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新技术绵山羊品种改良中应用

合集下载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山羊繁殖率的研究作者:冯瑞林,袁超,裴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牛春娥,孙晓萍,杨博辉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13期摘要:该试验旨在检验绵山羊双羔素对不同品种山羊的免疫效果,提高繁殖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对辽宁绒山羊、陇东绒山羊、河西绒山羊、新疆绒山羊、贵州黑山羊和云岭黑山羊进行免疫注射。

结果:辽宁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34.31%,差异极显著(P<0.01);陇东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4.76%,差异极显著(P<0.01);河西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12.50%,差异显著(P<0.05);新疆绒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5.49%,差异极显著(P<0.01);贵州黑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22.40%,差异极显著(P<0.01);云岭黑山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产羔率43.63%,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绵山羊双羔素可以提高不同品种山羊的双羔率和产羔率。

关键词:绵山羊双羔素;山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3.0010引言我国山羊遗传资源丰富,山羊地方品种43个,培育品种4个(整合同类异名后正式列入中国羊品种志的共有22个)[1]。

山羊的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都很强,特别在高温、高湿、高寒等严酷的生态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2-3]。

我国北纬35°以北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饲养的是绒山羊[4-5],而在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山羊品种很多,但长期缺乏品种的选育提高,很多品种由于繁殖率不高,制约山羊养殖业的发展[6-7]。

提高山羊繁殖率是提高山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提高山羊产羔率,本文应用绵山羊双羔素开展提高山羊繁殖率的试验研究,对在山羊上试验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羊生产学》习题答案(动科1201班)

《羊生产学》习题答案(动科1201班)

《羊生产学》习题答案(动科1201班)习题答案第一章养羊业概论1、试述发展养羊业的意义和作用。

(1)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需要;(2)提供工业原料,促进工业生产;(3)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养羊户收入;(4)养羊积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2、简述我国肉羊业近期发展的目标。

到2015年,打造具有饲草资源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的四大肉羊产业区域,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优势产区成为我国优质羊肉供应的重要基地,建成包括肉羊良种、饲料供给、健康养殖、深度加工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对全国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现代肉羊生产体系。

3、现阶段中国养羊业存在主要问题。

(1)绵、山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2)良种繁育体系或缺乏实力,或名存实亡;(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4)传统的饲养习惯和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制约着养羊生产水平的提高。

4、简述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羊。

在现代养羊中,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因此,应改变落后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羊,确保我国养羊业的持续发展。

在条件较好的农村牧区,在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农牧户走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肉羊业的道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

对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应制订出发展政策、规划和实施方案。

抓住基地、龙头、流通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和建立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组织新的运行机制。

同时,扶持发展规模大、水平高、产品新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和农牧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5、简述不同生产方向羊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内容。

(1)加快发展肉羊或肉毛兼用羊。

引用国内外优良肉羊品种与当地绵、山羊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肉羊,在大面积杂交的基础上,培育出我国新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早熟、高产、多胎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

(2)大力提高我国现有细毛羊的净毛量和羊毛品质,突出发展超细型绵羊。

在21世纪初叶,应当继续引入超细型澳洲美利奴公羊,或用中国美利奴品种的超细型优秀公羊,对各地毛用或毛肉兼用细毛羊、细毛杂种羊进行杂交,对杂种后代注意选择羊毛综合品质及高的净毛产量,并注意不降低体重及生活力。

养羊生产中实际应用的繁育改良技术

养羊生产中实际应用的繁育改良技术

我 国优 良的品种 ( 辽宁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 改 良
当地 山羊效果很好 。
2 繁殖新技术
同步发情。同步发情是指应用生殖激素 , 按一定
布尔 山羊改 良奶 山羊 和普通山羊 。受世界羊 肉 市场的影响和我国国内市场 的需要 ,我 国的山羊稳 步发展 , 以产 肉为主要方 向的山羊养殖发展很快 , 但 是生产水平低 , 生长慢 , 胴体重仅有 l 2 千克 。为提高
生产性 能 , 羊——布尔 有布尔山羊
引 进 世 界 著 名 的 肉 用 山
程序对母羊进行处理 ,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集 中发
情 ,其意义在于能显著节省配种时间和缩短母羊产 羔间隔期。早期是 以孕酮类药物处理为主, 目 前较普
遍的是采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处理 。前列腺素有两种
制剂 , 一种是人工合成 的前列腺素类似物 , 称为氯前
粗毛羊杂交改 良为半细毛羊 。青海半细毛羊是 以藏系绵羊作母本 ,与新疆细毛羊杂交产生一代杂 种, 再与茨盖半细毛公羊杂交 , 生产茨新藏二代杂种 母羊 , 再与罗姆尼羊杂交 , 命名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
半细毛羊 。 绒 山羊杂交改 良。近 1 0年来 随着羊绒价格上 涨, 我 国绒 山羊发展很快 , 新疆 、 甘肃 、 陕西、 山西、 山 东和河北等地开展了大规模 的杂交改 良工作 ,利用
列烯醇 , 其药效是 自然产品的 2 0 0 3 0 0倍 ; 另一种是 自然产品 , 使用时要注意区别。 胚胎移植 。应用生殖激素如孕马血清促性腺激 素( P M S G) 、 垂 体 促 滤胞 素 ( F S H) 等 对 良种 母 羊
月初产羔 ; 第2 胎于 1 0 月初配种 , 于第 2年 3 月初 产羔。羊群最好集 中在 1 . 0 一 1 . 5 个月内配种 , 以便集 中产 , 利于管理和产业化生产 。 母羊产羔预兆的观察 。母羊临近分娩时 , 乳头挺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是绵羊改良育种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上世纪50~60年代已在推广应用,是推广应用多年的一项成功而有效的实用增产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兴安盟羊的人工授精工作有所弱化,工作开展不平衡,特别是有些地区羊人工授精工作几乎停滞不搞了。

针对这种状况,2013年兴安盟将羊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作为家畜改良站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围绕肉羊改良和细毛羊保护工作,提前做好人工授精推广的规划布局和站点建设,积极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盟家畜繁育工作站努力发挥业务技术优势,在推广常温人工授精技术的同时,积极进行冷冻精液配种技术推广。

整个配种期间,站内业务人员多次深入扎旗、前旗等改良配种站蹲点,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养殖户进行全方位服务。

已完成绵山羊改良配种314万只,其中人工授精51.4万只,有效推动了绵山羊质量的提高。

我国绵山羊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及措施

我国绵山羊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及措施

我国绵山羊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及措施
贾志海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
【年(卷),期】2003(000)023
【摘要】@@ 存在问题 rn一、细毛羊存栏量和产毛量下降,细羊毛供需矛盾突出rn目前我国每年需 35万吨左右的净毛,但我国净毛产量仅为 12.4万吨,占需求量的30%左右.尽管如此,细毛羊存栏量和羊毛产量急剧下降,如我国最大的细毛羊产区新疆,细毛羊存栏量仅在 1990- 1994年间就减少了 1/3,从 1200万只减少到 800万只,到 2001年,细毛羊不足 700万只.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贾志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
【相关文献】
1.浅谈麦盖提县多浪羊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塔吉姑·买买提
2.我国绵山羊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及措施 [J], 贾志海
3.杜泊羊在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J], 许斌
4.浅谈巴音布鲁克羊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蒋红星
5.杜泊羊在伊吾县羊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J], 许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分子标记与频密繁殖提高绵羊产羔数技术

科技成果——分子标记与频密繁殖提高绵羊产羔数技术

科技成果——分子标记与频密繁殖提高绵羊产
羔数技术
技术领域
生态养殖产业
技术开发单位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果简介
高繁BMPR1B基因型显著影响绵羊超排卵效果,该基因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种可显著提高绵羊胎产羔数;首次发现小尾寒羊线粒体基因存在三个显著影响产羔数的突变位点。

将上述技术组装集成了分子标记与频密繁殖提高绵羊产羔数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使羔羊断乳提早到30日龄,母羊断乳后30天发情配种,产羔间隔缩短至7个月,每只母羊年增产1.2只羔羊;采用多胎基因标记技术使小尾寒羊胎平均产羔数由1.93只提高到2.31只,提高0.38只。

技术效果
应用三年五产频密繁殖技术,累计推广基础母羊39.2万只;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种技术,累计推广含有高繁基因的种羊1万只。

三年累计获纯收益14189.96万元。

适用范围
保定、张家口、承德、邯郸、秦皇岛等地山区。

我国绵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亟待提高

我国绵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亟待提高
一、国外绵山羊遗传资源利用与羊肉生产概况
全世界现有主要绵羊品种约629个、山羊品种150多个。
(一)澳大利亚2011年澳大利亚绵山羊存栏7759.9万只,生产绵山羊肉53.8万吨,羊的胴体重22.4公斤。每年向25个国家出口33.5万吨肉,绵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2位,山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1位。
(二)新西兰2011年绵山羊存栏3121.8万只,生产绵山羊肉46.7万吨,羊的胴体重19.2公斤。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
1.加强品种培育,重视羊肉生产。新西兰全国共有27个绵羊品种,其中以罗姆尼羊等半细毛羊品种及德赖斯代尔羊为主,在羊肉生产上,主要利用陶赛特及其杂种母羊同萨福克或汉普夏公羊杂交生产二元或三元杂交肉用羔羊,并形成了“草原区繁殖纯种、农业区杂交育肥”的易地肉羊生产模式。
(三)我国肉羊生产存在的问题
1.肉羊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单位规模较小。由于目前养羊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牧区仍以自由放牧为主,农区以庭院式饲养为主,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饲养措施不规范,饲料转化效率不高,个体生产能力低,胴体重偏低。2011年,肉羊胴体重世界平均水平14.5公斤,中国为15.4公斤,发达国家达到20公斤以上,其中美国约为33.8公斤,澳大利亚为22.4公斤,我国高档羊肉的比重不足5%。饲养标准制定滞后,制约着肉羊业的发展。
3.母羊繁殖效率高。肉羊生产中,普遍推行密集产羔技术即羔羊30日龄断奶、母羊一年二产或三年五产等,基本能做到全年均衡生产杂种羔羊。
4.批量生产肥羔。美国肉羊育肥主要有草地放牧育肥、易地式玉米地带育肥和开放式集约化育肥等三种形式。集约化育肥程度较高,特别是一些大型羔羊育肥场,育肥羊既不放牧也不喂青饲料,日粮主要由全价配合饲料及优质干草组成,完全按照羊的饲养标准实行强度育肥,每年可育肥羔羊5批左右。

县 绵羊改良实施方案

县 绵羊改良实施方案

县绵羊改良实施方案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绵羊养殖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
由于我国绵羊品种改良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的绵羊品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养殖需求。

因此,制定一项县级绵羊改良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绵羊的肉、毛、奶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绵羊养殖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绵羊品种改良。

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绵羊品种,如新疆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等,进行引种和交配,提高绵羊的肉、毛、奶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加强对绵羊遗传育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遗传育种水平,推
广优良品种,促进绵羊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

二、饲养管理改良。

1.加强对绵羊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
病发生率,提高绵羊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

2.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设备,如草料加工机械、饲料添加剂等,提高饲
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收益。

三、绵羊养殖环境改良。

1.加强对绵羊养殖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建设合理的圈舍和放牧场地,提高绵羊
的饲养环境舒适度,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率。

2.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减少绵羊养殖对
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县级绵羊改良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共同努力,推动绵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题目: 繁殖新技术绵山羊品种改良中应用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2013 年 4 月11 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繁殖新技术绵山羊品种改良中应用[摘要]针对我国、毛绵、山羊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绵山羊高效繁育关键性适用技术。

以狠抓“种”、“繁”为根本,提供优质饲草料与人工种草为基础,随着饲养方式的渐变改善饲养方法,加强羊舍建设与卫生保健,建立完善的免疫体系,确保绒毛用羊安全、高效生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绵山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绵山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山羊养殖是我国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

我国是养羊大国,也是绵山羊生产大国,拥有量大面广、生产独特绵毛产品的地方优良绵山羊品种和高产优质适应强的众多培育品种。

但绵山羊生产性能及其产品质量同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羊毛、羊绒的产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绒毛用羊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绵毛羊养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国绵毛纺织业的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平衡l1 ]。

本文简要介绍了绵山羊关键性繁育适用技术,并对绵山羊养殖饲料与营养基础、科学饲养方法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为绵山羊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1 绵山羊关键性繁育适用技术1.1 品种选育任何一个绒、毛绵、山羊品种都有明确的固有选育方向及品种标准,制定选育目标和方案均不可偏离品种选育方向,否则,原有品种的种质特性也难以保持甚或丢失,品种将会名存实亡。

随着生产、市场及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有些品种在保留原种的前提下,对部分群体施行相应的改良与提高也是可行的。

但原种一定要纯要好的概念不能含糊。

1.1.1 种公羊的选育种公羊的质量水平是整体羊群的优劣标志。

因此,要特别重视种公羊培育,特、一级种公羊作为主用公羊数量要充裕,尽量不用二级公羊。

做好种公羊的合理科学使用与调配;在特殊情况下实施适度近交;要尽可能延长种公羊使用年限;种公羊的上三祖代与后代必须优良,方可作为主配公羊[6。

]。

1.1.2 种母羊的选育要来自纯种羊后代,其后代亦应优良。

特、一级种母羊组成核心群,二级和部分有特点的较优三级羊组成繁殖群,较差的三级以下母羊作为淘汰群并肥育出栏;核心群羊要做好个体选配,繁殖群羊做等级选配;种母羊应具有较好的繁殖力和抗逆性以及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1.2 繁殖利用种公、母羊均应来自多产性好的母羊,母羊也应有多产后代;加强种公、母羊的饲养管理,始终保持中等至中上等体况(膘情)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基础;应用先进的繁殖实用技术,如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双胎(羔)素、人工授精(鲜、冻精)、冻胚保存等,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重要方法;尽量延长种羊的繁殖利用年限,种公羊平均应在8年以上,种母羊6年以上l22 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以绵山羊营养调控为依据,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和高效利用。

2.1 饲草资源有效利用饲养包括青草、青干草、青贮草、作物秸秆、秕糠、树叶饲料等粗饲料。

羊属草食家畜,对饲草的利用、消化和营养吸收能力是草食家畜中最高的。

因此,日粮中应以优质饲草为主,实行“以粗代精”或“以草代料”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饲草要多样化,做到营养、容积、适口性互补,不能有啥喂啥,至少应同时有3种以上饲草;保证饲草质量是最关键的一环,各种粗饲料虽有其特点,按可消化性的顺序大体如次:青草一青干草~青贮草一优质秸秆(如花生蔓、红薯蔓、豆类秸秆、优质半青秸秆等)一优质树叶饲料(如刺槐叶、榆树叶、杨树叶、柳树叶、桐树叶、节果叶等)一秕糠一劣质秸秆等。

饲草须加工调制:青草要铡短(2~3 cm)、晒制青干草,青干草和作物秸秆可利用装有直径1.3~1.5 cm箩孔的饲料粉碎机制作为草粉(长1.5~2cm),并可用作氨化、碱化、糖化、微贮、颗粒、草块饲料等,青草、半青作物秸秆和藤蔓可制作青贮草;切忌饲喂未经铡短的长草、发霉变质草和污染草等。

2.2 提倡人工种草人工种植适合并适于羊只营养需要当地生长的优质牧草,作为绒、毛羊饲草的最好补充。

特别要以种植豆科牧草为主,以补充产区普遍供给不足的蛋白质营养。

因地制宜种草,因需而选草种,是人工种草的基本原则。

对我国多数处于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地区的绒、毛羊来说,适宜种植的人工牧草主要应是:豆科的紫花苜蓿类、红豆草、沙打旺、小冠花、箭舌豌豆、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草木樨;禾本科的青贮饲料玉米、黑麦草、多花黑麦草、冬牧7O黑麦草、苏丹草、高丹草、羊草、无芒雀麦、高麦草、阜竹草、苇状羊茅、鸭茅等;菊科的氨茎酸草(饲料苦卖菜);苋科的高蛋白苋草(籽粒苋)等。

2.3 精饲料加工与利用包括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各种添加剂饲料组成的混合精料。

精料应多样化,特别注意各种精料的营养特点及其互补性;籽实饲料提倡适度破碎成大糁子状,而不要整粒饲喂,但也不应磨成如喂猪鸡的粉状料,以利羊消化吸收;豆类籽实应在轻炒或煮后再破碎饲喂;除豆饼(粕)以外的其他饼(粕)类饲料,因含不同数量的毒性物质,饲喂前要经坑埋或蒸煮处理;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饲料必须是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厂家所产、并不含杂质和未被污染的正规产品。

3 科学饲养3.1 重视羔羊培育和种公羊饲养“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效”,说明饲养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饲养方式贯穿于各绒毛羊品种的不同性别、年龄、生理阶段及某些特异生产过程,特别对羔羊和种公羊更显得重要。

3.1.1 羔羊培育羔羊阶段在羊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毛囊及其毛球细胞生长绒毛纤维最多,而此期羔羊对生活条件反应的可塑性最大,其中营养条件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羔羊阶段至断奶后的6月龄内的营养水平,关系到绒毛羊终生毛、绒密度的大小,特别对绒山羊羊绒的密度和控制细度的作用尤为重要。

这在生产中易被忽视,应制定各品种羔羊的全面培育方案,并切实执行和不断完善。

3.1.2 种公羊种公羊是羊群的核心,羔羊从出生、断奶、周岁至成年后的不同生理阶段都应做到科学的全价饲养。

种公羊饲养的好坏,对提高羊群品质,外形、生产性能和繁殖育种很重要。

品质优良的种公羊,才能很好地发挥其种用价值。

对种公羊要求全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优良的精液品质,保证和提高种羊的利用率。

3.2 舍饲与补饲首先应做到“定时、定量、定质(草料)、定羊舍、定专人”(五定);要有四季饲养管理工作日程:通常上、下午各饲喂一次,中午和晚间各添加一次饲草或树叶饲料;上、下午饲喂要做到多次少喂勤添,先粗(料)后精(料),逐次分别相应减增,最后让饲糟中仅剩余少量饲草料,羊的肷窝基本撑起来即示已饱;草料要拌匀,做到不浪费;饲养过程始终做到“眼、手、腿、口、脑要勤”(五勤),“草、料、水槽、用具、圈舍和羊体要净”(七净),自由饮水或水槽全天不断水,并加少许食盐(最好为硒碘盐),舍内放置舔砖;忌喂劣等变质饲草料和不饮冰冻水、陈旧污染变质水等;菜籽、棉籽、麻子饼(粕)类若未经饲喂前处理,一般不宜超过日粮精料量的8 ,以防中毒;青贮草以占El粮中粗饲料的35 以下为宜,以防酸中毒。

3.3 放牧以抓好夏秋季青草期膘情和冬春保膘、保胎、保活为主要任务;改善放牧方法与草场的合理利用;做好枯草期草料贮备与安全越冬,加强母羊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的补饲,重视羔羊培育。

4 羊舍建筑与卫生保健充分满足绒毛用羊对生态环境和卫生保健的需要,建好羊舍和加强疫病防治。

随着产区舍饲和半舍饲饲养方式比重的渐增,羊群的大部分时间在羊舍度过,羊舍建造的科技水平高低就显得愈益重要;与之相关的羊群卫生保健及疫病防治等管理措施亦应加强。

4.1 羊舍建筑羊舍建造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实用”的基本原则。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风多雨少,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低,羊舍直接建在地面,舍顶坡度较小,有的与羊棚连建便于夏凉和剪毛等;而此以南地区则雨多湿度大,地下水位高,多为半湿润和湿润区,羊舍多为建造在离地面1.0~1.5 m 的楼阁式,舍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

我国羊舍类型多为长方形,外为单坡式和双坡式、封闭式和半开放式,内设单列式或双列式(有中央通道),这要以羊群规模、地形地势、利于饲养管理和经济实用而定。

羊舍建造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因地制宜,办公、生活区处上风向,生产区处下风向,羊舍房角应对着当地冬春季的主风向,要坐北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高燥通风,宽敞明亮,科学卫生,靠近水草,排水便利,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坚实耐用,便于饲管,利于防病,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其中因地制宜,利于管理和羊群效益水平的提高应是着重点。

4.2 保健与疫病防治舍饲羊群较为密集,必须加强羊场与羊舍的疫病防治及消毒保健措施_8]。

要制定适用的保健卫生消毒制度和全年羊群流行病的免疫程序,应以预防魏氏梭菌病、口蹄疫、羊痘、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病和消化道内寄生虫病及外寄生虫病为主,并切实严格执行;羊舍距交通要道应在3 m以上或设置天然隔离区,才能御病于羊群之外,保障羊群安全生产和优质高效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1] 赵有璋.现代中国养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2] 吴登俊.规模化养羊新技术[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 赵有璋.发展现代养羊业生产的社会生态学E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5):1-8.[4] 权富生,李艳芳,杜芳义,等.陕北丘陵沟壑区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OO8.29(6):117-122.[5] 张振武.发展节约型养羊业,走循环经济之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5(8) :24—27.[6] 樊宏霞,薛强.内蒙古养羊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95—97.[7] 马章全,陈小强.对我国毛皮用绵、山羊产业发展的思考[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5):1—3.[8] 熊慧欣,赵秀兰,徐轶群.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J].家畜生态,2004,25(4):249-251.[9] 曹斌云, 赵敬贤, 张若楠. 杜泊肉羊繁殖性能观测[A]. 中国羊业进展——首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会刊[C], 2004[10] 鲍志鸿, 金哲, 于晓明, 马惠海. 肉羊同期发情技术试验与研究[A]. 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7-2008)[C], 2008[11] 张忠诚主编.家畜繁殖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2] 杨俊涛,张明等.卵子取代卵黄冷冻牛精液效果观察.南京:江苏农业科学,2006,6:284~287[13] 桑润滋,田树军,李铁栓主编.肉羊快繁新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4] 阚远征,张振山.奶牛性控精液应用简析.北京:中国奶牛,2007.5:23~24[15] 张洪地,王艳杰,沈维力.提高绵羊冻精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有效措施.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08-10[16] 旭日干.山羊绵羊卵子的体外受精.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23~37[17]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8] 联合国粮农组织[EB]./corp/statistics/en/[19] 马友记,李发弟. 中国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4):16-20[20] 赵有璋主编.羊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