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硫化氢的中毒急救
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

二、暴露在硫化氢环境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硫化氢对人体造成的主要损害: • 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乏力、动作 失调、烦躁、面部充血、抽搐、昏迷、脑水 肿。 • 呼吸系统损害:流涕、咽痒、咽痛、咽干、 皮肤粘膜青紫、胸闷、咳嗽剧烈、呼吸困难、 有窒息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急性 呼吸道综合症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意识不清,过速呼吸 迅速转向呼吸麻痹,
急性中毒: 很快死亡。
H2S中毒
一般对眼结膜的损伤, 对人体有局部刺激。长
慢性中毒: 期低浓度的接触,出现
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
脑和脊髓。接受、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分析、综合体内外 环境传来的信息, 然后发出指令。
❖硫化氢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 和呼吸系统,也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的损 害。
5~10 分钟
3 分钟
1/2 插入肛门内 3 分钟
使用对象
多数人 神志清醒成人
婴幼儿
冻伤病人,适合使用。
脉搏:
动脉血管的搏动称为脉搏。正常人 一 般 脉 搏 为 每 分 钟 60~100 次 , 大 部 分 70~80次/分钟之间,每分钟快于100次为 过速,慢于60次为过缓
(4)与附近医院取得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 间、并让医院作好急救准备
(5)救护车运送伤员途中要与急救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 时报告伤者的病情和具体位置,同时应急小组还要向高一 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接受处理。
救护技术的实施
硫
救护技术
化
氢
•
的
防
护
•
与
处
理
•
拖两臂法
硫 化 氢 的 防 护 与 处 理
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中毒原因及途径
原因
工业生产中很少发生硫化氢中毒,且基本上都是急性中毒,一次吸入大量的硫 化氢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含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及在疏 通阴沟、粪池等时意外接触所致。
途径
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硫化氢 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临床表现与诊断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在 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取所需 的物资和装备。
经费保障
将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经费纳入企业预算,确保 经费的充足和稳定。
建立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 和审批程序,确保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
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积极争取外部资金支 持,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05
CATALOGUE
危害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短 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 、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 、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 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 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 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 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 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
培训内容
硫化氢性质及危害
向救援人员介绍硫化氢的物理性 质、化学性质、毒性及对人体健
康的危害。
应急救援装备使用
教授救援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呼吸器 、防护服、急救箱等应急救援装备 。
应急救援程序
指导救援人员熟悉硫化氢中毒事故 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报告、 现场处置、伤员救治与转运等。
演练形式
负责制定和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力 量和资源进行应急救援。
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

硫化氢中毒应急预案【篇一: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硫化氢气体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为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应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本装置硫化氢气体的应急救援。
三、救援预案1、硫化氢气体的特性1.1 物理性质 :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味,相对密度1.176 ,能溶于水 (2.6 体积 ),比空气重,有毒。
1.2 危险特性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
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人吸入 70~150 mg/m3/1~2 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 2~5 分钟后嗅觉疲劳 ,不再闻到臭气。
吸入 300 mg/m3/1 小时, 6~8 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
吸入 760 mg/m3/15~60 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 ,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
吸入1000mg/m3/ 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2、健康危害2.1 刺激反应:接触 h2s 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
2.2 轻度中毒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2.3 中度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
2.4 重度中毒昏迷、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
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硫化氢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硫化氢中毒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本公司生产厂污水处理调节池节池进水口堵塞污水停滞时间过长,长时间未对污水进行处理,调节池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人吸入浓度为70~150 mg/m3,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300 mg/m3,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1小时左右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 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1刺激反应:空气中有有臭鸡蛋味少量吸入硫化氢气体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位有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可恢复.2 轻度中毒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3 中度中毒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4重度中毒昏迷、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等.2.应急指挥救援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总指挥:生产厂长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生产副厂长应急救援组成员:维修主任、维修人员.应急疏散组成员:车间主任应急抢修组成员:维修人员事故调查组成员:安全员职责a负责预案的制定、修改、审批;b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c检查督促做好氨中毒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d负责应急时的全面组织和指挥;副总指挥职责a 组织实施硫化氢中毒事故预防、控制、应急救援;b 发生事故时,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c 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d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并进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组成员职责:a应急救援组职责是:1迅速组织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搜救.2根据需要调集人员对事故现场实施处理.3 负责事后现场的恢复工作.4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5 负责救护车的联系和伤员的护送.b应急疏散组职责是:疏散周围人员防止发生次生事件c应急抢修组职责是:对发生事故的设备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发生次生事件.d事故调查组职责是: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上报.3.应急处置程序预警及信息报告a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监控的方式和方法在污水处理配备气体检测仪进行监控,针对危害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下发车间、班组,对相关作业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在各类安全学习会议上进行宣贯.b硫化氢中毒危害的预防措施1对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工作场所加强通风,配备气体检测仪经常检测.2个人佩戴防毒面罩.3对人员进行硫化氢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掌握事故急救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4进入井或池中作业要办理受限空间作业审批,严格实施安全作业许可.严格作业准入,加强现场管理.5制定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加以完善并定期组织演练.a 信息接收与通报1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发现者应该第一时间通知维修主任2维修主任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同时通知其他应急救援组成员.b信息上报内容1上报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具体位置.2中毒者伤势及症状.3采取的应急措施.4报警人姓名、所在部门、联系方式.c信息传递1应急报警电话接警后,总指挥同时赴现场或指派人赴现场核实事故相关信息,由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预案.1小时内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汇报.2接到报告的各应急小组成员按照分工,迅速行动..应急响应a当作业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影响极小范围的危险物泄露,已经发生1人级以下轻伤害,厂级作业区人员可以处置的事故为Ⅰ级,启动专项应急预案.b当作业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影响极小范围的危险物泄露,未发生或可能发生人员伤害,现场作业人员可以处置的事故为Ⅱ级,启动现场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或紧急状态时,应急救援组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开展事故救援.抢救受伤受困人员为首要任务,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和防止次生伤害发生.a一旦发生事故,无论发生地点在哪,接到命令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本组其它成员,有条件的可再转告其它组的成员.b各组成员迅速就位,准备好本组的应急救援器具,服从现场指挥c现场指挥可根据事故发展的势态,对各应急组成员临时调动.d现场指挥可根据事故发展的势态,有权对其它远离发生事故的车间、班组配备的应急物资调配、使用.e为减少事故危害需与医院联系时,快速拨打急救电话120 或拨打最近医院:并派至少一人在厂大门口为其作向导.a救援组人员佩带防毒面具和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场实施救助.同事疏散组人员将周围人员疏散至上风口安全区域.b救援人员迅速将中毒人搀扶或拖、抬等方式移出事故现场外的上风口空气新鲜的场所.c组织维修人员,讨论制定维修方案进行维修.a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应急总指挥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安置.b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现场应急方可结束.c应急终止条件:事故隐患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污染不再扩展.d应急结束后,应明确:1 事故情况上报事项.2 需向事故调查处理移交的相关事项.3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4处置措施应急状态解除后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拆除,对事故关键物证材料要进行妥善保管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后,安全员及维修主任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查清责任并填写事故调查报告.总指挥应组织救援组对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后作出应急反应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若应急效果不佳则要重新修改预案,或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责任部门进行整改,使之不断进行改进.。
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专题.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急诊科程芳硫化氢是一种毒性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具有细胞窒息作用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患者吸人高浓度硫化氢时,可立即失去知觉,甚至呼吸停止死亡.我院自2008年6月~7月共接收2批6人次吸入硫化氢气体中毒患者,现将其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既往健康。
均系吸入性中毒。
1.2中毒原因其中一起为两名工人在疏通下水道时发生中毒,当即倒下,另外一人在营救他人过程中出现发绀,憋气症状,半小时后三人被120及时送入我院。
另一起为三名工人在挖掘天然气加气站内桩井时出现“闪电样死亡”,由于三人井下滞留时间过长,120现场复苏无效,送我院抢救90分钟后最终无效死亡。
两起中毒事件均系地下作业工人,6人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具,存在硫化氢气体接触的环境。
1.3临床表现中毒后即刻死亡3例,其余病例可见轻度中毒(1例)男,32岁,神志清楚,主诉头痛、头晕、胸闷乏力、恶心等症状。
重度中毒(2例)例1:男,40岁,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迟钝,球结膜充血,全身皮肤湿冷,皮肤黏膜及口唇紫绀,呼吸急促,21次/分,双肺布满湿罗音,心率1 16次/分,心律规整,口鼻涌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四肢抽搐,肌张力增高,小便失禁。
例2 男,33岁,神志恍惚,全身冷汗淋漓,球结膜充血,极度烦躁,反复抽搐、呼吸急促,肺部布满湿性罗音。
1.4转归2例重度中毒患者经急救处理后,使用简易呼吸机呼吸,保证呼吸道和各种导管通畅护送ICU ,采用高压氧治疗,多参数监护仪进行监测,专人特护,本组2例48 h内意识转清醒,自觉症状改善,10天后出院。
另1例轻度中毒患者护送内科病房治疗6天后痊愈出院。
2.急救措施与护理2.1终止接触毒物硫化氢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对各种织物都有很强的吸附性。
病人入院时,全身衣服浸湿并有很强的臭鸡蛋味。
为了终止接触毒物,我们迅速为其脱去污染潮湿的衣服(包括内衣),用清水清洗皮肤,以减少残留毒物污染空气,由呼吸道和皮肤粘膜继续吸收。
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迅速建立 静脉 通道 , 时准确 用药 : 及
采用 1 2 8~ 0号静脉 留置针输液 。开 通多
急性 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 , 出现 以脑和( ) 或 呼吸系统损 害为主 的临床表 现, 亦可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 现可 因吸人硫 化氢 的浓度不 同而有 明显 差异 。轻度中毒表 现 为畏光 、 泪 、 流 眼刺
临 床 资 料
者看光源时周 围有色环 存在 , 觉模糊 , 视 这是眼角膜水肿征兆 ; 重度 中毒表现为谵 妄、 动、 躁 抽搐 、 意识模 糊 、 昏迷 、 肺水 肿 、 脑水肿 、 呼吸 衰竭 ; 重 度 的特 征 为 “ 极 电 击样” 死亡 。硫 化 氢 中毒后 通 过 呼 吸道 进入机体 , 与呼吸道 内水分接触后很快溶 解并与钠离子结合 成硫 化钠 , 对眼和呼吸 道黏膜产生强 烈 的刺 激作 用。硫化 氢吸
强烈 , 流泪 、 有 畏光 、 刺 痛 , 睑痉 挛 , 眼 眼 患
氢中毒患者 l , 5例 进行急救与护理 , 用 应 呼吸支持 , 速建立 静脉通 道 , 时 准确 迅 昏迷 时间较长者转 上 2例
级医院 , 其余均痊愈出院 , 护理得 当, 取得 满意效果 , 现将救治与护理报告如下 。
电 图提示 窦 性心 动 过 速 , 前侧 壁 、 壁 心 外 下
本组 病例中 , 例 为现场死 亡 , 1 2例经
抢救 , 生命体 征恢 复正常 , 但仍 处 于深 昏
迷状态 , 根据 条件在 对症 治疗 的 同时 , 利
用 现 代 化 远 程 会 诊 方 式 及 时 与 上 级 医 院
比较明显 , 表现为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和窒
息症状。它具 有 “ 鸡 蛋” 臭 样气 味 , 极 但
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护措施

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护措施硫化氢是石油开发、化工工业生产中释放的一种气体,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使其在空气中浓度极高。
在无防护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就有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尽管硫化氢有剧臭,但人在其中极易嗅觉中毒而不能觉察,所以不能依靠嗅觉程度来判断环境中硫化氢的危险程度。
硫化氢气体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内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梅的三价铁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导致细胞窒息而缺氧,但中毒速度与空气中硫化氢的尝试有关,可在十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即可发生中毒。
一、硫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1、局部刺激症状:眼睛痛、流泪、鼻咽灼热感、流涕、呛咳、胸骨下压迫感等;2、全身中毒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首先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共济失调等症状,继而烦躁、谵妄、抽搐和昏迷。
呼吸中枢中毒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心悸、心律紊乱和急性肺心肿,若吸入浓度的硫化氢,可呈“闪电样”中毒而死亡。
二、医疗救护组职责1、在接到硫化氢中毒事故报警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护工作,做好中毒病人的登记及抢救记录,根据中毒人员的多少,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和救援。
2、尽快建立急性中毒事故救护网络系统,强化联络与报告制度。
若遇到重大或人数众多的中毒事故应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3、负责对中毒人员的救护工作,对急性中毒人员的诊断分级、调查、制定救护治疗方案与医学观察,决定重症患者的会诊,转院、患者转院治疗时,应有专业医务人员护送;4、抢救中毒人员时,应配备专业医务人员,昼夜值班,以便有效的抢救中毒人员。
三、硫化氢中毒救护治疗原则1、根据中毒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移到空气清新处;第二,对中毒脱离中毒环境后,应立即脱去全身受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第三,皮肤\黏膜接触的中毒者,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眼睛、外耳道、皮肤等,禁止使用热水清洗皮肤、黏膜,防止毒物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加重中毒症状;2、2、对于病情严重的应立即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呼吸心跳停止的,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立即给予辅助呼吸,休克的立即给氧、补充血容量、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等,注意生命体征;3、搬运中毒病人时,要让病人爷卧,保持头低位,并注意保暖。
硫化氢中毒抢救

硫化氢中毒抢救
1、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抢救顺序如下:
1)迅速开放通风装置及轴流风扇对现场送风,同时进行硫化氢浓度测量监查,如果浓度在30PPM以下(不含30PPM)可采用戴好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如果浓度在30PPM以上时(含30PPM)应用佩戴隔离式防毒衣进入现场进行抢救,严禁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进入事故现场。
2)在以上抢救的同时,必须用红白带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严禁非抢救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内,防止事故扩大。
同时通知医务人员前来抢救及向上级汇报情况。
救护电话120。
3)抢救方法:
应及时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用氧气袋进行吸氧气和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要防止中毒者的毒气(以防抢救者中毒),并及时送医院抢救,告知硫化氢中毒,在送医院途中不应放弃抢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急性硫化氢的中毒急救
导语: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
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
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
急救处理
(一)、在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安置患者,脱去患者污染的衣物,同时注意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供氧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
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
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
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实行体外心脏按压士。
(二)、现场局部急救治疗:眼部损害可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用激素软膏点眼。
接触的皮肤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后期按化学性烧伤处理)。
(三)、在能维持呼吸、心跳的情况下,就近送往医院进进一步治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短程;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对症和支持治疗,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防治感染,纠正酸中毒,控制抽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
(一)、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员中毒。
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多人无谓牺牲! (二)、向沟、池、井等事故现场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设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
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三)、呼吸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戴空气(氧气)呼吸防护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无关人员从中毒现场逃生可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配相应的滤毒罐)。
(四)、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在低洼处;有条件时疏散范围和距离依据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