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全面实施和推进林业发展十年规划和目标

全面实施和推进林业发展十年规划和目标作者:王骋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摘要] 邹平县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抢抓机遇,艰苦奋斗,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提高绿化水平,改善邹平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我县正在全面实施和推进林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目标。
[关键词] 林业发展;思路;目标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山东省《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的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林业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积极培育和保护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基地,实施科技兴林,依法治林,推进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努力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根据邹平经济发展要求及林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确定邹平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是:确立一条路子,构筑二大体系,围绕四大任务,实施七大工程。
1.一条路子就是走生态优先,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邹平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
在南部低山丘陵区通过荒山绿化工程,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进一步完善生态防护林体系;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通过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商品林基地建设工程,营造防风固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经济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农田林网,实现大地林网化;城镇乡村驻地通过实施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全力打造绿色生态邹平。
2.两大体系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主攻山区,提升平原,发展城区,突破村镇。
在全县形成以山区绿化为龙头,以平原绿化为主体,以绿色通道为框架,点、线、面相衔接,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功能齐全,结构稳定,布局合理的林业生态体系。
邹平的发展趋势

邹平的发展趋势邹平作为中国山东省滨州市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邹平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发展趋势:邹平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村劳动力。
近年来,邹平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该市也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和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城市建设趋势:邹平市作为山东滨州市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和城市建设。
市区道路翻新升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
此外,邹平市还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古建筑和历史文物,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建设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环境。
三、科技创新趋势:邹平市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建立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化中心,提供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
此外,邹平市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科技创新为邹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农村振兴趋势:邹平市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民劳动力,积极推动农村振兴战略。
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邹平市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机械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邹平作为山东滨州市一个县级市,在经济、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和农村振兴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邹平市将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村振兴等,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邹平发展情况汇报稿

邹平发展情况汇报稿邹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
近年来,邹平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首先,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基地,邹平县农业产业一直是该县经济的支柱。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同时,邹平县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对外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邹平县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邹平县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县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邹平县还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机构,提高了医疗水平,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另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邹平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县政府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同时,邹平县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一个生态优美的县城,邹平县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邹平县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邹平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邹平县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的现代化新邹平而努力奋斗。
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5.3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ﻩ65
5.4古树名木资源保护ﻩ66
5. 5自然保护区建设68
第6章林业产业规划70
6.1森林生态旅游70
6.2木材加工73
6.3种苗培育ﻩ74
6.4花卉培育76
6.5果品贮藏与加工ﻩ77
第7章重点工程ﻩ79
7.1山区绿化工程79
7.2绿色通道工程80
7.3标准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ﻩ80
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4—2015)
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
二○○四年六月
项目名称: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
设计证号:农林(营造林)工程甲151168-sj
咨询证号:工咨甲1032119001
院长:陈景和
项目负责人:张金良 应用研究员
王宏年高级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王宏年高级工程师
1.1.2
邹平县位于鲁西台背斜泰沂隆断区北缘,北以齐河—广饶大断裂与冀辽台向斜为界,属淄博—茌平凹陷构造单元。自震旦纪以来,中生代初期,燕山运动、断裂运动与岩浆活动甚为强烈,从济南到金陵镇构造的岩浆通过本县西南部喷出,中生代晚期,火山喷发活动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系列侵入岩和次火山岩,构成了白垩纪青山组中基性火山溶岩和碎屑岩的山脉,后历尽沧桑至新生代,形成了南部的长白山脉。北部由于鲁北平原在古地质体断裂发生下沉影响而下降,又经第三、四纪沉积了巨厚松散地层而成平原。全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白垩系地层;主要母岩为火山岩、侵入岩、沉积岩;主要成土母质有近代残积物、坡积物、洪积冲积物、黄土状母质、黄河冲积物和湖积物。
邹平县地处济南、淄博、滨州三市之间,济青高速公路横贯其中,黄河、小清河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该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提高绿化水平,改善邹平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县政府委托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编制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了解邹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了解邹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邹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邹平县,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胶济铁路、济南至台儿庄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济南都市圈、胶济城市群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之一。
作为山东省内重要的经济发展区,邹平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邹平县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邹平县的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县,邹平县的农业发展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粮、棉、油、糖、药材为主的农业生产在这里蓬勃发展,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占据了全省的领先地位。
同时,邹平县也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能力,推动农业向高效、优质、绿色的方向发展。
除了农业,邹平县还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
传统产业中,以化工、纺织、机械为主的制造业是邹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邹平县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同时,邹平县还着力发展旅游业,借助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未来趋势方面,邹平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将日益增加,对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因此,邹平县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县域经济将积极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另外,邹平县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和能源供应能力。
借助胶济铁路和济南至台儿庄高速公路的交汇处的地理优势,邹平县将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流通。
同时,邹平县将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多能源互联互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3•【字号】鲁政发[2012]47号•【施行日期】2012.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鲁政发〔2012〕4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制定实施《规划》是落实国务院“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的重要举措。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好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积极构建全省林地“一张图”、调查监测“一盘棋”、森林资源“一套数”为基础的一体化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保有量等主要指标,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认真分解《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统计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绿色山东”、“生态山东”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3日山东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目录第一章林地保护利用形势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第二节林地资源现状第三节森林类别与结构第四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第五节规划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依据第四节规划目标、指标第五节主要任务及措施第六节宏观调控第三章区域布局第一节区域划分第二节保护利用方向第四章林地保护第一节用途管制第二节分级管理第三节森林保护第四节林地增量第五节节约用地第五章林地利用第一节优化结构第二节保障重点第三节科学经营第四节持续利用第六章区域管理第一节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节区域差别管理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法规制度第二节完善规划体系第三节健全管理制度第四节保护利用林地第五节强化调节机制第六节加强基础建设第一章林地保护利用形势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2010年7月25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69号文件批复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邹平的主要农作物以及耕作制度

邹平的主要农作物以及耕作制度邹平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黄淮平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质的农田。
由于气候和土地条件的特点,邹平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等。
首先,小麦是邹平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由于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小麦种植面积较大。
邹平的小麦品种有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春小麦和冬小麦。
农民们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其次,玉米也是邹平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邹平的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
农民们会实行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适当地施肥、合理地浇水和科学地防治病虫害,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棉花也是邹平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由于该地区的温暖湿润气候和富饶的土地,棉花种植得到了广泛发展。
邹平的棉花以其纤维质量优良、产量高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而闻名,深受市场青睐。
最后,花生也是邹平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花生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含量而受到广泛种植。
邹平的气候和土地条件给予了花生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得以保证。
关于耕作制度,邹平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中包括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合理排水以及农药和农机的使用等。
通过轮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田地中的病虫害,并改善土壤质量,从而提高产量。
科学施肥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保证其健康生长。
合理排水可以避免积水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农药和农机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减少人力投入,并提高劳动效率。
总的来说,邹平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等,而耕作制度则采用了合理的轮作、科学施肥、合理排水以及农药和农机的使用等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农业措施的实施为邹平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邹平县长山镇等13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邹平县长山镇等13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的批复
【法规类别】土地利用和治理
【发文字号】滨政字[2010]151号
【发布部门】滨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11.08
【实施日期】2010.1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邹平县长山镇等13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
(滨政字〔2010〕151号)
邹平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审批邹平县长山镇等13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邹政发〔2010〕2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县长山镇、魏桥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焦桥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青阳镇、明集镇、台子镇、码头镇等13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休规划(2004—2015)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二OO四年六月项目名称:邹平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设计证号:农林(营造林)工程甲151168-sj咨询证号院长:陈景和项目负责人:张金良应用研究员王宏年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王宏年高级工程师审核:马福生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张金良王宏年孟凤芝路洪春张鹏巩延苹张德静刘献伦张静特邀专家:门秀元徐金光韩永春张学锋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一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重要目标。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决定》精神,山东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我省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并把林业作为实现生态建设新突破的三大关键环节之一,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
2003年9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拉开了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启动生态省建设的帷幕。
邹平县地处济南、淄博、滨州三市之间,济青高速公路横贯其中,黄河、小清河穿境而过。
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该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抢抓机遇,艰苦奋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提高绿化水平,改善邹平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县政府委托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编制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本次规划以《邹平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00年)》为基础,以镇(办事处)为单位,逐小班进行规划设计。
主要成果有:(1)邹平县2004—2015年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方案;(2 )林业规划附表;(3 )邹平县林业资源现状图、林业发展规划图、功能区划图、效果图等。
规划编制过程中,省林业局、滨州市和邹平县有关领导和专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保证了规划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第1章基本情况...................................................................................1.1自然概况......................................................................................1.2社会经济情况..................................................................................1.3林业发展概况..................................................................................1.4森林资源......................................................................................1.5林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 第2章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2.1指导思想......................................................................................2.2发展思路......................................................................................2.3遵循的主要原则...............................................................................2.4规划依据......................................................................................2.5发展目标...................................................................................... 第3章总体布局..................................................................................3.1南部生态经济林区..............................................................................3.2中部农田林网区...............................................................................3.3北部防风固沙林、商品林区.....................................................................3.4城区园林绿化区................................................................................ 第4 章森林资源培育规划.......................................................................4.1成片造林.....................................................................................4.2农田林网.....................................................................................4.3村镇绿化......................................................................................4.4低产林改建.................................................................................... 第5章森林资源保护规划...........................................................................5.1封山(滩)护(育)林规划.....................................................................5.2森林防火规划..................................................................................5.3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5.4古树名木资源保护..............................................................................5. 5自然保护区建设............................................................................... 第6章林业产业规划.............................................................................6.1 森林生态旅游.................................................................................6.2木材加工......................................................................................6.3种苗培育......................................................................................6.4花卉培育......................................................................................6.5果品贮藏与加工................................................................................ 第7章重点工程...................................................................................7.1山区绿化工程..................................................................................7.2绿色通道工程..................................................................................7.3标准化农田林网建设工程.......................................................................7.4商品林基地建设工程...........................................................................7.5人居环境建设工程..............................................................................7.6林业产业建设工程.............................................................................7.7森林生态旅游工程..............................................................................第8章投资估算与效益预测.........................................................................8.1投资估算......................................................................................8.2效益预测...................................................................................... 第9章保障措施................................................................................... 附件:1、附表1 —102、附图第1章基本情况1.1自然概况邹平县地处滨州市最南端,北依黄河,南枕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