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作业危害与防止示范文本
铅冶炼主要职业危害和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311(解决方案范本系列)铅冶炼主要职业危害和预防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铅冶炼主要职业危害和预防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主要有(1)铅中毒。
铅的熔点低(327.5℃),在400~550℃便有显著的挥发,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铅矿石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由于鼓风炉内温度达1200℃以上,铅的挥发很大,炉渣中也含有2%左右的铅,在流出时铅同样挥发;在铅矿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砷、锑形成铅冰铜和砷冰铜。
冰铜排放时,铅的挥发更大;熔融金属铅的流出也造成铅蒸汽的形成。
铅蒸汽在空气中迅速凝聚、氧化而成氧化铅(PbO),呈气溶胶散布于作业环境中,而铅及其化合物都是毒性很强的毒物。
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以蒸汽、烟及烟尘的形式存在,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呼吸道内的吸收远较消化道完全和迅速。
由于经常不断地进入和蓄积于人体内,引起操作人员的铅中毒。
铅中毒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造血机能的减退。
国家规定允许铅尘浓度为0.05毫克/米3,铅烟灰0.03毫克/米3。
(2)砷中毒。
由于铅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
铅作业危害与防治

铅作业危害与防治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常应用于建筑、电子、制造等各个行业。
然而,铅的使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铅作业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铅作业危害1. 人体健康危害:铅在人体内积聚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肾脏等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引起头痛、疲劳、失眠、大便不规律、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2. 发育不良和智力下降:儿童是铅中毒的高风险人群。
铅中毒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为问题等。
3. 生殖系统危害:铅会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对男性来说,铅会降低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导致不育。
对女性来说,铅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紊乱、不孕和早产等问题。
4. 环境危害:铅经过排放和处理后可能进入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环境构成污染。
铅的积累会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铅作业防治措施1. 技术措施:采取有效的防护设备和措施,减少铅粉尘的产生和飞散。
在金属熔化、修饰、铅漆施工等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减少铅的溅射和泄漏。
2. 个体防护:进行铅作业的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在作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铅粉尘和铅溶液。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个人卫生清洁。
3. 废弃物管理:对于含铅废弃物,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
通过科学的处理方式,将废弃物中铅的浓度降到最低,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4. 健康监测:对于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铅浓度、肾功能、神经系统等相关指标。
及时发现和处理铅中毒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5. 健康教育:加强对从事铅作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宣传铅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培训和知识,让工人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防护措施。
总结起来,铅作业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涉及人体健康和环境生态。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示范文本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铅工作场所生产工序可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为207.20,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5℃,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µ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进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有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2023年铅作业危害与防止

2023年铅作业危害与防止引言: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产品中,如电池、铅酸蓄电池、铅管、油漆、印刷油墨等。
然而,长期接触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突出。
为了保护工人和公众的健康,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铅作业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一、铅作业危害1. 侵入途径:铅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
吸入铅尘和铅蒸气是工业作业中最常见的铅侵入途径,而铅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水是摄入铅的主要途径。
此外,铅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吸收。
长期接触高浓度铅的人员容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2. 健康影响: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很高,长期接触铅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疲劳、记忆力减退、智力退化等。
其次,铅能够损害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此外,铅还对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有害,可导致贫血、不育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孕妇是铅危害的特别敏感人群,铅对他们的影响更为严重,能够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行为异常等。
二、铅作业防控措施为有效减少铅作业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铅的侵入和暴露。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防控措施:1. 工艺技术控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来减少铅的生成和释放,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
例如,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确保铅不会逸散到工作场所的空气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铅的使用量;使用代替品替代含铅产品等。
2. 个体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用具,如呼吸防护器、工作服等,减少工人暴露在铅的环境中。
同时,还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及时洗手,避免食物和饮水中铅的摄入。
3. 定期检测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检测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环境、工人暴露情况进行检测和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铅危害的问题。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工人和公众的铅危害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掌握铅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减少铅的侵入和暴露。
2024年铅作业的防护知识(三篇)

2024年铅作业的防护知识铅工作场所生产工序可不同程度地产生以铅尘、铅烟为主的有害物质。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为207.20,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5℃,沸点为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铅的化合物粉尘,如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四氧化三铅(又称红丹)、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化铅、硫酸铅等均以粉尘形式逸出散到空气中。
铅及其化合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完好的皮肤不能吸收。
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µm时吸入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大部分仍随呼气排出,仅35%~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铅对人体各个部位均有毒性作用,简单地讲,铅的毒性作用是:铅可以造成血红素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贫血;还可致血管的痉挛,并引起铅中毒的一些明显症状,如腹绞痛、中毒性脑病、神经麻痹等。
腹绞痛进可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有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这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
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痉挛、脑盆血、脑水肿等引起的。
铅中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神经衰弱、肠胃的消化不良,还可发生麻痹和中毒性脑病,如短时间接触高浓度铅可引起剧烈的腹绞痛和中毒肝炎。
铅烟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危害最大的一种形态,高浓度的铅烟极易被操作者直接吸入。
同时,铅烟可以在通风较差的车间空气中长时间留存。
铅尘是含铅物质中对操作者构成危害的另一种形态,可以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
产尘方式主要是因震动使含铅粉尘溢散到空气中,当生产场所通风除尘设备运行不良时,地面或设备表面的集尘可形成二次扬尘。
控制措施1.管理措施(1)健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管人员。
完善的规章制度应包括责任制、管理行为要求、操作行为要求以及设备运行要求等,并应根据企业生产现状定期更新。
2023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

2023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引言: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铅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在2023年,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铅的职业性危害,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铅的职业性危害1.1中毒铅中毒是铅职业性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铅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并积累在骨骼、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疲劳和消化系统问题等。
在严重情况下,铅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贫血、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1.2生殖系统影响铅的职业性危害还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于铅的工人可能经历生育问题,包括降低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偏低等。
此外,铅还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导致胎儿畸形。
1.3神经系统损伤长期接触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神经衰弱、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
这对于从事需要精力集中和高度专注的工作的人员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铅的职业性防护2.1工作场所环境监测针对铅的职业性危害,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铅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这可以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空气、水和工作场所表面的样品来实现。
只有了解环境中铅的含量,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那些需要接触铅或在含铅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此外,还应确保工作场所设有充足的通风系统,以减少铅的气体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2.3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向从事含铅工作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正确处理铅和铅制品、如何识别和报告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范本

铅作业的防护知识范本防护知识范本:铅作业的防护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保护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免受铅中毒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的详细介绍,其中包括了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铅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预防措施1. 预防铅污染:在进行铅作业之前,应采取措施减少铅的污染。
可以使用密闭式设备和操作台、吸收铅尘的粘合剂等来进行预防。
2. 开展室内通风: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铅尘可能会对工人造成危害,因此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3. 控制作业时间和频率:尽量减少铅作业的时间和频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铅中。
4. 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区,确保铅尘不会积累和残留。
5. 教育和培训:对从事铅作业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对铅中毒的风险和防护措施的介绍,以及急救知识的培训。
第二部分: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1. 穿戴防护服: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包括长袖上衣、长裤、靴子等,以避免铅尘直接接触皮肤。
2. 使用防护手套:选择适合的防护手套,以避免铅尘直接接触皮肤。
手套应具有防护铅的性能。
3. 戴防护面具或呼吸器:在铅作业过程中,应戴合适的防护面具或呼吸器,以防止吸入铅尘。
4. 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在铅作业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以保护眼睛不受铅尘的侵害。
5. 注意个人卫生:铅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洗手、更换工作服和防护装备,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第三部分:铅中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1. 铅中毒的症状:铅中毒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疲劳、肌肉酸痛、失眠等。
严重的铅中毒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的损伤。
2. 应急处理:一旦发现有铅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舒适。
同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关于铅作业的防护知识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铅作业危害与防止

铅作业危害与防止铅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其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在工作环境中,铅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吸入和接触两种途径引起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铅作业的危害与防止措施。
一、铅的作业危害1.吸入铅粉尘:铅粉尘是铅作业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危害因素之一。
吸入过多的铅粉尘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头痛、恶心、呕吐、贫血、肺损伤等。
2.接触铅含塞泥浆:铅含塞泥浆是许多行业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中含有高浓度的铅化合物。
直接接触铅含塞泥浆会导致皮肤受损、化学灼伤,进一步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3.摄入铅: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或工作场所的污染,铅可能通过食物或水进入体内。
摄入过多的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和肾功能。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铅作业还对生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男性生育功能、降低精子质量;对女性则可能导致不孕、流产、早产等问题。
二、铅作业防护措施1.工作环境控制(1)铅作业场所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以降低铅粉尘的浓度。
同时,要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清洁,定期清除和清理积尘。
(2)要合理规划和布置作业场所,确保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相分离,尽量减少铅粉尘泄露的可能性。
(3)为铅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面具、手套等,并定期维护和更换。
2.合理操作和管理(1)提供专业培训:对从事铅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技能。
(2)尽量减少铅作业的开展时间和频率,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的休息和恢复。
(3)对于接触铅含塞泥浆的作业,要尽量使用防护膜、防护霜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接触铅化合物的机会。
3.个人卫生保护(1)作业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洗手,并使用专门的洗手液进行清洗。
(2)避免在工作场所进食、吸烟或饮水,以免误食或误吸铅粉尘。
(3)在离开作业场所前,要彻底清洗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将铅粉尘带回生活区域。
4.定期体检铅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高风险接触铅化合物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作业危害与防止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铅作业危害与防止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20xx年1月13日,长沙市的一名男性喷漆工,因腹
绞痛伴有呕吐,到长沙市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不完全性
机械肠梗阻、消化性溃疡。
经抗炎、止痛、输液后,腹痛
缓解出院。
一周后,这名工人又出现腹绞痛症状,1月26
日再次就诊,被诊断为:不完全性机械肠梗阻、感染性胆
道出血、胰腺炎、小肠炎并发小穿孔、中度贫血、弥漫性
腹膜炎,被收治入院。
以急腹症剖腹探查,在切除阑尾后
腹痛仍不能缓解。
后来这名工人转到长沙市职业病机构检
查,发现其血铅超标6倍,尿铅超标7倍。
又通过采样检
验分析,发现该名工人所处作业场所的铅含量超标3~4
倍,由此诊断他患上了职业性慢性中度铅中毒。
20xx年3月26日,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浏阳
市某冶炼厂的151名工人进行体检,发现竟有50人尿铅超标,超标率达33.11%。
尿铅最高的为265.5μg/L,最低为122.8μg/L,平均为180.91μg/L。
诊断出轻度铅中毒27例,中毒率为17.88%。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占76.1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工业铅接触
铅是最常见的毒物之一,加热至400℃~500℃会有大量铅蒸气选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进而凝集成烟尘。
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氧化亚铅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等,但三氧化二铅不稳定,很快会分解成氧化铅。
工业上所用的铅40%为金属铅,35%为铅化合物,25%为合金铅。
接触铅的行业和过程主要包括:1铅矿开采及冶炼
铅矿主要分为方铅矿(硫化铅)、碳酸铅矿(白铅矿)及硫酸铅矿。
在开采和冶炼时,混料、烧结、还原和精炼过程
中均可接触到铅。
在冶炼锌、锡、锑等金属和制造铅台金时,也存在铅危害。
2. 熔铅
铅丝、铅皮、铅槽、电缆、焊接用的焊锡等产品的制造,废铅回收,修、拆旧船叶的焊割作业场所,铅会以蒸汽、铅尘或铅烟的形式逸散出来。
3. 铅化合物
铅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油漆、颜料、防锈剂等,其中醋酸铅用于制药、化工工业;铬酸铅用于油漆、颜料、搪瓷工业;碱式硫酸铅、硬脂酸铅等用作塑料稳定剂等。
铅化合物可以粉尘的形式逸散在作业场所中。
目前,我国铅危害最严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冶炼、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等行业。
铅进入人体的途径
在生产过程中,呼吸道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消化道,无机铅化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
铅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分散度及在人体组织内的溶解度。
硫化铅难溶于水,敞毒性小;铅尘、铅烟颗粒小,化学活性大,易经呼吸道呼入吸收,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
1. 呼吸道
铅通常以蒸汽、烟尘的形式进入呼吸遘,吸入的铅烟约40%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铅尘的吸收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
如直径为0.27mm的尘粒吸收率达54%,吸入的铅约70%~75%随呼气排出,仅:30%~25%被人体吸收,主要被吸入肺部,由肺泡微血管吸收;停留在上呼吸道的铅尘可随痰排至喉咙,再吞入食道。
2. 消化道
如果在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吸烟,摄入的铅化合物会有5%~10%通过胃肠道吸收,如缺铁、缺钙或高脂饮
食,可增加胃肠道对铅的吸收。
进入血液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其余停留在血浆中。
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铅早期主要分布于肝、肾、脑、皮肤中,进入体内的铅90%~95%在骨骼里“安营扎寨”。
被吸收的铅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排出量可代表铅吸收状况。
小部分铅经粪便、胆汁、月经、汗腺、唾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血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乳汁内的铅也可影响婴儿。
铅对人体系统的影响
急性或弧急性铅中毒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括中,多因误服或过多服用含铅化合物的偏方,治疗哮喘、癫痫等疾病。
还有将铅粉当成山芋粉误服而发生急性中毒的事件。
据职业流行病调查表明,职业性铅中毒基本上均为慢性中毒。
铅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可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产生影响。
1. 神经系统
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头昏、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多梦等,其中以头昏、全身无力最为明显,但一般都较轻,尚有不少早期铅中毒者,上述症状也不明显。
铅对外周神经损害可呈运动型、感觉型或混合型,铅中毒性脑病在职业性中毒中极为少见,主要为外周神经炎。
2. 消化系统
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如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上腹部胀闷、不适,腹隐痛和便秘,大便干结等。
重者出现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疼痛,会阵发性加重,发作时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烦躁、冷汗、呕吐、体位卷曲,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每次疼痛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3. 血液系统
铅会干扰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如血δ-氨基己酰丙酸脱氧酶(δ-ALAD)活性降低,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或锌卟啉(ZPP)增多等,最后导致贫血,多为低色素正常红细胞型贫血,以及卟啉代谢障碍,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等。
4. 泌尿系统
铅会损害线粒体,影响ATP酶而干扰主动运转机制,使泌尿系统受到损害,表现为近曲小管损伤引起的尿中出现氨基酸尿、糖尿和磷酸盐尿等。
少数较重患者可有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肾功能减退。
铅还会影响肾小球,引起肾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高血压。
5. 生育系统
女工对铅较敏感,特别是孕期和哺乳期,可引起不育、流产、早产、死胎及婴儿铅中毒。
对男工可引起精子
数目减少、活动减弱及形态改变,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6. 其他
口腔卫生不好者,在牙龈与牙齿交界边缘上可出现由硫化铅颗粒形成暗蓝色线,即铅线。
铅中毒控制措施
防止铅中毒是铅冶炼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火法炼铅,工艺温度高,铅烟、铅尘大量散发,工作场所铅浓度超标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多数岗位手工操作,导致工人近距离、高浓度接触铅尘、铅烟,职业病危害严重,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采用新工艺。
解决铅冶炼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新工艺,如国外的基夫赛特法、中国的SKS法(水口山法)等。
这两种工艺均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冶
炼,负压操作,可以避免铅烟对作业工人的危害。
二是加强密闭、通风。
对每个物料转运点和烟尘漏泄处(如排铅口、放渣口等),均应设通风、除尘、除毒装置,配料和卸料处也应密闭、通风、除尘、排毒。
三是个人防护和综合管理措施。
应为工人配备合格的防毒口罩,要求工人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铅从呼吸道吸入;采取轮班作业,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工人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要进行健康检查;定期给工人进行驱铅治疗等。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