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三个自信
毛概期末总复习简述题及答案

1、试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基本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问题,并根据中国实际做出转化,马克思主义还与民族文化之间互动结合。
(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而不是过时的、封闭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也会与时俱进地发展。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有群众立场的理论,而不是束之高阁、无的放矢的空洞说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觉悟,同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并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实质上是解决民心和民智问题。
基本要求加强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有效的,也是必须的组织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以解决现实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和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问题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以解决现实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和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问题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关注民生、民心、民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出发点和价值追求。
总之,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都存在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但如果没有核心,社会就会失去整合力量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盘和国家建设的稳定器。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经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追求。
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要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毛概实践教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毛泽东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毛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毛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并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我对毛概实践教学的个人总结。
二、毛概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1.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在毛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通过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毛泽东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探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毛概实践教学要求我们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包括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 分析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毛概实践教学要求我们分析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即毛泽东思想在当今时代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4. 运用毛泽东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毛概实践教学要求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我学会了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毛概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果1. 提高了政治觉悟通过毛概实践教学,我对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四个自信”,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
2. 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毛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丰富了实践经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树立三个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树立三个自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我们全党同志,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认为树立这三个自信非常重要,有了这三个自信,才会有政治上的自觉,我们才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动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才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只能从本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有些发展中国家曾把西方发展模式奉为示范,结果非但没有给自身带来福音,反而自吞苦果,经济停滞倒退,社会动荡不安。
国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始终有不同的看法、争论和推测。
对“中国道路”的探讨之所以形成新的国际学术热点和争论点,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巨大挑战。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曾经显赫一时的西方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拉美、亚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地区也陷于困境。
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只能会导致灾难的产生,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
过去我们照搬苏联传统模式不能成功,今后如果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也不可能成功。
解决面临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要靠深化改革,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每一次发展都是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理论回应,我们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的自觉与自信。
毛概下学期(整合版)

单项选择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前提。
5.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6.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7.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8.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9.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0.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
11.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4.习近平新思想的要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多项选择题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3.生产要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各种物质生产条件,人的劳动。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按劳动价值分配,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知识类的生产要素。
5.四化同步发展是指: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指: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
7.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8.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是: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毛概名词解释具体页数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19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704、四个全面的战略P275、九二共识P22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93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3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P15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位一体P167 10、三步走发展战略P140 11、一带一路P163 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P21213、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指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4、生态文明建设P202 1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P5316、民族区域自治P182 17、两个先锋队P275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P34 19、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P5420、工农武装割据: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2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238 2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P5224、科教兴国战略: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5、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26、按劳分配原则P174 27、党的思想路线P3328、四马分肥:即将私营企业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江南大学毛概1-7章考试答案重点

君远学院毛概试题答案CHEN一、辨析(1)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①实现现代化是党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之一。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③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正是基于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才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2)“三个有利于”在任何情况下意味着不问姓“资”姓“社”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①"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的得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
②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凡事都要先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的"左"的思想,一是针对人们因思想受到旧框子的束缚而迈不开改革开放步子的状况。
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要人们把那些既可以为"资"也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不要错误地加以排斥。
③邓小平讲"三个有利于"标准,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本身是坚持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实用主义的。
事实上,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
(3)“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答:这个命题是正确的①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主要是…(书P141)②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南宁学院毛概复习题

南宁学院毛概复习题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哪两次历史性飞跃。
3、我们应该始终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有哪些?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哪两次历史性飞跃。
答: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我们应该始终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有哪些?答:“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刘少奇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新三民主义C. 邓小平理论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B.1840年以后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C.1919年以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4.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D.20世纪前中期中国政局的变动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A.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B. 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C. 提出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6.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B.哲学体系的建构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7.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瓦窑堡会议B.六届七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8.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一、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90多年来,我们党勇敢承担起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巨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同样也将不可逆转地书写社会主义中国生机勃勃,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明前景。
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大的创新力,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
三个自信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坚持“三个自信”,要有强烈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地把“中国梦”早日实现。
要坚持中国式民主。
要坚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要坚持中国式法治。
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既相互分设又集中统一的法治体系。
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要突出用好熊彼特“创新的手”和哈耶克“市场看不见手”,适度发挥凯恩斯“政府看得见的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中国式治理。
推动强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保障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祖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后备力量,应该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时时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动态,根据形势与政策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拥护党的纲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勤奋好学、自信自强。
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