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旅游区总体规划(2011年)

神农架景区介绍

神农架景区介绍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 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 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 亚热带季风区,气温 偏凉而且多雨,海拔 每上升100米,季 节相差3--4天。“山 脚盛夏山顶春,山麓 艳秋山顶冰,赤橙黄 绿看不够,春夏秋冬 最难分”是神农架气 候的真实写照。由于 一年四季受到湿热 的东南季风和干冷 的大陆高压的交替 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 项目获奖奖项:专业组分析规划类荣誉奖 项目名称: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域景观规划 项目地址:中国辽宁省铁岭市 项目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目标 1.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如:水质、野生物栖息地、防洪和灌溉等方面; 2.长期的运营管理中增强湿地整体的生态系统功能;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有益的公共领域,包括创新与环境教育等。 项目简介 莲花湖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是一条经久退化的蓄水池,其蓄水量大大减少,水质恶化严重,但仍然是多达165种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其中包括18种国内外的濒危物种。项目主要针对其生态功能恢复做了新的规划设计,已初步取得成效,建成4700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中间还设有629公顷的核心保护区,为野生物提供更干净的水质和更广阔的栖息场所,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有益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1960年左右,在这里修建了莲花湖水库。但是上世纪末的10年里,这片水域受到城市污水和废水的污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使用后,莲花湖及其周边水库退化严重,土地破损明显,水库内淤积严重。而且由于周边农业经济衰退,水库维护被忽视,干旱季节没有水,导致湿地退化明显,物种逐渐消失。此时,铁岭市凡河新城的城市规划将其纳入其中,使莲花湖重获生机。2006年,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承担了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的景观设计工作,总设计师由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设计师胡洁担任。到2008年9月公园正式建成,如今,那里重新成为鸟类等湿地动物的乐园,一片山清水美的地方。2011年初,该项目荣获了“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IFLA-APR)风景园林设计类主席奖(President’sAward)”。 与常规城市绿化景观项目不同,湿地是一套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使项目顺利完成。作为领军人物,胡洁成功发挥了设计院背靠清华大学这一优势。“湿地公园总面积47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为6.29平方公里。虽然退化严重,但当时仍可以观察到165种鸟类。”胡洁介绍说,因此项目中邀请了鸟类研究专家,指导清华大学研究生做莲花湖类生活习性研究;清华大学环境学习系则提供了莲花湖扩湖筑堤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对现状生境的分析及保护提出设计意见;清华规划院市政所设计了人工湿地净化系统;铁岭市水利设计院完成了堤防及水利设施工程设计等等。 在各学科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下,湿地公园的改造以保护原生态为基础,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占地50公顷的凤冠山的堆砌就实现了景观、生态、经济的一举三得,它源于城市中央水系天水河开挖产生的土方。天水河将莲花河和附近的凡河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循环水系,河道两侧的绿地成为两条生态廊道。另外,湖区发现的165种鸟类中,有104

神农架天生桥景区游记攻略

星期四,夜宿木鱼镇私人旅馆。昨天下午在结束长江三峡游览后,我们从宜昌汽车客运中心乘长途班车经过约180公里的颠簸行驶,晚上抵达位于神农架腹地灯火辉煌的木鱼镇。 今天上午早饭后我们离开住地到客运站了解信息。清晨的木鱼镇到处是揽客的面的,现在正是旅游淡季,散客不多,而团队游客则是不慌不忙地在早餐后登上大巴,开始预订的行程。神农架的景点很分散,而且有些地方没有班车抵达,加之面的司机以揽客包车为生,因此无论你询问任何有关景点交通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似乎永远是:很远,只能包车。好在我出游前网上功课比较扎实,昨晚又请教了旅馆老板,因此初步确定了在此三天的游程,因此也就心中有数不再盲目。 因为没有准备好食品储备,计划今天就到木鱼镇附近的天生桥和香溪源两个景区游览,也算一个缓冲,后面再集中整天时间游览位于较远的红坪镇天燕景区和内容比较丰富的神农顶景区。 经过比较和讨价还价,最后以包车80元往返接送天生桥景区。车主是木鱼镇茶园农庄的蔡燕,这位来自宜昌农村的年轻姑娘去年才嫁到这里,在车上她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们,她的理想就是在现有农庄的基础上发展成大宾馆。在拥有山林产权的婆家,他们开设的山庄每年夏天都接待来自武汉的避暑老人,单人1800元/月包吃包住,农家双人房带卫生间的设施,凉爽的夏天,清新的空气,美味的家常菜吸引了不少富裕的市民。随着神农架交通的便利和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又看到了旅游接待的商机。可惜因为山庄距离木鱼镇有点距离,因此他们专门购买了商务微面用于接送客人。而没有客人入住的时候,他们也开车到客运站承揽包车生意。 车行10多公里抵达天生桥景区,这里距离209国道约4公里是没有班车的,因此一般散客只能包车前往。购买40元/人的门票后进入景区,首先看到在茂密的丛林中,一座巨大的山崖石迎面扑来,山崖石中有一天生穿洞呈葫芦状,高深均在10米以上,因非人工开凿,故名“天生桥”。在听到瀑布的声音后,再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清澈的河水穿洞而下泻,在这条名叫黄岩河的下游两岸,茂密的丛林中散落着很多茅草顶的房屋,从景区导游图中得知,那里是“巴人部落”再现区。 这是神农架近年开发的一个新景区,天生桥由溪水天长日久冲刷自然形成而得名,景区内集桥、瀑、潭、山、树于一体,同时以“巴人部落”作为文化内涵的补充。沿着清晰的路标,走过位于瀑布之下的一水桥,踩在山崖旁修建的木栈道迈步台阶而上,我们很快由地面到达洞顶下出口。身临其境感觉到这是一处非常巧妙地借用自然环境建成的美妙景观,高达120多米的天生桥在瀑布飞流的装点下显得格外恢弘。 继续沿木栈道在郁郁葱葱中前行,在满目翠绿和清新空气中尽情享受。沿途的苔蔓溪和天泉让我们大开眼界,而路旁的商店取名“远山人家”也很有创意。历时约一小时我们抵达景区木栈道最远点,黄岩河中的一个深潭,由此沿另外一条路返回。此地游客不多,零零散散时有团队抵达,又大多是匆匆忙忙而去,我们悠闲地漫步在景区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因北有燕子垭,南有天门垭而得名。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因邻近有一个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当年修建209国道时人工贯通的一个壑口。壑口上方架设了一座“彩虹架”,这座钢桥离209国道路面有58米。站在“彩虹桥”上,整个燕子垭一览无余,天门垭、黄龙堰、太平垭、紫竹河尽收眼底。“彩虹桥”左通燕子洞,右连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观赏风景、下棋、聊天的地方。 天门垭是209国道华中干线公路的制高点。海拔2328米。由于经常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故得名“天门垭”。相传,天门垭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的地方。每当雨后初晴,天门垭下的紫竹河谷就会喷云吐雾,将天门垭的深谷装点成波澜壮阔的云海。 塔坪村:塔坪村是红坪镇所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四面环山,常年云蒸雾绕,面积37平方公里,距燕子垭直线距离约5公里,人行山间便道约20公里。辖三个自然组,总人口363人。目前健在的95岁左右的老人有20多名,是有名的“百岁村”和“长寿村”。统计表明,塔坪村的人均寿命比世界上位列前四位寿命高的国家安道尔(83.5岁)、圣马力诺(81.42岁)、日本(80岁)、澳大利亚(79.89岁)的人均寿命几乎要高出5个百分点,堪称世界之最。现有不少学者和游人慕名前来采风。塔坪旧时称土城,是神农架古盐道必经之地,人口最多时有680多人。其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较多,尤以古墓、宝塔、三宝洞等最为著名。传说塔坪有九座宝塔,修在龟包上,共有9层,每层8尺,目前仅存部分塔基遗址。 神农架飞机场:由国家民航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7.88亿元建设的神农架机场位于海拔2600米的红坪镇大草坪,距神农顶景区公路距离44公里,距木鱼镇公路距离58公里,按4C级国内支线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设计2010年旅游吞吐量1500吨,建成后可起降波音B737700、B737800、空客A320、ERJ145等机型,将开辟神农架至武汉、恩施、宜昌、西安、成都、张家界等数十条航线。届时从神农架至武汉仅需1小时左右。现正处于国家批准立项阶段。 神农架滑雪场:神农架滑雪场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的构想于2004年建成,距木鱼省级旅游度假区30公里,是华中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滑雪场。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配有初级道、中级道和高级道各一条,设有拖迁式索道,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该旅游滑雪场冬季月平均温度为-4℃,全年积雪时间150天左右,具有雪质好、雪量丰富、气候适宜等优点。是冬季赏雪、滑雪、激情演绎林海雪原的最佳场所。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神农架金丝猴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金丝猴,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2005年冬季,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试验取得成功,进一步融洽了人与金丝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人类可与金丝猴进行亲密接触,“融入”金丝猴社会内部。通过全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 、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黑龙江旅游规划专题一

第一章黑龙江省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概况与分析 第一节风景名胜区体系建制状况与特点分析 1982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和镜泊湖风景区被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经黑龙江省政府审定批准设立了太阳岛、丹清河、二龙山、桃山、兴凯湖5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省政府审定批准延寿山庄、莲花湖、吉兴河、哈达河、柳树岛、四丰山、明月岛、卧牛湖、龙凤山9处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家组织审定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区,要求各省从已建制的省级风景区中选送,当时我省虽然尚无省级风景区建制,但积极补充申报了兴凯湖风景区,由于准备不够等原因,未获批准。 当前黑龙江省正式建立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4处,详见表1-1。全省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风景区点200余处,虽然部分风景旅游开发地以风景区命名,但是除上述16处风景区外,其它都未经正式审批建制并报送风景区主管部门备案。 黑龙江省现状16处风景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分属8个地市。大庆市、绥化市、鹤岗市、双鸭山市、大兴安岭地区尚未建立风景区。16处风景区全部属于自然风景资源主导型,各风景区都有少量人文景观,但与自然景观相比,人文景观价值较低。按主体风景资源类型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 ·山林——湖泊景观类型:镜泊湖、莲花湖、卧牛湖、二龙山、龙凤山、吉兴河、四丰山、哈达河、延寿山庄9处风景区。其中,镜泊湖风景区拥有火山熔岩地貌、天然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等特色景观,风景资源价值较高。其它8处风景区都是因修建水库而形成的山水风光区。 ·火山地貌(矿泉)型:五大连池风景区,属于特色风景资源区,有较高的观赏、科学研究、医疗保健价值。

最全最好的神农架景区简介

神农架景区简介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 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 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神农顶风景区为国家级自然核心保护区,区内 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区内以原始洪荒 特点著称,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鵑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自然造化之地形迷宫,光怪陆离,给这一方天空披上浓厚的神秘之纱。神农顶风景区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主主题的自然生 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 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 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由 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 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 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 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 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

陕西关山草原旅游区总体规划

陕西关山草原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陕西关山草原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单位:陕西关山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规划由来 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位于陕西、甘肃两省接壤的宝鸡市陇县西南部,地处关山山脉的南端,该山脉又称陇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是关中平原的西北门户和天然屏障,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的具有欧陆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1′57″~106°36′30″,北纬34°41′40″~34°45′33″。 本区块内有森林、草地、山峦、丘陵、河谷、川地交织多变,天象和气候自然资源景观独特,春秋相连。这里的地貌与中欧阿尔卑斯山相似,幽涧水泽兼具,草原森林相间,地势广阔,水肥草美,牧马成群,景色秀丽。经过几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基础,可满足国内外游客日益增长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此次对关山草原旅游区进行的新一轮规划得到了陕西旅游集团在整体开发、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为关山草原旅游区的开发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关山的开发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让关山这个绿色瑰宝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周边区块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陕西省旅游集团于2006年9月正式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陕西关山旅游区总体规划》。 景区概况 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位于陕西、甘肃两省接壤的宝鸡市陇县西南部,地处关山山脉的南端,该山脉又称陇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是关中平原的西北门户和天然屏障,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的具有欧陆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地理坐标为东106°31′57″~106°36′30″,北纬34°41′40″~34°45′33″。

长春莲花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前提,以林海、群山、碧水为主体,以区位环境为优势,以历史人文景观和关东风情为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委托客户: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项目区位:吉林省长春市 项目规模:158平方公里 核心资源:以水源涵养地为核心的莲花湖及其周边山林,生态资源优越 项目类型:传统旅游景区创新开发规划 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专项规划 规划成效:2013年初接受规划委托,年底顺利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规划诉求: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 同时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寻求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路径突破 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生态服务经济 树立区域生态旅游新形象 突围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

总体定位: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前提,以林海、群山、碧水为主体,以区位环境为优势,以历史人文景观和关东风情为特色,建设集旅游观光、生态度假、运动休闲、健身康复、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形象口号:莲花山——让生态赞美生活! 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核心思路: 生态为本,项目带动

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地,把生态保护和维持作为工作重点和吸引核心,营造生态莲花山的氛围;同时依托森林、湖泊等核心资源,推动资源整合,打造龙头产品和精品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 空间整合,圈层发展 借鉴国内外先进湿地保护地优秀经验,将整个区域划分生态核心区、生态旅游区及配套服务区三个圈层,层次递进,区别发展; 旅游支撑,产业共荣 示范区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山、水、林、俗等生态文章,并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业延伸至旅游要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的产业化体系构建,并随着休闲元素的注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向相关产业延伸的全域休闲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旅游化,最终,由“泛旅游产业”的构建使旅游无处不在。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0日 项目名称: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襄樊市旅游局 项目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江汉平原与盆地交接处。这里是经济大三角(、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大城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等称谓,具有得“中”独厚、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樊”。 襄阳古城旅游区集襄樊历史文化之大成,沉淀了2800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粹。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资源,发展襄樊旅游经济,推动鄂西北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发展,2008年12月,市旅游局组织了《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招标工作,经过认真审核和评定,决定委托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编制《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 规划理念: “跳出古城看襄阳” 在此前提下,我们关注: 以“襄阳古城”的文化品牌提升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树立“襄阳古城”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形象和地位。

规划原则: 城旅一体的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更新”相协调 民旅共生的原则:“以人为本与塑造品牌”相统一 弹性规划的原则:“前瞻理念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规划目标: 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方法: 秉承“跳出古城看襄阳”的规划理念,将襄阳古城放在全国、省、襄樊市三个层级区域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其作为国际性古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实现目标,襄阳古城旅游开发需要两大抓手:即实现古城空间完整度和文化吸引力的突破。具体而言,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以塑造个性化的古城文化形象;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以实现古城风貌的恢复和推动城市新区建设。这也是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风景名胜区人工设施规划导则

风景名胜区人工设施规划导则——以武陵源为例 文字 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人工设施是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设施,它一方面是风景区景观较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承载着景区内的各种旅游活动,直接关系到风景区的景观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风景区规划和设计中应该予以必要重视。 一般而言,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人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应能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由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因此作为景区的人工设施规划,应以强调自然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首要,各类人工设施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辅助性设施,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可喧宾夺主,既不应破坏原始的自然景观、自然生态,亦不应成为新的人文景观。因此本次规划中的人工设施规划主要是指对景区内各种人工设施的规划,旨在为景区人工设施的建设制定引导性原则,确保其审慎适度地发展,同时满足其自身应具有的服务功能和美学要求。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景区人工设施建设现状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现有的旅游设施由于长时期较为混乱的建设,存在着破坏自然景观、自然牛态,设施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形式风格杂乱等问题,未能体现出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应具有的品质。具体的现状问题如下:1.1城市化、人工化趋势明显,破坏自然景观,缺乏地域特色 在进行旅游开发活动之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一直保持着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传统世居居民的耕作、砍伐等活动虽然对景区有一定的破坏,但无论民居、耕作及生活方式等都与环境比较和谐。 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新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比较杂乱,建筑缺乏地域特色,城市化气息过重,风格芜杂,与风景区背景不和谐,造成了一定的视觉污染。 景区内的游道建设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公园化趋势,大量硬质铺地以及混凝土结构显得过于规整,引入植物与自然背景等都非常不和谐。 在旅游开发中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峰林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百丈峡的景观在张清公路的建设中几乎破坏殆尽,而天子山索道、百龙电梯等建设也对石英砂岩峰林景观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1.2不合理的人工设施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 旅游人工设施的不合理建设还破坏了武陵源区的生态,包括对地表水文过程、动物迁徙繁衍过程以及植被的破坏。 (1)破坏自然水文过程大量新建硬质游路的建设不合理,形成了阻碍垂直方向地表水文过程的屏障。原来自然状态的水文过程,如地表水下渗、经地表植被吸收缓冲后缓慢均匀下泻,有利于水土涵养以及生物的生存,如今变成了集中式排水,改变了原来的水文过程,易于形成冲沟,造成水土流失。 (2)破坏植被:游道建设中,以追求规整美观为目标,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3)影响动物的繁殖迁徙活动大量旅游活动的进入,影响了武陵源区生物物种的活动。原来的金钱豹等大型动物固然无法生存,而原来在金鞭溪等处容易见到的猿猴种群等如今也难以见到。此外硬质游路包括机动车道路的建设,使武陵源风景区内形成一定的生态孤岛化效应,不利于动物的迁徙。 (4)侵占河道及河道人工化武陵源以山水秀丽而闻名,尤其河流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传输的载体所在,需要保持其自然状态。但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城镇的发展,自然河道在建设中受到侵占,并出现了人工砌岸、沟渠化等现象,破坏了其自然形态,大大影响了其景观价值,对整体生态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5)垃圾、噪音等旅游景区中,由于比较多的高台游路及高台观景点,下临峰林,游客随手

神农架自驾旅游攻略

神农架自驾旅游攻略 【带你玩】神农架自驾旅游攻略 简介 天上人间多胜境,怎比神农好风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让人大饱眼福。茫茫无际的林海,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生物品种,爽心宜人的气候条件,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一群山羊在神农架大九湖草地觅食。。。还等什么呢赶紧跟吹拂一起来玩~~ 工具/原料 第一天:西安-蓝田(27公里)-商洛(103公里)-丹凤(80公里)-商南县(67公里)-西坪镇(28公里)-十堰市(190公里) 第二天:十堰市-武当山(35公里)-返回十堰市 第三天:十堰市-神农架(205公里) 第四天:神农架-房县(120公里)-竹山县(65公里) 第五天:竹山县-鲍峡镇(93公里)-白河县(37公里)-旬阳县(103公里)-镇安县(73公里)-柞水县(20公里)-西安(180公里)。行程——第一天 最好凌晨6点从西安出发,进入西蓝高速公路。一出西蓝高速公路蓝田收费站,即转入312国道。从312国道经过商洛

市(不进市区),大约在11点30分左右就可到达丹凤,在此吃午饭并稍作休息。丹凤餐饮与西安无多大差异,餐馆高中档均有,各种小吃基本具备。本地盛产葡萄酒,可以购买,但建议不要饮尝。吃完午饭可以游览一下当地的船帮会馆或龙驹寨(门票约为20元)。 因为后面的路程主要为山路,因此在此旅游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1个半小时左右,主要以调整精神状态为主。丹凤前行沿312国道,途经陕西境内最后一个县--商南县,进入河南境内的西坪镇。在西坪镇向南转入209国道,按路标向郧县方向行驶,直达湖北的十堰市。路况:总体路况比较不错,蓝田至商洛路况比较复杂,长途车多注意安全。进入商洛前有交通警察进行安全检查,注意携带车辆以及个人手续、证明。餐饮:十堰当地的草帽饼、菇香盘丝饼、绿茵冷面、地芽生煎包等小吃口味不错。住宿:十堰市住宿较便宜,150元左右可住三星级宾馆,普通小旅馆也很多,容易找到。提示:到达十堰后一定要注意检查车况,及时加油。行程——第二天 从十堰市驾车向东南方向到达武当山。武当山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靠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 武当山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武当山门票110元,索道往返费用80元,车辆进入景区需要另外交纳每车10元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县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纪东 一、保康旅游概况 保康东依襄阳古隆中,西邻林区神农架,北交十堰武当山,南通宜昌大三峡。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楚文化发源地——荆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楚先民母亲河——沮水至今奔流不息,800年的楚文化历史有350年在保康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楚源地”;珍稀花木举世罕见,享有“蜡梅王国、牡丹故乡”的美誉;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五道峡、野花谷、尧治河、百里南河、森林氧吧官山等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不仅是襄阳“大荆山”旅游的核心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履职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和前不久市委范书记两次视察保康作出重要指示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襄阳”建设,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化“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提出了“旅游立县”、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把生态旅游作为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绿色襄阳”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和突破口,抓住福银、麻竹、保宜、保神四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

高点定位,高端策划,先后聘请中国甲级旅游规划机构—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规划机构,对全县旅游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布局。同时,大力引进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深圳永兴华科技公司、襄阳新中昌集团、邦和药业集团、苏州大川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和推进了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小镇、荆山大峡谷(五道峡旅游区)、野花谷旅游区、尧治河旅游区等一批核心景区建设。现在的保康,正以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迈开“振兴保康,炫动华中”的旅游发展步伐。 二、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在战略定位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大产业、大市场、大手笔、高标准”为发展理念,以打造鄂西旅游重要战略支点和服务中心、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彰显和传承早期楚文化的载体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富民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拉动消费的动力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大力培植,加快景区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扩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意识,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某旅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 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 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九章植被规划 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 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实施措施 第二部分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 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 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 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 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及资源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社会经济 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 一、景观资源概况 二、景观资源评价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参考 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五、规划期限 六、性质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一、总体布局 二、景点规划 第六章旅游规划 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 三、旅游市场开拓 四、游览路线组织 五、旅游环境容量 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一、土地资源分析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三、土地利用原则 四、土地利用分配 五、景区用地平衡表 第八章专项规划 一、保护培育规划 二、典型景观规划 三、游览设施规划 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五、植被规划 六、基础工程规划 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八、分期发展规划 第九章实施措施 第三部分图件 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 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 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 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 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 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 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 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 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 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 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

佛文化休闲旅游区规划建议书

兴教寺文化旅游区发展规划建议书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10421133 姓名:薛艳琴

目录 一、兴教寺概况 二、兴教寺现状(资源现状、保护利用现状) 三、存在问题 四、解决方案 五、资源评价 六、旅游资源形象定位 七、发展战略 八、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 九、规划建议

一、兴教寺概况 兴教寺,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是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也是唐代高僧、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遗骨最终埋葬地和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公元669年,因玄奘法师迁葬此处立塔建寺,肃宗赐额“兴教”,唐末因战乱被毁,至今几度枯荣,历尽沧桑,后经多次修葺,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两次拨款整修。1982年以来,又进行了全面修缮、增建。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寺院依塬俯川,掩映在苍翠松柏林中,环境幽美,殿宇雄伟,走进山门,前有钟、鼓二楼。正面是大雄宝殿,西跨院是塔院,矗立着玄奘舍利塔和他的两个弟子园测、窥基三座砖砌方塔。东跨院是藏经院,珍藏着多种版本的古代经书,其中尤以玄奘从西天取回的贝叶经被视为稀世珍品。 二、兴教寺现状 1.资源现状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大雄宝殿内供奉明代铜佛像和缅甸赠送的白玉石刻弥勒佛像各一尊,并有彩色宗教故事画。藏经楼陈列有关玄奘大师的画像和书画,以及周恩来、尼赫鲁等领导人瞻仰玄奘墓地的照片和《大藏经》等数千册经书及用巴利文写的《贝叶经》残片。慈恩塔院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 2.保护利用现状现兴教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藏经楼等。但由于时间长远、久经风雨、保护不到位等原因,殿房、藏经楼和塔院等都有不同的损坏,周围村民和相关部门对整个兴教寺的宣传和保护都不够,使得兴教寺各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 三、存在问题 1.管理制度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 2.人才缺乏寺院景区的管理与其他景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因此需要特别的管理人才; 3.管理方法和水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科学性水平不高,许多现代技术设备和手段也运用得不理想; 4.交通问题未纳入全市旅游线路的景区景点网络,市区内没有可以直达到寺院的专用旅游车,道路条件差,可进入性差;

神农架旅游导游词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497504.html,)/导游词 〔神农架旅游导游词〕 神农架立体气侯异常显著,有“山下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之景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农架旅游导游词,欢迎来参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时光飞逝旅行社的导游员xx,在这里我对大家参加我社的旅游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神农顶和神农坛两大景区。 神农架地处长江和汉水间的川鄂交界地带,1970年建立行政区划,面积约为325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率达67%,区内居住有汉、土家、回等民族,人口约7.9万。 另外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

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很多濒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熊胆、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车、攀岩、漂流、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