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金属所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环件完成考核验证

中科院金属所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环件完成考核验证佚名
【期刊名称】《钛工业进展》
【年(卷),期】2017(34)5
【摘要】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网站7月12日报道,钛合金部复合材料课题组研制的全尺寸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环件已在浙江大学进行了地面强度验证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预期。
【总页数】1页(P40-40)
【关键词】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验证试验;中科院金属所;SiC;环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考核;浙江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39.8
【相关文献】
1.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横向高温变形机理研究 [J], 曹秀中;赵冰;韩秀全;侯红亮;曲海涛
2.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高温变形研究 [J], 高昌前;赵冰;韩秀全;侯红亮
3.SiC长纤维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环形件的制造新工艺 [J], 张小明
4.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制 [J], 黄浩;王敏涓;李虎;李四青;张书铭;李臻熙;黄旭;解川
5.中科院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环件通过考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科院金属所2018年招生简章

中科院金属所研究生招生简章08050101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张哲峰张鹏02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变形行为与机理*卢磊03新型微纳器件材料使役行为与失效机理*张广平04材料形变与断裂机制计算模拟杨金波05金属材料强韧化设计田艳中阳华杰06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制备与应用*刘增乾屈瑞涛07低维材料中量子相变和器件研究韩拯08薄膜中的交换耦合、磁电耦合及其输运性质刘伟09铁电薄膜和器件的制备与评价张志东胡卫进10功能薄膜材料的拓扑与物理性质马嵩张志东11磁性纳米材料的电磁性能李达张志东12功能材料中的相变和电输运性质任卫军张志东13磁性材料中的拓扑组态和输运性质赵新国张志东14纳米催化机理与表征苏党生刘洪阳15纳米碳基材料催化刘洪阳16非金属纳米碳催化齐伟17基于铁电极化的量子材料构筑及其亚埃尺度结构特性*马秀良18智能材料微结构研究*叶恒强杨志卿19金属/非金属材料界面基因组基础*王绍青马尚义20钙钛矿氧化物功能薄膜亚埃尺度的界面结构特性*朱银莲唐云龙21金属材料的形变和相变*杜奎22材料界面效应的透射电子显微学*郑士建23炭纤维预氧化的微观机理*贺连龙24钙钛矿结构铁性氧化物显微结构与物理特性的计算模拟*陈东马秀良25腐蚀介质下材料结构演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张波马秀良26钛合金形变微观机制模拟徐东生27多相钛合金中界面行为的第一原理研究胡青苗28稀土在钢中作用行为的计算设计研究陈星秋08050201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史亦农02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制备(II)*李秀艳03极限尺寸纳米金属的结构研究*卢柯罗兆平04纳米金属材料的变形与力学行为*卢柯刘小春05梯度纳米金属的使役行为*韩忠06不互溶合金结构纳米化与界面特性*金海军07梯度纳米金属的强韧化机制*陶乃镕08纳米金属材料的扩散与表面合金化*王镇波09纳米多孔金属变形与表面效应*金海军10构筑材料*李毅1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徐坚12非晶态合金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王建强13非晶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张海峰14非晶合金制备及成形王爱民15极端环境陶瓷材料*王京阳张洁16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设计*王京阳王杰民17纳米储能陶瓷材料*王晓辉18新型超高温陶瓷*李美栓徐敬军19新型可加工陶瓷*陈继新20微电子互联材料郭敬东21微电子互联材料*刘志权22环境功能材料*李琦23新型碳结构探索*成会明24碳纳米管的制备与性能*刘畅侯鹏翔25二维材料的光电应用*任文才杜金红26智能电化学储能材料与设计*李峰闻雷27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刘岗康向东28高性能锂硫电池材料*李峰何匡孙振华29纳米碳基电子器件*孙东明30纳米炭复合材料的功能特性*曾尤31碳纳米材料生长机制的原位TEM研究*汤代明32抗热腐蚀单晶高温合金楼琅洪李辉33先进高温材料及凝固技术研究于金江刘金来34单晶高温合金设计与制备李金国刘纪德35抗热腐蚀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调控及性能优化秦学智周兰章36超超临界电站用耐蚀合金的凝固行为及组织性能王常帅周兰章37新型轻质高强合金罗天骄杨院生38抗腐蚀合金工艺性能的研究郑志宁礼奎39难熔金属型芯制备工艺研究刘恩泽郑志40核燃料包壳管用FeCrAl基合金研究刘芳孙文儒41高强度低模量多功能医用钛合金研究*郝玉琳李述军42新型高分子人工心脏瓣膜制备及功能研究张兴白芸43新型超高温钛合金设计与性能优化王清江刘建荣44核级锆合金晶体学研究李阁平45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隋国鑫林国明46高强TiAl合金高温性能研究杨锐刘仁慈47粉末近净成形钛合金孔隙缺陷研究徐磊48功能薄膜材料设计与应用研究*姜辛49抗海洋生物附着金刚石涂层设计及应用研究*姜辛杨兵50半导体薄膜与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刘宝丹姜辛51镁合金制备工艺及组织性能表征陈荣石08050301液态金属连续光导测温系统研制李殿中02高品质特殊钢制备工艺及装备研究王培03多场耦合凝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陈云04先进高强钢固态相变机理与计算模拟*郑成武05高强高韧海工钢焊材研制陆善平06轻质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马宗义倪丁瑞07金属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肖伯律王东08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蔡桂喜09复合防护涂层裴志亮孙超10抗高温腐蚀涂层姜肃猛宫骏11高温功能涂层宫骏祖亚培12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熊天英陶永山13冷喷涂银基复合涂层及性能*熊天英沈艳芳14材料耐久性防护与工程化李京魏英华15抗氢钢薄膜材料*赵明久16四代核电用材料的使役行为研究*戎利建陈胜虎17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刘实熊良银18微重力环境下的合金凝固或钢的微合金化研究罗兴宏19850℃铸造高温结构材料马颖澈郝宪朝20轻质TiAl合金相变规律陈波刘奎21纳米高分子材料结构设计*张劲松22纳米高分子合金张劲松23甲壳素基创伤修复材料研究赵岩24高强高导铝合金研制*赵九洲25焊接质量控制技术陈怀宁陈静26新型无铅环保笔头材料的研发孔凡亚都祥元27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王全兆马宗义28可溶性铝合金汪伟29海洋环境中封严涂层服役性能研究段德莉张荣禄30高性能航空合金零件轧制变形组织遗传特性与工艺调控技术研究*程明张士宏31先进铝合金板材的梯度塑性制备与评价技术*徐勇宋鸿武32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应用谭丽丽33新型抗菌金属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杨春光34先进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研究单以银李艳芬35耐微生物腐蚀管线钢严伟36高温合金的凝固组织控制李应举杨院生冯小辉37管材形变与热处理过程织构和微观组织研究张伟红孙文儒01熔盐电化学曾潮流刘会军02纳米智能防腐技术*李瑛03新型缓蚀剂制备与性能杨怀玉04智能电化学制造杜克勤05热障涂层鲍泽斌06高温涂层制备科学沈明礼朱圣龙07硬质耐蚀涂层辛丽王成08高温氧化和防护董志宏09电化学储能及关键材料唐奡10应用电化学及材料刘建国严川伟11材料的腐蚀行为与损伤评价*韩恩厚12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郑玉贵13腐蚀监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郑玉贵台闯14材料的力学化学交互作用*王俭秋15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王振尧汪川16电化学监检测*董俊华王长罡17高性能防腐蚀涂层性能与机理研究*刘福春18镁合金腐蚀与防护宋影伟19油气管线腐蚀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闫茂成20环境微生物腐蚀及应用孙成许进注:1、以上研究方向均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带*研究方向要求硕博连读四、初试科目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2材料学、080503材料加工工程、0805Z1腐蚀科学与防护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21大学物理或922物理化学C或923材料力学085204材料工程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21大学物理或922物理化学C或923材料力学或940材料科学基础B五、复试办法(1)复试原则坚持科学选拔。
内耗与材料热性能关系的深入探究

内耗与材料热性能关系的深入探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内耗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与材料的热性能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究内耗与材料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内耗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内耗的概念。
内耗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因分子、原子、离子等在晶格中的摆动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在材料内部,各种微观结构和缺陷会导致能量的损耗,这种损耗就是内耗。
内耗可以分为弹性内耗和非弹性内耗两种类型。
弹性内耗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而非弹性内耗则是指材料在塑性变形、磁滞、电滞等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
内耗的测量通常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进行,该仪器可以通过施加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力来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内耗曲线,可以获得材料的内耗峰值和内耗峰温度等参数。
内耗峰值表示材料在特定温度下的能量损耗程度,而内耗峰温度则表示材料的内耗峰值出现的温度。
内耗与材料的热性能密切相关。
热性能是指材料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响应能力。
内耗的存在会导致材料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产生能量损耗,从而影响材料的热性能。
一般来说,内耗越大,材料的热性能越差。
因此,内耗是评估材料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耗会导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增大。
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下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当材料的内耗增大时,材料分子或原子的摆动增加,导致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增大。
其次,内耗还会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热导率是指材料在温度梯度下传导热量的能力。
内耗会导致能量损耗,减少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此外,内耗还会影响材料的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能。
内耗会导致材料在高温下产生能量损耗,从而影响材料的热稳定性。
除了影响材料的热性能外,内耗还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
内耗会导致材料的刚性降低,从而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内耗还会影响材料的耐疲劳性能。
鋼中含氫所引起的内耗峯

鋼中含氫所引起的内耗峯
葛庭燧;容保粹
【期刊名称】《物理学报》
【年(卷),期】1954(000)002
【摘要】钢的内部发裂已经公认为与钢中的氢气有关。
现有的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氢气聚集于钢中的内部缺陷产生破裂压力所引起,然而关于缺陷的性质和引起内部发裂的详细机构迄今还没有明确的了解。
本文尝试用内耗测量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初步实验的结果指出: (1)氢在钢中可以引起内耗峰(将内耗表示为测量温度的函数时); (2)轻微冷加工或保温对于内耗峰的颠值温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这表示所得的内耗峰与钢中的缺陷和应力状态有关系; (3)所得的内耗峰表现有反常的振幅效应,即在一定的观测温度时,如将内耗表示为外加应力的函数,则也得到一个内耗峰。
这与本文作者之一以前在铝铜合金中所观测到的反常内耗峰的性质和表现相同,因而所得的内耗峰可能是由于氢与钢中的原子脱节的交互作用所引起来的。
【总页数】17页(P153-169)
【作者】葛庭燧;容保粹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高强度鋼PH13-8Mo氫脆性之研究 [J], 紀明儀;蔡履文;陳鈞
2.非晶态合金Pd77.5Ag6.0Si16.5中含氢引起的内耗峰 [J], 何思明;刘明志
3.壬申九月八日偕苍坡登云麓峯返憇爱晚亭读张南轩先生青枫涧诗及钱南园九日登麓峯诗依韵同赋 [J], 石广權
4.不可战胜的“羣峯——讀立高的“屹立的羣峯” [J], 徐文斗
5.峯峯羊渠河深浅部划分及上山人员运输问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试谈“内耗”事物的进化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内耗增减的比较和选择过程。
一些生命系统、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的更迭与发展,都是为减少内耗而进行竞争的结果。
内耗较小的生命物种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内耗较大的物种则被淘汰。
在经济活动中,那些低耗高效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而那些高耗低效的企业则会破产倒闭。
社会形态的更迭更是如此。
我们知道社会的主要功能是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并合理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个高级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取代低级的社会形态,就是因为高级的社会形态协同作用强,和谐程度高,内耗相对小,从而社会不和谐因素降到最低,以最节俭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另外,人与人之间不适当的内耗不但占用精力,而且影响团结,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它可造成班子乃至整个单位人心涣散,离心离德,甚至搞垮一个单位。
其教训不在少数。
因此,在政界内耗可以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然而,根据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它既有消极的一面,必然也有积极的一面。
“内耗” 作为一种事物同样适应这一泛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原理。
领导班子不论级别高低,如果没有适当的“内耗”,正常的工作争论甚至是斗争。
凡事不论巨细都是一人说了算,开会表决必然会一边倒。
这种丧失班子成员监督作用的权力,人们通常称之为“绝对权力”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失去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绝对的权力是造就腐败的温床” 历史上绝对权力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教训也实在是太深刻。
同理,有的设备一旦失去“内耗”将造成整个系统的土崩瓦解。
比如自励式发电机它首先是利用剩磁建立初始电压。
刚刚建立起来的初始电压就被用作发电机自身微弱的励磁。
获得励磁电流的发电机出力增大,励磁也增大。
如此连锁反应,良性循环。
发电机才进入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这个稳定的工作状态若要维持,它除了对外输出电功率外,还必须为自己分流一定比例的励磁电流。
如果把发电机内部励磁消耗的功率也称之为“内耗”的话。
第十届全国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

安徽工业大学
La1-xSrxFeO3体系不同相变处的超声研究(O2-4)
9:50~10:10
刘君
伊犁师范学院
蛋白质变性过程的力学谱及介电谱测量与分析(O2-5)
10:10~10:30
茶歇
10:30~10:50
吴学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非晶聚合物Sub-Rouse弛豫模式的力学谱研究(O2-6)
10:50~11:10
8:30~8:50
李玉强
伊犁师范学院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应用研究(O2-1)
8:50~9:10
袁颖憨
河海大学
双钙钛矿陶瓷材料的力学谱研究(O2-2)
9:10~9:30
王丽娜
伊犁师范学院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系材料玻璃化转变的力学谱、介电谱及差式扫描量热法测量与分析(O2-3)
9:30~9:50
16:10~16:30
水嘉鹏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大块金属玻璃Zr55Cu30Al10Ni5的低频内耗行为
16:30~16:50
王敬丰
重庆大学
镁合金强度与内耗的平衡优化研究
16:50~17:10
郝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等通道转角挤压T91钢的内耗
17:10~17:30
周恒为
伊犁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的固体中裂纹产生和愈合实时检测的新方法
9:10~9:30
胡菁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
离子辐照纯钨的室温时效行为研究(O1-3)
9:30~9:50
张进峰
上海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
低碳双相钢相变内耗峰研究(O1-4)
9:50~10:10
葛庭燧 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庭燧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庭燧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庭燧,金属物理学家,1913年5月3日生于山东蓬莱。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燕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4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9年4月29
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主要从事固体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是国际上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
首创了“葛氏扭摆”,首次发现晶界内耗峰(葛氏峰),发现点缺陷与位错交互作用以及位错与晶界交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滞弹性内耗峰。
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9年获国际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最高奖--甄纳奖。
2019年获桥口隆吉材料科学奖。
2019年获TMS学术最高奖--梅尔奖。
葛庭燧(1913年5月3日--2019年4月29日),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1913年5月3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1937年毕业于清葛庭燧葛庭燧华大学物理学系。
1940年获燕京大学物理学系硕士学位。
1941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1943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3年至194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和辐射实验室,1945年至1949。
疲劳及其破坏综述

• 金属疲劳(Metal Fatigue)这一词的起源, 大概提出于19世纪30~40年代。1842年一辆驶 往巴黎的列车由于一根轴断裂而脱轨,发生严 重事故,造成数百人伤亡的惨剧,在事故调查 时,苏格兰工程师Rankine注意到车轴断裂始 于脆性裂纹的增长,并首次针对疲劳断裂的轴 进行系统研究。而英国人raithwaite在1854年 发表的论文On the Fatigue and Consquent Fractures of Metals首次使用“金属疲劳” 一词,文中列举了大量啤酒设备、螺旋桨、曲 轴等发生疲劳断裂的案例。
联系我们:联系人:屈伸、李天夫 联系电话:(024)83978776、
(024)23971452
电子邮箱:squ@、tfuli@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薰楼 115室、352室。
13
第二章 应力疲劳
2.1 S-N曲线 2.2 平均应力的影响 2.3 影响疲劳性能的若干因素 2.4 缺口疲劳 2.5 变幅载荷谱下的疲劳寿命 2.6 随机谱与循环计数法
4
• 1850~1860年期间,德国 工程师August Wöhler首次 系统地对火车轴的疲劳行 为进行实验研究,并着手 设计和制作疲劳试验机,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提出了 S-N曲线(又称Wöhler曲 线)、疲劳极限、疲劳强 度等概念,这些概念和思 想在日后的生产设计中得 到广泛应用,并促使了疲 劳学科的真正发展。
推动我国疲劳断裂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与应用。
6
2. 金属疲劳的危害
• 据统计,疲劳失效造成的总损失达到 了工业总产值的3%-5%,其中金属疲劳失 效造成的事故遍布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有些还对国防工业造成重大损失,是阻 碍工业生产和危害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 元凶。金属疲劳造成的重大事故数不胜 数,本文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金属疲 劳失效的巨大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内耗”
事物的进化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内耗增减的比较和选择过程。
一些生命系统、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的更迭与发展,都是为减少内耗而进行竞争的结果。
内耗较小的生命物种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内耗较大的物种则被淘汰。
在经济活动中,那些低耗高效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而那些高耗低效的企业则会破产倒闭。
社会形态的更迭更是如此。
我们知道社会的主要功能是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并合理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个高级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取代低级的社会形态,就是因为高级的社会形态协同作用强,和谐程度高,内耗相对小,从而社会不和谐因素降到最低,以最节俭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另外,人与人之间不适当的内耗不但占用精力,而且影响团结,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它可造成班子乃至整个单位人心涣散,离心离德,甚至搞垮一个单位。
其教训不在少数。
因此,在政界内耗可以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然而,根据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它既有消极的一面,必然也有积极的一面。
“内耗” 作为一种事物同样适应这一泛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原理。
领导班子不论级别高低,如果没有适当的“内耗”,正常的工作争论甚至是斗争。
凡事不论巨细都是一人说了算,开会表决必然会一边倒。
这种丧失班子成员监督作用的权力,人们通常称之为“绝对权力”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失去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绝对的权力是造就腐败的温床” 历史上绝对权力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教训也实在是太深刻。
同理,有的设备一旦失去“内耗”将造成整个系统的土崩瓦解。
比如自励式发电机它首先是利用剩磁建立初始电压。
刚刚建立起来的初始电压就被用作发电机自身微弱的励磁。
获得励磁电流的发电机出力增大,励磁也增大。
如此连锁反应,良性循环。
发电机才进入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这个稳定的工作状态若要维持,它除了对外输出电功率外,还必须为自己分流一定比例的励磁电流。
如果把发电机内部励磁消耗的功率也称之为“内耗”的话。
一旦失去这个“内耗” 整个发电机系统将瞬刻瓦解。
自然科学中的“内耗-机械振动中的能量损耗”和社会科学范畴的“内耗-妨碍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在科学研究的“内耗”领域,它的花样繁多,我们将机械振动能量由于物体内部原因被耗散、吸收而不可逆地转变为热能的现象称为内耗对于高频振动,这种能量损耗则称为超声衰减,它与内耗差一个换算因子。
在日常生活中,内耗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钟声悠扬,余音久久不绝,说明铸钟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内耗很低,不过一旦钟上出现裂纹.其声音便会很快停止,这表明内耗已大为增加。
又如,人的脊椎骨的内耗很大,否则走动时脚下的振动易传到大脑而引起脑振荡。
现已知道,引起振动能量耗散的根本原因很多,通常的内耗测量有三种方法:①自由振动衰减法。
测量两个
振幅的对数减缩,主要的测量装置是中国物理学家葛庭燧1947年发明的扭摆,文献上称为葛氏扭摆。
它可以测量内耗作为温度、频率或振幅等物理量的函数。
近年来已建立了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真空倒扭摆。
②强迫共振法。
测量一棒状试样共振频率、共振峰宽,则内耗为Q-1=(ω2-ω1)/ωr。
③超声行波衰减法。
测量高频 (106~109Hz)超声脉冲在试样中传播的衰减系数α,测量α作为温度、频率、磁场或范性形变等物理量的函数。
并可以此测量计算内耗值,不同的微观过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弛豫时间,因而使内耗峰出现的温度不同,形成内耗谱,称为固体机械能谱。
迄今已发现比较重要的内耗谱(峰)如下:①斯诺克(Snoek)峰。
体心立方金属中填隙溶质原子在外应力作用下的择优取向运动引起的内耗谱。
②曾讷(C.Zener)峰。
面心立方金属中代位溶质原子对(或簇)的应力感生有序引起的。
③葛氏峰。
金属晶粒间界的粘滞滑动引起的,早期也称为晶粒间界峰,它也是中国物理学家葛庭燧1947年首先发现的。
从对比的单晶铝不出现峰值,而存在于多晶铝中的晶粒间界内耗峰。
根据这个内耗现象,他提出了一种金属晶界结构模型,现在被称为葛氏晶界模型。
④玻童尼(Bordoni)峰。
面心立方金属冷加工以后低温下出现的一个与位错运动有关的峰。
⑤斯-科(Snoek-Kaster)峰。
体心立方金属中位错与填隙溶质原子交互作用引起的峰,又称冷加工峰,有人称为斯-科-葛峰。
内耗与超声衰减正广泛用于研究晶体缺陷、界面、金属中的扩散、固态相变、超导、疲劳、辐照损伤、薄膜结构等领域。
例如,研究低温下金属和合金的扩散,它可精确判定扩散常数D0和扩散激活能。
根据填隙原子引起的内耗峰值,可精确测量固溶体中的填隙原可精确子浓度,而与沉淀析出的第二相无关,用内耗法还可测定任一温度下间隙固溶体的浓度,可确定某些溶解度曲线;或研究应变时效或沉淀析出过程等。
还可用于研究固体声子与声子、电子以及磁场的交互作用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工业上用于钢铁性能检验和阻尼本领测量等。
近20年来,内耗与超声衰减已形成为材料科学、物理冶金和固体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葛氏扭摆
中科院金属所材料表面工程部
肖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