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交流电知识概述
物理15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15章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物质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力、能、质、运动、等等。
在高中物理学中,第15章是较为重要的章节,其中包括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波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
一、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规定,“当导体中有磁通量的变化时,该导体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即$ε=-\frac{\Delta \phi}{\Delta t}$。
其中$ε$ 是感应电动势,$\Delta \phi$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Delta t$ 是变化时间。
此定律说明了磁场与电场的相互转换,也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2、楞次定律楞次定律规定,“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与产生他的导体受力的方向之间满足右手定则”。
也就是说,如果将右手大拇指放在电流的方向上,四指所示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此规律是描述磁场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3、电磁感应中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应用包括电磁感应发电、感应加热、感应焊接、感应融合等。
其中,电磁感应发电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交流电1、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大小、极性都会随时间而变化的电。
其特点有:(1)交流电在电路中的电阻功率最大值等于其有效值的平方。
(2)交流电的频率对电路的特性有重要影响。
(3)交流电可以被简单的变压器改变其电压大小。
2、交流电的产生交流电可以通过发电机产生。
当发电机的转子转动时,磁通量的大小和方向就会随之变化,从而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激起交流电流。
3、交流电的应用交流电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流类型,所以其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电灯以及办公设备都是使用交流电工作的。
三、电磁波1、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沿着空间相互垂直的方向传播的波动现象。
其特点有:(1)电磁波可以穿过空气、真空、水等物质而不需介质传播。
(2)电磁波可以在空间传输信息。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而实现的。
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而交流电就是指电流方向定期地反转的电流。
交流电的产生有几种常见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旋转线圈在磁场中。
当一个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线圈内部的磁通量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线圈内部的感应电动势。
当线圈的角速度与旋转频率相等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产生交流电。
这种产生交流电的装置叫做发电机。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交变磁场的作用。
当一个磁场的方向周期性地变化时,磁场中的导体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产生交流电。
一种常见的装置是变压器,它利用一个交变电源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感应出交流电。
第三种方式是利用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是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电流变化周期性的电路。
当电容器和电感器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充放电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这样就可以产生交流电。
振荡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和通信技术中。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实现交流电的产生。
交流电具有频率可调、方便输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
物理选修知识点

物理选修知识点物理选修知识点概述一、电磁学1. 静电场- 库仑定律:描述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电场强度:衡量电场力的强度。
- 电势能与电势: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状态。
- 电容与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装置及其特性。
2. 电流与电路-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
3. 磁场- 磁场的描述:磁感应强度和磁场线。
- 安培力: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
- 磁通量与磁通量定理:磁场与面积的关系。
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 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的方向。
- 交流电: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二、波动与光学1. 机械波- 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
- 横波与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的关系。
- 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叠加和干涉现象。
2. 声波-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声波是由空气或其他介质的振动产生。
- 共振:声波在特定频率下的放大现象。
- 多普勒效应:声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时的频率变化。
3. 光波-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波遇到不同介质界面时的行为。
- 透镜:对光线有聚焦或散焦作用的光学元件。
-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光波的基本性质。
4. 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证据之一。
- 康普顿散射:X射线或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波长的变化。
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物体热冷程度的度量。
- 热容量与比热容: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的变化。
- 热平衡:系统达到温度相等的状态。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系统总能量的一部分,与宏观状态有关。
-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 热机- 热机的工作原理: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 卡诺循环:理想热机的最高效率循环。
4. 热辐射- 黑体辐射:理想化物体的辐射特性。
-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黑体辐射的总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现代物理1.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电磁学电磁感应与交流电

电磁学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在电磁场中的行为。
其中,电磁感应与交流电是电磁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分别从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当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沿着磁场方向运动的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定律描述了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电磁感应中,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是产生感应电动势的主要原因。
当导体与磁场相互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磁通量也会随之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变化率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
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与磁通量变化率的方向有关,可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
除了磁场的强度变化外,导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影响电磁感应效应。
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导体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就越大。
二、交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以一定规律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在交流电中,电流的变化是由交流电源引起的,交流电源可以是交流电发电机。
交流电的基本特点是频率和振幅的变化。
在交流电中,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流方向的变化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电流方向变化的速度就越快。
振幅表示电流的最大值,通常用有效值来表示。
在交流电中,电流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其平均值为零。
交流电的传输和应用离不开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器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大小。
变压器由两个相互绝缘的线圈组成,通过磁场耦合实现电能的传输。
除了变压器之外,交流电在电力输送、家庭用电、电子设备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交流电的传输效率高,可以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或降低,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总结:电磁感应与交流电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
电磁感应通过描述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揭示了电磁场与导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规律。
交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和大小以一定规律周期性变化的电流,通过交流电源和变压器的配合,实现了电能的传输和应用。
高三交流电知识点

高三交流电知识点高三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接触到了交流电的相关知识。
交流电是电的一种形式,具有周期性和变化方向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相关知识点。
一、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交流电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交流电的电流方向和大小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可表示为正弦或余弦函数。
2. 交流电的频率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3.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即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不完全重合,相位差的大小用角度表示。
二、交流电的产生方式交流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产生:1. 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交流电。
2.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改变交流电电压的装置。
它由两个共享磁场的线圈组成,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输入的交流电压改变为输出的交流电压。
三、交流电的相关知识点1. 交流电的表示方法:交流电可以使用正弦函数或复数的形式表示。
正弦函数形式中,交流电的表示为I=I0*sin(ωt+φ),其中I表示电流,I0表示峰值电流,ω表示角频率,t表示时间,φ表示相位差。
复数形式中,交流电的表示为I=I0*e^(jωt),其中e表示自然常数的底数,j表示虚数单位。
2.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关系: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阻抗、电流相位和功率因数来描述。
a. 阻抗:阻抗是指交流电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阻碍作用,用Z表示,单位是欧姆(Ω)。
阻抗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容。
b. 电流相位:电流相位是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当电流滞后于电压时,相位差为正;当电流超前于电压时,相位差为负。
c.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描述了交流电中有用功率和总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为正表示电流与电压同相位,功率因数为负表示电流与电压反相位。
3. 交流电的电阻、电感和电容:a. 电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作用,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磁感应基础知识

电磁感应基础知识总结【基础知识梳理】一、电磁感应现象1.磁通量(1)概念: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
(2)公式:①二坠。
(3)单位:1Wb=1T・m2。
(4)物理意义:相当于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
2.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现象。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②特【典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3)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合则产生感应电流;如果回路不闭合,则只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不产生感应电流。
(4)能量转化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二、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回路磁通量变化的情况。
(3)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SAAt2.右手定则(1) 内容① 磁感线穿入右手手心。
② 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
③ 其余四指指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感应电动势(1) 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 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⑶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⑴内容: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A ①(2) 公式:E=njt ,其中n 为线圈匝数。
E(3) 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遵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1=越。
3.磁通量变化通常有三种方式 (1) 磁感应强度B 不变,垂直于磁场的回路面积发生变化,此时E=nB-(2) 垂直于磁场的回路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此时E=nA^S ,其中普是B —t图象的斜率。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归纳

电磁感应知识点总结一、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物理模型上下移动导线AB,不产生感应电流左右移动导线AB,产生感应电流原因:闭合回路磁感线通过面积发生变化不管是N级还是S级向下插入,都会产生感应电流,抽出也会产生,唯独磁铁停止在线圈力不会产生原因闭合电路磁场B发生变化开关闭合、开关断开、开关闭合,迅速滑动变阻器,只要线圈A中电流发生变化,线圈B就有感应电流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
....中磁通量发生变化2、产生感应电流的常见情况 .(1)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法拉第电动机)(2)闭合电路一部分导线运动(切割磁感线)。
(3)磁场强度B变化或有效面积S变化。
(比如有电流产生的磁场,电流大小变化或者开关断开)3、对“磁通量变化”需注意的两点.(1)磁通量有正负之分,求磁通量时要按代数和(标量计算法则)的方法求总的磁通量(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
(2)“运动不一定切割,切割不一定生电”。
导体切割磁感线,不是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充要条件,归根结底还要看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阻碍”的含义.从阻碍磁通量的变化理解为:当磁通量增大时,会阻碍磁通量增大,当磁通量减小时,会阻碍磁通量减小。
从阻碍相对运动理解为:阻碍相对运动是“阻碍”的又一种体现,表现在“近斥远吸,来拒去留”。
(3)“阻碍”的作用.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反映,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4)“阻碍”的形式.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即“增反减同”。
2.阻碍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
3. 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即“增缩减扩”。
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

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磁场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电磁感应的主要知识点: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即E=-dΦ/dt,其中E是感应电动势,Φ是磁通量,t是时间。
2.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换句话说,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试图阻止产生它的磁通量变化。
3. 右手定则:当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并且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已知时,可以用右手定则来判断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具体来说,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让磁感线穿过手心,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指向安培力的方向。
4. 交流电和电磁场:交流电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升高或降低电压的。
5.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场、磁场和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方程组。
它包括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
以上是关于电磁感应的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
一、磁通量:
1.定义:匀强场中的磁通量:Φ=BS ⊥(S ⊥为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B 又叫做磁通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穿过垂直磁场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2.物理意义: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
标量,有正负,比较绝对值。
3.单位:韦伯wb
4.注意合磁通问题
5.平动中磁通量的变化
6.转动中磁通量的变化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注意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连成两个独立回路,大线圈与电流表相连,小线圈与电源相连)。
三、楞次定律:
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
即阻碍原磁通变化。
注意阻碍不等于阻止。
2.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导体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导体间的相对运动。
3.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的安培力总指向阻碍磁通量变化的方向或阻碍相对运动的方向。
4.感应电动势总要阻碍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变化(自感)
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右手定则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这一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t
n E ∆∆Φ=
2.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⑴感生电动势:处在变化磁场中的导体是电源,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感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是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涡旋)电场。
若B=B 0±kt ,则E=nSk ;若Φ是正(余)弦规律变化的,则t ∆∆Φ是余(正)弦规律变化的。
Φ=0, t
∆∆Φ不一定为零;反之亦然。
(2)动生电动势: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是电源,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用右手定则判断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
动生电动势产生的原因在于电荷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运动。
①E=Blv 的推导;
②E=Blv 中,l 是有效长;v 是垂直磁场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③B 、l 、v 两两垂直,若有任意两个平行,则E=0;注意电路的连接和有势无流的情况。
④平动物体,v 为平均速率,则E 为平均感应电动势;v 为瞬时速率,E 为瞬时感应电动势。
⑤转动物体,注意是导体棒(或盘)转动还是线框转动,若导体各处速度不同,需求出某一瞬时导体上各点的平均速度,再求该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⑥与电源两端相连的伏特表测量的电压是路端电压
⑦若切割速度v=v 0+at ,则t
E ∆∆=Bla ⑧二次感应电动势(电流)的大小与一次感应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3)动生感生共存:t n
E ∆∆Φ==│±∆∆t S nB t B nS ∆∆│= │nBlv t B nS ∆∆±│ 3.求电量总
R n ∆Φ=Q (非原始式)
五、注意单位间的换算和地磁场中的运动、地磁场中的方向判断。
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关系: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能的计算方法:
1.能的转化与守恒;(对什么情况都适用,电流和安培力变化的问题只能用它解)
2.回路中产生的总电能等于所有安培力做功代数和的绝对值。
(只能求恒定的E 、I 、BIL )
3.W=UIt , Q=I 2Rt 。
(只能求恒定的E 、I 、BIL )
七、解题中注意:
1.动生电动势还是感生电动势,正确判断正负极。
金属导体内无正自由电荷(霍尔效应)。
2.有无摩擦
3.电阻计不计
4.能量关系
5.动态分析 6、安培力的方向判断
7.含容电路 8.图像 9.自成回路的问题 10.求回路总电能还是支路电能
11.有势无流的问题 12.动生感生同时存在 13.含反电动势的问题
14.注意是否垂直 15.一匝还是多匝 16.两点间电势差通常不是电源电动势
八、互感和自感:
1.自感电动势t
I L E ∆∆= 2.自感系数L :单位亨利H ;与大小、形状、匝数、铁芯有关
3.电路闭合时自感线圈相当于一个大电阻,阻值由无穷大减小到某一定值或零,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电路稳定时就是一个定值电阻或导线;电路断开时自感线圈相当于一个电源,流过它的电流大小方向瞬时不变,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九、理论联系实际:
1.录音机:录音过程:电流的磁效应;放音过程:电磁感应现象
2.动圈式话筒:电磁感应现象
3.电磁阻尼、电磁驱动(交感电动机):由于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磁
场中受安培力作用,安培力阻碍相对运动。
4.延时继电器:电磁感应现象(画图)
5.高频焊接:电磁感应现象
6.电磁流量计:电磁感应现象,洛仑兹力的应用。
7.日光灯原理:自感
8.冶炼、焊接、探雷、安检:涡流
9.变压器、收音机的磁性天线:互感
交变电流
一、交流电瞬时值表达式及推导:
t nBS e ωωsin =(中性面起转动)
,旋转电枢式发电机产生电压不超过500V ;旋转磁极式发电机产生高压。
二、中性面:
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一周期内线圈两次经过中性面,每经过中性面,电流改变方向。
三、交流电的四个值:
1.瞬时值:求某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安培力。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用电器的发光电压。
2.有效值:由热效应定义的。
用电器的标牌,求电功电热,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交流电表的读数均为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2/m U U =
3.峰值:特殊的瞬时值。
4.平均值:求电量。
总R n
∆Φ=Q 四、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感抗:fL X L π2=
低频扼流圈L 大: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L 小: 通直流,通低频,阻高频
2.电容: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容抗:fc
X C π21=
五、变压器:原理:互感现象。
改变交流电压。
电流大处适当用粗线,电流小处适当用细线。
(一)理想变压器:
1.原、副线圈和铁芯无铜损铁损, r 原=r 副=0 ,不发热。
2.无漏磁。
原、副线圈中的电流T 、f 相同。
3. P 输入=P 输出,电压输入决定输出,功率输出决定输入。
4.空载时原副线圈电压不为零,电流为零。
5.基本公式: U 1:U 2:U 3:…:U N =n 1:n 2:n 3:…:n N P 1=P 2+P 3+…+P n I 1n 1=I 2n 2+I 3n 3+…+I N n N 公式中I 、U 均为有效值。
(二)几种常见变压器: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火线上,升压降流式)、 电压互感器(并联在零线火线间,降压式)
六、电能的输送 1. R (R I 22)损U P P == 2. R IR U
P U ==损 3.减少损失方法:⑴增大导体横截面积;
⑵采用高压输电:高压输电可大大提高输电效率。
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 倍,损失功率减小到原来的1/n 2倍
选修3-2 电磁感应
第3页电磁感应第6页图4.2-3探究实验
第9页问题与练习7 第14页问题与练习7
第16页E=Blv的推导、思考与讨论
第17页做一做、问题与练习4 第18页问题与练习7
第19页感生电场及例题第20页思考与讨论
第21页问题与练习1、4 第22页、23页演示实验、思考与讨论第24页自感系数、磁场能第25页问题与练习1、2、3
第26~28页涡流及应用、思考与讨论、电磁阻尼、电磁驱动
第28页问题与练习1、3、4、5
交流电
第32页图5.1-3及思考题第33页科学漫步
第35页思考与讨论、有效值第37、38页演示实验
第39页说一说第40页问题与练习1、2、3
第41页实验第43页互感器与钳式电流表
第44页问题与练习4、5 第47页科学漫步
第50页问题与练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