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资源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2.1 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2.2 气候变化的类型2.3 气候变化的原因2.4 气候变化的影响第三章: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1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3 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影响3.4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第四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1 气候变化与传染病的关系4.2 气候变化对食物安全的影响4.3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4.4 气候变化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五章: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5.1 气候变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5.2 气候变化对交通系统的影响5.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5.4 气候变化对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影响第六章:全球气候变化对教育的影响6.1 气候变化对学校教育的挑战6.2 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6.3 气候变化教育的方法与策略6.4 案例分享:学校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第七章: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7.1 气候变化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影响7.2 气候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7.3 旅游业如何适应气候变化7.4 案例分享: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第八章: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8.1 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8.2 气候变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8.3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8.4 案例分享: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第九章:全球气候变化对政策制定的影响9.1 气候变化政策的国际合作9.2 国家气候变化政策的特点与差异9.3 我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发展与挑战9.4 案例分享:我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实践第十章:学生实践活动与总结10.1 气候变化主题的活动设计10.2 学生实践活动示例10.3 课程总结与反思10.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补充说明: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课标内容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解读】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学习本条标准时,应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并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全球气候变化,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两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是学习第二部分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全球气候的演变史及其变化趋势,才能更好地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本节课的主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达到的目标为:1.通过对相关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搜集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资料,在课上交流得出结论,体验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过程。

【重点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相关统计图表、资料的分析,了解气候变化特点,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从中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相关地理图表的分析,掌握读图、析图的一般方法,从而能更有效的分析、解决地理问题;2 .通过对相关资料、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原因;2. 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人类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视频等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播放视频:《全球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现象。

2. 运用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讲授(15分钟)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因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三、案例分析(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分享其影响该地区经济、文化和人类健康的气候变化现象。

让学生分析气候变化对本地区经济、文化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四、总结(5 分钟)通过学习与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提高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相关技术和政策方面的内容,加强自己的应对能力。

2. 学生通过采集数据和相关信息,开展气候变化调查和研究,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案例分析,了解学生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的理解和思考。

2. 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3. 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措施的掌握程度。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含义和原因。

2.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总结课堂: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7. 板书设计:全球气候变化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2.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3.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问题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气候变化研究的动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泾华学校教学设计案
任课教师:周刚学科:地理任课班级:高一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课时
年的平均气温变化图》思考:
这两条曲线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非常近似,
年来,全球气温大致呈波动降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读案例研究《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的分布北界》示意图思考:
中国野象分布的迁移说明什么问题?
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讲述了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的 2,三个阶段: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2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要求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在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自然灾害、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某些疫病流行等方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气候的两大要素、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等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因此对气候的变化这一现象不难理解,但对于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知识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探究,才会深刻领会。

三、教材分析: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综合概括,所以在完成“常见天气系统”教学之后安排气候的内容。

本节内容从气候的变化开始引入内容,并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分析,找出适应对策。

本节对本章前几节内容具有总结性的意义,也对选修环境保护的学习作了一定的铺垫。

四、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及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2、根据有关资料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农业、工业、人体健康、海平面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

3、了解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4、根据近代气候变化的证据,尤其是当今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五、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推理,分析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及当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阅读指导) 为主七、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做地理习题库必修一47页附:材料一:《楼兰的故事》楼兰国立国700 多年,在唐朝以前突然在历史上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现关于楼兰的任何文书记载。

最昌盛时期有一万四千多人。

关于楼兰国的神秘失踪近代学者多年争论不休,比较著名的论述有:一、战争论,认为楼兰是为仃零所灭,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所灭。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和背景。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探讨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探讨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

5.2 教学内容介绍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探讨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

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5.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理解程度。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原因。

2. 让学生掌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

3. 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原因a. 气候变化的定义b. 气候变化的类型c. 气候变化的原因i. 自然因素ii. 人为因素2.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b. 生态系统调整c.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3.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 粮食产量波动b. 作物种植范围的改变c. 农业病虫害分布的变化4.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a. 降水分布的变化b. 冰川融化的影响c. 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5.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 疾病传播范围扩大b. 热浪、雾霾等极端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c. 生存环境恶化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网络资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资料,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3.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理、分析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历史时期及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及相关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看下面的网页新闻和材料。

你认为导致图瓦卢的岛屿完全被海水淹没的原因是什么?投影:图片和材料图瓦卢的命运只是一个缩影。

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举国搬迁的威胁,另一些大国,虽然不至于举国搬迁,但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图瓦卢是一个珊瑚礁岛国。

国土海拔很低,最高的地点仅4.5米。

【生】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师】激励性评价后指出:另一方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请同学们用倒推法写出这一过程。

【生】回答如下:岛屿被淹没←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师】可见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且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不同,我们现在就先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

板书: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哪三个阶段?【生】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通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衡量。

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师】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怎样的时间尺度呢?【生】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万年以上。

(承转)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地质时期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那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投影:教材P96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请同学们读图并完成图示提出的三个问题:1.在图4—19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查阅相关资料,看一看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哪个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据图4—19,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板书:一、全球气候变化(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师】通过读图,让学生完成第l个问题,师巡视学生在图中的标注情况并及时纠错。

【生】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师】多媒体播放,闪跳显出上述三次大冰期对应的地质时期。

并请学生读图分析每次大冰期对应的干湿状况。

展示恐龙繁盛时期的相关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和图示回答第2个问题。

【生】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师】通过上面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生】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那么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如何呢?板书:(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师】(设疑导学)1.什么叫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2.什么叫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生】(自主学习,交流后总结)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受气温、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冰盖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

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师】多媒体播放P97图“l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

提出要求:阅读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分析全球气候的波动。

【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另一次是l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温比现在低l ~2℃。

【师】很好。

我们通过下面这幅表格来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

多媒体播放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表: 第一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3500~前1O00年左右)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都比现在高,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第一次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前850年)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经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第二次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初)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初~6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7~9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 第三次寒冷时期(10~12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13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候转暖 第四次寒冷时期(15~l9世纪) 这段时间长达500年。

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天左右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原因不同,研究其变化的来源和分析方法也不同。

近百年来.随 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被应用于气候观测,对气候的监测更加深入而绍钦。

下面我们学习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板书:(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投影:“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提出问题)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生】(自主探究后回答)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l976~2000年,l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

【师】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及海水升温膨胀,造成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卫星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冰雪覆盖面积减少了l0%左右;地面观测表明,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测得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

(承转)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那么全球陆地降水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师】指导学生看教材P99图4—22“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交流。

【生】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世纪增加了约2%。

【生】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l%,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

【师】这种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变化,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承转)那么全球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呢?板书:二、气候变化的影响【师】多媒体播放如下网上新闻,说一说新闻中提到了哪些方面的危害?投影:【生】干旱、洪水、疾病、海平面升高、食物短缺等。

【师】对。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改变体现出来。

而气温和降水本身就是资源条件。

因全球变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气候变化会加剧哪些自然灾害?通过哪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生】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繁,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通过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师】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生】合作完成后,教师播放如下知识结构:【师】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生】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最为显著。

就农业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投影:化的影响”【生】气候变化造成各系统间一系列的变化,使它们发生了紧密的内在联系.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全球气侯的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目前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变暖后的气候将使极冰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此,产生许多问题。

具体到我国,海平面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

板书设计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一)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业布置1.作业本2.活动与探究3.探究课题:全球变暖导致生态变化探究内容:对于“全球变暖”,多数人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地球气候周期变动所致。

对于其影响,多数人提出:将带来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有人提出:可使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全球变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探究过程、方法:课后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有根据地预测。

探究结果:对全球变暖将导致的后果进行预测,撰写一篇小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