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合集下载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Array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6.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准焦螺旋: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准焦螺旋: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8.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9.目镜与物镜比较二、显微镜的使用(一)取镜和安放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

3.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载物台下的遮光器,选一适宜的光圈对准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 (右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视野。

当光线强时,让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三)低倍镜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眼睛从侧边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它的结构由光源、物镜、目镜、准直镜、台架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光源:光学显微镜一般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灯作为光源,通过透明物体上方的准直镜照射样品,使其被照亮。

2.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0倍之间。

3. 目镜: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物镜的上方。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样品。

4. 准直镜:准直镜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它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提高样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5. 台架:台架是光学显微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6.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是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用于快速和精细调节焦距。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开启光源:首先需要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 调节准直镜:通过调节准直镜,使光线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和目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调节样品台的位置使其与物镜对齐。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洁: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该及时清理物镜、目镜和样品台等部件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以用纯净的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或者特定的清洁剂进行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光学元件。

2. 防止霉菌:光学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2、物镜转换器: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粗/细准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或下端。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准焦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观察,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5、载物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在载物台上通常装有标本移动器(也称标本推进器),移动器上安装的弹簧夹可用于固定玻片标本,另外,转动与移动器相连的两个螺旋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地移动,这样寻找物像时较为方便。

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

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目镜—--—长的放大倍数小
镜头
1、光学结构物镜---—长的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物像清晰度。

2、机械结构转换器————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二、光学显微镜的成像:
1、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实质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3、放大倍数的计算: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三、光学显微镜的一般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①转到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选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的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应该在侧面看物镜与玻片,避免相撞)。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的观察:
①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②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有何变化?视野的亮度、大小有何变化?观察到的细胞体积、细胞数目有何变化?
③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污点,则污点的位置可能在什么部件上?如何来判断污点所在的位置?。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组成及其作用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放大部分,它位于物体和图像之间。

物镜的作用是放大目标物体并使其对焦在视野中。

物镜通常有高倍、低倍和油浸物镜等不同类型,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数和视野大小。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对物镜的制作要求也越高。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观察者所看到的第一层光学元件,通常位于显微镜的顶部。

它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形成的图像以便观察。

目镜的放大倍数标记在它的背面,通常为10倍或20倍。

3. 杆架(Body tube):杆架是一个管状结构,通过它可以使光线从物镜传递到目镜。

它还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支撑。

4. 旋转阶梯(Nosepiece):旋转阶梯通常位于杆架的顶部,用于安装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

通过旋转阶梯,可以轻松地切换不同物镜,以获取所需的放大倍数。

5. 对焦机构(Coarse and fine focus controls):对焦机构位于显微镜的侧边或底部,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对焦。

粗对焦旋钮用于快速调整焦点,而细对焦旋钮则用于精确对焦。

6. 虚光源(Illumination):虚光源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它通过透过物镜来照亮样本。

虚光源通常是一个有可调强度的透明盘,也可以是一个装有白色LED灯的光学系统。

7. 台板(Stage):台板是一个扁平的平台,在其中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台板通常有可移动的手动控制装置,使得可以准确移动样本在视野中的位置。

除了以上主要部分,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还包括以下附件和功能:a. 透视镜(Diaphragm):透视镜被用来控制入射光的强度和角度。

它可以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以获得理想的观察条件。

b.等高装置(Condenser):等高装置用于调整入射光的聚焦,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c. 显微镜镜头(Ocular lens):显微镜镜头用于连接目镜和眼睛。

它可以调整视野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观察者的需求。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功能光学显微镜,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是吧?但是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深入浅出,让你听得懂,记得住。

显微镜就像是一位细心的侦探,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真是个好帮手啊!那么,它到底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又各自有什么功能呢?走,我们一起来探探究竟!1.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首先,咱们得知道,光学显微镜主要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

首先是“光源”,这可是显微镜的心脏呢!没有它,显微镜就像个没电的手机,完全没有用。

一般来说,光源会用白炽灯或者LED灯,提供强烈而均匀的光线,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标本。

1.1 目镜然后是“目镜”。

你可能会问,目镜是干啥的?它就像是一个超级放大镜,帮助你把看到的东西放大。

通常情况下,目镜的放大倍数在10倍左右,当然也有更高的选择。

没错,它能让微小的细胞、细菌变得如此显眼,就像把小虫子放在显微镜下,瞬间就变成了巨无霸,吓死你!1.2 物镜接下来,就是“物镜”了!这个小家伙也是显微镜的灵魂之一,通常有几种不同的放大倍数可供选择,比如4倍、10倍、40倍、100倍等。

物镜就像是显微镜的“眼睛”,它负责捕捉光线,帮助你更细致地观察标本。

你知道吗?物镜的镜头上会有一些特别的涂层,能减少反射,提高成像质量,真的是妙不可言。

2. 显微镜的支架和调焦机构说完光学部分,咱们再来看看显微镜的“身体”,也就是支架和调焦机构。

这些部分虽不那么显眼,但却是支撑显微镜的基础,缺了它们,显微镜可真不能用啊!2.1 支架显微镜的支架就像一根大腿,把整个显微镜撑起来。

它的设计不仅要稳固,还要方便调节。

毕竟,在观察的时候,你可不想显微镜摇摇晃晃,让你看不清楚,简直是“没事找事”!有的显微镜甚至配备了移动平台,可以轻松调整标本的位置,省时省力。

2.2 调焦机构再说说调焦机构,它就是调节显微镜焦距的部分。

没错,你要是没调好焦,那些美丽的细胞图案就像一幅模糊的画,怎么看都不对劲。

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光学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通过利用光学原理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光学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负责收集和聚焦光线。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倍率,例如10倍、40倍、100倍等。

通过切换不同的物镜,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率,以便观察不同尺寸的物体。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位于光学显微镜顶部的镜片,用于放大物镜所形成的像。

通常,目镜的放大倍率为10倍。

通过目镜,我们可以看到被观察物体的放大图像,同时也可以调节目镜的焦距,以便获得清晰的视野。

3. 反射镜(Mirror):反射镜是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的镜片。

它的作用是将从被观察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反射到物镜上,进而形成物体的放大图像。

反射镜通常是一个倾斜的平面镜,它不仅可以反射光线,还可以调整光路的角度,以便观察不同角度的样本。

4. 灯光源(Light Source):光学显微镜需要一种光源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通常,灯光源是一个位于显微镜底部的白炽灯或LED灯。

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照明条件,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5. 焦距调节装置(Focusing Mechanism):焦距调节装置是用来调节物镜和样本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常,焦距调节装置由一个粗调节旋钮和一个细调节旋钮组成。

通过旋转这些旋钮,可以使物镜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改变物镜和样本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最佳焦点。

6. 载物台(Stage):载物台是光学显微镜上用来放置样本的平台。

它通常是一个可移动的平台,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移动样本,以便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

载物台通常还配有夹持装置,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

7. 光学系统(Optical System):光学系统是光学显微镜中所有光学元件的总称。

它包括物镜、目镜、反射镜等。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和使用步骤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组成:1.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分之一,它负责实际放大和对被观察物体的成像。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其焦距决定了物镜的放大倍数。

2.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用于放大物镜形成的物体图像。

通常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倍。

3.光源:光源提供光线,使其通过被观察物体并进入显微镜系统。

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激光等。

4.准直镜:准直镜是用来调整光源入射光线方向的装置,确保光线垂直且均匀地通过被观察物体。

5.反光镜:反光镜位于物镜与目镜之间,主要用于反射由物镜形成的物体图像。

反光镜通常倾斜45度,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物体图像。

6.调焦机构:调焦机构可实现对样品与物镜的间距调整,从而在不同位置获得清晰的图像。

7.台座:台座是显微镜系统的支撑结构,可以调整显微镜的角度和位置,以便观察者能够舒适地使用显微镜。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准备样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预处理。

2.打开光源: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光源,并打开它们。

确保光源完全照亮样品。

3.调节光源:使用准直镜调节光源入射角度和强度,确保光线均匀且垂直地照射样品。

4.调节物镜:将物镜转到最低放大倍数,然后将样品放在台座上。

在显微镜的底部,找到旋钮或手柄以调整物镜的焦距。

缓慢旋转手柄,逐渐调整焦距,使样品变得清晰。

5.调节目镜:观察到清晰图像后,可以通过调节目镜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目镜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调节环,通过旋转调整目镜放大倍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放大倍数可能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6.观察样品: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来观察样品的不同部分和特征。

同时,观察者还可以使用调焦机构来调整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记录和分析:使用目视方法或将显微镜连接到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记录所观察样品的图像和视频。

根据需求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使用日期:2017年9月26日
一、教材分析
人类在很长时间,都是依靠肉眼来观察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的,不过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要看到它们就要借助显微镜,这节课就来介绍如何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理解实物与物像之间的关系到;理解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们平时没有接触显微镜的机会,但是都通过很多途径见过显微镜,对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显微镜,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标本,擦镜纸,纱布。

在上课前分好组,并把显微镜发放到各组的操作台上,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发放实验时所用的器材及材料。

【新课导学】:
知识回顾:生命活动的基本层次包括哪些?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如果想观察细胞的话,应该用什么工具呢?
答:初中的时候我们用低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现在,让我们尝试用高倍镜来观察多种类的细胞。

基本容:
一.展示显微镜,学生回顾基本的结构(学生课堂讨论,教师总结)
对照图片,认清基本结构,并总结。

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镜头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学生观察镜头,并总结)光学结构
平面镜----调暗视野
反光镜
凹面镜----调亮视野(学生亲自操作,总结)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有粗细之分)
机械结构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有大小之分)
导: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那你们想不想用显微镜来看看微观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答:想。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细胞吧。

二.用显微镜观察物象
给出永久性装片,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成小组讨论,总结基本的操作方法。

基本操作步骤:
1.用低倍物镜观察
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侧面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2.用高倍物镜观察
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进行观察)。

本节课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装片,下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有关显微镜的知识。

四.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问题
1.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
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 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6.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围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围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7.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分别移动载玻片、物镜和转动目镜,观察污物是否移动,来判断污物所处的
位置。

课堂反馈:
1.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⑥ 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
答案 C
2.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需要用最大的放大倍数,那么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答案(1)②③600倍(2)④ B
五、教学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非常感兴趣而且好动。

课解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好集中,还是较顺利的。

在学生自己观察过程中,由于器材的缺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只能多名同学共同使用一台显微镜,这样使的学生自由观察时出现了小小的混乱,为了能亲自练习,组的顺序就打乱了,经过教师的调整实验顺利完成。

如果做人手一台显微镜,那样的实验效果会很好。

六、课后作业
一.书课后作业
二.举一反三
1.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答案 B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答案:D
3.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3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____角,____时针方向流动( )
A.右、右下、逆B.右、右下、顺
C.左、左下、逆D.左、左下、顺
答案: A
4.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小动物,若发现视野中小动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把载玻片如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5.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答案 A
三.拓展练习
1 .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1)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答案:(1)B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