运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不高,例如:机构容易出现卡死或者损坏的现象;②机构运动时出现不平稳现象,例如:门板容易抖动、容易左右偏位等现象。

因此,设计柜式空调器的滑动门运动机构的思路重点从以上两大方面着手。

2滑动门运动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滑动门运动机构后,通过Pro/Engineer 软件将此传动机构建模完成。

此机构由同步电机,安装架,齿轮,手柄,滚轮,导轨,滑块,连接板,齿轮盖,面板等零件组件。

传动机构的模型具体见以下(图1)的分解视图。

在模型装配过程中,所有的齿轮和连接板都是通过销钉装配,使其可以绕着附着元件转动,导轨通过常规装配,控制其水平和居中运动。

具体见图3。

在槽从动连接定义中,通过定义运动槽,可以控制平板和手柄在设定的运动槽里运动。

具体见图3。

在齿轮副定义中,分别设定小齿轮与红色齿轮的传动,以及红色齿轮与手柄之间的传动关系,主要是通过节圆直径进行控制,最终达到齿轮传动的效果。

具体见图2。

在伺服电动机的定义中,分别设定电动机以运动轴为从动图元并以144dec/sec 速度转动。

因运动机构有正转和反转,所以,要创建两个电动机,分别控制平板的上升和下降。

定义以上的条件后,通过分析定义,使运动机构运行。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干涉,检查运动干涉以及是否按设定时间和轨迹运动。

具体见图5。

传动机构的动力源来自于安装架后面的伺服电机,具体见图2,电机的转动带动对应的齿轮作圆周运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作减速圆周运动,其上面小齿轮的运动带动手柄作减速圆周运动,手柄的运动转换成面板的上下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设计传动机构的最终目的就是从齿轮的圆周运动转换成面板的直线运动。

3滑动门运动机构的创新设计此滑动门运动机构包含了四个技术点和六个结构中的细节部基于Pro/Engineer 的柜式空调器全新滑动门设计与仿真Design and Simulate for New Sliding Door of Cabinet Air-conditioner丘晓宏Qiu Xiaohong ;何锐雄He Ruixiong(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519070)(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of Zhuhai ,Zhuhai 519070,China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柜式空调器的滑动门进行创新设计,它采用时下流行的自动升降门机构的平板设计,其创新性在于采用滑门三角支撑,实现更稳定地传动,因此它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