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油类记录簿填写指南2.1

合集下载

油类记录簿》的规范记录

油类记录簿》的规范记录
《油类记录簿》记载。
日期 月/日/年
代号 字母
D
细目 数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14
15(4)
13 14 15(2)
作业记录/负责人签名
About 5.2m 3 from bilge wells Startedat 08:00 and stopped at 09:20 Transferred into bilge water collecting TK Total quantity retained 7.4m3 About 4.5m3 from bilge water collecting TK Started at 09:30 and stopped at 11:00 Though 15 ppm equipment 32000’.7N 123048’.2E 32017’.3N 123053’.8E (签名)
日期 月/日/年
代号 字母
H
细目 数码
27(1)
作业记录/负责人签名 Hong Kong
27(2) Started at 06:00 and stopped at 10:00
27(3) No.1C,Fo 151.28t,Total 172.56t.
No.2C,Fo 249.32t,Total 266.78t.
船于x年x月xx日经过焚烧炉约96h运行,共焚烧 约3m3残油,并测得污油柜内残油量为2.1m3,
日期 月/日/年
代号 字母
C
月/日/年 C
月/日/年 C
细目 数码 11(1)
12(1)
12(3)
作业记录/负责人签名
Sludge Tk maximum capacity 14.0m3 Total quantity retained 8.9m3 (签名) About 12m3 sludge transferred from Sludge Tk. Total quantity retained 0.3m3 At Dalian port. (签名) About 3m3 sludge incinerated from Sludge TK ,Total quantity retained 2.1m3 Total about 96 hrs (签名)

油类记录簿记录说明

油类记录簿记录说明

油类记录簿记录说明关关于船上《油类记录簿》记录方式的说明船上防污染设备文件资料准备一、对本公司经营的 400 总吨以上非油船而言,要求轮机长在接任后首次进行船上油类处理记录以前,务必向船长借阅本船最近期《国际防止油污》证书(P IOPP 证书)和附页 FORM- -A A ,了解本船防污染设备方面的全部证书资料。

二、轮机长在接任后,进行首次船上油类处理记录以前,应将下述防污染文件/设备资料整理复印下来,夹在《油类记录簿》首页或压在工作写字台玻璃下,以便记录时对照:1. IOPP 证书附页 FORM-A3.1/ 3.3 条列明、经主管机关认可本船全部残油舱和含油污水舱/柜的准确名称/舱容资料;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附则 I 第II 章第 10 条(1、2 款)规定的“特殊区域”(禁止排放任何油类和油性混合物)资料(复印 MARPOL73/78 公约20__2 综合文本 27/28 页); 3.油水分离器/焚烧炉/生活污水处理器的型号、额定处理能力、厂家资料和该设备的船用产品证书复印件;实施记录三、根据 MARPOL 73/78 防污公约附则I“防止油类污染规则”II 章 20 条(4)的规定,我司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的船舶,油类记录簿应以中文(船旗国官方文字)和英文两种语言进行记录,遇有争议或不一致情况时,以船旗国官方文字的记录为准(MARPOL 73/78 防污公约 20__2 综合文本 48 页,请船长、轮机长特别注意该记录要求)。

四、对于本公司经营的 400 总吨以上通用/杂货船而言,无(A)(B)项记录内容。

五、 C 项记录----残油的收集和处理对于C11 “残油的收集”记录项, 在每周和航次结束时,应分别以 C11.1/ C11.2 代码格式,记录船旗国主管机关许可船上用于最终处理(待焚烧/分离/岸收)存储的全部残油舱和含油污水柜当前实际存量;注意这些舱柜的记录名称一定要与船长存《国际防止油污染证书》附页格式 A A ( FORM- -A A )3 3.1/ 3.3 条列明的残油舱和含油污水柜名称相同,每周或抵港日应核对各污油水舱实际存量与记录数量是否相符(通常应略大一点)。

油类记录簿的操作记录指南

油类记录簿的操作记录指南

油类记录簿的操作记录指南第Ⅰ部分-机器处所作业(所有船舶)1. 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其第六十一届会议(2010年9月27号至10月1日),批准油类记录簿第Ⅰ部分的操作记录指南-机器处所作业(所有船舶)(MEPC 61/24第7.38段),在附件。

2. 指南旨在通过为船员提供关于如何以正确的代码和项目编号在油类记录簿中记录各种操作,以符合船上MARPOL公约的要求并与港口国检查程序相一致。

3. 欢迎MARPOL公约缔约国政府鼓励悬挂其国旗的船舶执行和应用上述指南,并在所有船舶经营人、验船师和港口国检查官中进行传播。

附则一般指南• 本指南仅包含C至I部分• 操作应按在船执行时间顺序记录。

• 日期应以dd-MONTH-yyyy格式记录,例如,16-MAR-2009。

• 含油垃圾焚烧或退岸处理和使用过的滤器处理应只在垃圾记录簿中记录。

• 所有项目由高级船员或与操作有关的主管高级船员填写和签字,每一页记录完毕须由船长签字。

• 连续记录之间不应留有任何空行。

• 如果已在油类记录簿(ORB)中记录错误记录,应立即通过在错误文字中间划单横线方式删除,使错误记录仍然清晰可见。

错误的记录应签名并注明日期,下面附新的修正记录。

• 舱室名称应按照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的格式记录。

• IOPPC中3.3条所列舱底水舱存水量的记录是自愿的,并非公约的要求。

• 与OWS有关的项目一般性维修记录仍是自愿的,无须在ORB中记录。

注:红体部分是船管部解释和建议代码C.11的使用:残油(油泥)的收集例1残油(油泥)舱每周存量(附录下所列舱室)例2人工收集残油、废油、油泥等入残油(油泥)柜(附录下所列舱室)说明:操作人员在残油(油泥)(通过泵)驳运到残油(油泥)舱处初始的人工收集。

这类操作示例如下:1. 从燃油分离泄放舱中收集残油(油泥)(此处的泄放舱应是指附录3.1中未包括的舱柜,如已列入附录3.1中,此种转驳必须记入“C-12.2”)2. 通过机器设备油底壳泄放收集残油(油泥)3. 向残油(油泥)舱中加入燃油(残油舱内所有存量视为残油)4. 从污水舱收集残油(油泥)- 这种情况下还需记录污水的处理操作(即“D-15.1或15.3”项记录,此项操作很少遇到)另外,油水分离器运行时的自动排油,不属于此类。

【轮机】油类记录簿的规范化记录

【轮机】油类记录簿的规范化记录

【轮机】油类记录簿的规范化记录1日期?日?月(英文简写大写)?年2签名1.每一项操作3/E签名2.每一项操作C/E签名3.每一页记录完Captain签名4.签名尽量用英文(汉语拼音)3修改修改前的内容要清楚,划斜线,并签名.4主要记录项目1.各污油柜,污油舱每星期(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一星期)记录一次存量.日期:?日?月?年项目:PIC项序及内容:11.1油柜名称FO Drain TK;H.F.O SLudge TK;NO.1 Waste oil Tk;NO.2Waste Oil Tk;L.O Drain TK;L.O SLudge TK;Scav.Box Drain TK;Stuffing Box Drain TK11.2油柜总容积(固定值,与油类记录簿登记值一致)11.3实际测量值11.4手动回收污油量(每月需要记录1~2次,每次0.02m3左右,清洗滤器的残油,厨房的污油等)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2.每星期记载污油舱存量(距前一次记载日期不能超过7天)日期:?日?月?年项目:PlC项序及内容:11.1 Bilge oil tank11.2 Cap.?m3(总舱容)11.3 Retained(残留量实际测量值)11.4 手动回收油量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3.每星期记载污水柜存量(距前一次记载不能超过7天)日期:?日?月?年项目:I项序:(空)内容:Weekly inventory of Bilge TKCap.?m3(总舱容)Retained?m3(残留量测量值)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4.主机冷凝水放入污水柜(有需要放入时记载)日期:?日?月?年项目:I项序:(空)内容:?m3 water from cooler of M/E drain toBilge TK.Cap.?m3(总舱容)Retained ?m3(残留值测量值)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5.机舱污水井污水收集泵入污水舱日期:?日?月?年项目:PID项序及内容:13.?m3bilge water from E/R bilge well to Bilge TK.14.start:?(开始时间)stop:?(结束时间)15.3 Bilge tank Cap.?m3(总舱容)Retained ?m3(残留测量值)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6.污水舱污水通过15PPM油水分离器距最近通岸线12海里以上排放入海.日期:?日?月?年项目:PID项序及内容:13.?m3 of Bilge water from Bilge TK.to overboard.Cap.?m3(总舱容)Retaind ?m3(残留测量值)14.start:?stop:?(船钟时间~要和油水分离器电子记录仪上时间一致)15.1.Through 15PPM equipment overboard.position start:?(船位~甲板部提供)position stop:?(船位~甲板部提供)签名:3/E,C/E(日期:3/E,C/E)7.各污油柜驳入污油舱.日期:?日?月?年项目:PIC项序:12.2内容:?m3 Waste Oil from Seav. Box Drain TK.toBilge oil TK.Cap.?m3;Retained ?m3m3 Sludge oil from L.O. sludge TK. to Bilge oil TK.Cap.?m3; Retained ?m3m3 Sludge oil from H.F.O. Sludge TK.toBilge oil TK.Cap.?m3;Retained ?m3.Bilge Oil Tank.Cap.? m3; Retained ? m3.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8.污油回收记载(附污油接收证明).日期:?日?月?年项目:PIC项序:12.1内容:?m3 sludge oil from Bilge oil TK.to Shore Facility(岸上接受装置~最好注明污油船船名或者卡车公司)during ? (港口名称)Port.Bilge Oil TK. Cap.?m3;Retained ?m3签名:3/E,C/E(日期:?日?月?年)。

油类记录簿格式

油类记录簿格式

7. 终止排放时的船位。

8. 排放期间的船速。

9. 排放的方法。

.1 通过100ppm设备;.2 通过15ppm设备;.3 排入接收设备。

10.排放的数量。

(C)残油(油泥)的收集和处理11.残油的收集每航次结束时船上留存的残油(油泥)的数量,这种航行必须超过一周,当船舶在短航程上,残油量应每周记录一次:.1 适用于分离出的油泥(燃油和润滑油的净化所产生的油泥)和其他残油。

-注明油舱编号-油舱的容量(立方米)-留存残油的总量(立方米);.2 适用于除.1以外的舱室布置,其他残油(例如在机器处所的排水口,泄漏,耗损油等所产生的残油)。

-注明油舱编号-油舱的容积(立方米)-留存残油的总量(立方米);12.残油的处理方法陈述油舱排空时处理的残油量和保留在舱里的油量:.1 排放接收设备(注明港口)[注(2)];.2 驳入另一(其他)油舱(注明油柜编号和油舱的总容量);.3 焚烧(注明操作的整个时间);.4 其他方法(予以说明)(D)机器所处积存的舱底水非自动排出舷外或其他处理13. 排放和处理的数量。

14. 排放和处理的时间(开始和结束)。

15. 排放和处理的方法:.1 通过100ppm设备(注明开始和结束时的船位);.2 通过15ppm设备(注明开始和结束时的船位);.3 排入接收设备(注明港口)[(2)];.4 驳入污水舱和货舱(注明油柜编号;说明转驳的数量和油舱里保留的总量)(E)机器处所积存的舱底水自动排出舷外或其他处理16. 系统转入自动方式操作,向舷外排放的时间和船位。

17. 系统转入自动方式操作,把舱底水驳入货舱的时间(注明油舱编号)。

18. 系统转入手动方式操作的时间。

19. 向舷外排放的方法:.1 通过100ppm设备;.2 通过15ppm设备。

(F)排油监控系统的状况20. 系统故障的时间。

21. 系统恢复运转的时间。

22. 故障的原因。

(G)意外的或其他异常的排油23. 发生的时间。

船舶油类记录簿记录指南

船舶油类记录簿记录指南

船舶油类记录簿记录指南这里所介绍的,只是油类记录簿第I部分,针对所有船舶机舱的污油水操作记录。

记录中的时间格式应为dd-MONTH-yyyy, 例如01-MAR-2022,为避免造成误解,日期和年份用阿拉伯数字,月份用英语缩写。

下面是从代码C到代码I,一共27种情况下油类记录簿的记录样本,其中油渣处理为1-9,机舱处所积存舱底水非自动排放或其他处理为10-13,机舱处所积存舱底水自动排放处理为14-15,滤油设备状况为16,意外或其他异常排油为17,燃油或滑油加装为18-19,额外的操作和一般说明为20-27:注意:操作者开始通过泵浦手动驳运(通过泵浦)将油渣(泥)进入油渣(泥)柜,类似操作如下:1、从燃油分油机泄放舱收集残油(泥),2、收集来自机器设备集油槽、油底壳泄放的油渣(泥),3、加装燃油入油渣舱(泥)舱(油渣舱内所有存量视为残油),4、收集来自舱底污水储存舱的油泥—这种情况下还需记录污水的处理操作(即D 15.1或15.3项记录)另外,油水分离器运行时自动排油,不属于此类。

备注:船长应该从接收设施操作人如油驳、槽罐车等处索要详细注明接收油泥量,及接收时间的收据或证明,该收据或证明粘附在油类记录簿机舱处所PART I 上。

备注:收集舱底水操作无需说明,因此只需要污水存量记录.。

油泥/油渣舱柜舱容不应做C.12.X项记录。

备注:如果该项操作开始为人工操作,操作时可能要求记入代码“C 11.4”项。

备注:滤油设备状况也包括报警设备及自动停止装置,如果适用代码“I”项也应记录,表示由于滤油装置或油份计故障,排舷外阀的铅封,当系统恢复时应使用代码F19/20/21,F19记入系统故障日期及时间,F20记入系统恢复时间。

备注:滤油设备状况也涵盖报警、自动停止装置,如果适用代码“I”项也应记录,表示由于滤油设备故障时排舷外阀的铅封。

备注:如果与滤油设备或油份计故障有关系,油类记录簿中F项也应适当记录。

正确记载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

正确记载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

正确记载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船上记载《油类记录簿》不规范,甚至让港口国检查官看不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不熟悉记载细目综合一览表《油类记录簿》前页,有记载细目综合一览表,是国际标准(2007年1月1日生效的最新修订版,E自动船外排放只保留16、17、18,删除原19船外排放方法,其后原20~27各递进一号。

故原H装燃油和润滑油之27.1、27.2、27.3和27.4,分别修正为26.1、26.2、26.3和2 6.4,仅是代号改变),包括8项作业,以字母A~H表示;26类细目,以数码1~26表示。

轮机员理应熟悉并按该标准填写。

但某些人记载前不熟读并理解记载细目综合一览表,记载时贸然下手,以至错误多,内容不能简明扼要,写了一大堆,别人看起来费劲或看不懂,甚至混淆符号字母与细目数码,更有甚者,随意更改,墨迹斑斑。

(2)培训不足船上,公司安排有关《油类记录簿》记录的培训不充分,在船船员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学校里有关防油污课程,重点放在国际公约和设备,《油类记录簿》教材不规范,老师往往泛泛而论一带而过,学生往往还是一片空白,到船上面临实际情况就无所适从。

(3)英文程度不佳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分,现在时、过去时、进行时混淆,内容表述不清、外国人难了解问题所在,等(4)船员故意伪记,大部分是迫于公司压力这些现象,既需要业界和学界重新评估培育现代轮机员能力,也需要现有轮机员加强学习。

现以机器处所《油类记录簿》上轮机员最常填写的10个项目为例,与轮机员共同探讨。

1《油类记录簿》记载要求1) 记载《油类记录簿》,有明确要求和固定格式:2) 每页必须填上船名、船舶编号或呼号3) 使用船旗国官方文字记载。

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的船舶,还要用英文或法文记载。

4) 逐行逐页填写,不可留空白间隔,不可毁页。

5) 若填写错误,应在错误记录上划一横线表示删除并在旁边签上负责人姓名、日期,再重新起行填写。

6) 代号(字母)和细目(数码)明确无误,作业记录简明扼要。

油类记录簿填写说明(机)

油类记录簿填写说明(机)

油类记录簿的填写要点1.在油类记录簿使用前,应对其检查看适用范围是否符合,对机舱来说应使用----机器处所作业,同时在封页上应有海事主管机关的签署章,对该页的相关内容应作填写如船名、船舶编号或呼号、吨位、开始使用时间等。

2.在记录操作前应对记录页上方的船名和船舶编号或呼号作填写,同时将不适用者用记录笔划去如货油∕压载的作业3.油类记录簿是法定文件,记录应真实同时应尽可能用代码,日期按年月顺序排列,每记完一项作业时,作业负责人应签署姓名和日期,每记完一页时,应送船长审阅签署。

4.记录簿中油水数量应准确,一般掌握在小数点后一位,数量有条件还应考虑温度等对其的影响。

5.机舱对油类记录簿记录情况一般只在“C”“D”“H”发生,对其它项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

6 具体记录示范6、1加油作业(本项记录仅指对船舶自用的燃润油作业)例:“恒顺达”号轮2002年11月19日在南京2泊位,加20号重柴油50吨,0号轻柴油10吨,14号散装滑油1000升。

重柴油加入船舶A舱和B舱两舱,A舱(舱容38M3)原舱内存油5吨,加入油后为30吨;B舱(舱容50M3)原舱内无存油,加入油后为25吨。

0号柴油加入轻油日用柜和2号轻油柜,轻油日用柜(舱容5、5M3)原舱内有油2吨,加入后存油为4吨;2号轻油柜(舱容18M3)原舱内有油5吨,加入油后存油13吨。

14号散装滑油加入滑油贮存柜(舱容2M3),原有400升加入后1400升。

作业时间为1430---1600,作业负责人为王强●记录要求加入舱应该记录两个数据:加入的量和加入后油舱内的总量如上A舱25吨(30吨)。

25吨为加入的数量,30吨为加入后舱内留存的总量。

●加入油的总量=各受油舱的加入量之和,如重柴油50吨位=A舱25吨+B舱25吨。

轻柴油10吨=轻油日用柜2吨+2吨轻油柜8吨。

●加入后留存舱内的数量不得大于舱容M3和密度(比重)之积,否则表明该油舱溢油或记录不真实。

●滑油一般只对散供滑油作记录,加桶装滑油可以不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舱油类记录簿填写指南(2011)《〈73/78防污公约〉修正案》已经正式实行,我国海事局也对应发布了2011版本的机舱《油类记录簿》。

为了方便广大轮机员尽快适应新修正并正确填写机舱《油类记录簿》,特编写此指南。

本指南包含了机舱《油类记录簿》中《记载项目一览表》的C、D、E、H项。

供参考。

一、机舱《油类记录簿》的常规填写规范:1、阅读《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请填写人员认证阅读本轮《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并将该证书中From B 包含3.1、3.3项目的相关页的复印件贴于《油类记录簿》的封面内。

2、划去不适用项目划去不适用项目应用直尺划单横线。

3、日期填写日期填写格式应为dd-mmm-yyyy。

例如:01-Jan-2011。

填写内容应为该项操作完成的时间。

4、数据填写填写小数点后位数,参阅《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内关于舱容的小数点后位数。

数据单位必需填写。

注意区分m3/MT等,避免笔误。

5、中文、英文的使用设备英文名的描述须与《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上标注的完全一致。

设备中文名的描述可参考船舶完工图、舱容表等等官方资料中对舱柜的中文标注。

填写时先填中文项,然后换行填写对应英文项。

如中文项一行内填写不完则换行填写,待中文项填写完整后再换行填写对应英文项。

即中文英文各占一格、互不穿插。

6、签注每完成一个字母代号的记录都需要填写人员签注并标明日期。

签注格式为:签名(空格)职务(空格)英文名(空格)dd-mmm-yyyy 。

记录每填写一页后船长签字为该页记录完成。

7、修改笔误认真填写不要随意涂改。

如必须修改,应用直尺划单横线将错误部分划去,并在修改部分附近签注。

禁止涂黑、修正液覆盖等错误操作。

8、范例范例以年池轮为依据,其他船舶按照本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年池轮《国际防止油污证书》(部分样张)3.1该船设有如下残油舱3.3 该船设有如下储存舱(柜)用来留存船上的含油舱底水《油类记录簿》完整页样张船名NAME OF SHIP 年池NIAN CHI船舶编号或呼号DISTINCTIVE NUMBER BPGBOR LETTERS货油/压载的作业(油轮)* / 机器处所的作业(所有船舶)*CARGO/BALLAST OPERA TIONS ( OIL TANKERS ) * / MACHINERY SPACE* 不适用者划去船长签名Delete as appropriate Signature of Master 周玉才二、C残油(油泥的收集、转移、和处理)11 残油的收集该项目主要用以每周结存,请每7天记录一次。

保持记录的连贯性。

所有在《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3.1内的所有舱柜都必须如范例这样连贯填写,中间不穿插其他项目。

填写的数据须于实际情况相符,尽可能减小误差。

11.4 人工收集残油的数量该项旨在强调机器的修理过程中涉及的油类物质的去向,并不需要每周结存。

C11.4项目虽不和其他C11项目一样需要每周结存记录,但是也不会独立出现,即不会出现如下记录:对于C11.4除了上面提到的机器油底壳等的项目外还应该记录包含:[1] 将燃油加入到各种污油柜(所有污油柜的内容物均应被视为残油)。

[2] 收集自各水舱(比如清洁水舱的操作,人工将水舱的水转驳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内3.1的油舱,人工清洁水舱内的油泥油脚)。

C12 残油的处理方法C12.1排入接收设施回收机构不仅限于船舶。

回收作业完成后,务必取得回收证明单。

(根据《国家7号令》的要求,凡在港期间进行油泥、水,垃圾等回收操作,均须在办理出口签证/联检前换取海事机关引发的回收证明单,鉴于国外PSC检查等需要,建议在获得海事机关的回收证明前,船上可预先复印回收机构的证明留底备查。

)样表12.1:C12.2驳入另一(其他)油舱情况一:此种情况为C12.2记录中的一大类型,即指:《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将3.1列表中舱室的处理水驳运到3.3列表中的水舱。

情况二:《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对3.1列表中舱室进行互驳的作业。

样表C12.2b:C12.3焚烧该项目旨在描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1的舱柜或3.2.3所列舱柜中,残油焚烧处理的记录。

由于各轮焚烧炉油柜所在《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的位置不同(如年池该舱列于3.1栏中,有些船舶证书中则没有)。

因此,此处分两种情况开始说明:情况一:焚烧炉油柜在《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的3.1栏中情况二:焚烧炉油柜不在《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的3.1栏中C12.4其它方式:由于蒸发这一项目无法度量水的去向,因此可以作为除去其它项目转运后,残油缺失的量的一种补充。

填写该项目要求切实核实各油舱的残油数量差。

三、机器处所积存的舱底水的非自动选外排放、转移或其它处理(一)将《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3栏水舱中的污水通过15PPM排放样表Da:(二)将污水井的水转移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3栏的水舱中(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3栏水舱中的互驳、样表Dc:(四)将《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3栏水舱中的污水转驳到3.1栏的油舱中该操作需要同时记录到C11.4项目中。

样表Dd:四、机器处所积存的舱底水的自动舷外排放、转移或其它处理(一)《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 3.3舱柜经过15PPM设备自动排除舷外考虑到船舶检查的各种情况,经过与上海海事局危防处研究,整个E项的中文部分务必完全参照样表。

英文部分按IMO公约指南如范例填写。

(二)将污水井的水自动转移到《国际防止油污证书》(IOPPC)中3.3栏的水舱中样表Eb:五、加装燃油和散装润滑油(一)加装烧油注意固定格式的使用:26.3 XXXX吨ISO 8217 (2010) XXX CST 含硫量X.X%的燃料油……对应英语的固定格式:XXXX MT of ISO 8217 (2010) HFOXXX CST X.X% S……此处应注意单位,并不是m3,而是MT。

加装烧油的数量应该与供货商提供的报告为依据,而不是船上自己测量的数据。

加装数量、含硫量的数据及其小数点后位数应该与供货商提供的报告一至。

如存在多个油舱分装,则这些多个油舱的加装数据之和等于加装总数,不可因为测量等的关系而发生误差。

注意范例中日期的记载,该类跨天作业的时间日期应该以结束该作业的时间日期为准。

样表Ha:(二)加装滑油(船装)该记录只适用于船装润滑油,不适用于桶装。

(三) 加装滑油(桶装)该记录只适用于桶装润滑油,不适用于船装。

虽然IMO 规定中表述可不必记录桶装滑油,但为了更严格地管理油类物质,尽可能防止油类物质污染海洋的事件发生,我国国家海事局明确要求记录桶装滑油。

如遇大油公司检查有疑问时请向其说明。

*范例的环境假定:2011年1月24日2330时,我轮开始吊运桶装主机系统滑油,1月25日0001时结束作业,当时并未将滑油加入滑油舱。

稍后,船舶航行,在海上某一时刻,开始加装滑油。

那么,根据海事局的要求,应注意油到船期间的操作时间,而不是船上加油的时间。

因此特别定义要求如下:[1]记录簿中的时间系指吊桶上船的时间;[2]滑油的量按照吨来计算,如果供货商给的报告中含有顿量化数据,则用其数字记录,如果没有,则用208(升)/1000*密度(0.94或根据报告数字)*桶数来计算。

六、补充说明:(一)IMO版本中范例23、24的情况由于船舶安全的要求,机器处所与甲板工作区域应该是两个完全隔离的场所。

一般情况期间不允许有存在固定或临时性的管路将这两部分连通,即使这种连通存在腰截、止回、单向阀门等等。

因此,正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将机舱内的残油通过任何途径驳入到甲板SLOP舱。

因此,严禁在油类记录簿中出现类似记录。

(二)排放含油混合物的有关规定船舶在非特殊区域航行,机舱通过符合主管机关认证要求的、工况良好的15PPM油水分离器进行排放含油混合物操作时,防污公约并没有像广大轮机员普遍认识的“需要离最近陆地12海里”、“船速要求7节”等等的要求,而是只要满足“船舶在航行中”就可以进行排放作业了。

那么,除了船舶处在特殊区域海域,港界内,船舶在锚泊、系泊、搁浅、修造等以外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15PPM油水分离器进行含油混合物的排放。

但是必须同时考虑到,由于机舱内包含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经过该装置处理的生活污水经过一些流程会溢流到舱底、污水井等位置,使这些位置内的含油混合物中含有了生活污水的成分。

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防污公约的要求应至少在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船速4节以上进行排放操作。

因此希望各轮在处理含有上述情况的含油混合物时,应至少保有最近陆地3海里的距离并保持有4节船速再排放。

综合来看,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非特殊海域内,保证离最近陆地3海里以上的位置,4节的航速通过15PPM设备排放机舱含油混合物。

注:公约内“最近陆地”指“沿海基线”。

该线并不是具体可见的陆地海岸线,而是在海面上由国家制定的若干个点的连接线。

应向船长咨询明确后再操作,以免发生在限定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缺陷。

中海油运船管部海务处王丹青2011-03-2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