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案例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女,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以“和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司法考试临近,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提不起精神,无法静心复习一月有余”为由前来咨询。
咨询师通过摄入谈话法、观察法等取得临床资料。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咨询,即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咨询阶段和结束与巩固阶段。
经历6次的咨询时程,多方评估,该案例咨询效果良好,求助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和同学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错误观念得以矫正。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一、来访者的一般资料求助者:谢娜(化名),女,21岁,汉族,大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中上,独生女,四川户口,无宗教信仰。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一)主诉:感觉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和宿舍同学关系紧张。
司法考试临近,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无法静心复习,内心痛苦、焦虑、烦躁一月有余。
(二)求助者个人陈述: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进入大学以后,我觉得宿舍的同学也都不喜欢我,也不愿意接纳我。
所以平时也不怎么主动与室友交谈,学习、上课都是我一个人,我己经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了。
但是一个半月前,我晚上上自习很晚回来,已经很累,洗完澡就躺在床上睡觉,其他三个人在上网,叫了几声也不关灯,我当时就觉得是他们故意与我过不去,合伙整自己,一气之下就自己下床把灯关了,其他三人表示不满,发生了一些口角。
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不是他们的对手(学校是四人间),后来怎么也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关系复杂,难以相处。
自从这件事情之后,我就经常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越发沉默寡言。
三、求助者同学描述求助者性格内向,在宿舍也不多说话,不打闹、开玩笑。
上课回来也是坐在书桌前看书或是去上自习,与周围同学交流少。
班级活动也很少参加,刚开始时同学有活动还叫他,可每次他都推辞不去,渐渐的大家有什么活动就不叫他了。
3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案例求助者刘某,在校大学生,因为和同宿舍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效果显著。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刘某,女,20岁,陕西人,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在其小学四年级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
身高162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
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人际交往问题,焦虑、烦躁一个月。
个人陈述:最近一个月感觉根本不想呆在寝室,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就连和同学交往都有些害怕了。
感到焦虑,郁闷,苦恼;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
前天有一门考试,遇到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思绪很乱,就想到了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闹矛盾的问题,心想正在考试,不应该想这些跟考试无关的事情,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大一的时候寝室同学关系还可以,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大家还不太了解,所以都比较客气。
大二开学后大家学习都比较轻松,室友们也不怎么关心学习,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所谓本地的女孩子,老是和我针锋相对。
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就让我早点睡觉,说是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了灯。
第二天早上她起来的特别早,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让她小声点,她就很冒火地和我吵起来了。
这件事过后我们俩就一直处于冷战状态,我想本来就是她不对,我为什么要搭理她。
还有一件事就是班上的同学竞争入党,本来寝室也有几个室友申请了,但是后来人数有限,我得到了入党的机会。
一天我回寝室发现她们几个在聊天,听到她们好象说“什么就会讨好老师,拍马屁之类的”,我一听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以后她们几个关系变得更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现在我和室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To t a 1 . 2 4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u n e 2 0 1 3 ( c 1
一
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蔡 容 华
( 华 南理 工 大 学广 州学 院 广 东・ 广州 5 1 0 8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4 4
a mo n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t s .Fo r i n t e r pe r s o na l o b s t a c l e s t o v i s i t o r s , u s i ng c o g n i t i v e t h e r a p y, r e a s o na bl e mo o d t he r a p y ,e t e . To c h a ng e t he pa t i e n t ’ S un r e a s o na b l e v i e ws a nd c o g n i t i o n, S O a s t o g ui d e t he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 1 8 一 O 1 8 1 一 O 3
摘 要 人 际交往障碍往 往是影 响人成 才的重 要 因素 , 而 这 种情况在 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对于人 际交往障碍来访者, 运 用认知疗法 、合理情绪疗 法等来改变求助 者的不合理看 法和认知 , 从而引导求助者消除人 际交往 障碍心理 , 重新树 立 人 际 交 往 的 自信 心 。 关键词 人际交往冲突 大学生 认知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Ab s t r a c t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b a r r i e r s t e n d t o b e t h e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s r t h a t a f f e c t p e o p l e ’ S g r o w t h , a n d t h i s k i n d o f s i t u a t i o n i s c o mmo n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团体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围绕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展开团体咨询案例报告。
在包括介绍背景、阐述问题和探讨研究意义。
在主要涉及调查方法、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效果和建议措施。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评估了实施效果。
最后在对问题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整个案例进行评价。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期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提供实质性建议和帮助,促进宿舍居住环境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咨询、案例报告、调查方法、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效果、建议措施、问题总结、展望未来、结论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宿舍是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居住场所,是他们学习、生活、交流的空间。
而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在大学生宿舍中,由于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习惯习性,人际关系问题时有发生。
比如相互之间的沟通不畅、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够、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产生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宿舍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也会给宿舍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及时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提升宿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和谐度,对于大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2 问题阐述在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关系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扰。
宿舍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相互理解不足、个人空间被侵犯、物品被借用而未归还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宿舍成员的生活质量,也可能会对学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11篇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11篇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 (1) 人际交往受挫大一新生欲退学在长春某重点高校念热门专业的大一学生小蕾(化名)几次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退学。
“小蕾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入校不久,她就因文笔出众,被校内文学团体破格吸收为会员。
”小蕾的班主任说,听说她要退学,大家都很吃惊。
小雷要退学的理由主要是:觉得同学们瞧不起她,总在背后议论她,以至于她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
老师们也描述说,当小蕾讲到这一点时,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
点评: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才有了支持力量,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心情才能愉快。
小蕾主要由于在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环境中遇到了挫折,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对同学比较敏感和多疑,心里感到紧张和不安,进而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产生心理压力。
遂产生退学想法。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 (2) 研发部梁经理才进公司不到一年,工作表现颇爱主管赞赏,不管是专业能力还是管理绩效,都获得大家肯定。
在他的缜密规划之下,研发部一些延宕已久的项目,都在积极推行当中。
部门主管李副总发现,梁经理到研发部以来,几乎每天加班。
他经常第2天来看到梁经理电子邮件的发送时间是前一天晚上10点多,接着甚至又看到当天早上7点多发送的另一封邮件。
这个部门下班时总是梁经理最晚离开,上班时第1个到。
但是,即使在工作量吃紧的时候,其它同仁似乎都准时走,很少跟着他留下来。
平常也难得见到梁经理和他的部属或是同级主管进行沟通。
李副总对梁经理怎么和其它同事、部属沟通工作觉得好奇,开始观察他的沟通方式。
原来,梁经理部是以电子邮件交代部属工作。
他的属下除非必要,也都是以电子邮件回复工作进度及提出问题。
很少找他当面报告或讨论。
对其它同事也是如此,电子邮件似乎被梁经理当作和同仁们合作的最佳沟通工具。
但是,最近大家似乎开始对梁经理这样的沟通方式反应不佳。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背景信息】小张是一名大一的本科生,性格开朗、外向,社交能力较强,但近期她发现自己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同学相处时感觉不够自在,常常感到被排挤,而自己也很少主动与他人交流。
这些问题影响了她的学习和心情,于是她主动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问题描述】小张表示,班级里有一些人跟自己相处得不错,但也有一些人总是让她感受到自己不受欢迎,不被认同,于是她越来越不喜欢主动交往。
她说:“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都愿意跟我交朋友,我不想在一个人的时候感到孤独。
”【咨询过程】1. 探讨问题的影响。
首先,我问小张这些问题对她有什么影响,她回答:“我感觉特别累,上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精力,总是想着这个问题。
”我提示她,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需要尽快解决。
2. 考察自我认知。
我希望小张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于是问她:“你认为自己和班级同学的关系如何?你和某些人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小张沉思片刻后表示,她与有些人相处得不错,而那些对她有排斥感的人可能与自己不太合拍,兴趣爱好、性格等存在差异。
3. 分析人际关系。
在小张进一步描述不同性格与兴趣的同学时,我提示她,人际关系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由双方或多方的交往决定的,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际关系。
我让她想想,如果她希望班级中的某个人与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应该怎么做?4. 帮助建立行动计划。
小张思考了一会儿后,表示自己可以尝试主动与那些对自己有好感的人聊天、约饭等,同时,也要尝试与那些排斥自己的人保持友好、积极的交流。
我鼓励她,尽管这个过程会经历 ups and downs,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多的尝试和实践只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解决方案】在咨询过程中,我帮助小张意识到人际关系是双方互动的结果,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和优化关系,同时,也鼓励她通过更多的尝试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缓慢和挑战,但只有不断地努力去做、尝试去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个案分析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人际关系焦虑是因人际交往紧张引起的一种情绪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并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
在本案例中,大一新生王某因与宿舍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而出现过度焦虑等心理、生理症状。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其进行治疗,达到了的预期的咨询目标。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焦虑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法!一、一般情况王某,男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1、主诉这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
2、个人陈述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觉得别人都很讨厌我。
后来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
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拿我和邻居家小朋友小朋友比。
看到他们考好了就说我笨、没出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还经常打我,说我和妈妈都是他的累赘,我觉得很受刺激。
我一直很努力,但高考前因胃肠炎住院,最后只考上了一个收费的民办学院。
上大学后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但人缘不好,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没有朋友。
有一次与一个朋友在饭堂发生摩擦,气急之下我打了他几拳,把他的鼻子打破了。
后来大家都说我欺负同学,都不理我,我只好走读,每天回家。
一个月后我发现住宿的东西都没了,听说是被扔了,我就报警了,一时间在学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几乎没有人跟我说话了。
我觉得我对每个人都很好,但他们却都对不起我,甚至反过来和我作对,我真的想不通。
最近两个月,我总是失眠。
有时整晚都睡不着,白天没精神。
不想和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效率下降,有时真不想去学校了,但又觉得没出息,人家会更瞧不起,所以心理很矛盾,很烦恼,情绪不高。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发现王某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
为其作SCL-90及SAS和SDS测评。
(1)SDS量表标准分为62,显示有轻度抑郁症状。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8篇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8篇篇1一、背景概述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次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一则典型案例,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形成。
二、案例描述王某,是某大学一名大二学生。
近期,他逐渐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困扰。
具体表现为:与同学关系疏远,难以融入团体活动,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情绪,并且缺乏主动沟通意愿。
王某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出了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问题剖析经过深入了解与分析,王某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同理心:王某在人际交往中过于关注自我感受,而忽视他人的需求与情感,导致沟通障碍。
2. 社交技能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王某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手足无措,难以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
3. 心理自卑感:受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王某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情绪,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解决方案与实施过程针对王某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并实施如下过程:1. 心理咨询与辅导:安排王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其认识并克服自卑情绪,增强自信。
2. 社交技能培训:组织王某参加校园内的社交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其与人沟通的能力。
3. 参与团体活动:鼓励王某积极参加各类团体活动,增加与同学互动的机会,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跟踪观察与反馈:对王某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定期与其沟通,了解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进展与困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五、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与努力,王某在人际交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他逐渐克服自卑情绪,增强了自信心,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他能够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并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这表明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六、经验总结与建议从王某的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09心理(二)班李振环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 一般资料孙某,女,20岁,湖北人,大学二年级学生。
来访者自幼成长在农村,身高,体型适中,肤色偏黄,无不良嗜好,体质好,很少生病,性格偏内向。
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
父亲初中学历,母亲小学学历,父母经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另有一弟弟读高中。
父母感情不错,家庭关系协调。
自小父母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期望很高,自己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很好,有完美主义倾向,做什么事情都力全做得很好。
高中开始住校,与同学关系一般。
上大学后,内向性格有所好转,跟几个外省的同学玩得较好,但仍不太热衷参加集体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大,每天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觉得跟本地同学难以沟通,目前没有男朋友。
因最近与舍友闹矛盾,感觉在宿舍受排挤,被孤立,导致情绪烦躁,晚上睡眠不好,身体疲惫,学习效率下降,自己觉得很焦虑,情况已持续三周,不知如何处理,主动前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2 主述和个人陈述主述:最近三个星期以来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导致情绪低落、焦虑。
个人陈述:最近不想呆在宿舍,感觉宿舍同学有意在跟自己作对,要排挤自己。
感觉“她们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最近睡觉不好,有时看不下书,心里很着急。
宿舍共住四人,除自己外,其他三人都是南京本地人。
大一的时候宿舍同学关系还好,也许是一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所以都比较客气。
大二下学期,很多同学学习放松了,宿舍另外三个同学更是不在乎学习,有时还逃课,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
上个星期三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宿舍一同学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灯了。
第二天早上早起,我还在睡觉,她洗脸、上厕所什么的就会故意弄出很大声响,不让我安静睡觉,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
我想如果我跟她提意见,宿舍其他同学就会帮着她,“她们是一伙的”。
宿舍就只有我一人来自其他省份,大一时大家基本都还讲普通话,但现在她们基本都用南京话交流了,有意不让我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好孤立我。
我还听到她们说我“书呆子,只会读书”之类的话,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她们嫉妒我,但我听了心里特别不舒服。
并且她们三个去吃饭或是上自习都是一起,却从不叫我,我觉得自己有被孤立的感觉。
我和我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感觉自己在人际处理方面很失败。
我很想搞好跟室友的关系,但觉得跟她们简直没法相处;想调换宿舍或搬出去住,又担心别人说自己跟室友相处不好,是“自己有问题”,为此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不知道怎么办。
3 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来访者是主动求助,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有良好的自知力,谈话过程中略有紧张,在谈到自己被孤立时显得很焦虑,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双眼不时会紧盯咨询师,对咨询师有很高的期望,能很好的配合咨询师。
4 评估和诊断心理状态的评估来访者目前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身体状态:食欲下降,晚上睡眠不好。
来访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重病,无家族精神病遗传史。
精神状态:智力正常,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紧张、焦虑。
社会功能状态: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宿舍人际关系受到一定影响,并未泛化。
该来访者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分析(1)社会原因:第一,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来访者自小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厉,只关心其学习成绩,与父母交流较少,性格较内向,不太善于交际。
第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因:来访者几乎没有知心朋友,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喜欢放在心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2)心理原因:首先,来访者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合理认知,思维方式上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其不合理信念表现为:把室友的早起看作是在有意跟自己作对,把室友用南京话交流看作是在有意排挤自己,把室友的评价看作是对自己的嫉妒,把偶尔的人际冲突理解为宿舍关系糟糕透顶,无可挽回等等。
其次,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比较欠缺。
人际交往技能欠缺表现为:不能合理地给别人提意见,对别人的评价不能给予有效的解释和反驳,不善于融入集体成为受欢迎的人等。
诊断根据来访者初步访谈的表现,再根据收集到的来访者的一般资料,判断为是由宿舍人际交往引起的情绪困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来访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寻求咨询,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该来访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人际关系不适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该来访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不谐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鉴别诊断(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来访者虽然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症状,但还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只有三个星期,并且其情绪困扰是由现实刺激所引起,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不太严重,社会功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不长,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来访者宣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程度;帮助来访者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改善人际交往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合理的信念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强其社会适应。
(3)咨询方法与原理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来访者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用角色扮演法让来访者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6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1)目的:收集资料,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与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2)方法:摄入性会谈法。
(3)过程:1让来访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感谢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中心的信任并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2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表现、造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与问题相关的近期生活事件;3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与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运用倾听的技巧,强调同情、尊重、理解、鼓励,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积极关注,通过言语鼓励与非言语线索等来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
让来访者能够有机会把自己近段时间的内心感受及以往过程中的部分经历表现出来,使其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4通过咨询,发现来访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来访者的言语表达及在咨询过程中的其它客观表现,依据心理咨询诊断的基本原则,做出评估和诊断;5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并商定下次咨询时间。
第二次咨询(1)目的:共同讨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向来访者介绍情绪 ABC 理论,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而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会影响情绪反应。
(2)方法:摄入式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1通过会谈,与来访者沟通,加强咨询关系。
2运用倾听、对质、影响性概述等技术,与来访者一同探讨引发其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的原因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来访者从小因父母管教严格,造成内心胆小,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压抑、痛苦等负性情绪而使应付问题的手段会越来越无效。
同时,来访者追求完美的性格倾向,也向来访者看待事情容易敏感多疑。
3通过介绍情绪 ABC 理论,引导、启发来访者领悟到其认知中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4布置家庭作业:运用 ABC 理论的方法,分析自己在宿舍人际交往冲突中产生各种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和认知信念B,并记录下来。
5与来访者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
第三次咨询(1)目的:转换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形成对当前问题的理性认知。
(2)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3)过程:1与来访者一起分析了上次布置给她的家庭作业,以下是来访者完成的家庭作业内容:诱发事件A:我晚上用台灯看书,第二天这位同学早起吵到我。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1)认为舍友早上起来特别早肯定是在报复我。
2)回宿舍发现室友用南京话在说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故意说得自己听不懂,在孤立自己。
3)认为其他三个舍友平时吃饭活动等都是一起,而从不叫自己,因此难以与她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4)经过一次和寝室同学人际冲突就认为自己与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在所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
5)我做错了,令室友她们对我不满,她们就一定会因此疏远我,而且其他人也必定会疏远我。
造成的结果C: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
2咨询师在看完来访者的家庭作业之后,引导来访者通过与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认知的不合逻辑性。
第四次咨询(1)目的:转变来访者在冲突情境中产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建立积极、合理的情绪反应。
来访者通过练习体会掌握直到能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
(2)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过程:1请来访者轻轻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正身处在最近发生的某个冲突情境中,说出她此时的感受,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转化情绪上,尝试将它变成比较合理的情绪。
第五次咨询(1)目的:强化和巩固来访者的理性情绪,进一步改善其行为方式,学习一定的社交技能并且通过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2)方法:角色扮演、放松训练。
(3)过程:1检查来访者上次的家庭作业,并对其认真完成作业表示赞赏。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来访者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来访者了解其与宿舍同学平时沟通的方式。
咨询师先扮演来访者寝室同学,内容为那次晚上宿舍同学让来访者关灯及第二天同学早起引起来访者内心的烦躁的情景,这样可以了解来访者平时和同学沟通交流方式。
然后角色互换(让来访者扮演她同学,咨询师扮演来访者),这样有助于来访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认识到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通过改变一些说话的语言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认识适当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放松训练教给来访者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帮助她以后在遇到冲突事件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躁情绪,提高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