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1. 引言旅游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针对旅游区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以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 规划目标本次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实现旅游区内旅游业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0%;•提升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优化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旅游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保护和传承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发展战略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战略:3.1 拓展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和整合旅游资源,增加旅游区的吸引力。

我们将重点发展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提升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2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我们将引入先进的旅游管理和服务理念,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改善旅游设施和设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3.3 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旅游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我们将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强旅游区的文化魅力,提高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度。

3.4 加强旅游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旅游区的发展需要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支持。

我们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共建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的互相促进。

3.5 加强旅游区的管理和规范良好的管理和规范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我们将建立健全旅游区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加强旅游设施和环境的维护与保护。

4. 发展计划为达成上述发展战略,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计划:4.1 旅游资源开发计划•研究挖掘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确定开发方向;•完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建立资源数据库;•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和时间节点;•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p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p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的平乐古镇,是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文将依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总体策划和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旅游资源分析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明清古街道、白塔山自然保护区等。

此外,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也备受游客喜爱。

因此,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应以文化历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

总体策划定位和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为“历史文化+生态美景”的主题旅游区。

具体目标包括: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保持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总体规划场地规划旅游区场地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整体规划为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分布着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景点和度假区。

其中,向南是历史文化区域和休闲度假区,向北则是生态景观区域。

景点规划旅游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平乐古街、天河楼遗址、白塔山自然保护区、水上公园等。

其中,平乐古街是历史文化区的主要景点,明清古街的传统建筑保留完好,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天河楼遗址则见证了平乐镇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文物。

白塔山自然保护区则是游客欣赏生态美景的好去处,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水上公园是休闲度假区的代表,游客可以在水上运动场地尽情嬉戏。

场馆规划旅游区内还建有博物馆、会议中心、婚礼中心、度假酒店等各类场馆。

其中博物馆展示的是平乐镇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会议中心与婚礼中心则充分发挥了旅游区场地的多功能性,吸引各行各业人员前来参会或举办婚礼。

度假酒店则是游客度过愉快假期的主要场所。

经济预算项目总预算为10亿元,其中用于场地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景点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场馆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营销和品牌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

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武夷山风景区,制定了一份总体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开发规划1、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提出要从自然、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开发旅游产品,包括景点、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等,力求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规划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导游等方面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3、项目协调发展。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旅游项目,达到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生态保护1、科学规划旅游区域。

考虑武夷山独特的地形、气候和植被等条件,合理安排旅游区域,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2、生态保护措施。

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包括治理山水林田湖、防火、防污染和环保教育等方面,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3、古建筑保护。

武夷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不少是古建筑。

规划要求通过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管理,保护这些古建筑,同时也要考虑向游客开放的问题。

三、交通规划1、交通配套设施。

规划要求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包括公路、机场、港口等,提高游客到达的便利性。

2、交通出行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和自驾游路线,减少车辆拥堵和环境污染。

3、大力发展旅游交通。

要求开发景区周边的交通资源,包括航线、客运和旅游专线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

四、产业发展1、挖掘旅游发展潜力。

通过发掘武夷山的独特文化、特色产品等,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发展本地经济。

要求将旅游业与本地农业、手工业等有机结合,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高旅游产业质量。

规划要求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保证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武夷山风景区的总体规划的制定,旨在全面发扬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和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

风景区总体规划1. 引言风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科学合理的风景区总体规划对于提高风景区的旅游吸引力、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游客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目标与原则,并提出一些建议。

2. 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重要性风景区总体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对风景区的发展方向、布局、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安排。

具体而言,风景区总体规划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风景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包括山水、植被、动植物等。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2.2 提高游客体验一个好的风景区总体规划可以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包括交通便利、景点分布合理、游览路线规划等。

通过规划,可以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愉快地游览风景区。

2.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风景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增加旅游收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

2.4 保护文化遗产风景区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存在,还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

3. 风景区总体规划的目标与原则在进行风景区总体规划时,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目标与原则:3.1 目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风景区的品质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3.2 原则•生态优先:在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持续发展:注重可持续利用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地方特色和魅力;•游客为本: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提供舒适便捷的游览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综合协调: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环境与经济等的协调。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东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长寿湖水域面积 655 平方公里,流域纵横 203 平方公里,涵盖 200 多个岛屿。

这里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日益青睐,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总体规划旨在充分发挥长寿湖的资源优势,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旅游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规划目标是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具备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二、资源分析与评价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方面,湖水清澈,岛屿众多,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湖中的鱼类资源丰富,周边还有大片的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

人文资源方面,长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曾是古代巴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

此外,长寿湖还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长寿文化源远流长。

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和评价,我们认为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也面临着生态保护压力和旅游设施不足等问题。

三、功能分区与布局根据景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1、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长寿湖的水域和周边的生态敏感区域,如水源涵养区、森林保护区等。

这一区域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任何开发建设活动,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生态缓冲区位于核心保护区外围,主要包括部分森林、农田和湿地。

在这一区域内,限制开发建设规模,鼓励开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等活动,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3、旅游度假区集中在长寿湖的南岸和东岸,规划建设高档度假酒店、温泉浴场、水上运动中心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度假环境和丰富的娱乐活动。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标准。

一项好的总体规划标准可以确保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首先,一个好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应该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展开。

在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

同时,规划者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数量和分布,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度的影响。

其次,一个好的规划标准应该注重游客的体验。

规划者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兴趣,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例如,规划者可以考虑在风景名胜区设置更多的旅游设施,提供更多的旅游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规划者还可以考虑到游客的文化背景和兴趣,为游客提供更加贴近他们的旅游活动。

最后,一个好的规划标准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规划者需要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不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规划者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规划者还可以考虑到当地社区的利益,避免对当地社区的生活和经济造成过度的影响。

总之,一个好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游客的体验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规划,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图集终

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图集终

图件目录01-------------------------------------------------------------------------------------------------------------------- 地理区位旅游区位交通区位图02-------------------------------------------------------------------------------------------------------------------------------------- 旅游资源现状图03-------------------------------------------------------------------------------------------------------------------------------------- 文化资源现状图04--------------------------------------------------------------------------------------------------------------------------------- 周边景区竞合分析图05---------------------------------------------------------------------------------------------------------------------- 周边全域旅游示范区竟合分析图06-------------------------------------------------------------------------------------------------------------------------------------- 客源市场分析图07------------------------------------------------------------------------------------------------------------------------------------------- 空间结构图08------------------------------------------------------------------------------------------------------------------------------------------- 功能分区图09------------------------------------------------------------------------------------------------------------------------------------ 一二级项目总平图10----------------------------------------------------------------------------------------------------------------------------- 北部片区重点项目分布图11----------------------------------------------------------------------------------------------------------------------------- 南部片区重点项目分布图12---------------------------------------------------------------------------------------------------------------------------------- 乡镇重点项目分布图13------------------------------------------------------------------------------------------------------------------------------乡村旅游扶贫节点分布图14-------------------------------------------------------------------------------------------------------------------------------------- 精品游线规划图15---------------------------------------------------------------------------------------------------------------------------------- 综合道路交通规划图16--------------------------------------------------------------------------------------------------------------------------------- 旅游公路系统规划图17-------------------------------------------------------------------------------------------------------------------------------------- 绿道系统规划图18------------------------------------------------------------------------------------------------------------------------------- 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图19--------------------------------------------------------------------------------------------------------------------------------- 中心城区绿道意向图20--------------------------------------------------------------------------------------------------------------------------------- 中心城区河道断面图21--------------------------------------------------------------------------------------------------------------------------------- 游客服务中心分布图22-------------------------------------------------------------------------------------------------------------------------------------- 标识系统规划图23---------------------------------------------------------------------------------------------------------------------------- 中心城区重点项目意向图24---------------------------------------------------------------------------------------------------------------------------- 北部片区重点项目意向图25---------------------------------------------------------------------------------------------------------------------------- 南部片区重点项目意向图地理区位 旅游区位 交通区位图济源在中国的位置 济源旅游区位条件济源交通区位条件济源周边区域关系周边景区竞合分析图周边全域旅游示范区竟合分析图客源市场分析图一二级项目总平图乡镇重点项目分布图乡村旅游扶贫节点分布图精品游线规划图综合道路交通规划图旅游公路系统规划图绿道系统规划图生态保护与空间开发图中心城区绿道意向图中心城区河道断面图游客服务中心分布图标识系统规划图金属标识牌木质标识牌石质标识牌宣化风情街济渎古镇城展RBD宣化街旅创世界岁月印记滨河绿廊济渎庙古建群北海后街济水广场北海后街济源文博城济源文博城济源学营地民俗创意综合体王屋山道文化体验中心小沟背旅游区九里沟旅游区五龙口旅游区王屋山景区道教滨水养生带道教养生院太极道学院小沟背景区原始森度假区原始森度假区神沟户外探险区九里沟景区九里沟旅游小镇九里沟休闲风情带云溪谷休闲度假区五龙口景区猕猴主题亲子酒店五龙口温泉小镇沁河旅游带道文化博物院黄河三峡景区小浪底景区特色小镇特色小镇黄河三峡景区黄河水上餐厅黄河风情度假村三峡演艺樱花岛文化中心黄河观瀑区吊桥游服中心旅游服务小镇红色旅游小镇田园观光小镇文化度假小镇渔家风情小镇水岸休闲小镇儿童欢乐小镇文化度假小镇。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1. 引言黄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凭借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恢弘的风景,黄山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2. 规划目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 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体验; - 挖掘和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 推动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生态问题; - 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增加植被覆盖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将进行以下改善: - 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 扩建公园道路,提高旅游区交通流通能力;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提升旅游区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设施。

3.3 文化资源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规划将开发以下方面: - 建设文化展示区,展示黄山地区的传统文化; - 设立文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和体验黄山文化的机会; - 开展文化艺术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

3.4 区域联动发展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将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 - 完善交通网络,便利游客前往其他旅游景点。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工作计划,并确保执行; - 逐步改善和升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 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º34ˊ,北纬29º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

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6、<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1999.3县人民政府
7、<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8.9
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
9、<韩岭村文史资料> .11 东钱湖镇韩岭村
四、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可操作原则
总之,本项规划以可持续旅游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韩岭山水相依,古村格局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特点,强调严格保护韩岭村现存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之传统村落与街区,利用和管理好百年老街历史文化遗产,配合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整体开发与旅游形象塑造,实现旅游开发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合理平衡与相互促进。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划分为近、远期;
近期: -
远期: -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规划区概况
韩岭村地处东钱湖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山水相依,自然风光秀
美。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374毫米。

年最高气温为38℃,最低-8.3℃,平均为16.2℃。

韩岭村历史源远流长,据传早年有韩姓居于此而得名。

据考证唐代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东钱湖疏浚后已有居民。

王安石治鄞时(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重建湖界,韩岭村已形成逢五、逢十的定期集市。

南宋丞相史浩(公元1140年)经韩岭去祖居下水村,留下<东湖游山>一诗中就有”中有村虚号韩岭,渔歌樵斧声相参”之句,足见韩岭集市在当时已小名气。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韩岭曾是宁波市区连接象山港的最重要交通枢纽和水陆转运中心。

市区乘航船穿钱湖至韩岭上岸,过村南茅岭墩,向东南进入大桥、管江(鹳江)就可达大嵩海滨。

象山港海鲜、城杨山货竹木、城里的南货洋布等均需在韩岭过驳、交易。

同时本区还是鄞南横溪、白云山、大梅山至上水、下水、大慈山及天童、小白的必经要道。

重要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韩岭集市的空前繁荣,全盛时曾店铺林立,往返于城内的航船每天高达18班之多。

当前全村有居民1126户,人口2589人,其中非农人口884人。

从业劳动力1336人,其中农业为186人,工业为688人,第三产业为287人。

金姓居本地各姓之首,孙姓、郑姓、施姓也为大姓。

村中传有姓氏三字经:金孙郑,聚史部,孔赵陆,周薛毕,项择出。

村内设有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教育、卫生、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完善。

韩岭村乡镇企业发达,是鄞县乡镇工业发源地之一。

当前共有企业约80余家,涉及机械制造、缝纫配件、塑料制品、针织服装产业。

9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3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6221万元,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