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路由器基本功能实现程序

合集下载

路由器基本功能

路由器基本功能

路由器基本功能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主要的功能是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并将网络数据包进行传输和路由。

在现代家庭和办公网络中,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包传输:路由器用于传输数据包,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

数据包是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路由器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将其传输到目标网络。

2. 数据包路由:路由器通过判断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决定将其传输到哪个网络。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判断最短路径,并选择相应的输出端口进行传输。

3. 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器也可以实现对网络地址的转换,将内部私有网络和外部公共网络之间进行互联。

通过NAT功能,路由器可以将多个内部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4. 防火墙功能:路由器通常内置了防火墙功能,可以通过限制网络访问来提高网络安全性。

它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来过滤数据包,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 网络管理和监控:路由器提供了网络管理和监控的功能,可以通过配置界面对路由器进行设置和管理。

管理员可以监控网络流量、访问日志,并进行网络性能统计和故障排除。

6. 无线网络支持:现代的路由器通常具备无线网络的支持功能,可以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的连接和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路由器,实现无线上网。

7. 网络负载均衡:当网络流量过大时,路由器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的功能,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链路,同时利用多个网络连接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

总之,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包传输、数据包路由、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网络管理和监控、无线网络支持和网络负载均衡等。

通过这些功能,路由器可以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连接服务。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H3C路由器基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H3C路由器基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实验名称_____H3C路由器基础______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___专业班级__ 网络一班_________学号3108001217学生姓名_______ 李亮 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张钢 _______2011 年12 月一.实验目的1.掌握H3C路由器的连接和基本配置方法。

2.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原理和拓扑图2.1 Telnet方式登录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图图2.2 路由器端口IP地址配置测试三.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外部接口识别。

2.各种连接线型号的识别。

3.路由器的用户配置接口(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1.1和2.1.2)3.1 通过Console口连接配置3.2 通过Telnet远程登录配置(两种登录方式都要做一次!)4.熟悉H3C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4.1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基本使用方法(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2)4.2 掌握命令行视图(不同的视图有不同的光标提示符,参见H3C Router Ref 入门2.2.1)4.2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快捷键使用方法5.熟悉Comware的基本配置(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第3章)5.1 基本配置(H3C Router Ref的入门3.1,特别注意3.1.6的用户级别切换里面的密码和权限设置)5.2 配置接口- 给指定的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相邻两台路由器用连接线连起来,两个端口分别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使用如图2.2所示的网络图。

四.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通过telnet方式登陆显示结果如下:实验中,我把R1与R2之间的网段地址更改为192.168.1.0/24 R1的s0/0接口地址为192.168.1.2,R2的s0/0接口地址为192.168.1.5。

在R1上配置如下:System-viewSystemname R1Int e0/0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Quit在R2配置如下:System-viewSystemname R2Int e0/0Ip add 192.168.1.5 255.255.255.0Quit配置完毕用ping指令测试连通性:在连接R1的主机上,用命令行ping 192.168.1.5在连接R2的主机上,用命令行ping 192.168.1.2结果如下:五.实验心得体会这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实验,配置telnet和接口地址,测试连通性等都是书中最基本的,由于本实验的拓扑十分简单,只要熟悉相应的指令,即可轻松完成配置。

实验7QoS流量分类、标记及排队

实验7QoS流量分类、标记及排队

实验7 QoS流量分类、标记及排队1. 实验目的掌握Qos流量分类、标记方法;掌握Qos流量排队方法。

2. 实验设备2811路由器、PC机3. 实验过程首先,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

配置各路由器路由:ip route 0.0.0.0 0.0.0.0 f0/03.1 PQ排队策略⑴ 在R1或R2路由器中设置enconf taccess-list 100 permit icmp any anypriority-list 1 protocol ip high tcptelnet //Telnet流量定义为High优先级priority-list 1 protocol ip low list100 //ICMP流量定义为low优先级int f0/0priority-group 1 //在接口应用优先级队列⑵ 查看结果show int f0/0sh queueing priority⑶ 调试结果debug priority //打开debugPC1 ping PC2以及PC1 telnet R2,查看debug的输出。

*Mar 1 00:25:17.235: PQ: FastEthernet0/0: ip (s=192.168.0.1,d=192.168.1.1) -> low*Mar 1 00:25:17.235: PQ: FastEthernet0/0 output (Pk size/Q 114/3)*Mar 1 00:25:17.419: PQ: FastEthernet0/0: ip (s=192.168.0.1,d=192.168.1.1) -> low*Mar 1 00:25:17.419: PQ: FastEthernet0/0 output (Pk size/Q 114/3)*Mar 1 00:25:17.691: PQ: FastEthernet0/0: ip (s=192.168.0.1,d=192.168.1.1) -> low*Mar 1 00:25:17.695: PQ: FastEthernet0/0 output (Pk size/Q 114/3)*Mar 1 00:25:17.799: PQ: FastEthernet0/0: ip (s=192.168.0.1,d=192.168.1.1) -> low*Mar 1 00:26:56.971: PQ: FastEthernet0/0: ip (tcp 23) -> high*Mar 1 00:26:57.151: PQ: FastEthernet0/0: ip (tcp 23) -> high*Mar 1 00:26:57.159: PQ: FastEthernet0/0: ip (tcp 23) -> high*Mar 1 00:26:57.163: PQ: FastEthernet0/0: ip (tcp 23) -> high*Mar 1 00:26:57.167: PQ: FastEthernet0/0: ip (tcp 23) -> high⑷ 体会其它命令的作用priority-list 1 interface f0/0 highpriority-list 1 default lowpriority-list 1 queue-limit 22 33 44 553.2 CQ排队策略在f0/0端口删除,刚才配置的PQ策略,并进行下面的配置。

路由器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

路由器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

路由器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路由器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一、引言在网络通信中,路由器是一种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标地址。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包转发、路由选择算法、路由表管理等方面。

二、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通过接收数据包的源和目标IP地址,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的目标地址。

2. 路由选择: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协议,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地址。

3. 路由表管理: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其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和对应的下一跳地址,用于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4.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阻止,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三、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 数据包转发过程: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首先检查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

然后,路由器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查找与目标IP地址匹配的路由项。

如果找到匹配的路由项,路由器会将数据包发送到路由表中指定的下一跳地址。

如果找不到匹配的路由项,路由器会将数据包丢弃或发送到默认路由。

2.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算法决定了路由器选择哪条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有以下几种:-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指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 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与相邻路由器交换网络信息,根据收到的信息更新路由表,选择最佳的路径转发数据包。

-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路由器根据到达目标网络的距离选择最佳路径。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路由器根据网络链路的状态信息选择最佳路径。

3. 路由表管理:路由器的路由表包含了网络地址和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路由表的更新可以通过手动配置或者动态路由协议来实现。

当路由器接收到路由更新信息时,会根据一定的策略更新路由表,例如使用跳数、带宽等作为选择路径的依据。

4.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阻止。

实验七 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七 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七多网段网络组建与动态路由配置一、实验内容与要求1、理解RIP动态路由原理,练习动态路由配置;2、掌握对路由器有关状态获取和分析的方法;3、按照拓扑图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配置设备;4、完成连通性和包传输路径基本测试。

二、实验设备或仪器两台2620XM路由器,三台PC机,一台2950-24交换机,一台HUB-PT集线器,DCE/DTE Cable一条,伊通县四根、反转线一条三、实验原理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允许网络快速的更新和适应于变化,大多数网络采用动态路由,因为它能使网络自动适应变化;其缺点是会增加网络的开销。

本实验将使用RIP作为路由选择协议,RIP设计用于工作在中等大小的局域网中,并不适应与更复杂的环境。

RIP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从一个有路由选择协议RIP版本1改进到了无路由选择协议RIP版本2,RIP2除了具有RIPV2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增强特性:支持身份验证、支持无类别子网掩码、使用路由标记、使用D类地址244.0.0.9组播传送路由选择更新信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的拓扑图与配置参数表如下:图6.1 实验参考拓扑图1.1、先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执行命令“erase startup-config”,清除缓存的配置文件;使用“reload”命令重启路由器:Router>enRouter#erase startup-configErasing the nvram filesystem will remove all configuration files! Continue? [confirm][OK]Erase of nvram: complete%SYS-7-NV_BLOCK_INIT: Initialized the geometry of nvramRouter#reloadProceed with reload? [confirm]%SYS-5-RELOAD: Reload requested by console. Reload Reason: Reload Command.System Bootstrap, Version 12.1(3r)T2, RELEASE SOFTWARE (fc1)Copyright (c) 2000 by cisco Systems, Inc.cisco 2620 (MPC860) processor (revision 0x200) with 60416K/5120K bytes of memorySelf decompressing the image :########################################################################## [OK] 两台路由器分别配置名字为Router1和Router2。

实验7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实验7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将接口1分配给
Configure terminal Interface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将接口2分配给VLAN20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深入了解二层交换机结合路由器来 实现VLAN间的通信的根本过程和配置方法。 二、实验拓扑:
三、实验内容:
设计使用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来实现VLAN间的通 信网络。
在路由器上创立子接口,设置包封装格式,并激 活路由选择协议。
在交换机上创立VLAN,向VLAN中添加交换机端 口,配置Trunk口。
实现VLAN间互相通信。 四、实验环境:
PC机两台,CISCO2621路由器一台, CISCO2950交换机一台,线路假设干。
五、实验步骤: 按照拓扑结构图所示,连接网络。 在2950上创立VLAN。
enable vlan database vlan 10 vlan 20
3. 把交换机端口分配给VLAN
6. 激活路由选择协议
• Router#config terminal • Ip routing • End
7. 验证
任意一台PC上Ping另一台PC〔PC的IP 地址等配置信息见拓扑结构图〕。
实验 总结
• 使用这种方式配置VLAN间路由的原理是 什么?
• 如果不使用子接口,而是在路由器的两个 以太网口上各接一个VLAN,是否能够连 通?在这种情况下,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 的接口不配置上创立Trunk端口
interface f0/3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接口3设置为Trunk口 end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导言:在网络时代,路由器作为一种关键设备,起着连接网络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通,还能够进行网络数据的转发和策略控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路由器配置的实验,学习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为今后的网络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网络连接和数据转发原理,熟悉一些网络设备的设置。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路由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2. 实验软件:路由器配置界面三、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将电脑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网络正常通信。

2. 打开路由器配置界面在电脑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3. 修改管理员密码为了保证路由器的安全性,我们需要修改管理员密码。

在配置界面中找到“密码管理”选项,选择修改密码,设置一个强密码并记住。

4. 设置无线网络在配置界面的无线设置中,我们可以设置网络名称(SSID)、安全性以及访问密码等。

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相关参数,并保存设置。

5. 设置端口转发在路由器配置界面的“端口转发”或“端口映射”选项中,进行相关端口的设置。

通过端口转发,将外部请求导向内部的特定设备,实现局域网的访问外网。

根据需要,配置相关端口转发规则,并保存生效。

6. 配置IP地址在配置界面的网络设置中,我们可以为路由器分配内网IP地址和子网掩码。

根据局域网的具体环境和要求,设置相应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保存设置。

7. 连接外部网络配置路由器的外网连接,使其可以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根据外网类型(以太网、光纤等),设置相关连接参数,确保外网正常访问。

8. 测试网络连接通过在电脑中打开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检查路由器是否正常工作、数据是否正常转发。

同时,还可以进行PING命令等工具的使用,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情况。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路由器配置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学会了一些常用的配置方法。

路由器配置代码总汇手则(所有实验)

路由器配置代码总汇手则(所有实验)

路由器配置代码总汇手则(所有实验)路由器配置代码总汇手则(所有实验)路由器配置是计算机网络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有效地配置路由器能够提升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路由器配置的代码手则,包括常用的配置指令和实验操作步骤。

以下是不同实验中的路由器配置代码总汇手则:实验一:基本路由器配置1. 登录路由器: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以下指令登录到路由器:```telnet 192.168.1.1```2. 进入特权模式:使用以下指令进入特权模式:```enable```3.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以下指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ure terminal```4.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通过以下指令为路由器设置主机名:```hostname Router1```5. 配置管理接口的IP地址:使用以下指令为管理接口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no shutdown```6. 配置路由:使用以下指令配置路由表:```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1```7. 保存配置:输入以下指令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模式:```endwrite```实验二: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1.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使用以下指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ure terminal```2. 配置NAT池:通过以下指令配置NAT池的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ip nat pool NATPOOL 203.0.113.1 203.0.113.10 netmask 255.255.255.0```3.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使用以下指令配置ACL以允许需要进行NAT转换的IP地址范围:```access-list 1 permit 10.0.0.0 0.255.255.255```4. 配置内外部接口:输入以下指令配置内部和外部接口,并将NAT与ACL绑定:```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nat insideip access-group 1 ininterface Serial0/0/0ip nat outside```5. 启用NAT:使用以下指令启用NAT功能:```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ATPOOL overload```6. 保存配置:输入以下指令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模式:```endwrite```实验三:路由器安全配置1. 登录路由器: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以下指令登录到路由器:```telnet 192.168.1.1```2. 进入特权模式:使用以下指令进入特权模式:```enable3.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以下指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ure terminal```4. 配置登录认证:使用以下指令为路由器设置登录认证方式和密码:```line vty 0 15login localpassword [password]```请将 `[password]` 替换为您设置的密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路由器基本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序号:14姓名:邓博文学号:20131120014成绩指导教师:序号:11姓名:叶爽学号:20131120005成绩指导教师:序号:13姓名:徐润浩学号:20131120013成绩指导教师:序号:53姓名:王伟雄学号:20131170029成绩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 实现静态路由表维护
(2) 实现IP数据包处理、处理IP数据包的TTL值、ARP请求与解析、重新计算IP数据包的头部校验值
(3) 熟悉生成和处理ICMP报文的方法
(4) 要求有良好的编程规范与注释信息,要求有详细的说明文档,包括程序的设计思想、活动图、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环境:
(1)VC6.0
(2)局域网能连接Internet。

三、程序设计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1、由于winpcap不提供获得本机MAC地址的方法,导致我们不知道怎样获得本机MAC地址。

解决方法:本程序采用发送ARP包的方式获得本机MAC,即首先发送目的IP 为本机的ARP请求包,再捕获ARP应答包即可获得本机的MAC地址。

由函数unsigned char*GetSelfMac()实现,本函数负责获得本机的MAC地址,实现方法是给本机发送ARP请求数据帧,并解析本机的ARP应答数据帧,原理和获取其它主机MAC地址类似,唯一的区别是发送和接受在同一个线程中实现。

2、如何更快高速的完成路由器的路由转发功能?
解决方法:建立两个全局的链表,即数据包的缓存列表SP和IP地址、MAC地址映射的缓存列表IP-MAC。

数据包缓存列表SP用于存储需要转发但暂时没有下一跳MAC地址的IP数据包;缓存列表IP-MAC用于存储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路由器得到需要转发的数据包后,可以首先在IP-MAC缓存列表查找下一跳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则转发该数据包,否则把数据包存入缓存队列SP中并向下一跳的MAC地址后再转发该数据包。

四、描述程序设计过程,并画出程序活动图。

按照简单路由程序的实现要求,本程序可以分为路由器初始化、静态路由表维护以及数据包捕获与处理三大模块。

1、路由器初始化模块
初始化模块负责初始化设备,添加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网络的路由表项,并启动相应的数据包捕获与处理模块。

定义相关数据结构
路由器初始化模块需要初始化各个接口信息以及路由表,因此首先定义存储接口信息的数据结构IfInfo-t以及路由表结构RouteTabe-t。

定义全局变量
可以定义数组IfInfo来存储路由器各接口的信息,定义Clist链表RouteTable 来存储路由表信息,定义int型变量IfCount记录接口的数量。

图4.1初始化流程
2、静态路由表维护模块
静态路由表维护模块完成路由表的添加、删除以及显示。

在程序初始化模块已经建立了一个全局的初始路由表RouteTable,并向路由表中添加了可以到达与路由器直连子网的路由。

3、数据包捕获与处理模块
数据包捕获与处理模块用于捕获流经本路由器的数据包并按照路由协议进行处理。

建立两个全局的链表,即数据包的缓存列表SP和IP地址、MAC地址映射的缓存列表IP-MAC。

数据包缓存列表SP用于存储需要转发但暂时没有下一跳MAC 地址的IP数据包;缓存列表IP-MAC用于存储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路由器得到需要转发的数据包后,可以首先在IP-MAC缓存列表查找下一跳的MAC地址,如果找到则转发该数据包,否则把数据包存入缓存队列SP中并向下一跳的MAC地址后再转发该数据包。

捕获到IP数据包后就需要路由器来转发它,下图就比较直接地表示了路由器对已捕获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图4.2 IP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为了得到下一跳的MAC地址,路由程序需要向下一跳的目的地址发送ARP 请求,因此路由程序还要处理捕获的ARP应答包。

图4.3ARP数据包的处理流程
五、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路由器基本程序的了解,掌握了winpcap编程基本技巧,编程能力得到了提高,对路由器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路由器关于IP数据包处理、IP数据包的TTL值的处理、ARP请求与解析、重新计算IP数据包的头部校验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熟悉生成和处理ICMP报文的方法。

小组成员学习了一个项目开发的完整流程,在开发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本项目带给团队最大的教训便是,在编写代码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设计,这
个软件拥有什么功能,可以分为几大模块,模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