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

合集下载

有关阅读的现代诗歌

有关阅读的现代诗歌

有关阅读的现代诗歌在文字的宇宙里瞎逛,
阅读就像一场奇妙的流浪。

翻开一本书,
就像打开一扇任意门,
“嗖”的一下,
穿越到各种奇妙的乾坤。

有时候是古老的城堡,
骑士和公主在那儿唠嗑说笑。

文字变成会说话的精灵,
把故事的情节来绘描。

读科幻的时候,
像坐在超炫的飞船里头,
跟着主角在星际遨游,
那些怪模怪样的外星人,
就在眼前晃悠。

读武侠就更带劲啦,
感觉自己是绝世高手,
拿着剑在江湖上暴走,
什么坏蛋都被咱打得屁滚尿流。

阅读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旅游,每一页都是新的路口。

不用买机票,也不用担忧,
只要眼睛跟着文字走。

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啊,
就像一堆宝藏的密码。

我这个寻宝小行家,
在书里挖掘各种奇妙的想法。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派对,
所有的角色都来作陪。

在这个小小的书本世界内,
快乐得像个小醉鬼。

诗歌阅读教学策略

诗歌阅读教学策略

诗歌阅读教学策略引言诗歌阅读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效的诗歌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诗歌阅读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

策略一:音韵品味法音韵品味法是一种通过感受诗歌的音韵特征来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押韵、节奏和音调等特征,并解释它们与诗意的关联。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中的音韵特征,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图。

策略二:意象联想法意象联想法是一种通过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形象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使用的具体描写和隐喻等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与诗歌中的形象和情境相关的联想。

通过与自身经验的联系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策略三:表意解构法表意解构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诗歌语言和结构来理解诗意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词义、句法和句子结构等要素,帮助他们捕捉诗歌中的主题和思想。

学生可以通过解构诗歌的语言和结构,深入理解诗人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策略四:背诵朗读法背诵朗读法是一种通过背诵和朗读诗歌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感受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诗歌,引导他们进行背诵和朗读。

通过反复背诵和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感和情感内涵,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深层含义。

结论以上所介绍的诗歌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互相结合和适应,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

通过音韵品味法、意象联想法、表意解构法和背诵朗读法等策略的有机应用,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第10讲现代诗歌阅读(2018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案: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9成都中考)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3)下面是一首名为“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答案示例: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诗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诗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诗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简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丰富的语言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

阅读诗歌不仅可以增进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方法和技巧1. 读前准备在开始阅读一首诗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背景信息,如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

2. 注意诗歌结构诗歌的结构常常与其意义紧密相关。

注意诗歌的押韵、节奏、以及排列方式等特点,这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3. 理解诗歌意象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中深层的意义。

4. 解读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希望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

通过语言和意象,诗人会表达不同的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等。

理解诗歌的主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整首诗。

5. 注重诗歌情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通过语言和意象传递出丰富的情感。

注重诗歌中的情感色彩,体会诗人的情绪和感受。

6. 多角度解读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诗歌,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可以拓宽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7. 反复阅读和品味诗歌常常是一种多层次的表达形式,可能难以一次完全理解。

反复阅读和品味诗歌,与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阅历积累,会逐渐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结论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您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阅读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享受,也是一种思考和感悟的机会。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能对您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现代诗歌(通用20首)

现代诗歌(通用20首)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通用20首)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现代诗歌(通用20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诗歌11、《沪杭车中》作者/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2、《初恋》作者/日·岛崎藤村记得苹果树下初次相会你乌黑的云发刚刚束起一把雕梳斜插在头上衬着脸庞如花似玉你温情地伸出白皙的纤手把苹果塞进我的怀中那微泛红晕的秋之硕果恰如我俩萌生的恋情但我无意地吐出叹息轻轻飘落在你的双鬓欢乐的恋爱之杯斟满你的蜜意柔情在那片苹果树林里有一条自然而成的小路羞赧地向我问起是谁最早把它踏出3、《只要彼此爱过一次》作者/汪国真如果不曾相逢也许心绪永远不会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一次远行便足以憔悴了一颗羸弱的心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泪水盈盈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4、《你一定要走吗》作者/泰戈尔旅人,你一定要走吗?夜是静谧的,黑暗昏睡在树林上。

露台上灯火辉煌,繁花朵朵鲜丽,年轻的眼睛也还是清醒的。

旅人,你一定要走吗?我们不曾以恳求的手臂束缚你的双足,你的门是开着的,你的马上了鞍子站在门口。

如果我们设法挡住你的去路,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歌声罢了,如果我们曾设法挡住你,那也不过是用我们的眼睛罢了。

旅人,要留住你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有眼泪。

是什么不灭的火在你眼睛里灼灼发亮?是什么不安的狂热在你的血液里奔腾?黑暗中有什么呼唤在催促你?你在天空的繁星间看到了什么可怕的魔法,是黑夜带着封缄的密讯,进入了你沉默而古怪的心?疲倦的心呵,如果你不爱欢乐的聚会,如果你一定要安静,我们就灭掉我们的灯,也不再弹奏我们的竖琴。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理解5年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理解5年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理解5年真题汇总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16.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

关于阅读的现代诗歌1. 《读书》:- 作者:佚名- 内容:读书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

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自己照镜,看见自己,自己的心情。

在情绪里舞蹈,穿越了文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也会自信从容。

因为心中有爱,而爱,是人间恒久的光明。

2. 《读书如读人》:- 作者:佚名- 内容:古人曰“开卷有益”,现代人反驳说“开卷并非有益”。

我觉得都有对。

我总认为,读好书如同读好人,哪怕一辈子只读一本好书,也会让你终生受益无穷。

就像你结交了哪怕只有一位好朋友,就会温暖你的一生。

而读坏书如同结交了一位坏朋友,哪怕一辈子只交了一个这样的朋友,他也会将你带向悬崖,让你遗憾终生。

3. 《关于阅读》:- 作者:林金龙- 内容:在床头床尾暗藏几本书,等于积攒着光明。

文字十面埋伏,触碰它,会发出光亮或者发出声响。

阅读入静时,像游牧时光,像偷渡灵魂。

没有浪迹的地方,用心念抵达;没有痊愈的伤口,用美辞弥合。

让不会卷土重来的人生,在书里重新排列组合。

打开心空,复活的文字会牵着你远行,可以穿越千年时空,可以驰骋万里沙场。

4. 《读书感想》:- 作者:佚名- 内容:捧起一本书,帖在心上,不料还未看了几行,就被一些繁杂的事心生忧伤。

二十多年了,我像一只飞蛾,努力去接近那片华彩的霞光,希望通过书和理想给我带来光芒。

生活的所迫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剑,把我历练心志蹉跎地遍体鳞伤。

学会了用肌肤触摸生活的坚硬,生活里的重担一个人放肩膀去扛。

5. 《打开书》:- 作者:佚名- 内容:打开书,我像是站在海边,像是打开了一道面朝大海的门。

静静地坐在门槛,细品蓝天。

或许关于水手的梦已经困倦,文字是浪花,渴望还停留在岸边。

岛屿像图片,任凭思念搁浅。

知识是惊起的波澜,情感像波涛漫卷,思绪扩散。

神奇的梦,在字句之间,凝固成高耸的山峦。

我乘着目光,扬起了帆,将企盼绘满蓝天。

关于读书的诗歌大全【七首】

关于读书的诗歌大全【七首】

【导语】读书可以让整个世界变得更有趣,令⼈⽣变得丰富多彩,让个⼈变得更有品味。

下⾯是分享的关于读书的诗歌⼤全【七⾸】。

欢迎阅读参考!1.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 读书是⼀次旅⾏ 漫步的是⾃⼰的⼼灵 打开⾃⼰,让⽂字牵着思想远⾏ 沿途⼭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围城 读书是⾃⼰照镜 望见⾃⼰,⾃⼰的情绪 在情绪⾥舞蹈 穿越了⽂字的迷宫 即便是夜深沉得摸不到边际 也会⾃信从容 因为⼼中有爱 ⽽爱,是⼈间恒久的光明 读书其实,是在别⼈的故事⾥ 寻找⾃⼰的梦 发现的却是太多的新鲜和陌⽣ 没有后悔和哀怨 只有开阔与包容 别⼈的思想开了花 ⼜结了果 成了可⾼挂枝头的明灯 追求成为期望的象征 ⽽汗⽔却是点燃梦想的⽕种 打开的书页是震动的翅膀 载着我们穿越时空 邂逅神灵2.关于读书的诗歌 《⽉夜读书》 ⽉光皎洁如⽔笼罩⼭野的寂寥 秋⾍鸣叫响彻庭院的幽深 点⼀盏烛⽕照亮西窗 ⼀卷书沉醉了情绪 书中风⽣⽔起 演义⼀段传奇 卷⾥乾坤风云 再现盛世颓废 揽尽千年风霜 谁⾔世事沧桑 倾情⾼歌⼀曲 唱尽繁华似锦 转眼⽔流落花 把满腹愁肠付之⼀纸的华章 谁轻沾罗裙独上西楼遥望 花开的枝头泣露的芬芳 醉酒的梦⾥蝶舞成殇 还会兰指轻抚⼀曲《⾼⼭流⽔》吗 今夜⽉⾊迷茫 聆听深情的过往 还会把⼼事写成风起云涌的感伤 把每次泪流妆扮成哀婉凄凉 每个韵脚⾥似海的幽怨 读不尽的诗篇诉不尽的⼉⼥情长 不曾与古⼈谋⾯或促膝长谈 流淌千古的风情在书稿中体验 寻觅遗落于尘世间的幽⾹ 此时凝神静想窗外风起树摇⽉⾊清凉3.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吧!朋友》 别再虛度年华 別再浪费光阴 读书能够拓宽视野 读书能够开阔胸襟 读书能够明⽩事埋 读书能够⽿⽬⼀新 读书吧!朋友 读书⽅知才华浅薄 书到⽤时如同乞讨⽢霖 书籍如同⼀棵⼤树 读书是在树下乘荫 读书如同栽下⼩树 收获的是⼀⽚森林4.关于读书的诗歌 《读书与梦想》 没有⼀艘⾮凡的战舰, 能像⼀本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阅读一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①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①香严闲禅师:当时庐山上的一位高僧。

李忱(公元810~859):即唐宣宗。

在位时(公元846~859),重视科第,也经常与学士们作诗唱和。

《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8.诗中的瀑布有哪些特点请加以分析。

(4分)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观手法(4分)诗歌阅读二(11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5分)9.《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诗歌阅读三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诗歌阅读四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诗歌阅读五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

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试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阅读六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试题】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千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诗歌阅读七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问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诗歌阅读八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⑵“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⑶《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诗歌阅读九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 狱,中有冻死囚。

〖注〗 阌(wén)乡:旧县名。

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试题】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诗歌阅读十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2)(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诗歌阅读十一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2)“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诗歌阅读十二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诗歌阅读十三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

(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诗歌阅读十四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诗歌阅读十五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分)诗歌阅读十六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诗歌阅读十七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诗歌阅读十八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3分)诗歌阅读十九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王维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14.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16.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4分)诗歌阅读二十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试题】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4.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