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几个基本概念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或者虽受其他力作用 ,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决变力做功问题、多过程问题、连接体问题等 。
功能关系与能量转化
功能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功能关系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 能变化的关系等。
电场线
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情况 的曲线,疏密程度表示电 场强度大小,切线方向表 示电场强度方向。
电势差、电势能及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标量 ,正负表示大小。
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与电 荷的电量和电势有关。
电场力做功特点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 末位置有关;电场力做正功,电 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
能增加。
电路基础知识及欧姆定律应用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 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 成反比。
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
坐标系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可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位置变化。
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速度公式
v=v0+at,其中v0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是时间。

高一物理ppt课件

高一物理ppt课件
描述:高斯定理指出,在任意闭合曲面内的电荷 量与该闭合曲面上的电场线数成正比。这意味着 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发出,终止于负电荷,或者 在没有电荷的情况下沿闭合曲线行进。
电流与磁场
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 用力。
描述: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磁场对电流有安培力作用。电流 的强弱和方向决定了磁场的强弱
CHAPTER 05
波动与振动
波的基本概念
波的形成与传播
波是由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波的分类
按照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波动方程
描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数学模型,包 括振幅、频率、波长等参数。
波的特性
波具有周期性、连续性和方向性等特 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波的传播方式和 能量传递方式。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公式为$s = vt$,其中$s$为位移, $v$为速度,$t$为时间。
匀加速运动
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公式为$v = v_{0} + at$,其 中$v$为末速度,$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匀加速运动的速度和位 移随时间变化,可以通过公式$s = frac{1}{2}at^{2}$和$v = v_{0} + at$进行计算。
系。
现代物理学阶段则以量子力学 和相对论为标志,对于微观和 宏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学在能源、交通、通讯、医疗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在信息技术领域也发挥了重要 作用,如电子学、光电子学、微电子 学等。
例如,核能发电、太阳能电池、超导 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都是基于物理 学原理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全

人教版高一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祝同学们学习律: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 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理规律是压缩了的
知识链。
物理规律
了解建立过程
推导 证明
物理规律
掌握表述形式
理解相关物理量的意义
知道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物理实验
实验:实验是形成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 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 规律、建立物理模型的基础。要尽管多做实验,认真做 好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实验研究问题 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实验能力并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 解物理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尽自己的力量实际动手尝试一些 小实验和创新实验设计。要留心观察各种现象,用学过 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物理实验
• 模型:一种理想化的实物、状态或物理过程。
•用理想化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是抓住主 要因素(本质),忽略次要因素,将复杂问题加以简化, 建立起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模型——物理模型。
•物理学习的关键问题就突出表现在由具体到抽象的“建 模过程”和由抽象到具体的“物理模型运用”利用物理 模型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实验 基础
物理 概念 物理 模型 规律 方法
应用 延伸
• 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 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
质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知识点 。
物理概念
弄懂本质
为什么
明确引入
知道内涵与外延
物理概念
了解联系与区别 相关概念间
形成概念体系
运用联系与比较 的观点
运用概念解释问题

高一物理描述运动基本概念PPT课件

高一物理描述运动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22页/共93页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一个物体的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物体上任何 一点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可把此物体视为质点.如从斜 面上滑下来的木块. (2)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 通常物体自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作质点.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物体即使 是转动的,通常也可以看作质点.如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 在研究其沿斜面运动的位移、速度、时间等问题时,均可 看作质点.
答案:AD
第36页/共93页
题 型 研 练 互动探究·方法备考
第37页/共93页
题型一
参考系和运动的描述
第38页/共93页
【例1】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 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 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 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案:AB
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
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
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
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
系是( )
图1-1-1
第14页/共93页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镜头
解析:“背景拍摄法”实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原理,拍摄 时“孙悟空”整体不动,而“白云”向后移动,而放映时, 观众以“白云”为参考系,认为其“静止”,就会感觉到 “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故选项C正确.
第20页/共93页
疑难点二.定义质点的概念时用到了哪种思维方法?哪些 情况下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完整版
实验器材
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砝码、细 绳等。
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01 实验步骤 02 1. 安装打点计时器,并接通电源。 02 2. 将小车放置在长木板上,并连接细绳和砝码。
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释放小车,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输标02入题
4. 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法和技巧,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滑块、挡光片等。
实验一: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步骤 01
1. 安装气垫导轨,调整水平。 02
2. 将光电计时器固定在导轨一端,并接通电源。 03
实验一: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 将滑块放置在导轨上,并使其通过 光电门。
电阻串并联及电功率计算
电阻串联
电阻并联
将各个电阻首尾相接,连成一串。
将各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
电功率计算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电 压与电流的乘积,即P=UI。在非 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电压 与电流的乘积再减去内阻消耗的 功率,即P=UI-I^2r。
07
实验部分
实验一: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临界 状态判断等
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平衡方程的建立 与求解等
受力分析与平衡的综合应用:多物体平衡 问题、斜面问题等
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现象
定义、产生条件、实例分析等
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产生条件、实例分析等
失重现象
定义、产生条件、实例分析等
超重与失重现象的应用
宇宙航行中的超重与失重问题等

《高一物理绪论》课件

《高一物理绪论》课件
交叉应用
物理学还与我们的日常 生活息息相关,如汽车、 电梯、电器、建筑、运 动等领域都体现着物理 学知识的应用。
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与 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 叉应用,如与化学、天 文学、生物学、地球科 学等。
总结
1
物理学对我们的启示
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启示。
高一物理绪论 PPT课件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本课程将介绍物理 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应用和未来前景。
引言
物理学的定义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 质、能量、运动、相互作 用等规律性现象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中的 常见物质、弱相互作用粒 子、暗物质、宇宙微波背 景辐射、黑洞、引力波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物理学实验数据通常通过统计 学方法进行处理,包括平均值、 标准差、误差分析等。数据的 图表展示有助于形象化分析。
物理学的应用
1 物理技术的发展与
应用
物理技术在光学、电子 学、通讯、能源等领域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相机、手机、电脑、能 源利用和环保等。
2 物理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3 物理与其他学科的
3
运动状态、参考系
物体运动的状态可以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来描述,而参考系则是观察者自身 所处的参照物,它可以影响对物体运动状况的观察和描述。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包括行动定律、惯 性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们解释了物体运动和相互 作用的基本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指在一个系统 内,能量从一种形态转化为 另一种形态,总能量不变。
物理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弹性与弹性限度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15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3
研究静摩擦力
研究静摩擦力
A
B
C
D
E
F
14
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03
08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本课件适用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涵盖了全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课件采用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图表,以及清晰简洁的文字描述,使学习更加直观和有趣。

1. 物质和运动本部分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

2. 力和运动本部分详细讲解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动能和势能本部分介绍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本部分详细讲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5. 热力学第一定律本部分介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原理,以及它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6.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部分介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以及它与熵的概念。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7. 气体动理论本部分介绍了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气体状态方程的关系。

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气体动理论。

8. 固体和液体本部分介绍了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9. 热传导和热辐射本部分介绍了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热传递中的作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原理。

10. 热力学过程本部分介绍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热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完整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我们精心准备了这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秒初 第2秒末 2秒末
第2秒内
第2秒初 第2秒/第2秒内
01 2 34 5 678
t/s
2秒内/前2秒 第2秒末/2秒末
四、位移和路程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 有向线段,长度表示大小,箭头表示位移的方向。与 运动路径无关,是矢量。 位移:表示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例1:下列情形中,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的 是 (ACD) A.测量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赛中的成绩 B.欣赏杨丽萍优美的舞姿 C.测量旋转的铁饼飞出的距离 D.研究被抛出后手榴弹的运动轨迹 E.教练员分析速滑运动员的动作技术 F.研究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张怡宁打出 的乒乓球的旋转情况
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有一句歌词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你 怎样理解青山的“走”呢?
炸弹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炸弹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
炸弹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
例2:抓住子弹的飞行员------第一次 世界大战时期的某次空战中,一名英 国战斗驾驶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现窗边 有一个黑色物体,飞行员伸手抓住一 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你能解释这 个“奇怪”的现象吗?
【解析】:飞机与子弹都在高速飞行,但 它们的速度相差无几,两者相对静止,所 以飞行员可以轻松的抓住子弹。
三、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 个点来表示.用t 表示.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
段长度来表示.用Δt 表示.
早读 上课
早读 下课
第一节 上课
第一节 下课
7
15分
8
40分
10分
9 t/h
例3.以下各词指“时间间隔”还是“时刻”,
并在时间轴上表示:
前2秒 第2秒
2秒内
“去岁一阵大风将我院子里的一口井刮到 篱笆外去了”谈谈你对这句古话的理解.
二、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 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另外的物体。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应以研 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 原则。如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地面 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 系,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
第二章 直线运动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 运动,简称运动.
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能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一: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 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 作为质点处理.
条件二:物体做平动,或者转动相对平动 可以忽略。
质点是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理想化模型, 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设的,在现实世界 中并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