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共两课时1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

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看海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看海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青蛙看海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词:荡秋千、爬山、玩耍、捉小鸟、浅海、红橙黄绿蓝靛紫、海水、碎石、海边、岩石、远处、近处、潮水、翠绿。

2.能阅读理解课文,了解青蛙看海的事情。

3.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朗读课文。

4.能说一说自己去海边的经历。

二、课前准备1.教师备好教案和课件,了解课文内容,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每人备好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笔和本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了解课文主题。

2.出示海滩和青蛙图片,引发学生注意。

3.预告课文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新知(20分钟)1.认读生字词,强调拼音和笔画。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重点讲解生词和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领会词义和情感。

4.模仿课文语言表达和情感,练习朗读课文。

3. 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青蛙看海的事情。

2.每组学生选出代表,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3.整合各组意见,让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拓展应用(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去海边的经历。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海边经历。

3.教师点评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四、课堂作业1.读一读本课生字词,写下笔顺和拼音。

2.练习朗读课文,表达出其中的情感。

3.做一道小作文:写一写自己去海边的经历,不少于5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青蛙看海为主题,突出了自然环境和情感体验这两个方面。

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理解生字词和语言表达。

通过分组讨论和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作业的布置,巩固词汇和情感表达的练习,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青蛙看海》教案

【篇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讀准字音,記住字形,初步瞭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請小朋友們看圖片。

(放大海的圖片欣賞)說說你感覺大海怎麼樣?是啊,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師板畫高山),那麼它是怎樣登上這麼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師帶小朋友走進《青蛙看海》這個童話故事。

學生齊讀課題。

2、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3、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題目旁打問號。

二、初讀課文1、教師範讀課文。

讀後討論: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怎麼看到的?2、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3、檢查自讀效果。

(1)自己讀詞。

(2)你在字音上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雙”、“展”、“失”、“善”:都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蒼”;讀平舌音。

(3)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齊讀詞語。

(5)給生字找朋友。

三、再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四、初步理解內容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麼?2、讀後討論、補充。

五、教學生字1、(出示詞卡)讀讀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登”:“”字頭的三、四筆都是短撒,不要寫錯。

“吸”、“級”:右邊的橫折折撤是一筆,不要寫成兩筆。

“善”:中間兩點不要出頭。

“展”:下麵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課後筆順表,自學生字並描紅。

4、回饋檢查。

5、指導寫字。

6、教師範寫生字。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回饋,評析。

【篇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讀演結合,以讀為主,以演為輔,以演促讀,以演促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精讀感悟,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並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青蛙看海》这篇课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3.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汉字、词语,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的含义;4.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同伴进行简短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青蛙看海》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中的一些比喻表达;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新课导入(5分钟)•老师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述青蛙看海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自己阅读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尽可能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学生标出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尝试理解其含义。

3.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就青蛙看海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一些比喻表达进行讨论。

•学生尝试理解比喻所代表的意义。

4. 学生讲述故事情节(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青蛙看海这个故事的情节,让其他同学听懂。

•老师在讲述过程中,补充原文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5. 学生自由朗读(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尽可能熟悉文本和语言。

6.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还原课堂,重点回顾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总结课堂收获和不足。

五、课堂作业1.背诵《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尽可能熟悉文本和语言;2.练习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青蛙看海这个故事的情节,让家人听懂。

六、教学反思•整节课教学内容紧凑,时间把握得比较好,但是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老师的讲述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

•学生对比喻的理解有时仍然有些困难,需要进一步进行引导和巩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WORD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WORD教案

《青蛙看海》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诵读课文。

难点:诵读、感悟课文,体验文中蕴含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大海吗?喜欢大海吗?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一组关于大海的词串,大家还记得吗?齐读(小黑板出示词串)。

学生读,师放大海图,边指着大海边说:是呀,大海的海水那么的蓝,那么的一望无边,真让人喜欢呀!不仅是我们喜欢大海,有一只长期住在湖边的青蛙,也很想去看看大海。

(板书青蛙看海)2.齐读课题。

所谓学贵有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生答:①青蛙看到大海了吗?②它是怎样看到大海的?你们问的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学习一下这则故事。

二、精读课文(一)精读课文1-3自然段。

1.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数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句),谁来读第一句话?(指名读),嗯,读得不错,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回答)生答:这句话告诉我们青蛙看海的原因。

2.你能用:因为青蛙长期活在湖边,所以很想看看大海。

来说一说吗?生答:很好。

3.那么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吗?青蛙呀,就去问好朋友苍鹰,苍鹰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板书苍鹰)4.如果你就是那只苍鹰,觉得那座山高不高?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笔画一画。

(喏、只要、就)指名说一说。

读时要注意语气,师范读,指名读。

5.青蛙听完苍鹰的话是怎么说的?看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课文(出示图片及课文第二段)。

师:这段中有个词“善跑“是什么意思?(跑得快),你知道哪些动物是善跑的?(狮子、老虎、小鹿、狗)你觉得这座山高吗?青蛙觉得山高吗?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生找一找:从“天“哪、这么高、吸了口凉气、怎么上得去呢?)可看出,在青蛙看来,山太高了,自己根本上不去。

2024年青蛙看海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2024年青蛙看海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2024年青蛙看海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涉及章节为《2024年青蛙看海》。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故事主题,掌握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学习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以及通过故事学习友谊、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2024年青蛙看海》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2.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如“宇宙”、“火箭”、“友谊”等,并能灵活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新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故事主题的把握,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故事情节,宇宙和火箭的图片,词汇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和火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a. 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内容。

b. 学生尝试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图片中的人物或事物。

2. 故事学习:a.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c. 老师讲解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学生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a. 老师给出例句,引导学生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a. 学生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b.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a.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b.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2024年青蛙看海2. 重点词汇:宇宙、火箭、友谊、一般现在时态3. 例句展示:The frog goes to the universe in 2024.(青蛙在2024年去了宇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你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2.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能够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难点: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抽象概念。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课件、学生手册、笔记本电脑。

四、教学流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仪播放相关动物的图片,带领学生做感性的认知活动,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导入新知(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青蛙的生存环境、习性和特点,引发学生对青蛙的好奇心。

3. 阅读故事(3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青蛙看海》,并通过课件展示故事的图片和文字,带领学生读懂故事,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的教育意义和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深入思考。

4. 讨论与练习(3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有关故事的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并鼓励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向学生布置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留下本课所学的故事,以巩固学生的语
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的关键在于生动有趣、有趣引导思考。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对青蛙的认知得到了提高,热情和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同时,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1.了解青蛙在截蟹的时候被带到了海边,在那里看到了美丽的海景。

2.学习一些描述海景的词语,如“海浪翻滚”、“海面上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等。

3.学习使用“看”这个动词,如“看见”、“看到”、“看过”等。

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听、说、读的方式,理解、形象地表达出描述海景的词语。

2.能够自如地使用“看”这个动词,正确地使用“看见”、“看到”、“看过”等。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故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描述海景的词语,如“海浪翻滚”、“海面上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等。

2.掌握使用“看”这个动词,如“看见”、“看到”、“看过”等。

2.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些较生僻的描述海景的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对“看”这个动词的使用不熟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师生共读标题《青蛙看海》,让学生猜想如果青蛙来到海边会发生什么事情。

2.导入“看”这个动词,问学生平常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看”。

2.阅读(20分钟)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阅读《青蛙看海》。

2.细节分析: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在夜里看到的美丽海景,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及描述海景的词语。

3.宝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隐藏的意思。

3.巩固(15分钟)1.让学生自己回忆青蛙看到的海景,并描述出来。

2.师生共同创作,编写一篇描述海景的文章。

3.听力训练,听取老师口述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使用哪个“看”动词。

4.拓展(10分钟)1.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

2.讨论生活中用到的一些与看有关的词语,如“观看”、“望远镜”等。

四、教学评价1. 自评1.整体评估:本次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认为教学效果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座、吸、完、失、阶、定、现”7个生字,会认“期、湖、哪、善、级、累、歇”7个只认不写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前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好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

2、正确、美观地书写“座、吸、完、失、阶、定、现”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明白文中青蛙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将来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祝愿各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活在湖边的一只青蛙也有自己的愿望。

要实现愿望,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青蛙看海》,学了之后,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跟老师一起把“青”字写一写。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注意,把青字的后鼻音读准了,再跟着老师把课题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5)指导长句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①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②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过渡:生字读流利了,句子也通顺了,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3、分段指导朗读,读好不同角色的说话语气。

感受青蛙的心情变化。

4、播放课文动画。

学生小声跟读。

第二遍静音,然后学生试着配音。

三、内容回顾。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停顿与重点词句。

2、组织学生讨论: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2)青蛙的愿望是什么?它是怎样实现自己愿望的呢?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座、吸、完、失、阶、定、现”
(1)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书空这7个字的笔顺。

2、打开优教学生字。

进一步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3、学生临习生字。

五、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青蛙看海》”,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看谁还记得它们?
出示词语: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积累词语
过渡: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1—3自然段。

1、学习第一段
(1)速读,要求用文中词语填空:青蛙长期生活在(),很想看看()。

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就能看到()了。


(2)指名填空
(3)齐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同桌讨论:
①这是怎样的一座大山?怎么知道的?
②登这么高的山,开始小青蛙有信心吗?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交流,师生及时订正。

重点指导体会青蛙的想法和心情。

适时进行句式转换训练:怎么上的去呢?
(3)齐读,体会一下青蛙的想法和心情。

过渡:面临困难的小青蛙此时是多么想要得到苍鹰的帮助呀!那苍鹰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师重点指导读出苍鹰的肯定语气。

适时进行句式转换训练: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2)齐读,体会苍鹰以肯定语气告诉青蛙:你不登上山顶,就不可能看到大海。

过渡:那苍鹰帮助了小青蛙了吗?(没有)此时青蛙是什么心情呢?(失望)就在青蛙失望的时候,谁来到了它的面前?(小松鼠)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下面,我们再来学习4—11段,看看它们是怎样登上山顶的?
(二)精读4—11自然段。

1、自由读4-10段,展示问题:
(1)青蛙一直认为自己无法登上山顶,而现在却信心十足的开始一级一级跳台阶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小松鼠对它的鼓励)
(2)小松鼠又是如何鼓励青蛙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分颜色出示不要旁白的对话)
2、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课件展示: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一下好吗?
3、读句体会,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谁愿意做这只鼓励帮助青蛙的小松鼠?谁又愿意来当这只终于有希望看到大海的青蛙呢?
过渡:青蛙和小松鼠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上了连苍鹰都认为太高的山顶,真是太厉害了!那他们面对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呀?请再来默读第11段,画一画。

5、学习11段
(1)默读11段,展示问题:青蛙和小松鼠面对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呀?
(2)指名交流,师生评价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它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提示:摔倒、冷、饿、累、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4)总结:是呀,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就是我们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让我们能够快乐的面对困难,再苦再难也不觉得累!青蛙就是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快乐地面对并战胜了困难,所以他们不知不觉的(引生说——)你能用不知不觉
说一句话吗?
(三)学习第12段
1、他们登上了山顶(板书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播放课件)此时此刻他们是什么心情?(喜悦、激动)就把这种心情送入文中,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想象说话:多么令人激动呀!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小青蛙会对你身边的好朋友小松鼠说些什么?(以对话的形式)
提示:小青蛙感谢小松鼠,然后老师做小松鼠说:不用客气,我想告诉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青蛙,你是一只有志气的小青蛙,我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的。


“小青蛙,无论做事情,只要从脚下开始,从现在开始,付出了行动,就算再远的路再高的山,你也一定能达到。


过渡:刚才小松鼠的话,老师也把它送给你们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三、总结主题。

1、展示问题: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世上无难事,只要能登攀!(板书)
过渡: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能登攀!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把道理铭记于心。

2、播放《青蛙看海》动画视频。

3、动画片看完了,我们知道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中我们又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青蛙看海》”,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完成相关练习册。

2、请小朋友们收集有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故事,放到自己的资料袋中。

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