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规范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合理管理和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目标、责任、法规执行、监测与评估以及应急管理等方面,探讨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要点。

一、目标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 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3. 促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全面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二、责任1. 企业责任: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并落实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责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2. 监管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3. 社会责任: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法规执行1. 配套法律法规:石油化工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 环境影响评价:企业进行重大项目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评价结果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

3. 监测与排放: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监测体系,按时上报监测数据,确保排放达标。

四、监测与评估1. 监测方案:企业应制定监测方案,建立监测点位,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

2. 数据报告:及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按规定周期提交数据报告,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 环境评估: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总则1.为保证在石油化工企业工程设计中贯彻《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得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得设计。

3.石油化工企业得环境保护设计,应做到全面规划、减少排污分流、分级控制、综合利用、有效处理,以达到防治污染得目得。

4.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污染防治技术不落实得生产工艺,不得用于设计。

5.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得国家、地方与石油化工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得要求.前期工作合格设计阶段得要求1.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得性质、规模、排放得污染物及建设地区环境现状等资料,对可能造成得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2.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中得环境保护部分,应按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得要求编写。

3.初步设计得环境保护篇(章),应按《石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编写.且大型建设项目得环境保护部分,宜独立成册。

4.施工图设计,应按已批准得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得各项措施与要求进行。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1.厂址选择,应根据建厂地区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环境背景资料,结合工厂排放得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阐明不同选址方案对环境影响得差异。

2.企业得厂区、生产管理区、居住区、废渣堆埋场及污水排放地点,应同时选择,并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得要求。

3.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得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与自然保护区等区界内选址。

4.厂址宜选在自然条件有利于废气扩散、废水排放得地区。

5.场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卫生防护距离。

确定防护距离时,炼油厂应按现行《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SHJ1070)得规定进行;石油化工工厂,化纤厂及化肥厂,应按批准得环境影响报告书得结论确定。

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建居住得房屋,并应绿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石油化工的生产、经营、建设等一切活动中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特制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

第二条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环保法律、规定和石化集团公司关于环保的各项工作要求,必须把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规划、计划和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建设、科研的全过程。

第三条集团公司实行企业法入或企业行政第一负责人环保负责制。

企业法人或企业行政第一负责人是企业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环保工作质量负责。

法人或企业行政第一负责人的业绩审计内容包括环保工作业绩。

第二章机构职责与管理第六条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是在集团公司领导下的集团公司环境保护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机构。

负责组织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定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规定、要求;审定集团公司的环保发展规划和有关规定、章程、办法;协调解决集团公司有关环保的计划、设计、建设、生产等重大问题;监督集团公司各部门环保工作的执行情况;审定对污染严重企业的重大处理决定等。

环委会的常设机构环委会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与环保监督局。

第七条集团公司安全与环保监督局负责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制定、修订和发布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标准;参与制定集团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中的环保内容;监督所属企事业单位污染防治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负责与政府部门协调与环保有关的问题;监督重点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执行情况;组织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预审;参加重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审查;会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协助政府环保部门组织对重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竣工验收;参与对划转、兼并企业的接收工作,组织对划转、兼并企业环保现状的评估;组织制定集团公司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工作计划以及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参与环保科研、技术课题的研究、攻关和成果的鉴定、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对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工程设计单位工作业绩的考核和参与资质认定工作;开展国内外环保技术信息交流、技术考察和环保培训。

石油化工行业环保要求

石油化工行业环保要求

石油化工行业环保要求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提供石化产品和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石油化工行业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环保要求。

本文将就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进行探讨。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石油化工行业常见的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企业必须安装和使用高效环保设施,如废气处理装置、除尘器等,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要求。

对于水体污染,企业需要建设和运营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企业还需要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采取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推动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石油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当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企业还应当积极推动绿色化学品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三、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自身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废气、废水、固废等环境参数,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企业还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加强监测和信息公开,能够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责任意识。

四、推进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环保的重要动力。

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运用环保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同时,需要鼓励企业应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五、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要求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运营。

同时,需要加强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形成环保执法的震慑作用。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要求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加强跨行业协作和信息共享环保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石油化工行业应当积极开展跨行业的协作和交流。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护员工健康和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石油化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环境状况,确保生产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二、环保管理责任1、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明确环保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

2、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培训制度,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技能。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制定并执行环保管理计划,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和评估。

4、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对环保工作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环境污染行为和事故进行追究和处罚。

5、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环保事故迅速有效应对。

三、环保工作内容1、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确保排放达标排放。

2、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实施环保技术,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定期清理危险废物,确保安全处置。

4、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噪声、振动、辐射等环境污染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环境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善。

6、石油化工企业应当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社会监督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四、环保监管和督查1、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监管和督查,确保企业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2、环保部门应当建立环保信用体系,对环保工作较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环保工作不力的企业予以处罚。

3、环保部门应当加强诚信监管,对环保信用差的企业采取限制措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五、环保法律责任1、环保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不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惩处。

SH 3024-1995 石化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SH 3024-1995 石化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以达到 防治 污 染的 f的。 l
104 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 主 .. 体工程同时设计 。污染
防 治技 术不 落实的生 产工 艺, 不得用 于设 计。
105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地方和石 ..
油化工行业 有 关标准 规范的 要求。
2 前期工作 和 各设 计阶段 的要 求
201 项 I .. l 建议 书 中,应根据建设 H 项 的性质、规模、 排放的污染物及建设 地区环境现状等资料, 对可能造成的 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202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任务 朽 .. 设计 )中的环境保护 部分, 应按中国石油 化工总 公司 《 石油化工项 [可行性研 H
及报警 设施 。
421 循环水场, ..2 应设水质处理设施,不得用增大排污
量的方法 来维持 水质
421 下列污水不得稀释排放, .. 3 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 后的水质, 满足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水水 应 质要求:
4.. 3 含 物 度较高 污水 如 油、 氨, . 1 1 污染 浓 2 的 , 含 硫、
poeto e ep i u d n trrss e i rtc i n e s n
p tohm c l d s r nu t y e rc e ia i
S 3 2 - 9 5 H 0 4 1 9
上 编 单 位: 中 国石 化 北 京 设 计院 批 准 部 门: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总 公 司
M、 ) 佩各类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的污水:
4. . 3 影 水集中 理 的污 21 2 响污 处 效果 水,如含 乳 油 化
液、 酸、碱性 的 污水等 ;
42 3 1 3 对 .. . 排水系统会造成腐蚀 淤塞的污水, ‘ 如苯乙 始、 环氧丙烷等装置的污水; 42 34 1. 温度过高彭响污水处理或对排水管道有危害 .. 的污水,如电脱盐污水等。

石油化工厂环境保护手册

石油化工厂环境保护手册

石油化工厂环境保护手册一、前言石油化工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手册旨在提供环境保护的相关准则和建议,以指导石油化工厂正确进行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

二、环境管理原则1. 合规性原则石油化工厂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标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超出排放标准。

2. 环境风险管理原则石油化工厂应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事故和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过程控制原则石油化工厂应实施科学的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通过监测和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石油化工厂应优化资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三、环境保护措施1. 大气环境保护(1) 严格控制废气排放:石油化工厂应配备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通过治理措施降低废气排放浓度,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防止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石油化工厂应建立健全的泄漏监测和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防止其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3) 推广清洁能源:石油化工厂可逐步引入清洁能源,并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 水环境保护(1) 严格控制废水排放:石油化工厂应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加强废水监测和处理工作。

(2) 防止非法排污:石油化工厂应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控制度,防止非法排污行为,确保废水不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水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石油化工厂应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水的消耗,并积极开展水资源回收利用。

3. 固体废弃物管理(1) 实施分类处置:石油化工厂应建立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其他废弃物实施分类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对环境的影响。

(2) 健全废弃物处理设施:石油化工厂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采用可靠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确保废弃物处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规程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规程

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规程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外,石油化工行业还涉及到地质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加强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规程的制定为了加强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程是必要的。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

其次,要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和排放限值,明确石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还应该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三、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规程的内容1. 废气治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废气治理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例如,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2. 废水处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采取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渗滤液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3. 固体废弃物管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渣、废石蜡、废催化剂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总则1.为保证在石油化工企业工程设计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

3.石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设计,应做到全面规划、减少排污分流、分级控制、综合利用、有效处理,以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4.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污染防治技术不落实的生产工艺,不得用于设计。

5.执行本规范时。

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地方和石油化工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前期工作合格设计阶段的要求1.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排放的污染物及建设地区环境现状等资料,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

2.可行性研究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中的环境保护部分,应按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的要求编写。

3.初步设计的环境保护篇(章),应按《石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编写。

且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部分,宜独立成册。

4.施工图设计,应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进行。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1.厂址选择,应根据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背景资料,结合工厂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阐明不同选址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差异。

2.企业的厂区、生产管理区、居住区、废渣堆埋场及污水排放地点,应同时选择,并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

3.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区界内选址。

4.厂址宜选在自然条件有利于废气扩散、废水排放的地区。

5.场区和居住区之间,应设卫生防护距离。

确定防护距离时,炼油厂应按现行《炼油厂卫生防护距离》(SHJ1070)的规定进行;石油化工工厂,化纤厂及化肥厂,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确定。

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建居住的房屋,并应绿化。

6.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区,应布置在靠近居住区的一侧,构成企业的非扩建端;同时应合理规划其扩建方向。

7.对大气污染较严重的装置和有毒有害物料的储运设施,宜布置在工厂生产管理区和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避免布置在窝风地段。

8.场区绿化,应按现行《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J8)进行。

9.放射性物品储存仓库,应布置在人员很少接近的厂区边缘地带,并应按有关放射物品储存规定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10.强噪声源,宜远离工厂生产管理区及噪声敏感区。

11.总图布置,应综合考虑声学因素,合理规划。

利用地形,建筑物等阻挡噪声传播,并合理隔离噪声源。

噪声敏感区宜布置在自然屏障的声影区。

12.废渣堆埋场,应与居住区、自然水体和地下水源等保持免受污染的距离。

污染防治第一节一般规定1.环境保护,必须作为工厂设计方案比较的内容之一。

在选择方案时,宜采用不产生污染或少产生污染的原料和工艺。

2.设计时,应选择新型端面密封机泵、内浮顶油罐、低噪声空冷器和低噪声电机等密封性好、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设备。

3.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废气及废渣(液),首先应考虑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置。

第二节水污染防治1.严格控制新鲜水用量。

新建厂新鲜水的单耗,应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2.应优先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废水的工艺及设备。

生产用水,宜多次利用、循环使用及回用,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3.当被冷却介质的终温高于38℃,且冷却器对水质无特殊要求时,应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

采用循环水的用水接点,不得同时再接新鲜水管。

4.介质温度低于135℃的机泵,不得用水冷却,必须用水冷却的机泵及其润滑系统等,除对水质有特殊要求者外,应采用循环水。

5.积存工艺物料的塔、容器、管道等,应有能将物料排尽的措施。

凡在运行中能切断检修,而切断后物料又不能按正常线路吹扫的换热器,应设物料收集设施,不得排入排水系统。

6.自采样、溢流、事故及管道低点排出的物料(如油品、溶剂、化学药剂等),应进入收集系统或其他收集设施。

不得就地排放和排入排水系统。

7.储存化学药剂、废渣(液)的容器,应有排尽、收集措施,不得将上述物料排入排水系统。

8.凡易受污染场所(如塔区、泵区、换热器区、化工原料罐区及浮顶油罐顶、原油及化工原料装卸台等)的初期雨水和地面冲洗水,应排入相应的排水系统,经处理合格后排放。

9.未受污染的雨水,可汇入雨水系统直接排入受纳水体。

生产废水不得排入雨水管渠。

10.生产废水、应经监控设施后,方要外排。

11.采用直流冷却外排的冷却水系统,应设事故隔油及报警设施。

12.循环水场,应设水质处理设施,不得用增大排污量的方法来维持水质。

13.下列污水不得稀释排放,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水水质要求:13.1含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如含油、硫、氨、酚、氰各类有机物之和重金属等的污水;13.2 影响污水集中处理效果的污水,如含油乳化液、酸、碱性的污水;13.3 对排水系统会造成腐蚀、淤塞的污水,如苯乙烯、环氧丙烷等装置的污水;13.4 温度过高影响污水处理或对排水管道有危害的污水,如电脱盐污水等。

14.装置(单元)排出口,应设置水质采样和水量监测设施。

15.污水处理场(站)的处理能力,应考虑开停工、检修、事故等工况。

16.污水处理场(站)的设计,应有下列控制设施:16.1 水量、水质的配水及均衡设施;16.2 进、出水水量监测仪表。

16.3 工厂总排放口。

应设监控池及自动连续采样器,不合格污水应返回处理。

17.严禁采用渗井,渗坑、废矿井等排放有毒有害污水。

18.工业废水的储存和处理设施,必须进行防腐蚀、防渗漏处理。

19.输送有毒有害或含油腐蚀性物质的污水沟渠、埋地管道及检查井等,必须进行防渗漏和防腐蚀处理。

20.原料、燃料、产品的露天堆场和装卸站台及码头,应有防止雨水冲刷物料而造成污染的措施。

21.输送含硫、含酚等强腐蚀性物质的污水管道,不得埋地敷设。

第三节废气、粉尘污染防治1.凡连续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恶臭、酸雾等物质的生产过程,应设计成密闭的生产系统。

当需外排时,还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

2.对含有易挥发物质的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储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逸出的措施,如采用浮顶罐,油气回收等。

3.各分馏塔顶未冷凝的可燃气,不得直接排入大气,应回收利用。

4.污染大气的放空尾气,如延迟焦化装置的放空尾气,合成氨驰放气等,应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

5.有生产装置排出的下列气体,应排入火炬系统。

5.1 为稳定生产操作而暂排出的可燃气体;5.2 发生事故或安全阀泄放时排出的可燃气体;5.3 开停工及检修时,泄压放空排出的可燃气体;5.4 机泵等短时间间断排放的可燃气体。

6.各装置(单元)的放空可燃气体,宜回收利用,不排或少排入火炬。

7.易挥发的原料、产品,应密闭装卸或浸没装卸。

8.必须在装置或单元就地直接排入大气的有毒有害气体,必须经环境影响评论论证,并征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认可。

9.排气筒(管)的设计高度,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要求确定。

10.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管),必须设置采样口,采样口的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排气筒(管)采样口设计规范》(SH3056)执行。

11.易挥发有毒气体的含硫污水、含酚污水等,应采用管道密闭输送。

用储罐存放时,罐顶放空气,应进行处理。

12.燃料气系统的分液罐所分离出来的冷凝液,应回收利用或进行处理。

13.硫磺回收、氧化沥青、氯碱、硝酸和硫酸等装置排出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

14.污水处理场内散发有害气体的处理设备及构筑物,宜密闭,排出的有害气体,宜高空排放或净化处理。

15.使用溶剂的装置,应设废溶剂回收设施。

16.对严重散发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剂(如二硫化碳、乙基液等),应密闭储存。

第四节废渣(液)污染防治1.废渣(液)应根据其数量、性质,并结合地区特点选择综合利用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

2.有污染的废催化剂或吸附剂在卸出前,应进行处理,以减少吸附在表面上的油及其它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不同的废渣(液)宜单独储存。

两种或两种以上废渣(液)混合储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1不产生新的有害有毒物质;3.2不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3.3 有利于堆放储存、综合利用或处理。

4.装卸催化剂或吸附剂时,如确需中间堆放,应有防止流失及扬散的措施。

5.设备检修及开庭工时,排出的废渣(液),必须设置收集设施,以便进一步处理。

6.有毒害、易扬尘的废渣(液)装卸和输送时,应采取密闭或增湿等措施。

7.可燃废渣(液)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必须经净化处理;焚烧后的残渣应妥善处置;8.对非水溶性工业废渣,应选择适宜的地点分层堆埋、压实、上层铺好土,并加以绿化。

9.对水溶性的有危害的废渣,除满足本规范第8条要求外,底层及四周,应有防渗漏措施,并设置收水及对浸出液的处理设施。

10.对毒性较大的废渣(液),如含汞、镉、有机氯等,应设计隔离型废弃物处置设施。

11.生产装置及辅助生产设施(如污水处理场等)产生的废渣,应有妥善处理或处置措施。

12.含有贵重金属的废渣(液)如废催化剂,应送回收厂回收利用。

噪声控制1.噪声控制设计,应按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进行。

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其噪声A级限制值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限制值,可作为缓冲地域外缘的噪声限制值。

2.环境噪声及设备噪声的测量,应按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的规定执行。

3.设计中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必要时可采取消声、隔声、吸声或综合控制等措施,降低噪声源的噪声。

4.工艺装置、加热炉和锅炉等的蒸汽或压力气体的放空,应选用适用于该种气体特性的放空消声器,并考虑排气口噪声扩散的指向性。

5.当火炬噪声影响到环境噪声值要求时,应选用低噪声火炬头。

6.当低噪场空冷器不能满足环境噪标准时,应设置吸声或隔声屏等降低其噪声的影响。

7.对离厂界较紧的高噪声源(如锅炉、加热炉、空压缩等),除应采取必要的综合治理设施外,还可利用绿化带或卫生防护距离减弱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管理机构1.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应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2.石油化工公司或石油化工总厂的下属企业,应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第六节环境监测1.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环境监测的任务及监测范围设置环境监测站。

2.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监测项目规定如下:2.1 定期监测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其监测项目见表2-1、2-2、2-3。

②仅要求烷基苯及后续洗涤剂企业;③仅要求重油为原料的化肥企业。

表2-1、表2-2、表2-3。

2.3定期监测企业内部分级管理指标的实施和达标情况,其监测项目由企业自行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