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密度自动计算表
PROE质量密度

PROE和CREO质量密度换算 1g/cm3=0.000001kg/mm3=1000kg/m3=1吨/立方米
类目 铁 铜 钢 尼龙 PP ABS PC PVC g/cm3 7.86 8.7 7.85 1.15 0.94 1.35 1.2 1.8 kg/m3 7860 8700 7850 1150 940 1350 1200 1800 0 0 0 0
网上乱七八糟的解说,听的云里雾里的,其实就是密度单位换算,学过一端时间就忘记了。现搞个自动计算表格, 位的密度直接填入PROE质量属性,就可以得出重量。 1.把PROE属性单位改成毫米千克秒(mmKs). 2.查找对应的质量密度,填入表格,得出对应单位结果。 3.把结果填入PROE计算,得出重量。后面e-01表示结果/10,e-02表示/100以此类推。
时间就忘记了。现搞个自动计算表格,把密度填进去,算出同等单
以此类推。
量密度换算
1000kg/m3=1吨/立方米
kg/mm3 0.00000786 0.0000087 0.00000785 0.00000115 0.00000094 0.00000135 0.0/mm3(科学计数) 7.86E-06 8.70E-06 7.85E-06 1.15E-06 9.40E-07 1.35E-06 1.20E-06 1.80E-06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砂的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泥量自动计算

筛上重 mi(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1)
(2) 4.3 7.6 20.7 27.8 30.1 7.8 1.7
(3) 4.3 11.9 32.6 60.4 90.5 98.3 100.0
筛孔 尺寸 (mm)
筛上重 mi(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平均筛余(%)
4.75 2.36 1.18 0.6 0.3 0.15 底: 细度模数:
22.7 36.8 104.4 137.3 152.1 39
4 12 33 60 91 98 294
7.4 2.84
( 表 视 观 比 密 度 )度
水与容量 干燥砂重 试样、水与容量瓶合 瓶合重 重(g) 量(g) (g) 试验次数 m0 1 2 平均 试验次数 V 1 2 平均 1.000 1.000 300 300 盛器容积(L) m1 970.4 970.3 盛器重量 (kg) m0 0.502 0.502 m2 784.8 784.6
含泥量% 洗干前质量g 洗干后质量g 含泥量%
0.9 400 396.1 1.0
≤3.0
400 396.9 0.8
泥块含量%
×1000
0.2 200 199.6 0.2
≤1.0
p=
洗干前质量g 洗干前质量g 泥块含量%源自200 199.7 0.2
499.7
499.8
21.7 37.8 103.6 138.8 150.6 38.9
Ⅱ区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Ⅲ区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设计自动计算表

1m3砼粗骨料的松散体积Vg0(m3)ρg0(kg/m3)石重量Mg(kg)表观密度ρg(kg/m3)粗骨料的密实体积Vg(m3)砂浆密实体积Vm(m3)空气含量(m3)0.6156********0.3470.6530.015一级二级三级砂浆中砂的体积含量砂骨料的密实体积Vs(m3)表观密度ρs(kg/m3)砂重量Ms(kg)浆体密实体积Ve(m3)设计强度等级fcu,k砂中细粉含量0.28~0.300.30~0.330.32~0.350.430.28126507440.372450.02标准差σ配制强度fcu,o水泥强度等级值fce,g水泥强度富余系数γc 水泥胶砂28d强度fce粉煤灰影响系数(γf)矿粉占胶材的体积掺量5.053.242.51.1649.30.750.20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γs)胶凝材料胶砂28d强度fb回归系数αa 回归系数αb 强度等级﹤C60砼的水胶比W/B 煤灰占胶材的体积掺量水泥表观密度ρc(kg/m3)1.0036.9750.530.200.340.203100煤灰表观密度ρf(kg/m3)矿粉表观密度ρk(kg/m3)胶凝材料表观密度ρb 按方法①求得V胶(m3)按方法①求得V水(m3)按方法②求得水W(kg)按方法②求得V胶(舍去)2200280028600.1800.1771810.177按方法①求得的配比水泥Mc(kg)336按方法②求得的配比Mc 343或者法②V胶=W/(W/B)/ρb 种类煤灰M F(kg)79煤灰M F(kg)81①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②AD在某掺量下应达到的减水率0.184掺量矿粉M K(kg)101矿粉M K(kg)1030.2780.262注意对比两种算法,应按0%水W 水(kg)177水W 水(kg)181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该减水率下对应掺量V胶=W/(W/B)/ρb求得较妥10%砂Ms(kg)744砂Ms(kg)7440.03170.0300外加剂在2.0%掺量下减水率20%石Mg(kg)936石Mg(kg)9360.17530%AD(kg)16.38AD 15.7940%SP砂率0.44SP0.4450%水粉比0.88水粉比0.88作者:郑焕璋(汕头市灿林混凝土有限公司)日期:2013年8月18日容重(kg/m3)2373容重(kg/m3)2388碎石5~10碎石5~16碎石5~20碎石5~25碎石5~31.5碎石5~40αa αb 卵石0.490.13碎石0.530.2细石00碎石0.530.21016202531.540575548530519504485或者通过做试验,确定在该减水率下对应的掺量! 对③仅掺惰性石粉。
数字密度计(U型振荡管法)原理

1.概述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即质量(m)与体积(V)之比,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单位为克/厘米3,计算公式为ρ=m/V (kg/m3或g/cm3)。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测量液体物质密度的传统方法有密度计法、韦氏天平法、密度瓶法,传统方法操作繁琐,难以控温,人工操作过程中极容易出现较大偏差,且受浮力或重力影响,无法得到物质的精确质量,从而造成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即出现了更为简便精准的测量方法,且此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液体物质和气体的密度测量中,即数字密度计法,其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采用U型振荡管技术结合控温和自动数据处理系统,使得测量样品密度的整个过程都在仪器内部进行,用户只需要将样品注入仪器的U型样品池中即可,数分钟内即可得到最终的真密度结果,避免了人工操作误差,因此数据准确度和重复性都大大提高。
2.工作原理数字密度计的原理是U型管振荡法:样品被填充至由硼硅酸玻璃(特殊行业也有其他特殊材质)制成的U型管样品池中,U型管通过帕尔贴精确控制温度,该U 型管被激发后以其特征频率进行振荡,振荡频率也会随填充样品的温度和密度而变化。
图1:不同密度样品的振荡模式U型管达到稳定振荡后,激发被停止,振荡自由衰减,激发和衰减序列不断重复,构成脉冲振荡模式。
这种“Pulsed Excitation Method(PEM)”脉冲激发法专利技术(AT 516420 (B1))可以确保仪器更精确的测定U型管的质量因子,与传统U型管振荡法相比,更深入的了解样品的特性,PEM法的粘度修正效果与任何其他测量原理相比提高了两倍,密度结果的重复性更好,检测样品中气泡或颗粒物的灵敏度也更高。
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

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气力输送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方式,它利用气体的压力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在工业生产中,气力输送被广泛应用于粉状物料、颗粒物料和颗粒状物料的输送。
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气力输送,需要对输送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其中,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是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是根据气力输送的基本原理和输送系统的参数来推导和确定的。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气力输送系统所需的气体流量、管道尺寸、压力损失等参数,从而实现对输送系统的合理设计和优化。
下面将简要介绍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气力输送的基本原理。
气力输送是利用气体流动的动能将物料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
在气力输送过程中,气体通过管道流动,带动物料一起运动。
为了实现有效的气力输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 确定输送物料的性质和流动特性,包括物料的密度、粒度、流动性等参数。
2. 确定输送距离和高度,以及输送系统的布置方式。
3. 确定输送系统所需的气体流量、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和设计,通常会采用一些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来确定气力输送系统的参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气力输送自动计算公式:1. 气体流量计算公式。
气体流量是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输送系统的能耗和输送能力。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气体流量:Q = A V。
其中,Q表示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A表示管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V表示气体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根据输送物料的性质和流动特性,确定所需的气体流量。
2. 管道尺寸计算公式。
管道尺寸是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合理的管道尺寸可以保证气体流动的稳定和物料的顺利输送。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管道尺寸:D = (4 Q) / (π V)。
其中,D表示管道的直径,单位为米;Q表示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V表示气体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金属材料计算公式自动计算表格

2.7 密度 (g/cm3) 7.85
0.00
6
0.00
重量KG/米 每支长度/米 重量/每支
47.63
1
47.63
1
104.63
104.63
1
0.00
0.00
重量KG/米 每支长度/米 重量/每支
0.00
1
0.00
0.00 单价/元/支
261.95 2,458.90
0.00 单价/元/支
0.00
材质 A3/45#
材料计算表
需要输入的信息
材料
长(mm)
52
需要输入的单价
宽(mm)
厚(mm)
单价(kg/ 元)
7
40
6.2
304
板
200
185
12
22.5
铝 材质 A3/45#
材料
1 固定值
4
1
边长 (mm)
100
1
壁厚 (mm)
3
10
单价(kg/ 元) 5
304
方管
4
25
2
19.6
铝 材质 A3/45#
材料
4
边长 (mm)
0
边长 (mm)
0
壁厚 (mm)
0
单价(kg/ 元)
304
矩形管
50
30
2
19.6
铝 材质 A3/45# 304
材料 圆管
外径D (mm)
146
80
壁厚d (mm)
10
10
长度 (mm)
1420
6000
单价(kg/ 元) 5.5
23.5
密度计中文使用说明

METTLER TOLED说明书中记录的各项试验和测定,我们已经对仪器进行过测试。但是考虑到您所使用方法 和用途的适用性,这并不能免除您自己操作本产品时负有的责任。因此,您应该遵守下列安全 措施(ASU-100 的安全措施在第 8 节)
3.
密度………......................................................................................................... 5
3.1 定义 …............................................................................................................... 5
7.
功能 ................................................................................................................... 15
7.1 设定样品编号(功能0)...................................................................................... 15
6.3 校正测量管.......................................................................................................... 11.
密度试验-灌砂法自动计算表格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1065
最大干密度pdMax(g/cm³) 填料 A组土 级配碎石3%
最优含水率(%)
标准砂密度psr(g/cm³) 1.56
压实系数K规定值
密度测定 灌满灌砂漏 密度测定 灌满试坑 器灌满标 斗所需标准 器和剩余 所用标准 试坑体积 土和容器 容器质量 序 测点位置 准砂总质 砂的质量 标准砂总 砂的质量 (cm³) 质量(g) (g) 号 量(g) (g) 质量(g) (g)
Hale Waihona Puke a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