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综述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是对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1.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的结构。
器官则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结构。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2.人体解剖学的分类:人体解剖学可以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
宏观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的外形、构造和器官的位置关系。
微观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组织和细胞的结构。
3.人体解剖学的平面:在宏观解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三个平面来描述人体的结构。
分别是冠状面(前后分割)、矢状面(左右分割)和横断面(上下分割)。
4.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人体可以分为躯干和四肢两部分。
躯干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盆腔,是人体最核心的部分。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用于运动和支撑。
5.头部解剖学:头部包括头颅和面部。
头颅由颅骨和面骨组成,保护和支持脑部。
面部是头部的前部,包括眼、鼻、口、耳等器官。
6.颈部解剖学: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包括颈椎、喉部、气管、食管等结构。
颈部还包括大血管如颈动脉和颈静脉。
7.胸部解剖学:胸部包括胸骨、肋骨和胸椎,形成胸廓。
胸腔内有心脏、肺部、大血管等重要结构。
8.腹部解剖学:腹部是位于胸部和盆腔之间的躯干部分,主要包括腹腔和腹壁。
腹腔内有消化器官如胃、肝、胰等。
9.盆腔解剖学:盆腔位于腹部下方,包括骨盆和位于其中的生殖器官、排泄器官和直肠。
10.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负责血液的运输和循环。
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通过动脉和静脉与体内其他器官相连。
1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负责乌呼吸作用,即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1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负责食物消化和养分吸收。
13.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稳定体内液体平衡。
人体解剖学综述

人体解剖学综述一、引言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结构的系统研究,为医学和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器系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疾病,并开展外科手术等医疗工作。
本文将综述人体解剖学领域中的关键概念、主要系统以及与临床应用的联系。
二、基本概念1. 组织:组织是由相同类型或相关类型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常见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2. 器官:器官是由多个不同类型的组织协同合作完成特定功能而形成的结构。
例如心脏属于心血管器官,肺属于呼吸器官。
3. 普通位面:普通位面指切割人体时所采用的标准平面,在解剖学中常用冠状位(垂直于纵轴)、横断位(水平)、矢状位(垂直于水平面)等。
4. 神经支配:神经系统对身体的组织、器官进行控制和调节,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三、主要系统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它提供了人体结构的支撑,并保护内脏器官。
人体成年后有206块骨头,可以划分为头部、胸部、上肢和下肢四个区域。
不同类型的关节使得我们具备各种灵活的运动能力。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肌肉通过收缩来完成人体的各种运动,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脏肌。
其中,骨骼肌直接与骨结合,并负责人体外部可见的运动。
3.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用于气体交换,包括呼吸道和呼吸血管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口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呼吸血管则由心血管系统中与氧气交换相关的血管组成。
4.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通过搏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为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而血管则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
5.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摄入食物、消化食物并吸收养分。
它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道和相关器官,如肝脏和胰腺。
这些器官通过分泌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人体解剖学概述总论-精选文档

人 体
千姿百态的细 胞
四种基本组织
各重要器 官 匀称和谐,进行生 命活动 的人体
构成九大系统
人体的器官和系统虽都各有特 定的功能,但它们在神经、 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 紧密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 统一的整体。
第二节、解剖学基础的定义
• 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定义: 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 九大系统要牢 记
运 动 系 统
感觉器
第四节、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三、轴与面
一、人体的解剖学姿势
• 人体解剖姿势 (标准姿势): 人体直立, 两眼平视, 上肢下垂, 掌心向前, 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人体解剖学概论
第一章
解剖学概论
第一节、人体的组成
第二节、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第三节、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第四节、人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形态
• • • • 头 颈 躯干 四肢
第一节、人体的组成
(四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 1. 2.
3. 4.
器官如:胃、肺、肾、心、肝等 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 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总称内脏。
1、冠状面(额状面) 2、矢状面 3、水平面(横断面)
本章小结及复习题
1、什么是解剖学? 2、人体由哪些结构组成?分哪几大部分? 3、何谓解剖学姿势?有何意义? 4、解剖学中的:上下、前后、内侧外侧、 内外、深浅、远近是指什么?(常用方位术
人体解剖学 描述

人体解剖学描述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人体解剖学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研究:解剖学观察和解剖学切割。
解剖学观察是通过肉眼观察人体表面和内部结构,包括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组织的位置、形状和联系等。
解剖学切割则是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切开和观察内部结构,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同时,现代技术也为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如X光、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于医学、生物学、运动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医生提供了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详细了解,有助于诊断疾病和进行手术操作。
同时,人体解剖学也为生物学家研究生物体的进化、发育和功能提供了基础。
此外,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也对于运动科学家研究人体运动和运动损伤的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学科,通过观察和切割人体,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对医学、生物学和运动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学概述-医学知识讲座

掌握:解剖学姿势 一.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轴
1.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掌握 : 方位术语 2. 方位术语 1)上与下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与后(腹侧与背侧) 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与外侧 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反之 为外侧。
侧块上面卵圆形旳 关节面称上关节凹,可 与枕髁形成关节。
第2颈椎:
又称枢椎,在椎体旳上方伸出一种突起,称齿突, 与寰椎旳齿突凹有关节。
2.胸椎 在椎体侧面后部旳上、下缘各有一种半圆形旳肋 凹,在横突旳末端也有一种横突肋凹。 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
3.腰椎 椎体最大,棘突呈垂直旳板状,伸向后方。
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多小多头状沟。
5. 掌骨 共5块,每块掌骨又分底、体、 头三部分。 6. 指骨 共14块,拇指2节,其他3节。
二.上肢骨连结 (一)上肢带骨旳连结 1.胸锁关节 由锁骨旳胸骨端和胸骨旳锁 切迹构成,囊内有关节盘。 2.肩锁关节 由锁骨旳肩峰端与肩胛骨旳 肩峰构成。
掌握:骨旳构造 二. 骨旳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并有丰富旳血管和神经。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可分两种: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分布 在骨旳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分布在 骨旳内部。
2. 骨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覆盖 在骨旳表面。 骨膜内具有丰富旳血管和神 经并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膜对骨起营养、生长和修 复作用。
相邻旳上、下两个椎弓根围成 椎间孔,内有脊神经经过。
椎弓可发出7个突起,即一种 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 和一对下关节突。
熟悉:各部椎骨旳形态特点 (二)各部椎骨旳形态特点 1.颈椎 椎体较小,椎孔呈三角形。 横突上有横突孔。 第2~6颈椎旳棘突末端分叉。 第7颈椎旳棘突较长,末端不 分叉。
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概述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身体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作为一门基础医学科目,它为各种医学学科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持,同时也是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篇文章将对人体解剖学进行系统的概述,包括其历史沿革、基本概念、人体系统及其功能、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临床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历史沿革人体解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进行了一些与解剖相关的活动,他们在木乃伊制作过程中对人体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记录。
古希腊时期,名医希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于自然历史和生物体结构进行了系统描述,但在实际解剖上仍然非常有限。
公元前2世纪,著名医学家盖伦在他的《医学经典》中对解剖进行详尽的描述,他主要通过动物解剖得出结论,这影响了后世近千年的医学发展。
然而,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基于动物解剖得出的许多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人类,因此,人的解剖学知识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体解剖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意大利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通过直接的人体解剖,撰写了《人体结构》(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标志着现代解剖学的开端。
他的作品纠正了许多盖伦的错误,并为后来的解剖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主要可分为细胞解剖学和组织解剖学。
细胞解剖学关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组织解剖学则研究细胞之间的组合及其组织成分,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与神经组织等。
除此之外,人体观察的一些基本术语也至关重要。
我们通常会用前、后、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来描述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
例如,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的位置;肝脏则位于腹腔右侧的顶部。
人体系统及其功能人体内部的结构极为复杂,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人体系统及其功能介绍。
医学课程总结模板人体解剖学课程总结

医学课程总结模板人体解剖学课程总结医学课程总结: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系统学习与研究,为后续的医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总结,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有所启示。
一、课程简介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涉及人体器官、系统和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是医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体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以及位置关系。
2. 人体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相互联系。
3. 人体组织的结构与性质。
4.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常用工具。
二、学习收获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1. 系统性知识的掌握:通过上课、查阅资料、实验和解剖实践,我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能够清晰地记忆并背诵各个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以及位置关系,掌握了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解剖学术语的应用:学习人体解剖学让我熟练掌握了大量的解剖学术语,这对于我之后进行医学研究以及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我能够准确使用和理解这些术语,提高了学科专业性和规范化。
3. 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解剖实践中,我通过亲自进行人体解剖操作,对人体结构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我的手工技能,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
三、学习策略分享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中,我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分享给同学们参考:1. 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庞大的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知识进行分块和分期学习,使学习过程更有条理,提高效率。
2. 多角度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可以利用教材、视频、图片等多种资源进行学习。
例如,通过解剖图谱、临床案例等形式,帮助理解与记忆。
3. 炼习结合:理论的学习需要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
亲自进行解剖实践,通过触摸、观察、比对等方式锻炼手工技能和对结构的理解。
人体解剖学综述ppt课件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 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2、方位术语:上和下(颅侧和尾侧)
前和后(腹侧和背侧) 内和外:指体腔和有腔器官而言
内侧和外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浅和深:离体表皮肤近者为浅
近侧和远侧:靠近肢体附着端者为近侧
6
6
7
7
3、轴和面:
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1
1
人体结构概述
1、分部: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2、人体的构成: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3、按功能人体可分为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系 统、神经系统
2
2
3
3
4
4
5
5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消化腺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 部的管壁内
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 腺)、肝和胰。
33
33
34
34
第五篇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 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 理过程。 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 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 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 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35
35
36
36
37
37
38
38
第六篇 生殖系统(男性)
39
39
第六篇 生殖系统(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综述
孙文(作者系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摘要】: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关键词】:系统组成结构功能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
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
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
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
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
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脏器[1]。
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
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2]。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
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
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三、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2]。
低等水生动物无特殊呼吸器官,依靠水中气体的扩撒和渗透进行气体交换。
在较高等的水生动物鳃成为主要呼吸器官。
陆生无脊椎动物以气管或书肺交换气体。
而陆生脊椎动物中肺成了唯一的气体交换器官。
肺是一个内含大而潮湿的呼吸表面的腔,位于身体内部,受到体壁保护。
哺乳类的呼吸系统除肺以外还有一套通气结构即呼吸道。
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进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的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四、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
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3]。
五、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人体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
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和维持副性征。
六、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气以及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供其新陈代谢之用;同时,又将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七、感受器
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按感受器在身体上分布的部位并结合一般功能特点可区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两大类。
外感受器包括:光感受器、听感受器、味感受器、嗅感觉器和分布在体表、皮肤及粘膜的其他各类感受器。
内感受器包括:心血管壁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胃肠道、输尿管、膀胱、体腔壁内的和肠系膜根部的各类感受器,还有位于关节囊、肌腱、肌梭以及内耳前庭器官中的感受器(通称本体感受器)。
八、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这种特化细胞的网
络所构成的器官系统,调节动物的动作与在其身体的不同部位间传递讯号。
动物体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来应付环境的变化。
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活动,协调各个组织和器官,建立和接受外来情报,并进行协调。
神经系统是动物体最重要的连络和控制系统,它能测知环境的变化,决定如何应付,并指示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使动物体内能进行快速、短暂的讯息传达来保护自己和生存[4]。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九、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2]。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组织及内分泌细胞组成。
(1)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是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重要调节系统,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活动等进行调节。
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其分泌物质称激素。
内分泌腺散在分布于体内,相互间不相连接。
内分泌腺供血丰富,分泌物通过血液运输。
(2)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结构:如胰岛、黄体、睾丸间质细胞等。
(3)散在于某些器官上皮中的内分泌细胞:如胃肠内分泌细胞等。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骨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朱大年,人体解剖生理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 梅骅, 苏泽轩, 郑克立,泌尿外科临床解剖学 [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 朱长庚,神经解剖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