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轩子赋第四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合集下载

梦觌赋第四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梦觌赋第四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在未开发的部落社会里,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祟,固不足为奇。 即使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仍然有着对梦的诸多迷信。在我国的文化中,有 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诸如: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南柯一梦 等,都是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梦故事。惟中国与西方在对梦的观念上,似乎自 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好人做梦,坏人做恶。”而中国 的祖先却相信“至人无梦”。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 梦。以今天心理学上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来看,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实在很 多误解。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 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有机会你可以 观察一下狗的睡眠)。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 连篇”而已。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 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 个历程,称为做梦。
• 《周礼注》:“正梦者,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也。”这是指没有内外因素刺激 的情下,心无杂念、无忧无虑的自然之梦。惧梦 《周礼注》:“噩梦者,惊 愕而梦也。”惧梦亦即恶(噩)梦,由惊吓而起,而且“惊为不自知故也。” (莫明的恐惧)。
• 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此谓意精之梦。”此外还有与时令 季节相应的时梦(“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熟藏”),由身体某个部位不 适而产生的病梦(“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乱,外病梦发。”),导致 鬼祟怪异的厉妖梦,机体做某种外界物质凝滞而引起的体滞梦。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嚏赋第四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嚏赋第四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曵廻飀而影旋,幸囘光而一嚏。倘顧笑而申懽,痛華絲 兮,衆進懼黃裳而永捐。
………………………………………………………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光禄寺》:“ 蒋安礼 为光禄丞,斋宿寺舍。因喷嚏,鼻涕坠卓上。”《儒林外 史》第三八回:“﹝老虎﹞一茎胡子戳在 郭孝子 鼻孔里去,戳出一个大喷嚏来,那老虎倒吓了一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一章:“强烈的汽油味和硝烟味,呛得人直打喷嚏。”
•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元旦五鼓时,人们如果睡在床上打喷嚏,就必须马上起床, 否则便会患病。起床,便是一种补救措施。对这种说法,早就有人质疑:如果喷嚏是不祥之兆, 理该打嚏者本人及时设法补救,何以要等旁人祝祷禳解呢?所以亦有人推测,可能是古人以为 闻人打嚏对自己有妨碍,所以必须说点什么以消灾。类似的风俗,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不过 其实打喷嚏就马上起床的原因可能是喷嚏是病菌侵入呼吸道引起的,通过起床可以调整身体状 态,预防疾病。
• 《燕北录》记:"戎主太后喷嚏,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犹汉人呼'万岁'也。"直到今天,有 些人还保留着类似的习俗:旁人打喷嚏,他马上喝彩祝吉:"好!长命百岁!"
• 明履靖《占验录》称,打喷嚏,子日表示有酒食口福,丑日表示忧疑连连,寅日表示有外事牵 连,卯日表示大吉大利,辰日表示有结婚或相会之事,巳日表示有口舌是非的发生,午日表示 有喜事登门,未日表示无凶无吉,申日表示平平而已,酉日表示有客人将至,戌日表示有人在 相思着你,亥日表示被人牵挂……听起来颇似兵家的"十面埋伏" 。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品赏析
• 鼻粘膜或鼻咽部受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防御性呼吸反射。感受器存在于鼻粘膜,传入神经是三 叉神经。反射中枢主要是延髓呼吸中枢。反射动作与咳嗽类似,都由深吸气开始,随即产生一 个急速而有力的呼气动作。与咳嗽反射不同之处是悬雍垂下降和舌压向软腭,而不是声门的关 闭。急速的气流主要从鼻腔中喷出。喷嚏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排出上呼吸道中的异物或过多的 分泌物,清洁和保护呼吸道。引起喷嚏反射的刺激有:炎性渗出物、粘液、灰尘、刺激性气体 及其他异物。患流感、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初期,上呼吸道会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出现鼻 粘膜水肿、充血或鼻塞、流涕,同时伴有较多的喷嚏反射。喷嚏的飞沫带有病毒或细菌,故要 养成喷嚏时用手帕掩口鼻的习惯,注意呼吸道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

水仙花赋第四段赏析【清代】李慈铭骈体文

水仙花赋第四段赏析【清代】李慈铭骈体文
花来寄寓自己的坚毅人格。 •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这里用的是曹植《洛神赋》里面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黄庭坚将水仙花比喻成“凌波仙子”。“步微月”是指在月下漫步。凌波仙子穿着罗袜,在水面上踏着 一痕微月,迈着轻盈的步伐,多么素洁高雅。这里将水仙花比喻成仙子,出来称赞它外形美之外,更突 出它高洁脱俗的气质。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这两句写花 的内心,以“寒花”、 “愁绝”、“断肠魂”来写花的内心愁苦。这里也与《洛神赋》相关,《洛神赋》写到洛神是“抗罗袂 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无论是洛神还是水仙,这种“断肠魂”都让黄庭坚内心的赞赏和怜爱之心 油然而生。
国学 骈体文
水仙花赋
第四段
清代 黄宗羲
作品赏析
• 嘉靖王世懋《学圃杂疏》称“凡花重台者为贵,水仙以单瓣者为贵。出嘉定短叶高花,最佳种”。万历 于若瀛《金陵花品咏》水仙序也说“水仙江南处处有之,惟吴中嘉定种为最,花簇叶上,他种则隐叶 内”,都是说产于嘉定(即嘉定县,明代属苏州府,今属上海市)的水仙单瓣、短叶、高花,品种优质。 万历周文华《汝南圃史》“吴中水仙唯嘉定、上海、江阴诸邑最盛”,也可印证。除以上所说几个盛产水 仙的地区外,吴县(今江苏苏州)也出产水仙,该县水仙主要出自“光福(引者按:今吴中区光福镇) 沿太湖处”。查阅明代苏州方志,《(正德)姑苏志》、《(嘉靖)吴江县志》、《(嘉靖)太仓州志》 物产中也都著录有水仙。种种迹象表明,明代嘉靖以来,苏州嘉定、吴县一带成了水仙种植的中心地区, 影响很大。此外,杭州海宁县钱山也以出产水仙著称,曹学佺《杭州府志胜》载“钱山,产水仙花”。 明末北京还出现了水仙的繁殖基地和贸易,崇祯刘侗等《帝京景物略》“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居人 遂花而生。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都说明了明代水仙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市场化的发展。

寒灯赋第四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寒灯赋第四段赏析【明代】夏完淳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夏完淳(1631年10月04日—1647年10月16日), 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 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 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 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 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 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国学 骈体文
寒灯赋
第四段
明代 夏完淳
作品赏析
•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文字上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相传东汉 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 古老的原始灯会。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 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 东晋、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族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他 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东晋诗人习凿齿有诗《诗灯笼》描写当时张灯的情形。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 间,纸张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丝织品的大量应用,使得灯彩艺术迅速发展。
• 汉晋时,每逢春月花开时,蜀郡的统治者都要“纵民游乐,嬉戏西园。”同时灯红火耀,以粉饰太平。 • 隋以来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开始正式形成,元宵佳节张灯、观灯等活动开始蔚然成风,唐朝魏征的
•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游浣花溪,自夜达旦”,当时“问亦放灯,率无定日”。后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观 灯于露台。”
• 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见唐 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蚍蜉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蚍蜉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 《蚍蜉赋》为南楚谪迁辞赋系列里首先展现其对于牛党倾轧梦魇的不平之鸣。 稍迟撰成的袁州辞赋,亦不乏以虫兽隐喻论述朋党真相及其感怀的类化书写。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作品赏析
•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 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 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 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 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外攘回 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 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 贬为崖州司户。

汉滨赋第四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汉滨赋第四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国学 骈体文
汉滨赋
第四段
明代 李梦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品赏析
• 据《李梦阳年谱》记载:正德九年 正月就狱於广信府。三月事完,四月归於南昌,因 何景明 上书杨一清,且刑部林俊亦护之,遂得闲 住。秋,携妻子溯江入汉,寓居襄阳。本欲作鹿门 之隐,因江水没堤,复返大梁,自此不复出。居襄 阳期间作〈宣归赋〉、〈绪寓赋〉、〈吊 鹦鹉洲赋〉、〈哀 郢赋〉、〈泊云梦赋〉、〈汉滨赋〉、〈放龟赋〉。
THANK YOU!
瑳巧笑以囘瞬,目盈盈而流盼。翩兮驚鴻,恍若裊電。 仰西方之纎月,悵邂逅於嘉夕。
……………………………………………………… ………………………………………………………
弘治十八年(1505年),李梦阳进郎中,时明武宗(即正德皇帝)初立,宦官刘瑾等“八虎”使 皇帝万机渐废,诸大臣上书皆不能上达,他又毅然为户部尚书韩文写疏揭发刘瑾,几成杀身之罪。 先是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假传旨贬李梦阳为山西布政司经历(掌管出纳文件),并勒令其 退职回家,后刘瑾又罗织罪名,使李梦阳入狱。多亏康海力求,才使李梦阳免死。正德五年 (1510年),刘瑾被诛,李梦阳被平反,官复原职,升为江西按司提学副使。后又因其得罪人太 多,最后以李梦阳“欺压同列、挟制上官”之罪让其居家住闲。

疑赋第七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疑赋第七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作品赏析
• 三次坐牢的李梦阳出狱后依然耿介正直,到江西后不久,就与上司产生了矛盾, 与另几位关系也没有处理好。本来提学副使归总督管辖,总督陈金(正二品) 曾要和他一起去揖见巡按御史江万实,李梦阳却不愿去,还告诉学生也不必拜 谒上官,即使拜见,只作揖,不跪拜。巡按御史官虽仅七品,但因为是钦差大 臣,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非常大,连正二品的陈金也揖见他,李梦阳却偏偏 不买账。所以不但总督陈金视他为另类,御史江万实自然也讨厌他,向上奏报 李梦阳的诸多不足。参政吴廷举(从三品)也与李梦阳有矛盾,上疏参弹劾李 梦阳,说他冒犯上官……李梦阳到饶州(今天鄱阳县)时,遇淮王府(江西明 代三大藩王府之一)的军校与学生发生争执,李梦阳维护学生,将那位军校鞭 打了一顿。惹得淮王朱佑棨发怒,奏报皇上。皇帝于是诏令总督陈金查办,陈 金则命布政使郑岳(从二品)负责。李梦阳不甘示弱,进行反击,与郑岳又扛 上了,查出郑岳儿子郑沄曾受贿赂。最要命的是宁王朱宸濠这时掺和进来,朱 宸濠不喜欢郑岳,也来弹劾郑岳……江西官场上层闹成这样,弄得巡抚任汉左 右为难,顾虑重重,不知如何是好,只得上奏朝廷,朝廷于是下诏派大理卿燕 忠前来调查审理。

大复山赋第九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大复山赋第九段赏析【明代】李梦阳骈体文

作品赏析
• 大復山脚下便是南宫寺,踏入山门,穿过竹林小道便来到千年佛教、道教圣 地——滴水崖,寺院南侧有一滴水石洞,常年滴水不断,泉水甘甜清例,沁人 心脾。西侧有一神仙洞,传说是祖师爷修仙之地。寺院佛道合一,常年香客不 断,从滴水崖拾阶而上经“好汉坡”、“回心崖”、“焦阁老碑”、“百丈 崖”、“一线天”、“铜山云梯”、“得道石”、“天桥”过四道天门可到达 顶峰,立在铜峰之顶鸟瞰群山,满目葱笼,花枝烂漫,山峦起伏似巨龙飞舞, 河流交错如飘带萦回,景区100多个著名景点尽收眼底,千里云海,河湖一线, 水天一色,气象万千,使人心旷神怡,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登山完毕,便可 泛舟铜山湖,碧波荡漾,岛绿景秀,岸上松涛阵阵,鸟语花香,宾馆服务设施 齐全,环境优美,“水怪”的传说,更为铜山湖增添了一分美丽和神秘。铜山 风景名胜区,以秀丽的山水为主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能满足不同旅客 的需求,是求知、求新、求奇、求险、求佛、探胜的旅游胜地,是中原大地一 颗璀璨的明珠。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迅霆擊虹,震于太空。若其勢磄磅逆折,狀若胎簪。嵩 首殿其北,荊沔包其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菊春而豈華。彼萬物疇不然兮,乃欲速吾謂何 吾。討典籍以娛日兮,探性命之幽賾。
………………………………………………………
………………………………………………………
《俟轩子赋》属于文人之间的同题唱和之作,其中明代林俊有《俟轩解》、 边贡有《俟轩解》、 李梦阳有 《俟轩子赋》、周瑛有《俟轩二首为陈玉光赋》 。正德九年(1514年)仲冬,服阕,边 贡起为河南提学副使。未得返京任职,仍放外任,虽是升迁,心情亦十分落落。作《俟轩解》聊 以自慰。尽管如此,边贡莅任,仍克尽其职,致使河南士风大振。他不受请托、秉公择优;不以 亲疏为条件,而以文才取舍,虽友人亦不例外,从而赢得清正廉明的赞誉。在这时期,边贡为考 校生员,视察府州县学,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因而也感受到人民的疾苦,写下了《筑桥怨》、 《牵夫谣》等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俟轩子赋
第四段
明代 李梦阳
作品赏析
• 《俟轩子赋》作于正德九年仲冬,题材类型为言志。 • 俟轩是陈玉光的号,陈玉光是陈石峰(陈琳先)弟弟,是林俊的姻亲,三人都
是莆田人。陈石峰与林俊、李梦阳都有交往。
• 明代边贡《俟轩解》:正徳甲戌仲冬之月,华泉子将如梁道,过黄池之津,有 舟无人,下上渡左,随水风而飘焉。迫视之,则一老父枕竿藉蓑,卧于其中。 华泉子呼而问曰:子岂非渔者乎?于是老父惊起跪而言曰:是也!华泉子曰: 吾视尔轮网具焉,篙橹完焉,然则胡为乎弗尔业也而憇。于是焉!老父笑曰: 夫水泉涸矣,吾篙橹虽完,将安放流澌集矣。吾轮网虽具,将安施?窃闻之知 者善待时,圣人之用固有时而藏焉。彼涸者必有盈也,集者必涣也,而吾何争 焉。华泉子不能诘,归而卧诸舟中,因忆过鱼丘之日,玉光陈子尝以俟轩求解, 廼推枕而起曰:是可以复陈子已矣,遂援笔而书之。
作品赏析
• 明代林俊《俟轩解》:俟,俟之也。易履之九二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上九曰:视履考祥, 其旋元吉,皆泰之地。故继之以泰,君子行法,居易以俟,天也。徳成君用之学,至君求之, 我无预也,而命之天者,自至有俟之象焉。故曰:俟圣贤立言垂范,以善导民,而不欲利诱之, 斯意也。其不然固有俟而得,而不得,亦恒多矣艺俟。获而食也,而未必得食。俟蚕而衣,而 未必得衣。俟之身有终,于不遇。俟之子孙有终,于索然而不自振。命有定有不定也,有定而 无不定其在我欤!故曰:学者为己谋利,计功浅乎,其所尚也。夫徳俟,其日新学焉。俟其日 益以造髙明正大之域,得则喜,不得则惕,惕然以悲,惧来者之无多,而光隂过鸟之不足恃俟 之至也。姻友陈君玉光先侍御居易公,佳子居易公俟之身不获矣。俟之后之人叔氏郡伯,石峰 君副之矣。君又副之説者,拟之二方,夫得之在我,而又得之在天,得所俟者,作俟轩解。
• 明代周瑛《俟轩二首为陈玉光赋》: • 其一:万数皆无著,一心长自虚。凉风吹短鬓,看到有生初。
• 其二:塞马风尘暗,海鸥烟浪深。虚舟汎天地,无用更劳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 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 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 为河南扶沟人。 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 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 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文集: 《乐府古诗》三十六卷、《疏书碑志序集文》二十七卷、 《空同集》八卷刊行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