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和经济学分析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

合集下载

2024年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课件PPT学习教案

2024年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课件PPT学习教案
债券
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的债权债务凭证,具有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股票
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资产和收益的所有权 ,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流动性等特点。
其他信用工具
还包括存款、贷款、租赁、信托等信用工具,各具特点,满足不同的 信用需求。
现自身发展和盈利目标
03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金融体 系的发展和完善
05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
传导机制
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汇率等变量,进而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
与支出总额。
B
C
D
国际储备构成
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 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概念
指一国政府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 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和作为对外偿债保 证的国际间可接受的资产总额。
外汇与汇率制度
外汇概念
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 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 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
信用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促进资金融通 降低交易成本 扩大经济规模 调节经济周期
信用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和融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信用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搜寻成本,提高交易效 率。
信用可以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扩大经济规模,增加就业机 会。
信用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信贷规模等手段,对经 济周期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第11章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的原因
任何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产业都应受到政府监管:安全、支付系统、结构(经济集中、效率、利益冲突/公平)、顾客保障、货币政策。
安全:债权人(家庭、政府、公司)、多米诺效应、货币供应量、高负债与道德风险,投机。
美洲银行
11.56
260159
61.00
1.0
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数据单位为百万元人民币,汇丰银行为百万元港元,共他银行为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各行2002年年报;《中国金融年鉴(2003)》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定义 一、核心资本(永久期限、非累积支付) 1、实收资本: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2、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和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以及法定公益金。 4、未分配利润:商业银行以前年度实现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5、少数股权:在合并报表时,包括在核心资本中的非全资子银行中的少数股权,是指子银行净收入经营成果和净资产中,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方式归属于母银行的部分。 二、附属资本 1、重估储备:商业银行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为重估储备。若银监会认为,重估作价是审慎的,这类重估储备可以列入附属资本,但计入附属资本的部分不超过重估储备的70%。
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银行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两个原因: 存款保险制度形成前,存款人担心银行破产而不愿将钱存入银行; 存款人缺少银行资产质量的信息可能导致银行大恐慌;挤兑

《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课件

《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课件
现在则一般指单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或公 司向市场公开发行的无抵押担保的短期期票。
第二节 金融市场
(1)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的发行者主要是高信用级别的工商企业或公用 事业部门及金融公司。 商业票据不记名,方式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商业票据无票面利率,按折扣面额的一定比率发售。 商业票据的投资者包括:投资公司,主要是货币市场共 同基金;商业银行的信托部;保险公司;工商企业及州 和地方政府机构。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再例:
如果你的公司失败了,价值降为2万元,按照 债权投资者优于股权投资者的清算原则,这2万 元应该归银行,这样银行损失了借给你的3万元 中的1万元,而投资者损失了7万元的全部投资。 这样,放款者和投资者在资金流动给你的同时, 也分担了一部分商业风险。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3.聚集资源的功能
以大额可转让存单为例,100万美元的面值超出了 许多家庭的投资能力。但个人可以通过购买基金,再 由基金公司来购买存单,基金的这种资金聚集功能就 帮助了个人间接实现了参与大额可转让存单的目标。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4.管理风险的功能
金融体系能提供多种管理风险的方法。
现代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 的,并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三)信用的三要素 1.债权和债务关系。 2.时间的间隔。 3.融资工具。
第二节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基本涵义:
简单地说,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1、 广义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金融工具本身的 区别
金融工具新旧
股票市场

西南财经大学 货币金融学第四章+利率的决定

西南财经大学 货币金融学第四章+利率的决定
e e e d
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
• (4)长期债券的利率↓→债券价格↑→债券的资本收 益率↑→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量↑。
• 结论:未来较低的预期利率水平会使长期债 券的需求增加,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i P g R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右移
e e e d
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
• (5)替代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变化也会影响债券需 求曲线的移动。
可贷资金分析的变形-----债券的供给 与需求
• 假定仅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资产形式:货 币(流动性),债券。则对债券的需求来 源于手中的闲置资金(可贷资金的供给, 即债券的需求对应于可贷资金的供给); 债券的供给,即对于闲置的可贷资金的需 求(可贷资金的需求对应于债券的供给) • 于是可贷资金理论可表达为:
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
• 3、风险 • (1)债券市场风险↑→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 ↓→ 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反之,债券市场风险↓→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 ↑→ 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2)假定股票是债券的替代资产。股票市场风险 ↑→债券的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 • 反之,股票市场风险↓→债券的吸引力↓→债券需 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凯恩斯:利率是一种价格,但它并不是使 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的价格,而是使公众 愿意以货币形式次有的财富量(即货币需 求)恰等于现有的货币存量(货币供给) 的价格。 • 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币 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由银行体系 决定。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利率越 高,货币供给越大。 因为利率越高,银行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越大,银行降低准备 金,从而使基础货币 扩张。故货币供给是 利率的增函数。

第1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

第1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
பைடு நூலகம்1-2
Question: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同时上调 0.5个百分点
它意味着未来购买不动产的偿付能力变强还是 变弱? 它是否会影响未来求职的难易程度?
它对家庭金融资产存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3
第1章 货币金融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货币金融学的由来: 基础力量: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使我们所处 的经济体系最终演变成以货币化生产占据支配 地位的经济体系;
图5:1970-2008年美元汇率(相对于一揽子主要货币)变动情况
1-22
2. 国际金融
• 国际金融体系对一国的国内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 一个国家汇率政策的确定是如何影响到该国货币政策的执 行的?
— 资本管制对国内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 ?
—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类的国际金 融组织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发行基础
承诺
货币创造原理
发行主体
信用货币
法币 银行负债构成信用货币
支票
货币形式
新的金融产品
信用卡 存单等
货币供求量 银行经营影响
货币银行学
电子货币
债券、股票、 国库券、活期 存款的“准货 币”等
金融市场、产品、 机构、业务、制度 创新
货币金融学
1-5
第1章 货币金融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举要:
1,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F·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兹维·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工具、业务、货币政策报告、货币政 策委员会报告等官方资料和统计数据(1984-2008) 6,《金融时报》等报刊杂志 7、《货币战争 》,宋鸿兵

《货币金融学》第11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货币金融学》第11章 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1-19
表11-2 各国和地区银行救助行动的成本
时间
国家和地区
该成本占GDP 的百分比
1980-1982
阿根廷
55
1997-2002
印度尼西亚
55
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中国
47
1996-2000
牙买加
44
1981-1983
智利
42
1997-2002
泰国
35
1993-1994
马其顿
32
2000至今
对于全部存款机构执行统一的准备金规定
确定银行持股公司(BHCs)的地位
取消贷款利率上限
赋予联邦储备体系监管银行控股公司的职责 将存款保险限额提高至每账户10万美元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1-13
表11-1 美国的主要金融立法(续)
11-15
图11-1 1934-2008年美国的银行破产情况
Source: /bank/historical/bank/index.html.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1-16
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和银行危机
• 金融创新和新型金融工具拓宽了银行从事高 风险活动的范围
• 存款保险限额的提高使道德风险增加 • 放松管制
–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 –1982年《存款机构法》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货币金融学西财知识点总结

货币金融学西财知识点总结

货币金融学西财知识点总结一、货币的概念和功能1.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工具。

货币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即它能用来进行交易;二是货币是一种价值尺度,即它能用来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三是货币是一种价值储藏工具,即它能用来存储财富。

2. 货币的功能货币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作为交换媒介,即作为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工具;二是作为价值尺度,即作为衡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的尺度;三是作为价值储藏工具,即作为存储财富的手段。

二、货币的产生和发展1.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从商品交换到货币交换的演变过程。

在原始社会中,商品是直接交换的,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进化为间接交换,最终形成了货币交换,即人们用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2. 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从黄金和银行纸币到现代电子货币的演变。

在古代,黄金和银币是主要的货币形式;在近代,银行纸币和纸币成为主要货币形式;而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成为了主要的交换媒介。

三、货币的供给与需求1. 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来控制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

货币政策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

2. 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人们的交易需求和财富需要。

货币需求函数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即货币需求量与货币利率呈负相关关系。

四、货币的价值和汇率1. 货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是指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购买力。

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供给和需求,当货币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货币的价值将下降;相反,当货币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货币的价值将上升。

2. 汇率汇率是一种用于表达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

可以分为直接报价和间接报价。

直接报价为外币单位兑换本国货币单位,间接报价为本国货币单位兑换外币单位。

汇率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分。

五、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均衡1. 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均衡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均衡是指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保持均衡的状态。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资料、报录比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资料、报录比

一、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复试科目拟招生名额020204金融学01货币银行02证券投资03公司金融04国际金融05财富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2经济学金融学综合17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报考科学门类专业名称进入复试最低线总分单科一单科二经济学金融学3854669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微观经济学》吴开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货币金融学》殷孟波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学》罗伯特.莫顿兹维.博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投资学》陈永生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原理》何泽荣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张桥云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四、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研真题2016年西南财经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货币金融部分(90分)一、简答(每题8分,共40分)1.凯恩斯偏好理论中关于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货币需求与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根据什么样的监管要求设立?3.为什么通货膨胀有对债务人的再分配效应?4.特里芬难题。

5.存款转为现金,联邦基金利率如何变化,用准备金市场的供求分析。

二、计算(共18分)法定准备金率0.1,现金2800亿,存款8000亿,超额准备金400亿。

1.求现金比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法定准备金,实有准备金,基础货币。

2.法定准备金率改为0.08,基础货币、存款比率不变,求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三、论述(共20分)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何重要性?四、材料题(共12分)2015年11月2日,央行开展100亿7天逆回购,较上周缩量,在上周下调了SLF利率后,近期资金暂维持供求平衡,重启IPO后首批10只新股即将集中申购,跨新股申购期限资金需求增加,若资金价格大幅流动,央行或通过其他措施继续维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存款人建立政府安全网, 有效抑制银行挤兑和银行恐
慌现象发生。
银行 恐慌
11-4
安全网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存款Hale Waihona Puke 险制度联邦 存款 保险 公司
处理
破产 银行
1.偿付法(Payoff method)
2.收购和接管法 (Purchase and assumption method )
政府存款保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 普及:这是好事吗?
大了其发生倒闭的可能性
提高了那些在政府安全网保护 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
险动力
结果:大型和相互关联的金融机构更加愿意从事高 风险的业务活动,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11-7
• 金融并购与政府安全网 • 由于政府安全网的存在,金融并购活动向金融监管部门提出
了两个挑战。 • 第一,使“大而不能倒闭”问题更加严重。 • 第二,银行与其他金融服务企业的并购意味着政府安全网需
• 风险权数划分为0%、10%、20%、50%和100% 五类,以此来计算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 表内资产×风险权数 + 表外资
产×转换系数×风险加权数
11-13
《巴塞尔协议》
监管 套利
《巴塞尔协议2》 次贷
各国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
宣布提高全球银行业最低资本要求
危机
• 逆向选择与政府安全网
• 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保险项目所保障的逆向选择(银行破产)的 人正是那些最积极利用保险的人。
11-6
• 太大而不能倒闭
• 由政府安全网和防止金融机构破产的意愿所产生的道德风险 问题,使金融监管者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政府向那些最 大银行中没有 投保的大额债 权人提供还款
保证
增强了大银行的道德风险动机, 大银行冒更大的风险,从而加
11-11
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则是指商业银行交易性 的资产达到一定比例和额度之后,必须计提 单独的市场风险资本。例如商业银行股票交 易交易,外汇交易风险以及商品和期权等市 场交易风险。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银行拿钱 当炒家的这部分资产都必须单独计提风险资 本。由于银行是杠杆经营,由于资本充足率 的8%要求,杠杆的理论最大限度为12.5倍 。为了限制风险,所以要求这些资产必须要 乘以12.5倍。
要扩展至其他活动,增加了风险,弱化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 • 奥巴马借势再提金融监管改革
11-8
• 11.1.2 对持有资产的限制

目的
减少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的道德风险问题。
乏 市

银行 严格限制其持有普通股股票等好风险资产; 约
监管 促进银行资产多样化。

• 11.1.3 银行资本金要求
• 政府强制性的资本要求是实现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最小化的另
• 银行存款与建立存款保险的必要性 • 银行破产(bank failure):银行无法履行其对储户和其他
债权人的支付义务而被迫停止经营的现象。
11-3
1934年 联邦存 款保险 公司成 立之前
银行破产,存款人收回的资金可能 仅仅是其存款价值的一部分。
存款人缺乏关于银行 资产质量的信息
传染效应
成立后
11-5
• 政府安全网的其他形式
• 由中央银行向陷入财务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最后贷款人 。正如2008年次贷危机过程中美联储所做的那样。
• 应对次贷危机:稳定金融市场是目标 • 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后贷款人政策研究 • 道德风险与政府安全网
• 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从事冒险活动的动力,进而 导致理赔事件的发生。金融机构的赌博:“赢了我发财,输了 纳税人买单。”
第 11章 银行监管 的经济学
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在经济体系中,金融体系是受到最严格管制 的部门之一,而银行又是受到最严格管制的金融 机构之一。在本章中,我们为银行监管采取目前 这种形式的原因进行经济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 你需要掌握银行监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了 解次贷危机对银行监管的启示。
11-2
1988年7月的巴塞尔协议
1997年9月的巴塞尔协议
2004年4月的巴塞尔协议
11-10
•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 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 ,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 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 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目的是监测银行
• 11.1.4 及时纠正行动
• 资本
1
2
3
资本 资本 资本
情况
富裕 充足 不足
4
资本严 重不足
5
资本极 度不足
纠正行动
关闭银行 11-14
• 11.1.5 银行监管:注册与检查
一种方法。 杠杆比率,资本与银行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
两种
必须高于5%。
形式
《巴塞尔协议》,基于风险的资本要求,
8%。
11-9
第9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四、《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联合协议监管。该 协议也泛指国际清算银行各成员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 议。主要有下面三个协议(P.200)
抵御风险的能力.
• 资本充足率(=风险(加资权本资-资产本+市扣场除风项险)资本× 12.5%)
• 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扣除: (1)购买外汇资本金支出; (2)不合并列帐的银行和财务附属公司资本 中的投资; (3)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4)呆帐损失尚未冲销的部分。
资本对存款的比率、 资本对负债的比率、 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 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
• 11.1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监管
• 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从而对金 融体系产生严重影响的运行机制。金融监管措施具有九种基 本类型:政府安全网、对银行持有资产的限制、资本要求、 促进政治行动、注册和审查制度、风险管理评估、信息披露 要求、消费者保护和竞争的限制等。
• 11.1.1 政府安全网
11-12
• 加权风险资产是根据风险权数(权重)计算出来的资 产。1994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实行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的附件二《关于资本成分 和资产风险权数的暂行规定》,
• 金融资产划分为现金、对中央政府和人民银行的授信 、对公共企业的债权、对一般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同 业拆放和居住楼抵押贷款等六大类表内资产,按风险 程度设定风险权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