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围》习题2
柏林之围

E-mail:xxl539@
踉跄( 踉跄( liàngqiàng )
课前预习
2.重要词语释义
舒展: 不卷缩;不皱。 舒展: 不卷缩;不皱。 自告奋勇: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自告奋勇: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天翻地覆: 形容变化极大。 形容闹得很凶。 天翻地覆: ①形容变化极大。②形容闹得很凶。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 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 丝毫不敢疏忽。 慎,丝毫不敢疏忽。 兵临城下: 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兵临城下: 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心领神会: 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 心领神会: 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 地领会。 地领会。 媾和: 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媾和: 交战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走近作者
都德(1840 1897) 法国小说家。1840年 13日生于普罗旺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 (1840 1897), 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1857年到巴黎,在其兄历史学家 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1857年到巴黎, 日卒于巴黎 年到巴黎 艾尔莱斯特·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年进莫尔尼公爵办 艾尔莱斯特 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年进莫尔尼公爵办 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 公室工作,有机会回到南方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游历。 公室工作,有机会回到南方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游历。短篇小说颇 有成就,最有名的是《最后一课》 有成就,最有名的是《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写过12部长 柏林之围》 写过12部长 12 篇小说, 篇小说,以《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和《萨福》等最为 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 》《达拉斯贡的达达兰 萨福》 出色。都德是左拉自然主义的信徒,也写过《富豪》《努马·卢 》《努马 出色。都德是左拉自然主义的信徒,也写过《富豪》《努马 卢 梅斯当》 梅斯当》和《不朽者》等揭露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现实的小说,不 不朽者》等揭露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现实的小说, 过他的作品以讽刺和怜悯的笔调为主, 过他的作品以讽刺和怜悯的笔调为主,不像左拉的小说那样大刀 阔斧、气势磅礴。42岁起患神经官能症,在以后的15年中带病坚 阔斧、气势磅礴。42岁起患神经官能症,在以后的15年中带病坚 岁起患神经官能症 15 持创作。 持创作。
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

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柏林之围阅读及答案1.第2段中对巴黎街道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巴黎人们的凄惨。
作用是渲染气氛。
突出了环境的寂静、凄凉的特点。
作用:渲染了战后的悲伤、凄凉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
2.结合文章及相关背景,说说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儒弗上校\'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的这样齐全.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强心理,法国必胜的信念。
3.选文开头老人的神色有点特别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 “普鲁士人?哦,不!我一定是听错了,伟大的法兰西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是不可能被普鲁士人击败的。
普鲁士人怎么可能会攻入巴黎?我明天一定能迎接到胜利的麦克马洪元帅的凯旋,我一定是听错了。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柏林之围(节选)都德①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
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
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荫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②可怜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我现在_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
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
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_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
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柏林之围作业本答案

26 柏林之围都德(法)【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都德的文学常识,学习文章运用生活中的细小事件表现重大主题的写作手法。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3.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儒夫上校”、“孙女”的性格特点,体会这两个形象的意义。
4.体会文章所赞扬的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反侵略的意志,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1.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和体会整理通过语言和行动刻画人物的艺术。
【难点】体会主人公的感情和其他人物的高尚心灵。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查找整理都德的资料,搜集普法战争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整理作品及写作背景。
2.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叙事线索。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6 柏林之围第一课时一、2.这首诗抒写了整理强烈的故国之思。
三、5.bó gòu kāi jǐn yè huàn huáng liàng qiàng6.(1)形容闹得很凶。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3)形容走路不稳。
7.都德法小说《小东西》《最后一课》8.“巴黎之围”(普鲁士军队步步进逼巴黎直至攻陷巴黎)“柏林之围”(孙女和“我”不断编造法军节节胜利并将包围柏林的假捷报)9.误传的胜利挽救老人彻底的失败击倒老人11.示例:儒夫上校:从儒夫上校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具备了这种精神,虽然肉体上可能会被暂时打倒,但浩气永存。
儒夫上校的孙女:从儒夫上校的孙女身上,我们既体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样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至真至纯的亲情。
12. 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象中的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将巴黎被普鲁士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深刻表现了人物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又使小说具有一种动人的悲剧色彩。
高考文学类阅读《柏林之围》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高考文学类阅读《柏林之围》阅读练习及答案很多高考生对语文文学阅读题感到头疼,要想在这类题上得高分必须多进行阅读练习,接下来为大家带来高考文学类阅读《柏林之围》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行练习。
柏林之围【法】都德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爱丽含田国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
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您看见那个阳台了吗?八月初,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
他是儒弗上校,一个80岁的老军人,儿子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
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
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
您一定还记得消息是怎么传来的。
直到那天傍晚,我们都以为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奇迹,那举国欢腾的声浪竞波及我们这位可怜的病人,一直钻进了他的幻觉里。
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
他两眼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
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我一走出房间,老人的孙女正站在门边等着我,她面色苍白,鸣咽地哭着。
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我握住她的双手安慰她。
那个可怜的姑娘几乎没有勇气回答我。
原来,雷舍芬战役的真实情况刚刚公布了,全军覆没我和她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毫无疑问,他再也受不了这个新的打击那么,怎么办呢?只能使他高高兴兴,让他保持着这个使他复活的幻想好吧,由我来对他撒谎!这勇敢的姑娘自告奋勇对我说,她揩干眼泪,装出喜气洋洋的样子,走进祖父的房间。
她所负担的这个任务可真艰难。
头几天还好应付,但是,随着健康日渐恢复,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
这就必须向他讲清楚双方军队如何活动,必须为他编造每天的战报。
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

柏林之围的阅读答案【篇一:连云港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请将下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
(3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默而识之,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2)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
(《孟子》)(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醉翁亭记》)(6)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__________》)(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8)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c.都德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d.冰心笔下的《纸船》和《十年》,都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向题首当其冲。
....d.花果山玉女峰以“江苏第一峰”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3分)(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6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2018最新】柏林之围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柏林之围阅读答案柏林之围阅读答案柏林之围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爱丽舍田园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
当我们快到明星广场的时候,医生停了下来,指着那些环绕着凯旋门的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中的一幢,对我说:您看见那个阳台上关着的四扇窗子吗?八月初,也就是去年那个可怕的充满了风暴和灾难的八月,我被找去诊治一个突然中风的病人。
他是儒弗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
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
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正离开饭桌。
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报下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我到那里的时候,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就像刚刚当头挨了一闷棍。
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
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有一头拳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他的孙女跪在他身边,泪流满面。
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只不过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磨损,另一枚光彩夺目,洁净明亮,完全保持着新铸出来的那种色泽与光洁。
这女孩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
她是两代军人之后,父亲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躺在她面前的这位魁梧的老人的形象,在她脑海里总引起另一个同样可怕的对于他父亲的联想。
我尽最大的努力安慰她,但我心里并不存多大希望。
我们碰到的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严重的半身不遂,尤其是在八十岁得了这种病,是根本无法治好的。
事实也正如此,整整三天,病人昏迷不醒,一动也不动在这几天之内,又传来了雷舍芬战役失败的消息。
第26课《柏林之围》练习(冀教版初二下)

第26课《柏林之围》练习(冀教版初二下)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专门。
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
只只是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那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亲小孩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那么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悲伤的儒弗老头!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兴奋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因此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翌日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杜伊勒利宫的那条马路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显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约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如此齐全。
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儿,就在栏杆的后面,他专门惊奇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安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然而旗子是那么惊奇,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顿时刻,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晰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拿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相伴着乐曲的节奏!……〝因此,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安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
’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能够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
这一次,儒弗上校可确实死了。
〞1.第2段中对巴黎街道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及相关背景,讲讲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儒弗上校\'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的如此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开头老人的神色有点专门的缘故是什么?试着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1.讲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柏林人们的凄惨。
柏林之围学案及答案

柏林之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重点词语。
2.体会小说的构思之美,把握儒夫上校、孙女的性格特点。
3.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及战争中爱国之情、至真至纯的亲情一、作者资料:都德(1840~1897),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
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
二、1、文题背景:《柏林之围》是都德的一个短篇名作。
小说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叙述普鲁士军队围攻巴黎期间,一个法国普通军人儒夫上校的爱国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浓厚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兰西军人的悲壮形象。
小说构思新颖,原本的“巴黎之围”,却被定名为“柏林之围”。
情节安排巧妙,通过一个病中的老军人的故事,将巴黎被普鲁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与主人公想像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又使小说具有一种感人的悲剧色彩。
2、内容概括:这篇小说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
叙述了普鲁士军队围攻巴黎期间,一个法国普通军人儒夫上校的爱国故事,塑造了一个具有浓厚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国军人的悲壮形象。
三、基础演练1、《柏林之围》作者,国家。
2、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香榭里舍()儒夫()kuíwú()()呜咽()kāi()干眼泪惊è()quán()曲gūlu()()gòu()和苛刻()xūn()黑kǎi()旋柏林()揩干()饥馑()呜咽()瘫痪()惶恐不安()踉踉跄跄()()(2).补全词语。
千()百孔半身不()惊恐失()()得无厌()恐不安水()不通天翻地()小心()()突如()来(4)根据解释写出词语a.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b.①形容变化极大。
②形容闹得很凶。
c.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d.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
形容形势危急。
e.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
也指深刻地领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林之围》习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战争、瘟疫与经济衰退往往会干扰或_________全球化进程,从而威胁人类和平与繁荣,对此不能不予以高度关注。
(2)美国希望在伊拉克建立类似美国的民主制度,为在中东地区推选政治改革_________样板。
(3)单位、社区、村镇、家庭都要承担起清洁环境_________陋习的责任。
A、中止树立革除B、终止竖立革除C、终止树立祛除D、中止竖立祛除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确有些特别。
也许,他当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
只不过我们谈的是普鲁士军队;而这个好心人想的是法国军队,以为是他等待已久的凯旋仪式——麦克—马洪元帅在鲜花簇拥、鼓乐高奏之下,沿着林阴大道走过来,他的儿子走在元帅的旁边;他自己则站在阳台上,整整齐齐穿着军服,就像当年在鲁镇那样,向遍布弹痕的国旗和被硝烟熏黑了的鹰旗致敬……“可怜的儒夫老头儿!他一定是以为我们为了不让他过分激动而要阻止他观看我们军队的凯旋游行,所以他跟谁也不谈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句居勒里宫的那条长街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我现在还弄不明白,是怎样一种什么意志力、怎样一种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他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得这样齐全。
反正千真万确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栏杆的后面。
他很诧异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乍然,他以为自己是弄错了……“但不!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纳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于是,在广场上一片凄凉的寂静中,听见一声喊叫,一声惨厉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
’这时,前哨部队的头四个骑兵可以看见在高处阳台上,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挥着手臂,踉踉跄跄,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
这一次,儒夫上校可真的死了。
”3、第2段中对巴黎街道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章及相关背景,说说是一种什么意志,一种什么突如其来的生命力使儒夫上校能够站了起来,并穿戴的这样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开头老人的神色有点特别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天职(1)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
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的。
(2)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3)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
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给警察把他带走吧!”(4)“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
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5)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6)“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7)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惟在交警察前,他恳求把他放了。
他说:“海尔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
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
”(8)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诊所。
海尔曼一愣:啊,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仍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
至今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9)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10)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点同他进行古老的角斗。
(11)“亲爱的海尔曼,我和他都对不起你,可是我们遇了难……但愿你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仇恨。
”(12)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
现在在这种场合重逢,使他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
(13)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海尔曼,不由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14)“老实躺着,这是上帝的安排。
你是我永远难以宽恕的情敌,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
”(15)一个修补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多个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16)列夫斯基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愧悔地说:“如果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17)海尔曼说:“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恩怨。
”(18)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沙拉。
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
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
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道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叹息,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19)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
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
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上……(20)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21)“没有,他用得其所。
”(22)“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23)“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24)海尔曼牺牲了。
可城里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标语。
6、海尔曼医生面对文中的小偷和情敌,他对"天职"是怎样理解的?面对法西斯分子,他对“天职”又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说的前两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主人公海尔曼医生仁慈、宽容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2、A3、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柏林人们的凄惨。
作用是渲染气氛。
4、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强心理。
5、太好了!法军终于攻克了柏林胜利了,我想,巴黎人民再也不需要鞠躬于普鲁士军的脚下,不需要生活在被普鲁士围困攻陷的苦难之中,可以逃离水生火热的悲惨生活,开始自己原来安定的生活,不再受到侵略者的迫害与残杀了,相信祖国会越来越富强的,不必再处于他国的侵略之中。
6、面对小偷时,他不顾自己的损失,面对情敌时,他抛弃个人恩怨,在那时他履行的就是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
面对凶残的盖世太保时,他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那时他的天职就是替天行道,反凶残的法西斯7、刚正不阿/不怕牺牲8、因为他已经准备杀死盖世太保为民除害,并且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穿着干净的衣服,在敌人面前有尊严的死去。
9、盖世太保杀人无数,人民饱受其害,今天是个好机会,此时此刻我应当为民除害,牺牲我一人,日后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也是值得的。
这或许不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但却是每一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应当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