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置(正式版)
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处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处理正式版硫化氢中毒的急救处理正式版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现场抢救极为重要,因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转院人数减轻病情。
应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
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2.维持生命体征。
对呼吸或心脏聚停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
对在事故现场发生呼吸骤停者如能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则可避免随之而发生心脏骤停。
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3.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高压氧治疗对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有重要作用,凡昏迷患者,不论是否已复苏,均应尽快给予高压氧治疗,但需配合综合治疗。
对中毒症状明者需早期、足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利于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和心肌损害。
控制抽搐及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较重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及心肌酶谱测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对有眼刺激症状者,立即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
4.关于应用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的指征和方法等尚无统一意见。
从理论上讲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适用于治疗硫化氢造成的细胞内窒息,而对神经系统反射性抑制呼吸作用则无效。
适量应用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或4-二甲基氨基苯酚(4-DMAP)等,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可与游离的硫氢基结合形成硫高铁血红蛋白(sulfmethemoglobin,SMHb)而解毒;并可夺取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硫氢基,使酶复能,以改善缺氧。
硫化氢急性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硫化氢急性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5、食入:无资料6、应急处理:①急救人员必须配戴好个体防护用品(配以P-K-3滤毒罐或4#滤毒罐),必要时须配戴空气呼吸器,防化学品防护服、护目镜等。
②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7、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措施(一)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措施(一)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硫化氢气体中毒的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化工厂、矿井等工业环境。
长期暴露或短时间高浓度接触硫化氢气体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面临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紧急情况下,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措施1.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尽量迅速离开有硫化氢气体泄漏的地方。
–避免使用电梯,选择安全通道或紧急出口。
2.保护呼吸道:–尽量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方式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浓度。
–对于配备有氧气瓶的人员,应该佩戴自救呼吸器,并确保装置正常。
3.寻求医疗救助:–在逃离危险区域后,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自己接触硫化氢气体的情况,以便他们能够给予正确的治疗。
4.互帮互助:–在逃离危险区域的过程中,应呼喊周围的人员一起离开,共同保护彼此的安全。
–如果有人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紧急进行心肺复苏术或其他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5.与有关人员联系:–在事发地点或周围区域,应及时与相关的救援部门、安全机构或责任人员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行动。
结束语硫化氢气体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迅速逃离危险区域、保护呼吸道、寻求医疗救助、互帮互助以及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应急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对于那些经常接触硫化氢气体的工作人员来说,还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了解更多关于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知识,以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在遇到硫化氢气体中毒紧急情况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硫化氢气体中毒的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化工厂、矿井等工业环境。
长期暴露或短时间高浓度接触硫化氢气体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面临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紧急情况下,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应急措施1.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尽量迅速离开有硫化氢气体泄漏的地方。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如果暴露于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中,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中毒事故。
为了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应急预案:1. 事故预警:- 部署气体检测设备,定期检测环境中硫化氢的浓度。
- 设置硫化氢泄漏告警装置,一旦检测到硫化氢泄漏,立即发出警报。
- 建立与当地环保部门、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及时获得专业支援。
2. 人员防护:- 所有从事与硫化氢相关工作的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
-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毒服、防酸碱手套等。
- 为每位工作人员提供紧急救护培训,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进行急救。
3. 应急响应:-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确保区域内所有人员都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 封锁泄漏源,尽量减少气体泄漏,避免进一步扩散。
- 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4. 事故调查与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 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 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的后续处理和救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5. 事故记录与总结:- 对事故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经过、应急响应情况、事故后果等。
- 对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进行审查和改进,提高应对类似事故的能力。
-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能够熟悉应急预案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故。
以上应急预案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具体的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定制。
如果公司或组织涉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建议请专业机构进行深入的安全评估和制定应急预案。
硫化氢中毒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置

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接触 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出现谵妄、躁狂、癫痫样抽搐,甚至昏 迷。
重度中毒
出现肺水肿、多脏器衰竭、昏迷加深,甚至发生“电击样 ”死亡。
6
2024/1/26
02
预防措施
7
工程技术措施
2024/1/26
采用密闭化生产工艺
01
尽量采用自动化、密闭化的生产工艺,减少硫化氢的泄漏和散
2024/1/26
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使用解毒剂如亚硝酸异戊酯、硫代硫酸钠等,但需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等。
19
05
医疗救治流程
2024/1/26
20
院内接诊及初步处理
接诊
患者到达医院后,由急诊科医生接诊 ,询问病史、症状,并进行初步体格 检查。
初步处理
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生命支持 治疗,同时开放静脉通道,准备给予 药物治疗。
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对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6
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和作业人员对硫化 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立即将患者从有害环境中转移到安全区域,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如无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2024/1/26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硫化氢气体泄漏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范本(四篇)

硫化氢气体泄漏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且有毒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常产生于石油开采、化工及废水处理等过程中。
硫化氢气体泄漏可能导致中毒事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硫化氢气体泄漏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对及时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救援预案目的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中毒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三、预案组成1. 预案编制人员:由应急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组成。
2. 预案编制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内外类似事故的救援经验编制。
3. 预案内容:包括应急预警机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人员职责、事故报告与调查、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准备、应急救援过程和处置措施等。
四、应急预警机制1.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包括气体监测仪等实时监测设备。
2.制定气象条件与风向风速的监测与预警规定,以便预先判断泄漏气体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
3.设立报警信号系统,对泄漏事故发生时能快速传输警报信息给事故现场、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和居民群众。
五、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主要负责部门:由应急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环保监管部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组成。
2.协助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部门、通信部门、宣传部门等。
3.组成指挥部:由以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救援专家组成,负责统一协调救援行动。
六、应急救援人员职责1. 现场负责人:负责指挥和协调现场救援行动,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好自己和参与救援的人员的安全。
2. 搜索救援人员:负责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搜索和救援被困人员,确保及时排除危险。
3. 医疗救护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转运,并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
4. 灭火救援人员:负责现场火灾的扑灭和泄漏液体的控制,减少火灾对环境的影响。
5. 现场监测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工作区域。
硫化氢中毒事故处置方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处置方案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在工业生产、化学实验以及煤矿等职业中,可能会产生硫化氢中毒的危险。
一旦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处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硫化氢中毒的症状硫化氢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1.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喉咙疼痛、咳嗽、呛咳、气喘。
2.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昏迷、嗜睡、呆滞、精神混乱、惊厥、肌肉痉挛等。
3.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若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硫化氢,逃离现场,接受治疗。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第一时间的处理措施在发现硫化氢中毒事故后,需第一时间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停止硫化氢泄漏:如果是因为泄漏引起的中毒事故,应在第一时间采取防止泄漏扩散的措施,如关闭管道、开启排放设备、加强通风等。
2.疏散人员:对于气体泄漏严重的场合,应及时疏散周围人员,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
3.保护自身:在处置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装备,如面罩、防护服等,防止自身中毒。
确认中毒人员确认是否有人受到中毒后,应立即进行救治。
在进行救治时,要特别注意中毒者的抢救前期措施,即先保障呼吸道通畅,输氧治疗,同时进行必要的心肺复苏。
中毒者的处理措施1.迅速送往医院:对于严重中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2.送往空气新鲜场所:对于轻度中毒者,应送往空气新鲜场所,防止继续中毒。
3.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在送往医院前,可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措施,如进行呼吸人工呼吸、按摩、急救等。
恢复现场1.确认泄漏源:在救护和排除气体泄漏后,需要对事故场地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确认泄露源,防止二次中毒事故的发生。
2.进行事故调查:对于事故的原因和调查结果,应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及时进行通报预警。
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硫化氢作为一种剧毒气体,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引起重视,对于企业和职业人员需要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硫化氢的危险:1.对于硫化氢易泄漏的场合,应做好严密性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管道等设备的安全。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窒息作用。
当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 发现中毒事故:当有人员报告气味异常、呼吸困难或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向应急部门报告。
2. 疏散人员:立即发出疏散信号,引导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远离中毒源。
3. 切断气源:关闭与中毒事故有关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供应源,防止进一步泄漏。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气体面具、化学防护服、眼睛保护装备等。
5. 拯救被困人员:尽力将被困人员转移到通风面积较大的地方。
6. 呼吸急救: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人员进行紧急人工呼吸,如有需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7. 呼吸急救设备:提供安全的呼吸急救设备,如应急氧气瓶和面罩。
8. 医疗救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援。
详细告知医疗救援人员有关事故的情况。
9. 现场处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部署专业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理、清除和修复。
10.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具体的应急措施和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更新。
在平时,还应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措施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950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置(正式版) 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编订人:某某某 审批人:某某某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置(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20xx年2月16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王岘镇
白银乐富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5月2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后勤服务中心1名职工在检修污水池潜水泵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造成3人死亡。5月30日,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平阳制革二厂1名职工在清理污水池时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也相继发生中毒,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6月9日,浙江省东阳市金罗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名职工在清理电镀污水处理池污泥时发生氰化氢和硫化氢中毒事故,另有5名人员在施救过程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中相继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易发环境 硫化氢(H₂S)是一种比空气重、有臭鸡蛋味、能溶于水的窒息性气体,同时又具有刺激性。硫化氢易挥发,无色,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 1110mg/m³·5min。 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硫化氢中毒事故常发生在进入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等场所进行清淤、设备设施维修、通讯电力线缆施工等作业环境;造纸、酿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造、甜菜制糖等工业废物处理环境;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其他作业,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属于56种法定职业中毒职业病中的一种。 完善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炎热的夏季既是污水井、池、沟、管道和泵站等清淤作业的旺季,又是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事故的易发期。所以,在夏季来临之前,凡是涉及硫化氢的行业与企业,安技部门应当提前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的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的主要指导性文件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卫办应急发[2011]94号),以及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 222—2009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 》,还有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的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xx年6月1日起施行的GBZ31-2002《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企业安技部门在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时,不能仅仅靠照搬照抄上述文件标准,而必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工艺特点、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作业现场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与通风情况等实际,来制订修订完善本单位的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安技部门在完善了本单位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之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后,不仅要重视应急救援处置的演练,更要将应急预案保障措施落实在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中。如做好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应通过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积极协调生产与维修等职能部门,做好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自我防护意识。 急性硫化氢中毒现场初步判断 如果在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现场,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无法测定或一时无条件测定,只要是患者所处环境是上述介绍的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易发环境,或生产工艺流程可产生硫化氢,或患者当时闻到臭鸡蛋味,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眼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就要考虑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可能性。 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如有条件,需注意区别急性硫化氢中毒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氰化物中毒、单纯缺氧(如二氧化碳、氮气、甲烷、惰性气体等),以及急性有机溶剂中毒等。硫化氢中毒场所常伴随有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现场应同时监测可能产生的其他有害气体,以排除或确定混合气体引起的中毒事件。 事故现场中毒患者如果接触硫化氢后,会出现一系列接触反应,如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者。 GBZ31-2002《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将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与重度中毒三级。轻度中毒可有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可有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急性支气管肺炎。重度中毒会造成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以及会造成肺水肿、猝死、多脏器衰竭。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现场处置 现场救援与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救援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有关作业人员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要求必须 2 人以上协同进行,并且就事故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救援人员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或者现场快速内部管理系列 | INTERNAL MANAGEMENT 编号:TP-AR-L9501 第 2 页 检测硫化氢浓度高于430mg/m³),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现场救援人员的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如现场中毒患者中无昏迷/死亡病例,或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在 10mg/m³~430mg/m³之间,选用可防H2S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低于10mg/m³,一般不需要穿个体防护装备。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与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在开放空间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现场急救救援 首先,迅速将中毒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