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

生物的进化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 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 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 然后让鸡下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 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 没人相信了。
于是关于生物起源的种种猜测又被提 了出来,其中最被人认可的是“进化论”!
鱼过度繁殖:
荚迷
群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
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一对夫妻最多的能 产生十几个子女。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 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每隔50年人口就将增加一 倍。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到几万亿人,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 多倍!若全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短时间就 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这就是过度繁殖。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但
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 遗传给后代。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 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 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 容有四方面: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1、学习小资料——化石,说出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 物和遗迹。
2、同学们谈一谈化石的形成过程(略)。
3、化石的意义: 化石记载着地球的进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 进化历史。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欣赏根据化石模拟恢复的始祖鸟
地球上的生命史
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 机环境、异种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 课件 (共17张PPT)

一、化石记录显示: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 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二、生物进化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
2、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观察分析始祖鸟化石
比较
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嘴里有牙齿、 有爪、 有长尾
被覆羽毛、 有翅膀、 有喙
孔子鸟化石及复原图
2.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被某种物质迅 速掩埋,被渗入的矿物 质固定而石化。
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35亿 Nhomakorabea前古细胞化石
早寒武纪
中寒武纪
晚寒武纪
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始祖鸟
孔子鸟
思考与交流
观察讨论:
1.不同的地层中生物种类 是否一样? 2.化石证据说明生物进化 的趋势是怎样的?
1、越早形成的地层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正确的说法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温故知新
1.原始生命诞生于哪里? 2.原始生命如何形成的?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 课件

4.新生代:
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 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 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 盛,后期出现了人类。
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1.植物的进化历程
观察1:这些植物属于哪一个类群? 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
植物的进化历程
苔藓植物
蕨种 类子 植植 物物
泥盆纪是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泥盆纪最引 人注目的是鱼类的进步。
石炭纪开始于三亿年五千万年前,出现由石松类、 蕨类植物构成的沼泽森林,是重要的造煤时代。同 时出现登陆生活的两栖类、有翅昆虫。
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 纪):
代表生物:裸子植物、爬行动物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结 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的 真蕨、苏铁和裸子植物针叶树 繁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盛, 故称恐龙时代。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 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的化石
历年会考题:
2、下面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是( )
A.始祖马 B.种子蕨 C.三叶虫 D.始祖鸟
3、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按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
1、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2、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 结构越复杂、高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会考考点:
生物八年级下北师大版21.2生物的进化课件(29张)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你 能 从 化 石 中 了 解 什 么 ?
❖ 35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和现在地球上的哪一 类生物比较像?
❖ 20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形似“石头”,是由 生物个体还是群体形成的?
4.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 可靠的证据
②所有的化石都是被埋在地层中的遗体、遗 物或生活遗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 成的 。
③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 越低等,水生种类越多。
④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化石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晚期
早期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 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 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生物进化的趋势如何呢?
• 从生活环境看:从水生到陆生 • 从结构分析看:从简单到复杂 • 从总进化趋势看: 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古生物学及古生物学家
辽 宁 古 生 物 博 物 馆
❖ 5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和现在地球上哪类生物 比较像?
❖ 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像什么?可能生活的环 境在哪里?
❖ 1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像现在的那种生物?
化 石 复 原 图
进化论认为,生物在与生存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 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生物进化
化石 1.什么是化石?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胚 胎 学 证 据
比化的蛋白质 人与下列生物细胞色素C差异数比较 黑猩猩 0 鲨鱼 23 马 12 向日葵 38 苍蝇 25 牛 10 酵母菌 44 小麦 35 鸡 1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生物21章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由于黑色蛾能适应工业区的特定环境因此在种群中的比例越来越
高。
由此可见,__环__境___的定向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随堂练习三
1.(2019·成都)达尔文认为,生 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C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
2.(2009·成都)达尔文自然选择
问题2:怎么通过化石来研究生物的进化呢?
地球表 面层层 的岩石, 叫做地 层。
材料一
晚近 (位于浅层)
极古老 (位于深层)
晚近
材料二
化石生物
种类
结构
多
复杂
(陆生生物增多)
分类地
位高等
古老
少
简单 低等
(水生生物)
这表明,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
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① 从简单到复杂 ; ② 从低等到高等 ;
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 由( D ) A.生物的遗传决定的 B.生物的变异决定的 C.生物的生存竞争决定的 D.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的
3.(2014·成都)在某个经常刮大
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残
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生物进 化理论,这种现象是( C ) A、上帝创造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期使用的结果
随堂练习一
1.(2018·成都)化石记录显示:形成越 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点是(D) A 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多 B 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多 C 结构越复杂,种类越少 D 结构越简单,种类越少
2.(2015·成都)下列关于生物进化
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
A 体型小→体型大 B 低等→高等 C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 水生→陆生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21章第2节 生物的进化 (共72张PPT)

程叫人工选择。
一、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 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
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人工选择 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 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希鲁斯伯里,卒于肯特郡达
温村。1825~1827在爱丁堡 大学学医,1827~1831在剑
达尔文简介
桥大学学神学。
1.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了解生 物
进化的原因和生物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贝格尔号舰在航行
贝格尔号航行路线
自然选择
(1)什么是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
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例如:在进化论研究的历史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 原因曾经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按照自然选择学说是这 样解释的:
古代长颈鹿的 颈,有的长、
长颈者可以吃到 树叶,短颈者吃 不到树叶。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 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
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
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 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
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
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 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蛾 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 桦尺蛾却成了少数。
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 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 的作用,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 的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课

分析:模拟自然选择
“幸存者”的喙形与它们的所 获取的食物相适应,说明适应环境 的变异个体能被保留,并得以繁殖 后代。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
练习:你能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 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吗?
长颈鹿祖先产生变异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长颈长前肢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逐代选择
会繁殖而被淘汰了? 如果食物足够多,它们会被淘汰吗?
生存斗争
分析:模拟自然选择
思考3:
每种鸟喙的特点会在它们的后代中 表现出来吗?
同种“豆豆鸟”的不同后代是否会 有差异?
遗传与变异
分析:模拟自然选择
思考4: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哪种“豆豆鸟” 占优势,哪种逐渐被淘汰?
如果豆豆变小了,且变得分散了, 情况会是怎样?这说明环境在生物的进 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
生物进化的趋势
复杂 陆生 高等
原始生命
?
简单 水生 低等
达尔文 贝格尔号探险船
达尔文的环球考察路线
加拉帕戈斯群岛
26种陆栖鸟类中 有25种特有,海生鱼 类有15种是新种;
185种绿色开花植 物中有100种是新种。
加拉帕戈斯群岛
13种加拉帕戈斯地雀
0 第二代:亲代和后代
幸存数量
第三代:起始数量
0
00 5 0 0 15
第三代:亲代和后代 幸存数量
分析:模拟自然选择
思考1:
生存下来的个体最多的是哪一种 “豆豆鸟”?
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话, 数量是多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过度繁殖
分析:模拟自然选择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 (共54张PPT)

返回
1.2古生物学上的证据——马的进化
➢此图说明了什 么?
现代马是由始 祖马,经过漫长的 地质年代逐渐进化 而来的。
返回
1.3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 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 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 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古代长颈鹿的颈,有 的长、有的短,颈的 长短可遗传。
长 短颈颈者者可吃以不吃到到树树叶叶。,短叶渐颈,被者在淘因演汰为化。吃过不程到中树逐
•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生存斗争——秃鹫在争斗
生存斗争——猎豹在追捕瞪羚
生物的进化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 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 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 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 关系。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 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 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 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 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 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 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 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 从桦尺蠖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蠖的体色有深 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 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 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 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 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物的进化
【学习重难点】
1.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2.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3.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通过比较不同地层、不同年代的化石,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结构越;而在形成晚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结构越。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从__________.
2.在古生代,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类群和类群,其中___________无脊椎动物化石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因此,寒武纪也称为“”时代。
在古生代的中期,首次出现裸蕨类植物。
古生代后期出现由和等构成的沼泽森林,这些森林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了地下,成为现在的之一。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能够登陆生活的和。
3.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提出了以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4.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①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②生存竞争:后代数量过多,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和等,从而竞争或有限的。
③遗传和变异:具有某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微小的生物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了这种有利性状。
④适者生存:微小的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更加适应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
5.自然选择是通过实现的,生物的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选择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能力提升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
A.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
B.现存的各种生物
C.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
D.现在生存的古老植物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3.马的进化过程说明生物进化是漫长的,其进化的结果主要是使生物( )
A.运动能力增强
B.取食与避敌能力增强
C.种族延续能力增强
D.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增强
4.“始祖鸟”化石是下列哪项的典型的证据?( )
A.是两栖动物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
B.是鸟类进化为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的证据
D.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证据
5.在古生代早期,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的是( )
A.寒武纪海洋动物化石
B.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
C.始祖鸟化石
D.中华龙鸟化石
6.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7.如果恐龙与始祖鸟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被发现,可推测两者()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的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的结构很相近
8.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要晚得多,由此可知 (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9.以下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地下到地面10.有“三叶虫时代”之称的时期是()
A.古生代初期
B.古生代中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
11.马的脚趾数由四趾逐渐演化成单趾,造成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马常用中趾而不用其他趾 B人类育种
C自然选择 D古代马与别种动物交配产生新种
12.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长颈的原因是()
A.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B.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
C.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的脖子长得长
D.长颈鹿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一代积累形成的
1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B.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14.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某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原有类型繁衍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基因突变的结果
15.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达尔文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16.某座小山上有许多含有贝类化石的珊瑚礁岩,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这些珊瑚是现在已灭绝的陆生种珊瑚
B.这些珊瑚是被海浪冲上来的
C.这些珊瑚离水登陆生活
D.小山是由海底上升所形成的
17.各类生物化石在在地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揭示了生物进化的()
A.学说
B.历程
C.动力
D.原因
18.在近100年的时间里,工业化的进展影响了桦尺蛾的生存环境,桦尺蛾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原因是()
A.生物变异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污染的结果
D.深色桦尺蛾繁殖快的结果
19.生活在有水草的池塘中的青蛙,背部体色为草绿色;而生活在无水草的沟渠中的青蛙背部体色为棕灰色。
达尔文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A.人工选择
B.过度繁殖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
三、综合运用
1.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结果如表: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______ .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数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______ .
(3)在工业污染区, ______ 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 ______ 则是有利变异.
(4)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______ .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
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不定向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来,这就是,食物和环境对狼的奔跑速度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四、练中考
1三叶虫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下图为甲、乙、丙、丁四种三叶虫的生存年代,图中黑色长条代表该三叶虫生存的地质年代范围。
若某地层是在寒武纪时沉积形成的,且含有三叶虫化石,则下列对此地层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只会有甲种的三叶虫化石
B.只会有乙种的三叶虫化石
C.不会有丙种的三叶虫化石
D.不会有丁种的三叶虫化石
2.(江苏宜兴中考)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一项是( )
A.爬行类→两栖类
B.低等→高等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水生→陆生
3.(广东中考)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
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
4. (山东东营中考)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原因是( )
A.药物的使用量过少或药效不稳定
B.药物使病原体慢慢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少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病原体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药物的环境
5.(甘肃庆阳中考)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枯叶蝶颜色枯黄,竹节虫体表翠绿。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动物具有保护色的本质原因是( )
A.主动适应
B.被迫适应
C.变异作用
D.自然选择
6.(山西太原中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斗争
B.生物体的器官越用越发达,而且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C.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变异
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