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4)二、工程区域概况 (6)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6)2. 土壤类型与农作物种植结构 (7)3. 水资源状况及用水需求 (9)三、节水灌溉技术方案设计 (10)1. 设计原则及思路 (11)2. 灌溉方式选择 (12)3. 灌溉系统布局与规划 (13)4.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14)四、水资源配置与利用优化 (15)1. 水源选择及水量保障措施 (16)2. 水质处理与净化流程 (17)3. 水资源调度及配置方案 (18)4. 节水措施与雨洪利用策略 (19)五、工程实施计划及进度安排 (20)1. 施工准备工作 (22)2. 施工进度计划及时间节点安排 (23)3. 质量保障与安全管理措施 (24)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25)1. 工程投资预算分析 (26)2. 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27)七、工程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 (28)1. 工程效益评估 (29)2. 运行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30)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灌溉工程已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还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水灌溉的号召,推动地方农业向节水型农业转型。
水资源短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农业生产用水压力日益增大。
农业发展需求: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实施后的节水效果达到预定目标。
灌区工程节水措施方案

灌区工程节水措施方案一、节水意识培养1、加强灌区居民节水意识教育,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氛围。
2、组织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知识普及活动,向群众传递水资源稀缺的现状和严峻形势,引导居民理性用水,减少浪费现象。
3、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形成社会效应,提高人们对节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积极性。
二、改善供水设施1、提升灌区水利设施,完善供水管网,减少漏水和输水损失,提高供水效率。
2、采取先进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植物蒸腾蒸发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3、修建水质监测系统,动态监测水质数据,确保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用水质量。
4、优化供水设施,增加了解水、节水、截流和灌溉管道的可操作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供水效率。
三、合理灌溉管理1、实行科学的农业灌溉制度,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安排灌溉时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
2、加强农田水土保持,采取合理的排水和集水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4、加强灌区土地水分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灌溉,避免灌溉过量导致水资源浪费。
五、加强节水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灌区节水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节水管理机构,明确节水管理职责分工,加强对灌区节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建立灌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实施节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节水目标指标,建立灌区节水考核评价体系,对灌区的节水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推动灌区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加强政策法规支持1、加强对灌区节水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出台相关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节水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形成法律约束力。
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设计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水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某地区的节水灌溉滴灌工程,以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地点:某地区2. 项目规模:灌溉面积XXX亩3. 水源:当地水库、地下水4. 设计灌溉定额:XXX立方米/亩5. 设计流量:XXX立方米/小时6. 设计灌水周期:XXX天三、设计原则1. 节水高效:采用滴灌技术,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2. 灵活可靠:系统设计应考虑作物生长周期、灌溉需求等因素,确保灌溉系统稳定可靠。
3. 经济合理:在保证灌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4.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系统组成1. 水源工程:包括水库、地下水井等。
2. 水泵及动力设备:包括水泵、电机、控制柜等。
3. 输配水系统: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滴灌带等。
4. 控制系统:包括灌溉控制器、流量计、压力表等。
5. 田间工程:包括灌溉沟渠、排水沟等。
五、设计方案1. 水源工程(1)水库:水库设计应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并考虑蓄水、发电等功能。
(2)地下水井:地下水井应具备一定的出水量,满足灌溉用水需求。
2. 水泵及动力设备(1)水泵: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系统在规定流量和扬程下运行。
(2)电机:选择高效、节能的电机,降低能耗。
(3)控制柜:设计控制柜,实现水泵、电机的启停、调节等控制功能。
3. 输配水系统(1)主管道:采用PE管材,确保输水安全、高效。
(2)支管道:采用PE管材,根据地形地貌合理布置。
(3)滴灌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滴灌带。
4. 控制系统(1)灌溉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实现灌溉自动化控制。
(2)流量计:实时监测系统流量,确保灌溉效果。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资源紧张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水资源的短缺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急需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提高灌区的节水能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改造是实施水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灌区节水改造是指在保证灌溉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水利设施与灌溉技术、完善管理制度、改进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等方式,以提高单位产出水量和实现用水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益的目的。
因此,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灌区节水改造工程2. 项目地点:中国某省XX市XX县3. 项目规模:本次改造工程包括XX个灌区,总面积XX万亩4. 项目内容:对灌区进行综合改造,包括水利设施改造、灌溉技术升级、管理制度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等。
5.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XX亿元三、项目主要内容1. 水利设施改造水利设施是灌区灌溉的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改造工程将对灌区的水利设施进行综合改造,包括渠道改造、水闸加固、泵站升级等。
通过改善水利设施,提高水流输送效率,减少漏水和渗漏损失,保证灌溉水的供给。
2. 灌溉技术升级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用水量。
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田精准灌溉,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管理制度完善加强对灌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的用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调度计划,制定合理的用水指标,加大对违规用水的处罚力度,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4. 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小型水库、鱼塘、沼气池等,提高灌区土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灌区节水改造实施方案

灌区节水改造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灌区节水改造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效益,制定和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灌区存在着灌溉设施老化、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等问题。
传统的灌溉方式多采用洪水灌溉和地面渠道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浪费严重的情况。
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灌区的节水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改造目标。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2. 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三、实施方案。
1. 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 加强灌区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3. 对灌区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水资源的浪费;4. 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教育,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灌区节水改造实施计划,明确改造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2. 调查灌区的现状,确定改造的重点和难点;3. 开展先进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让农民亲身体验节水灌溉的好处;4. 加强灌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5. 开展农民节水意识教育,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2. 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六、总结。
灌区节水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意识培养,才能实现灌区节水改造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灌区节水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优化水资源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成本。
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灌区的综合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与措施1.完善灌区基础设施(1)对现有渠道、泵站等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2)新建或改造排水系统,解决因雨水过多导致的内涝问题。
(3)建设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便于物资运输和人员出行。
(4)安装智能灌溉系统,实现节水灌溉和自动化管理。
2.加强水资源管理(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灌区水资源状况。
(2)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如滴灌、喷灌等,降低灌溉水量。
(3)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如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
(4)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非法取水和污染水源。
3.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1)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2)引进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作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推广农业生态化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4.完善灌区生态环境保护(1)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如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生态设计,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3)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非法取水和污染水源。
四、项目实施步骤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环评审批等。
中期实施阶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等。
后期运营维护阶段:包括设施维护、技术升级、人员培训等。
五、项目预算与资金来源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维修和更新费用、节水技术改造费用、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费用等。
节水型灌区建设方案

节水型灌区建设方案一、灌区现状与问题。
咱这个灌区啊,就像一个大水桶,本来水就不是特别充裕,可还存在不少漏水的小窟窿呢。
现在用水的效率不太高,有些渠道破破烂烂的,水在输送过程中就偷偷溜走了不少,就像调皮的小孩,管都管不住。
还有灌溉的方式比较粗放,不管庄稼需不需要,一股脑儿地浇水,好多水都浪费掉了,就像把好吃的东西乱撒一地,多可惜呀。
二、建设目标。
三、具体建设方案。
# (一)渠道改造。
1. 首先就是要给那些破渠道来个大变身。
把那些渗漏严重的地方都修补好,就像给房子补漏一样,用一些新型的防渗材料,比如防渗膜或者混凝土衬砌,让渠道穿上一层“防水衣”,这样水就只能乖乖地顺着渠道流到田里,而不会到处乱渗了。
2. 对渠道进行优化设计,让它的坡度啊、宽度啊都更加合理。
就像给水流设计一条最便捷的高速公路,让水能够快速又平稳地流淌,不会在这里堵一下,那里拐个弯就把能量浪费掉了。
# (二)灌溉技术改进。
1. 推广滴灌和微喷灌技术。
滴灌就像给每一株庄稼都配上一个小水壶,一滴一滴地精准浇水,让水直接送到庄稼的根部,这样既不会浪费水,又能让庄稼喝得饱饱的。
微喷灌就像给庄稼下一场小雨,水雾均匀地洒在田地里,比那种大水漫灌可省水多了。
2. 建立智能灌溉系统。
这个系统可厉害了,就像给灌区装上了一个聪明的大脑。
它能根据土壤的湿度、庄稼的生长阶段等信息,自动决定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
就像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时刻盯着田里的情况,只不过这个老农不会累,也不会出错。
# (三)用水管理优化。
1. 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就像给每家每户分粮食一样,给每个用水户都规定好能用多少水。
根据土地的面积、种植的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用水定额,超了可不行,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避免浪费。
2. 加强计量设施建设。
在每个用水的口子上都装上水表,就像给每个用水的地方都安排了一个小会计,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每一滴水的用量。
这样谁用了多少水,一目了然,谁也别想偷偷浪费水。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设计方案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设计方案1 综合说明1.1灌区概况港口抽黄灌区位于省关中平原东部的潼关县和华阴市境。
灌区东西长30.5km,南北宽12.1km,总面积369km2。
设计灌溉面积21万亩,抽水流量7.15m3/s。
灌区涉及潼关县7个乡镇、华阴市3个乡镇,共125个自然村,总人口14万余人,耕地面积30.6万亩。
灌区已成设施灌溉面积12.02万亩,共分4个灌溉系统,分别为2~5级抽水。
已建成抽水站共11座,安装水泵电动机组47台套,总装机容量2.60万kw,建设变电站10座,架设输电线路52.6km。
已建成干渠4条,总长15.39km,支渠分支渠8条,长50.34km,支渠以上渠系建筑物316座,渠首站建成排沙漏斗1座。
1.2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本次改造的南头支渠2.09km(桩号6+205~8+292)、南头低支渠7.00km,(桩号0+000~7+000)、代字营支2.88km(桩号0+000~0+830,1+050~3+100),均位于南头塬灌溉系统,控制灌溉面积2.56万亩,占南头塬总灌溉面积的45%,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5,现状年灌溉毛需水量3801万m3,现状供水能力1675万m3,缺水2126万m3。
根据测算,南头塬灌溉系统改造全部完成以后,渠系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0.60,由此推算出本次改造后,南头塬灌溉系统渠系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0.52,认为田间水利用系数和净灌溉定额不变,则本次改造后灌溉需水量为3289万m3,较改造前减少512万m3,但南头塬系统仍缺水1614万m3,还需继续改造。
本次西傲站更新14sh-6水泵,配套电机大修,项目实施造后,改造水泵的出水效率可由现在的65%提高到95%,西傲站4台水泵平均出水效率可由现在的65%提高到80%,按现状年运行142天计算,供水能力可由973万m3提高到1112万m3,增加引水量139万m3,本次改造后吴村塬系统还缺水5万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1引言
灌区节水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
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稳定和适当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使水量浪费损失极为严重。
每年由于渠道引水决口,冲毁、淹没农田时有发生。
扶风县各工程设施破损严重,完好率低下,渠道输水能力严重不足,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小型灌区机井老化比较严重,耕地得不到灌溉,输水工程不配套。
基于上述现状,有必要对扶风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建设,灌区节水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灌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工程概况和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2.1工程概况
扶风县位于关中盆地西部,西宝高速、西宝北线中段,全县总土地面积745.8km2,耕地面积77.6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59亩,县内农田成方,道路成网,交通比较便利。
全县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00.6万亩,平均复种指数150%。
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苹果等,农业产业主要以畜牧业为
主。
2.2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
目前项目区已有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小型水库工程。
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陂塘9座,小型灌溉泵站343处,农灌机井2843眼,水窖810眼,小型灌区渠系291km,大中型灌区渠系1080km,机井灌区灌溉渠系117.3km,低压输水暗管112.8km。
设施灌溉面积5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3.4万亩。
全县共有宝鸡峡、冯家山灌区干、支渠道122.8km。
2000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改造、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灌区改造等项目,投入资金3100万元,共衬砌改造干、支渠38km。
县管水库共有11座,均为小型水库。
太川水库、官务水库、白家窑水库、五郡沟水库,共灌溉面积5.8万亩。
总体而言,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渠系建筑物损坏严重,抽水站年久失修,机泵老化,农田灌溉以土渠输水、大水漫灌为主,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单井控制面积小,灌溉保证率低。
无法满足灌溉需求,严重阻碍项目区经济的发展。
3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
为了改善扶风县灌区上述水利工程现状,对整个扶风县分4个项目区分别进行系统的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
整个节水改造工程的典型设计如下所述。
3.1机井工程设计
按照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用水量要求,设计井孔深度180m。
本
深度内可有四层水,总厚度为40m,井孔口径为550mm,井管材料采
用铸铁井管。
滤水管有效工作长度50m,实管长度130m,合计总长度180m。
管外填砾厚度为140mm,填砾直径10mm~20mm,砾料采用扶风县沙厂生产的标准砾料。
井壁管连接形式采用焊接连接。
根据井孔设计的地质条件和含水层岩性来确定计算参数,从井孔柱状图上得知含水层总厚度M=40m,含水层的岩性以粗中砂为主,选择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15m/d,采用滤水管有效工作长度L=50m,井孔直径D=550mm,滤水管外径ds=0.288m,井管直径d=0.25m。
为保证管井的使用寿命,避免过高的渗透流速对滤水管的腐蚀、结垢、堵塞等破坏,在设计中我们采用小于允许入管流速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Q=Л×dg×L×n ×Vg,将相应参数代入式中可得Q=195m3/h。
计算的理论出水量,代表了滤水管的进水能力,而设计流量应小于计算的理论值,所以应乘以0.3的安全系数,才能作为设计出水量,即Q=58.6m3/h。
3.2输水渠道设计
以法门镇齐村北十一支一斗渠衬砌工程进行典型工程设计。
渠道总长度850m,主要灌溉齐村的部分耕地,控制灌溉面积650亩,亩
均控制渠道长度为2.5m~3.1m。
渠道设计流量的大小,应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及所控制的灌溉面积,按照同一时期不同作物同时用水量的情况计算,计算得出渠道设计流量为0.1m3/s。
渠道纵坡比降的选择,应由实际地形条件而定,尽可能使渠底比降与地面坡度相一致,在满足灌溉引水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大的比降,但斗渠一般不大于1/500。
因此,根据项目区的地形特点,选渠道比降为1/600。
为了提高灌溉
效率,节水节能,节约占地,降低供水成本,同时也为了机械化施工,渠道断面设计为“U”型砼断面,渠道设计流量为0.11m3/s,纵比降为1/600,选用渠道断面为D40断面,衬砌厚度为5cm,选用C15砼
浇筑。
渠道每隔5m设一道伸缩缝,缝型为机械切割半缝,缝宽为2.5cm,缝内用焦油塑料胶泥填塞。
3.3抽水站设计
依据原有抽水站设计灌溉面积、设计流量、配套机泵型号不变的原则,对该项目区的35座抽水站实施改建设计,更换62台(套)新的节能机组,使其发挥原有的效益。
确定以扶风县项目区召公镇大槐村抽水站作为典型设计。
该工程位于信邑水库以南600m处,引水水
源为美水河水,控制灌溉面积380亩。
经实际勘测调查,该抽水站地形扬程8.23m,根据控制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轮灌天数、每天灌溉
时间及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设计流量,由设计流量和抽水扬程确定水泵型号。
确定了水泵的流量与扬程,可利用“水泵性能表”来选择所需水泵。
3.4低压暗管设计
本次工程拟钻凿180m深的钢筋砼管井1眼,根据已成机井水文
地质资料,机井出水量为32m3/h,静水位35m,动水位95m,地块长方形,东西长400m,南北宽234m,面积约为140亩,机井位于地块
西北角。
地块内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
作物种植方向为东西走向,地块北偏东稍高、西部较低。
设计灌水定额按式m=1000H γ(覻1-覻2)/η计算,根据该区实际情况,计算得小麦、玉米的灌
水定额40m3/亩,辣椒的灌水定额27m3/亩。
本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
玉米、辣椒生长期处在雨季,适当补充灌溉即可满足要求,取灌水周期为12d。
管道布设形式为梳齿状,依据管灌技术规范,结合地块形状以及经营管理体制,耕作习惯,机井出水量等实际情况,在地块西边界布设1条主管道,垂直主管道布设3条支管道,管道长度720m,在管道上安装出水口进行灌溉。
项目实施后,区内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日开机时数取16h,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根据机井控制面积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流量小于单井出水量,故采用单井出水量为设计流量。
管径采用经济流速法确定,根据计算得管道管径选择为外径110mm,内径105.6mm的UPVC管。
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为5.77m,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的10%计算,取0.57m。
水泵设计扬程由管道系统的水头损失(h),机井动水位(h 净),机井至供水最不利点的高差(△h)等确定,即H=h净+h+△h+2.0(出水口要求水头),该机井配套水泵设计扬程为
95+5.77+0.33+2.0=103.1m。
按照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进行水泵选型。
4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扶风县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计划衬砌渠道
82.1km,改造渠系建筑物639座;在机井灌区,新打配套机井41眼;铺设低压管道28.16km,出水栓981个;可新增灌溉面积7640亩,改善灌溉面积26222亩。
井灌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65提高到0.8;抽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提高到0.65;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379.42万kg。
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使其管理的灌溉面积增加1.3万亩。
该项目建成后,作物复种指数由150%提高到180%,年可增产粮食379.42万kg,粮价按现行市场价1.8元/kg计算,可增收379.42×1.8=682.96万元。
经济作物每亩
增收按100元计算,可增收3.39×180%×0.4×100=244.08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年可节水186.60万m3,按每立方米水0.1元计,可节约186.60×0.1=18.66万元。
整个项目实施后,共可增收945.70万元,取水的分摊系数为0.4,即水利项目净收益为925.54万元×0.4=378.28万元。
依据以上增量效益和增量费用的分析计算,并根据
有关评价指标计算规定进行分析计算,成果如表1所示。
由经济评价分析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2.44065%大于经济基准收益率8%;经济净现值844.10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7,大于1.0。
故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灌区环境充分得以改善,灌区林草地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将有利于灌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环境效益表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风沙灾害,防止泥沙流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等效益上。
扶风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能够结合项目区小水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选项,选项正确、布局合理,经济效益显著,并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