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 (教案设计)
设计概论教案

《设计概论》教案一、授课对象:《设计概论》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装潢设计二年级,课程总学时为16学时。
二、课程章节分配: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第三章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第四章艺术设计的关联特性第五章设计师第六章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第七章审美欣赏与设计批评附:课题练习三、使用教材:李巍编著,《设计概论》[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装饰与造型的表象问题上,在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上有一个飞跃。
结合课程内容,导入案例分析,通过师生交流、互动、讨论、分析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参考资料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尹定邦编著,《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艺术设计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
内容提要:艺术设计的定义与范畴、艺术设计的原理、艺术设计的特征和艺术设计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艺术设计的定义、原理、特征讲稿内容:一、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1、艺术设计的定义与范畴艺术设计是将物象的技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其范围有传统的手工艺制品设计(陶瓷、泥塑、竹木、布艺、金属、皮革、纸制品等)和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的产品设计(建筑、家具、灯具、交通工具、轻纺制品及商业物品等),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
2、艺术设计的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来认识。
艺术性包含对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机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科学性包含对设计物象的工程结构、数据分析、理化性能、材料应用、环境测试等方面的试验与证论。
技术性包含对设计物象的制造设备、加工工艺、质量检测、包装运输、市场营销等方面营运与安排。
设计概论教学设计.doc

产品设计的含义一、教学背景:(一)课程简介《产品设计的含义》属于美术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设计概论》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产品设计的定义入手,通过物质性、功能性、人为性三个方面对产品设计的基本含义和特性进行分析讲解,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区别。
(二)适用对象本课程针对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一):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技能:掌握产品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产品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区别。
(三)情感:体会作为产品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养,不但要有相当广泛的工程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美学鉴别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语言清晰的表述产品设计的概念.(2)多媒体演示,通过图片对比分析产品设计的特性,产品设计与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区别.(二)课程设计四、教学总结本课程经过了八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现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点:(1)深理论,浅分析针对设计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课程遵循深理论,浅分析的授课特性.先将理论清晰的植入在学生的脑海,再通过图片展示,将产品设计的物质性、功能性、人为性特征用较为浅显的例证予以分析。
(2)提思考,增兴趣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他们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在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概念及特性有了认识之后,提出产品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这一问题,使学生展开思考,此时的学生会直观感觉两者有区别,但具体的区别又无法用完整的语言予以叙述从而产生对此问题的兴趣,之后再揭晓答案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3)图对比,文分析对于设计学生来说,在教学活动中图片的吸引力远大于文字,故在分析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区别这一教学难点时,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图片对比结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分析,积极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增加对难点的理解程度。
设计概论教(学)案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案2015〜2016学年第2学期院(系):艺术设计学院教研室:基础与理论教研室课程名称:设计概论授课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学28学时学分:2时授课教师:鲁鸿英职称:讲师授课班级:14级艺术设计各专业教材名称:《现代设计概论》参考资料;1、《设计学概论》2、《设计概论新编》3、《设计概论》2016年2 月15 日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概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设计专业的入门指导课程。
二、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设计行为,反思设计师的社会定位与社会职责。
对于学生深入地进行设计理论研究、深入地进行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观,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设计概论”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外延、类型、特征、本质、源流、趋势、规律、主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进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设计行为,反思设计师的社会定位与社会职责。
这样一种宏观的视野,对于学生深入地进行设计理论研究、主动而积极地进行设计实践,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核心内容:确定课程的范围、对象、特征和课题,探寻设计发展规律与研究的方法。
探讨基本的设计理论问题,加强设计思维、技法、理论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二、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内涵及设计的意义,设计对于社会和人类的价值。
明确设计师的责任、工作性质与特点等。
(2)理解设计与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各个设计门类的基本知识。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2、设计理论设计美学、设计经济学、设计社会学、设计色彩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民俗学、设计传播学、设计伦理学等。
设计概论课程教案

设计概论课程教案教案标题:设计概论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设计概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设计概论的定义和范围- 解释设计概论的概念和作用。
- 介绍设计概论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
2. 设计概论的基本原理- 介绍设计概论的基本原理,如人机交互、用户体验、可持续发展等。
- 分析设计概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设计概论的方法和工具- 介绍设计概论的方法和工具,如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等。
- 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设计实践。
4. 设计概论的案例分析- 分析和讨论设计概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 培养学生对设计概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设计概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 激发学生对设计概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 讲解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通过案例和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讨论和互动(15分钟)- 分组讨论设计概论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4. 设计实践(3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设计项目。
- 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概论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践。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 对学生的设计实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设计概论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设计案例和图示。
3. 设计概论的相关视频和在线资源。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设计项目的成果评估。
2. 学生对设计概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3. 学生对设计概论案例分析的参与和贡献。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设计展览或实地考察相关设计项目。
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设计项目,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安排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设计概论教案高中生物

设计概论教案高中生物适用年级:高中生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及设计过程;2. 掌握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定义及分类;2. 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实用性;3. 设计方法:头脑风暴、草图绘制、模型制作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2. 讲解设计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广泛性和重要性;3. 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白设计的目的和要求;4.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让他们体验设计的过程。
第二课时:1. 讲解设计方法,包括草图绘制和模型制作,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2. 让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实践,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作;3. 学生展示设计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增强学生对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完成设计作品及设计过程报告;2. 学生的设计实践表现及展示评价;3. 课堂参与度及表现评价。
扩展活动:1. 参观设计展览或设计工作室,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实践情况;2. 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或活动,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3. 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设计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教学反思:设计概论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其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多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建立对设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设计概论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周XX节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审美标准;- 熟悉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设计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环境和人类发展。
教学重点:1. 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审美标准;3. 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和特点。
教学难点:1. 设计原则的灵活运用;2. 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设计案例图片或视频;3. 教学实践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设计概论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目标;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1. 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设计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分类;2. 设计的基本原则:讲解比例、节奏、对比、平衡、对称等原则;3. 设计的审美标准:分析视觉美、功能美、情感美等标准。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不同设计领域的案例,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设计原则和审美特点;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见解。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讲解实践操作步骤,如设计一幅海报、一个产品等;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设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 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设计作品,并撰写设计说明。
《设计概论教案》

《设计概论教案》章节一: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3. 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设计的流程;4. 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定义和意义;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的流程;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二: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3. 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原则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原则;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原则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意设计。
章节三:设计流程教学目标:1. 理解设计流程的意义;2. 学会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1. 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流程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设计流程;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设计流程的应用方法;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设计流程进行设计。
章节四:设计分类教学目标:2. 掌握各类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设计的分类;2. 各类设计的特点;3. 各类设计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分类;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类设计的特点;3.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类设计的应用;4.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设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章节五:设计师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掌握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了解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教学内容:1. 设计师的定义和职责;2. 设计师的技能和要求;3. 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设计概论教案高中数学课件

设计概论教案高中数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掌握设计概论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3.能够通过设计案例分析,理解设计概念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内容:
1.设计概念和定义;
2.设计思维和方法;
3.设计流程和步骤;
4.设计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设计思维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设计流程和步骤的掌握;
3.设计案例分析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
2.讨论和实践结合;
3.小组合作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设计概念和定义
1.设计概念的介绍,设计概念的定义;
2.设计概念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3.设计概念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节:设计思维和方法
1.设计思维的特点和要素;
2.设计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3.设计思维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设计流程和步骤
1.设计流程的概述和步骤;
2.设计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3.设计流程中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设计案例分析
1.设计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2.设计案例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效果;
3.小组展示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
1.教案和课件;
2.设计案例和资料;
3.小组合作材料。
七、学习评估:
1.课后作业和练习;
2.小组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3.课堂讨论和反思。
八、教学反馈:
1.及时总结教学反馈意见;
2.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创意的思维训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设计创意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创意的基本涵 第二节 设计创意的产生过程
教学重点
设计美的性质,中国与西方的设计美学思想
教学难点
设计与美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审美标准与特征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论文——什么是美?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美学概论
章、节名称
第十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 设计的方法
第二节 设计的程序
基本概念
设计定位,整体与布局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程序
教学重点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实施阶段
教学难点
深入、细致和扎实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七章 设计教育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7
章、节名称
第七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 西方设计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基本概念
早期的设计教育;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中国的设计教育;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早期与现代的设计教育,深入思考中国未来的设计教育发展
教学难点
设计师的特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设计师的职责和专业素质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师的专业素质
第二节 设计师的特质
第三节 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绿色设计
第三节 非物质设计
课后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设计营销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营销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设计管理的基本概念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十四章走向未来的设计
第五节:后期社会时期
基本概念
介绍世界设计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设计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
设计从开始到最后成熟的过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世界设计史的发生与发展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1.西方中世纪里几种宗教建筑的特征?
教学难点
深入、细致和扎实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设计心理学概念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心理概述
第二节 设计心理与消费者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十二章设计创意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12
章、节名称
第十二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 设计创意的基本涵
第二节 设计创意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 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第四节 设计创意的创造技法
基本概念
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思维的类型;设计思维的模式;设计思维的方法;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设计思维的特征、类型、模式、方法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14
章、节名称
第十四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 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绿色设计
第三节 非物质设计
基本概念
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绿色设计与非物质设计的定义
教学难点
绿色设计与非物质设计的定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教 案 本
2012 —— 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系(部)名称:_艺术设计学院 _
教 研 室:_ 环境艺术__
专 业 名 称:_ 环境艺术_
年 级 班 级:
课 程 名 称:_ 设计概论 _
任 课 教 师:_
(二)、教案容及要求:
课程名称
第一章 设计概述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1
章、节名称
第一讲
教学容及进程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 设计批评概述
第二节 设计批评的特征
第三节 设计批评的标准
第四节 设计批评的现状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十章 设计方法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10
第三节:传统文化析
课程名称
第五章 设计思维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5
章、节名称
第五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设计思维概述
第二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基本概念
设计思维的特征;设计思维的类型;设计思维的模式;设计思维的方法;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设计思维的特征、类型、模式、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设计市场的需求及运行规律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设计市场概述 第二节:设计与消费
第三节:设计与附加价值 第四节:设计与经济管理
第一节:设计的涵
第二节:设计基本特征
第三节:设计基本要求
第四节:设计的类型
基本概念
阐述设计的产生、定义、本质,以及设计的各类型。
教学重点
设计的本质,以及各组成要素
教学难点
设计的形式要素、经济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什么是设计概论。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使用教学设施设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授课方式
1.课堂讲授(√ ),2.演示教学(√ ),3.实践教学(√)4.参观教学()
作业、辅导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文化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设计文化的两个维度
第二节:设计审美特征与标准
第三节:设计审美创作过程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四章 设计文化论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4
授课序号
4
章、节名称
第四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文化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设计文化的两个维度
第三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第四节:设计风格与流派
基本概念
设计文化的基本概念,设计中的风格流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容小结
第一节:设计的萌芽时期
第二节:手工业时代(上、下)
第三节:早期工业化时期
第四节:工业社会成熟时期
第五节:后期社会时期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三章 设计美学论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3
章、节名称
第三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美学概论
第二节:设计审美特征与标准
第三节:设计审美创作过程
基本概念
设计与美学;设计美的性质;中国设计美学思想;西方设计美学思想
第二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第三节:设计创意
课后分析
课程名称
第六章 设计市场
任课教师
琴
计划课时
2
授课序号
6
章、节名称
第六讲
教学容及进程
第一节:设计市场概述
第二节:设计与消费
第三节:设计与附加价值
第四节:设计与经济管理
基本概念
设计市场的分析
教学重点
设计市场的价值观与规律性
教学难点
设计市场的价值观与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