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急性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一、硫化氢简介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
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
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5年6月17日下午13时20分左右,某公司发现生产车间冷却用水异常,动力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
动力车间主任柴某、副主任马某、车间设备员陈某-同到达四号井,下井后相继晕倒在水井里。
13时35分,维修工王某第一个到达现场,立即联络人员开展营救。
门卫刘某、石某依次下井,刘某第-一个下井,刚要抱起柴某,即晕倒,第二个下井的石某挣扎爬出井外即晕倒。
后安全部门人员带呼吸器下井救人,将四人相继救出井外。
最终造成柴某等四人均抢救无效死亡的悲痛惨剧,给四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伤害,同时也给责任单位带来很大负面损失。
(二)案例二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王某、赵某、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三)案例三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
职业病案例: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原因分析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原因分析云南某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建成投入生产,员工总数586人。
共有两条生产线,发生事件的生产线为2020年5月25日新建的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窑生产线,主要原料:石灰石、粘土、砂岩、硫酸渣(铁粉),主要产品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年产量60万t。
实行三班四运转,每班4人,分别查看球磨机、引风机、提升机、机修工。
工厂生产至今未发生过类似事件。
事故经过及调查事发车间为生料车间,内置一生料球磨机及一提升机(约高10m),生料球磨机上有一伸向屋顶外的引风机,本起事件发生在磨尾提升机下(检查卫生积灰情况)。
事发当天的23时20分左右,均在生料车间的5名工人分别从事查看球磨机、引风机、提升机、机修工工作,提升机底距地面约3~4m高,坑底与地面之间的水泥台阶是工人上下的唯一通道,四周墙壁砖混结构无通风开口,按惯例下班前到磨尾提升机底清扫积尘,准备交班;其中2名工人到坑底打开斗式提升机侧门,往提升机内倒积灰时,见有粉尘沿门飘出,同时闻到难以形容的呛鼻气味及窒息感,急忙返回,并告知同事情况,认为是提升机底空气不足,于是用从空压机通风管道(直径为1cm左右)向提升机底吹气,间隔约5min后,另1人再次下到提升机底,欲关上刚才2人打开后的而未关闭的两扇提升机侧门,刚下去上面的人员听到机底有人跌到的声音,在上面的3人及来接夜班的1人闻声下去救人,其中2人尚未下至机底,即感四肢酸软、气不够用,及时艰难地依栏杆返回,其余3人(包括接夜班的1人)未能返回。
厂里接到有人中毒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抢救机底人员;23:30时许,几名中毒人员相继被拾到地面,由120急救中心送往当地人民医院进行抢救,23:55时,其中3人确认当场死亡。
返回上面的两人转到当地医院急诊科救治。
事故原因调查中发现,该厂事发当天,打雷下大雨致停电停机,停机15 h后再次开机,重新点火,旋窑温度低,处于还原状态,使烧窑余热尾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气体含量较高;另一方面生料磨机的生料是利用烧窑的余热尾气(废气)加热(正常情况下,余热尾气顺着排放管道及生料磨机上的引风机排出),停电停机后,烧窑尾气(废气)顺着管道流入生料磨机和提升机,且停机后一直未予通风处理;生料磨机上的引风机也因停电未重新启动运转;当打开提升机下部的门时溢出的大量烧窑的余热尾气是导致本次中毒的直接原因。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案例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案例2005年8月11日,海宁市某蔬菜有限公司在清洗菜窖过程,发生一起1死3伤的中毒事故,海宁市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卫生监督人员会同安监、公安等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1 事故经过8月上旬因今年第9号台风“麦莎”影响,该蔬菜公司淹菜车间屋顶部分瓦片被台风刮落,屋顶瓦片及杂物掉入菜窖。
为清理菜窖,8月10日,该公司请来2名临时工承包清理4只菜窖。
至8月11日下午15时已顺利清理了3只菜窖,未有异常情况发生。
在下午16时开始清理第4只菜窖,由于窖内积水,先由1人下窖,用潜水泵把窖内积水抽干,不料下窖2分钟左右倒在窖中,另1工人以为“触电”,立即切断潜水泵电源,并在呼救的同时下窖救人,不料下窖后也倒在窖中。
听到呼救声随即赶来的公司老板及另1名职工看到2名帮工倒在窖中,立即下窖救人,不料在下窖后也分别倒在窖底。
随后赶到的老板哥哥即意识到中毒事故的发生,遂叫人呼救“120”、“110”救助,同时在众人及随后赶到的“110”民警协助下,采用屏住呼吸下窖将中毒人员拖上地面,至16时40分4名中毒人员均已救起,其中最先中毒者已神志不清停止呼吸。
现场人员立即给他们人工呼吸,并由随后赶到的“120”救护车将4名中毒人员送往市人民医院急救。
至17时30分,最早下窖中毒的1名工人死亡,其余3人获救。
2 现场卫生学调查淹菜车间面积约200m2,室内通风良好,共有相邻排列的9只菜窖,池壁为砖头混泥土砌制。
每只菜窖容积28·6m3左右,其中有2只盛满已淹制4个月的榨菜。
8月10已清理好的2只菜窖池壁完整,池底清洗无积水,发生中毒的菜窖与盛满榨菜的2只窖相邻,两侧池壁有明显菜卤渗漏的痕迹,窖底已有8cm深的菜卤积液,窖口可以明显闻到“臭鸡蛋”气味,事故发生后2h现场检测H2S、CO2、CO浓度见表1。
表1 菜窖及淹菜车间空气有害物质检测结果表(mg/m3)二讨论蔬菜腌制有机物腐败过程中可产生H2S、CO2、NH3等有害物质,由于中毒菜窖中有菜卤积液,H2S等有害气体挥发沉积在窖底,现场检测中毒窖池H2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4倍,是其它已清洗无积液菜窖的25倍,所以结合中毒人员症状确定本次中毒事故为急性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中毒案例

五、事故预防和整改措施
㈠ 加强安全管理,制订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 产制度,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㈡ 实行密闭化生产,定期检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 ㈢ 加强通风排毒加净化措施, H2S及含硫废气排放前均净化。 ㈣ 认真执行职业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规定。 ㈤ 做好生产环境监测,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㈥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应用,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和监护 措施。
⑵ 废芳烃罐内有H2S;操 作工在检查泄漏时,没有
意识到有硫化氢泄漏,在
无防护意识、无防护措施
情况下发生中毒。
四、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⑴ V-1303废芳烃罐周围检测报警 装置不全。 ⑵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⑶ 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不善。 ⑷ 废芳烃泵选用不合理。 ⑸ 盲目施救使得事故后果进 一步扩大。
四、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 加氢预反应器硫化过程中 产生高浓度硫化物,夹带着高 浓度的硫化氢(3000ppm)气 体排入V废芳烃罐。废芳烃罐 放空阀开度不够,导致高浓度 硫化氢气体从废芳烃罐液下泵 的防尘盘处泄漏,致使在 3.54m处进行作业的员工急性 中毒,跌入6.3×4.4×2.6 (深)的地下池中。
❖ 青铜峡市“2011.8.25”急性H2S中毒事故 5人死亡,2人中毒
❖ 宝丰集团“2011.12.17”急性H2S中毒事故 3人死亡,9人中毒
死亡率 32.7%
一、宝丰集团“12.17”急性H2S中毒事故经过
下午5时,宝丰能源苯加氢装置区,员工丁虎在巡检时发现非 芳烃地下废液槽抽出泵的轴封有渗漏,在通知现场主操柳波后,对 渗漏部位进行检查,他不小心掉入槽外的地坑中昏迷。现场主操柳 波在接到丁虎报告后,通知宝丰能源苯加氢项目经理石月东。随后 石月东带领柳波、郭永斌、郭东方等人,前往现场查看,发现丁虎 倒在非芳烃地下废液槽外的地坑中。石月东与柳波立即跳进坑中进 行救援,因硫化氢中毒相继晕倒。郭永斌、郭东方发现情况不对, 在戴好防毒面具后下坑营救,将丁虎、石月东、柳波救出送往灵武 市中心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确定丁虎、 石月东、柳波3人死亡,郭永斌、郭东方等9人不同程度中毒。
硫化氢中毒事件.doc

一化工企业9人硫化氢中毒,3人不治身亡!【事故突发】11月18日19时25分左右,**鄢陵京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9名工人(均为男性)在大连西太平洋**公司厂区内做设备检修、换热器管束清洗作业时,疑似发生硫化氢中毒,伤员立即被送至医院,其中3人伤势较重死亡,另6人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留院观察,无生命危险。
【致命毒**】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体,常出现在造纸、制革、食品加工(蔬菜腌制)、环卫、市政工程等,此外,腌菜池、沼**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硫化氢**体产生。
急性硫化氢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引起抽搐;最后陷入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进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只需15分钟便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
**公司召开驻辽企业“11.18”事故通报会11月20日上午,**公司驻辽企业“11.18”事故通报会在大连开发区召开。
会议传达了**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分析了大连西太“11.18”承包商亡人事故教训,进一步宣贯了**公司近期下发的《关于强化关键风险领域“四条红线管控”、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事故的通知》要求,并对冬季安全生产工作了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公司安全副总监、**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参加会议并讲话。
质量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邹敏主持会议。
**公司驻**省12家直属企业安全总监、副总监以及驻大连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大连西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关于“11.18”承包商亡人事故情况通报,各企业分别汇报了下半年HSE管理体系审核问题整改情况、落实“四条红线”措施情况以及冬季安全生产情况。
**同志在总结讲话说,这次会议是受**公司副总经理**同志委托召开,主要内容是全面落实宜林董事长批示要求,深刻汲取“11.18”事故教训,在大连这个特殊敏感地区确保安全环保受控。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山西运城一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 3人死亡2007年5月20日上午9时许,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附近的运城富斯特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介绍,当时一村民正在该厂机房深井内打捞沉淀物和漂浮物,突然一头掉进深井内。
随后,该厂两名工人下去救人,结果也遇到了意外。
事故发生后,大家用一根螺纹钢筋钩住落井的3人,将其救上来。
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实施抢救的值班医生,他说3人是因在污水池内吸入大量沼气过度缺氧导致死亡的,送到医院时各种生命体征都已基本消失。
在出事的机房内,记者没看到任何有关安全提示,现场也没有强制通风的设备。
(记者胡增春)污水处理厂的安全事故——做一点宣传之四污水处理厂在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
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度接触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以至昏迷,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死亡;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时,会出现“电击样”中毒,接触者在数秒内倒下,呼吸停止。
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介绍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腐蚀剂、杀虫剂和燃料。
然而,硫化氢是一种非常有毒的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对于工作场所和社区来说非常重要。
二、应急救援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组织(1)成立硫化氢中毒应急抢救指挥部,包括领导和专家。
(2)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应急响应流程。
2. 剧症中毒急救(1)发现中毒者后,第一时间将其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迅速戴上呼吸防护设备。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中毒者的详细情况和所处位置,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现场救治准备。
(3)对剧症中毒者,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4)密切观察中毒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急救措施。
3. 抢救方式与措施(1)对急性硫化氢中毒者,必要时进行氧气疗法,并及时向医院输送。
(2)对中毒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及时处理。
(3)根据中毒程度,及时予以解毒治疗。
(4)不让中毒者独自去就医,必要时由急救人员陪同。
4. 应急物资准备(1)建立并定期维护呼吸防护设备的库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完好。
(2)备有充足的急救药品和物资,包括氧气、解毒剂等。
5. 应急培训和演练(1)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培训,并确保了解基本的中毒症状和救援技能。
(2)组织定期演练,检验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和改进。
6. 应急广播与宣传(1)建立应急广播机制,及时发布硫化氢中毒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采取应急措施。
(2)开展学校和社区的硫化氢中毒应急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7. 事故调查与整改(1)及时展开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环节,做好相关责任人的追责。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完善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三、结语硫化氢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突发事件,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应对硫化氢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

应对硫化氢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标题:应对硫化氢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介绍: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急性中毒。
由于硫化氢具有剧毒且具有挥发性,因此它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对硫化氢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以帮助广大读者在事故发生时正确应对,并提供自我保护措施和急救技巧。
一、硫化氢中毒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H2S。
它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制纸、化肥等行业,并且与腐败有机物一起存在于沼气、污水处理和堆肥过程中。
硫化氢中毒的主要路径是口服、吸入和皮肤吸收。
轻度中毒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而严重中毒可能导致昏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二、紧急处理措施1.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时,首要任务是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找到安全区域后应远离泄漏源,避免直接接触。
2. 停止或遮盖泄漏源如果条件允许,应立即停止或遮盖硫化氢泄漏源,以降低中毒风险。
这可能需要使用临时堵塞措施或紧急修复设备。
3.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硫化氢泄漏或遇到中毒风险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防毒面具、化学护目镜、防护服、橡胶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减少吸入和接触硫化氢的可能性。
4. 呼叫急救服务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呼叫当地的急救服务,并提供准确的事故位置和详细的病情描述。
尽量保持镇定,并按照急救人员的指示行动。
5. 提供急救抢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减轻中毒的严重程度。
例如,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放置患者的头稍微向下,以帮助呼吸。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6. 氧气治疗氧气治疗是硫化氢中毒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补充氧气来纠正缺氧状态。
在医疗设备到达之前,可以使用紧急供氧器材或简易氧气袋来进行氧气治疗。
7. 寻求医疗帮助和进一步检查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非常重要,即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急性硫化氢中毒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急性硫化氢中毒
生产过程中的硫化氢一般是某些化学反应的产物,或以杂质形式存在。
如染料合成、催化剂合成和化学纤维制造中有些工艺会产生硫化氢,石油加工、煤气制造中的脱硫过程中也会产生硫化氢,这些企业是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多发企业。
因此,企业应当把防止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作为职业卫生和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实例1 1983年12月30日,某染料化工厂分散兰车间硫化碱工段,大学毕业刚进厂尚未分配工作的洪某来到该工段劳动,工作中硫化碱工段长高某见硫化碱沉降槽发生堵塞现象,便用大量的水冲洗硫化碱沉降槽,冲洗后的废液流入了硝酸废液贮槽内,立即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
并迅速逸入工段内,洪某和高某因吸入过量硫化氢气体而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另一名工人发生硫化氢吸入反应。
1988年6月2日上午9时左右,另一家染料化工厂1012工段深红色基RC染料精制岗位,操作工杨某将6桶粗料
(包括从阴沟和地上清扫收集的回收料)投入精制桶内,加入盐酸升温溶解。
由于粗料中混有硫化碱,在升温溶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杨某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气体昏倒在地,经医
务室医务人员紧急处理后,送入医院抢救脱险,医院诊断为急性重
度硫化氢中毒。
两起中毒事故均发生在染料化工厂,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松懈,缺
乏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硫化碱
遇酸会产生硫化氢,应该是染料化工厂的常识,然而,操作工人不
管是冲洗硫化碱沉降槽,还是粗料加酸升温精制,明知存在产生硫
化氢危险,仍然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结果导致硫化氢大量产生并
迅速逸出,当事人猝不提防,吸入过量硫化氢气体而中毒。
实例2 1984年8月11日上午11时左右,某电化厂三车间二硫化碳
工段,曹某等6名农民工在鼓风机房内从事酸剂油化作业时,鼓风
机房因故停电,用于排除硫化氢废气的鼓风机突然停止运转,致使
大量硫化氢气体从风机口倒灌至酸剂油化作业操作场所,在场的6
名农民工均因吸入高浓度硫化氢而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其中曹某
等4人当即昏迷、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病情十分危急,幸好现场救援及时,将病人迅速送入医院抢救脱险。
将排除硫化氢废气的鼓风机房用作酸剂油化作业场所,本身就很不恰当,因为一旦出现意外发生硫化氢泄漏,酸剂油化作业工人首先将无辜受害。
另外,排风的动力系统发生故障会引起硫化氢气体倒灌,在设计时就应考虑排风系统的电源与生产设备连动,同步启动工作,关闭时则最好先关生产设备,后关排风系统。
为防止意外,排风系统还可采用两路电源供电的方法,一条电路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另一条电路。
实例3 1994年2月28日,本市某焦化总厂三联供脱硫工段,某市政工程公司工程处工人陈某和于某在下水道进行清理作业。
两人刚作业15分钟左右,即感到烦燥、胸闷,继而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昏倒在地。
经现场急救,给予吸氧后送入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现场测定结果,硫化氢浓度为100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9倍。
经调查,该焦化总厂脱硫工段熔硫釜的放散管在放散硫化氢气体时,硫化氢气体进入了水封设备中,水封设备水满后流入下水道,硫化
氢气体随之流入下水道,造成清理下水道的工人发生硫化氢中毒。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设备布置不合理,致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
气体逸入了下水道,同时,事故的发生也说明企业管理松懈,缺乏
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下水道作
业本身就是硫化氢中毒高发作业,作业前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可是作业者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便进行作业,结果引起硫化氢中
毒。
实例4 某煤气厂于1997年9月份进行系统大修,9月1日上午停车,先用氮气对甲醇车间管道进行置换吹扫,9月2日上午9时左右,陈某等两名工人在D105闪蒸器出口(直径300mm)进行墙盲板作业,
在盲板插进后,陈俯卧在地观察盲板位置是否摆正,此时从尚未拧
紧螺栓的管道内冲出一股硫化氢气体,陈某不慎吸入后即刻中毒昏
倒在地,现场监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将其抬离现场,送入医院急救脱险。
煤气制造过程中存在硫化氢气体,进行系统大修,特别要防止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危害。
因此大修前应制订相应的职业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监督执行。
本事故的发生,就是事先没有采取防范管道内有害气体逸出的措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