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合集下载

临床细菌培养鉴定流程及报告.介绍

临床细菌培养鉴定流程及报告.介绍

3.分离培养 ⑴一般培养: 用定量接种环或无菌微量 加样器取尿液0.001ml或0.01ml(已使用 抗生素患者),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中 国兰平板,不能定量时需用倾碟法记数, 35~37℃培养18~24小时。 (2)特殊培养: 对临床要求真菌、淋病奈 瑟菌及结核菌等培养者,根据细菌所需 条件接种相应特殊培养基,放臵相应条 件下进行培养。
(三 ) 尿 尿路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 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从肾脏排泌出来的 尿液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如果在尿液 中分离出细菌(排除污染因素)即为菌 尿,同时伴有感染症状者称为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 肾炎)及下尿路感染(膀胱炎),男性 还可出现前列腺炎。
1.尿中常见分离菌
⑵采血时间及采血量 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
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小时内采集2~3份血
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
为单份血培养)。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 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小时,采集血液, 或于寒战或发热后1小时进行。成人采血量8~ 10ml,儿童1~5ml。血液和肉汤之比1:5 ~1:
(2)标本采集 a.清洁中段尿 最好是晨尿,是临床上 最常留取尿标本的方法 b.耻骨上膀胱穿刺法 是评估膀胱内细 菌感染的“金标准” c.直接导尿法 d.小儿收集包 e.留臵导尿
(3)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2小时内进行接种,否则应臵4~8℃冰箱 保存,冷藏保存标本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2)报告方式 初步报告:在分离出细菌后,进行革兰 氏染色,作出初步报告。 最终报告: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报告,应 报告菌落计数、细菌种名及药敏结果。 无意义的阳性结果报告,报告菌落 数、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并注明是纯 培养或是混合菌生长。 阴性结果报告:应报告无菌生长和菌落计 数<1000cfu/ml或 <100cfu/ml尿。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七、报告单模板
七、报告单模板
如咳痰标本镜下观察超过40个视野未见菌体,不建议进行普 通细菌培养。如果临床有适应证,可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如果报告发出后培养仍在继续,则报告上注释:培养将继续 进行XX天。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2、注意事项 粪便、成人阴道分泌物,不宜做普通培养(除非特殊人群)、
厌氧培养,只做针对特定病原的靶向培养。 必须定量培养的标本:尿液、BALF、PSB;可以定量培养的
染色包括六胺银染色、其他病理染色。质谱 鉴定和分子鉴定技术;微阵列或微流体技术 鉴定;真菌抗原检测
具有鉴定下列菌 种/属的能力
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 肠杆菌科其余部分、棒杆菌属、奴卡菌 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和放线菌、常见厌氧菌,CLSI少见菌药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无乳链球菌、肺炎链 敏对应的菌种,念珠菌属、曲霉菌属、 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隐球菌属、厌氧菌鉴定到种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念珠菌属、曲霉 菌属
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 ➢ 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杆菌,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
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最常见。
Hale Waihona Puke 四、涂片结果的规范报告➢ 弱抗酸染色:检查奴卡菌,主要适用于呼吸道、中枢神经系 统标本。10%KOH和/或乳酸棉酚兰染色检查真菌。
➢ 墨汁染色:检查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 ➢ 六胺银染色:检查呼吸道标本中的人肺孢子菌。
明确的实验室内污染,不回报临床;明确的实验室外污染, 无法确定来源的污染分离株,需与临床沟通,必要时以检验 报告方式正式回报。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3)对重复的分离株:同患者同部位在XX天内重复出现表 型基本一致的分离株,可不必进行完整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可以参考上一次结果。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书写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书写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书写篇一: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了解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微生物校内某些酶类的有无、对某些第五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类型等来研究微生物带血的多样性。

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反应阳性。

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与肌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有些细菌发酵糖类产生有机酸较多,使发酵液的pH下降到4.2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时发酵液变红色,为甲基红反应阳性。

某种微生物能以某种糖类为碳源,产酸产气,则判断为发酵这种糖。

【实验材料和用具】1. 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

2.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V-P试剂、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3. 仪器:酒精灯、接种环、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枪、滴管、杜氏小管。

【实验方法】(一)V-P反应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上述相应试管的培养基中。

空白对照不接种。

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记录去除以上培养物,分别取出2ml培养液加入另外5支相应编号的空试管中,加入与培养液等量的V-P 试剂,充分震荡2min。

放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min 观察记录结果。

(二)甲基红实验于V-P实验留下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立即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三)吲哚实验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模板(3篇)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观察细菌的生长特征。

3.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点。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细菌可以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通过细菌培养,可以观察其生长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等。

2.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3.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无菌操作台等。

4. 实验试剂:无菌水、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培养基制备:按照说明书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2. 细菌接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3. 恒温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分别于37℃和30℃下培养24小时。

4. 观察记录: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5. 无菌技术操作: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接种、移液等操作,防止污染。

五、实验结果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金黄色、表面光滑的菌落。

2. 大肠杆菌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乳白色、浑浊的菌液。

六、实验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细菌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温度下的生长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七、实验讨论1. 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有何差异?2. 如何提高细菌培养的效率?3.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污染?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细菌培养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规律,掌握了无菌技术操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细菌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整理课件
5
• 药物敏性试验(AST):
• MIC:最低药物浓度或最小抑菌浓度是在与微生物生长 速率有关的特定时间间隔内,通常是18-24小时能够抑 制被测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 敏感(Susceptible) • -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 - 常规用药时达到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MIC 5倍以
头孢羟氨苄)
• 环丙沙星:二代喹诺酮类(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咯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即氟 酸)
• 红霉素:大环内酯类 • 呋喃妥因(坦丁):硝基呋喃类(目前由于更有效的低毒的喹诺酮类应用已受限) • 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 • 庆大霉素增效: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有无协同作用 • 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美洛培南、必安培南、帕尼培南) • 左旋氧氟沙星:第三代喹诺酮类(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左氟沙星) • 利奈唑胺:恶唑烷酮类 • 苯唑西林: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 • 青霉素: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脲基组青霉素(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及β-内酰胺酶抑
• 可选药物:美洛培南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厄
他培南
整理课件
4
•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抗假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 抗假单胞三代头孢(头孢哌、头孢他啶)和亚 胺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等菌耐药
• 可能有效的药物 • 多粘菌素B(E) •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 替加环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 大剂量舒巴坦 • 可根据被检测菌的MIC,选择联合用药

• 耐药(Resistance) • - 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 -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度。 • 中介(Intermediate) • - MIC接近血、体液中药物的浓度,治疗反应率低于敏

怎么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

怎么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

怎么解读细菌学检验报告细菌学的检验报告是进行体检的常见报告。

作为一名医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朋友拿着报告来问我应该如何看懂,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来看懂一份细菌学检验报告。

正常菌群人体表面以及和外界相通的泌尿生殖道、口腔、肠道、鼻咽部等腔道中都寄居着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有利且无害,这种微生物属于正常的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统称为正常菌群。

人体皮肤中含有的正常菌群有白色念珠菌、丙酸杆菌、棒状杆菌、大肠诶希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典型分歧杆菌等。

鼻咽腔中含有梭杆菌、甲型链球菌、奈瑟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丙型链球菌等。

胃部一般无菌。

肠道中含有假单胞菌、乳杆菌、破伤风梭菌、白色念珠菌、大肠诶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等。

口腔中含有螺旋体、表皮葡萄球菌、类杆菌、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念珠菌、丙型链球菌、梭杆菌、甲型链球菌、棒状杆菌。

阴道中含有厌氧菌、乳杆菌、大肠诶希菌、棒状球菌、念珠菌。

眼结膜中含有结膜干燥杆菌、葡萄球菌。

前尿道中含有肠球菌、葡萄球菌、非致病性废弃杆菌、棒状杆菌。

病原菌病原菌是指能够入侵宿主产生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按照病性能够将病原菌分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致病菌的种类少但毒性强,条件致病菌的种类多且不断增加,毒性较弱。

临床上一般将病原菌和致病菌进行混合称呼,但病原菌的范围要明显大于致病菌。

细菌药敏试验,测试抗菌药物品种如何确定抗菌药有两百余种,药敏试验中不需要包括每一种抗菌药。

测试的抗菌药纸片种类是根据各类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及临床可能选用药物进行确定的,同类药物一般选择一到两个代表品种。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对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中适合测试的药物品种机型推荐,例如测定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中应当包括红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

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增加其他品种例如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利福平、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第5页 ,共20页 ,2022年 ,5月20日 , 19点22分 ,星期五
尿液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 , 注意避免消毒剂污染 标本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端尿,采集量: 无菌管≥3mL送检要求 : ≤2h常温需导尿的病人: 采集前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导管采集 部位长机采集无菌尿液5- 10mL标本不能直接从导尿袋放出 , 易孳生污染菌细菌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 , 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 留取24h尿液 , 取沉淀部分 送检。
第10页 ,共20页 ,2022年 ,5月20日 , 19点22分 ,星期五
• 选用药物根据卫生部规定使用的标准 , 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标准来选择。• 微生物组现采用两种药敏检测方法:MIC法(定量药敏) KB法(定性药敏) 。• 住院病人采用上机MIC法 , 商品化的药敏试卡,卡中所包含药物的种类的是固定的 , 实验室会定期更换药敏试卡 , 在选择试卡的过程中充分与药剂科共同沟通 , 尽可能选择我院药剂科能提供的抗生素 。现在临床需要实验室提供临床常用药物敏感试验如“头孢硫醚“等这类药物但CLSI无判断标准 , 国内也无相应的药敏纸片,虽临床有需求 , 实验室无法提供药敏实验 。 同时有些分离鉴定出的细菌 , 对某些类抗 菌药物是天然耐药的(如肠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 实验室药敏试验则不考 虑这类药物。
如何正确采集各类标本呢?
第4页 ,共20页 ,2022年 ,5月20日 , 19点22分 ,星期五
痰液• 用温开水清洗或漱口去除口腔表面菌• 从肺深部咳出痰液, 采集到无菌容器内• 采集量: 无菌容器>1mL• 送检要求: ≤2h常温• 对于不能自主留取标本的患者 , 应经抽吸获得•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 , 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用于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时 , 为了提高阳性率 , 应收 集24h痰液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

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解读内容

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的流程及意义一、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总述微生物培养就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给以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

而药敏试验则是承接微生物培养的一项工作,即对于培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体外试验检测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来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来治疗感染。

对于检测到的可能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时选择的药物是参照美国的CLSI推荐的标准制定的。

尤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时有固定的药敏组合,不是人为可以随意添加或减少的。

(一)微生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流程基本为:①将标本进行处理(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需要处理);②将标本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在不同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的标本所含菌的种类不同,不同菌的生长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接种于不同的培养皿中);③24h后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a.此时若无细菌培养,继续放回培养箱中培养24h,若仍然无细菌生长则判定为阴性结果,因此阴性结果出具的时间为48h以后。

b.若有细菌生长,要根据形态和气味等对细菌进行初步的判定,若能判定出细菌的种类,则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

贴有药敏片的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进行药敏结果的解读,然后报告结果,这种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出具的时间就是48h以后。

由于不同的细菌的生长的速度不同,有些细菌在培养24h后不能完全判定结果甚者24h 培养后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的则需要继续培养24h,即连续培养48h后同样根据菌落的形态、气味等来观察判定细菌的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

这种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具需要72h以后。

而血液、骨髓等标本则是利用不同于上述培养方式的方法进行培养。

它有专门的培养瓶和仪器。

这种仪器会自动监测培养瓶中的变化来判定有无细菌生长,若有细菌生长仪器会发出警报。

在培养5天内任何时间发出警报的培养瓶都要抽取瓶中的物质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培养,同样在菌种鉴定后进行药敏试验;若在培养5天内不发出警报的培养瓶则视为阴性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
•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注意避免消毒剂 污染标本 • 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端尿, • 采集量:无菌管≥3mL • 送检要求:≤2h常温 • 需导尿的病人:采集前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导 管采集部位长机采集无菌尿液5-10mL • 标本不能直接从导尿袋放出,易孳生污染菌细菌 •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 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留取24h尿液,取沉淀 部分送检。
报告发放时限
• 对于血培养,无菌体液培养、脑脊液培养 及骨髓培养报告时限为5-7天 • 一般细菌培养发放时限为3-5天 • 对于难鉴定的细菌最迟发放时限为10天 • 若10天后尚未鉴定出结果则应向临床科室 发放延时报告通知,告知情况。
粪便
• 挑取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置大便 于专用无菌培养容器内,如为稀水便,可 直接收集1~2mL于专用培养杯中,盖好塞 子,及时送检。试管中不可混入尿液等异 物及其它化学药品。 • 若做厌氧菌培养则领取专用厌氧拭子由肛 门插入约6~7cm,轻轻旋动取出大便少许, 放回厌氧拭子培养试管中,盖好塞子,灭 菌封口送检。 • 标本需1h内送检,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010年我院标本的送检率及阳性率
2010年统计显示,标本送检率20%,阳性检出率30%, 血培养阳性检出率10%以上,呼吸道标本苛养菌的分离率5%以上。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痰液 尿液 无菌体液
标本类型

全年送检量 (人次)
全年阳性检 出量(人次)
阳性检出 百分比
痰液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
• 培养瓶的消毒: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橡胶塞30s • 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 操作(酒精-碘酊-酒精)。 • 血液培养须特别注意消毒,因许多微生物, 尤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近表层处, 易造成污染。 • 天气寒冷时要注意脑脊液标本应在保温条件下送 检,以免病原菌死亡,送检要求:≤1h常温禁止冷藏 • 血培养的采样时间:在寒战出现时或发热初期采集血培养最佳 • 建议从不同部位采2-3套(一套为1瓶需氧+1瓶厌氧血培养瓶) •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置于室温,禁止放入冰箱。 • 血培养专用瓶成人:8-10mL/瓶;婴幼儿:1-5mL/ 瓶
正确采集标本
医学实验中心微生物组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工作中,坚持不断的持 续改进,优化操作流程。从标本接收到及时查对,选择正确的培养基、 按要求接种、培养、分纯,仪器鉴定及药敏试验。经仪器鉴定到种的 细菌结果经组内有经验的人员判断结果,发出最终报告(准确率在 90%以上)。因细菌生长需要足够时间,故微生物组培养加药敏试验 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一份合格的标本对微生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 质量的标本是质量保证的前提,只有实验室收到符合要求的标本,才 能保证后续的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医学实验中心微生物组 张云霞
内容概括
• • • • • • • 抗生素的概述、作用及要素 2010年我院标本送检率及阳性检出率 正确采集标本 实验室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特殊细菌的药敏选择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标本的处理流程 报告发放时限
抗生素的概述、作用及要素
• 抗生素的概述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 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 抗生素的作用 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 最终治疗疾病 • 抗生素的3要素 1选药 2用量 3用法
10811
3759
34.77%
尿液
1360
537
39.48%
各种分泌 物及导管 尖端
1393
752
38.50%
静脉血 脑脊液及骨髓
静脉血 7452 1087 14.58%
2000 0 全年送检率 阳性检出率 各种分泌物及导管尖 端
脑脊液、 骨髓 无菌体液
1358
216
15.90
510
113
22.15%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标本的 处理流程
• 阴性结果报告 血培养如培养至第5天,未见细菌 生长,方可发出阴性报告,“经鉴定无细菌生长” • 阳性结果报告 报告通常分为三级; • 一级报告 阳性报警血培养瓶应进行涂片革兰染色, 将涂片染色结果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预报 告处理”栏处报告危急值。电话通知临床联系人, 在“备注”栏记录“XXX培养阳性”,“革兰XX 菌”,与临床联系人姓名和检验者姓名; • 二级报告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预报告处 理”栏处报告直接药敏试验结果; • 三级报告 报告细菌种属、药敏试验、结果评价和 建议,同时置警告标志;
微生物组现提供给临床的2组药敏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AST-GN04 革兰氏阴性药敏卡 Amikacin 阿米卡星 Ampicillin 氨苄西林 Ampicillin/Sulbactam 氨苄西林/舒巴坦 Aztreonam 氨曲南 Cefazolin 头孢唑啉 Cefepime 头孢吡肟 Cefotetan 头孢替坦 Ceftazidime 头孢他啶 Ceftriaxone 头孢曲松 Cefuroxime 头孢呋辛 Ciprofloxacin 环丙沙星 Gentamicin 庆大霉素 Imipenem 亚胺培南 Lev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Nitrofurantoin 呋喃妥因 Piperacillin 哌拉西林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替卡西林/棒酸 Tobramycin 妥布霉素 Trimethoprin/Sulfa 复方新诺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ST-P535(22067) 葡萄球菌、肠球菌、 B组链球菌 Ampicillin 氨苄西林 Ampicillin/Sulbactam 氨苄西林/舒巴坦 BenzyPenicillin 青霉素G Ciprofloxacin 环丙沙星 Clindamycin 氯洁霉素 Erythromycin 红霉素 Fosfomycin 磷霉素 Fusidic A cid 呋西地酸 Gentamicin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High level 高浓度庆大霉素(协同) Imipenem 亚胺培南 Linezolid(Zyvox) 利奈唑烷 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 Oxacillin MIC NCCLS 苯唑西林 Oxacillin Breakpoint 苯唑西林临界点 Quinupristin/Dalfoprsifin 喹努普汀/达福普汀 Rifampin 利福平 StreptomycinHigh Level 高浓度链霉素(协同) Teicoplarin 替考拉宁 Tetracycline 四环素 Trimethoprin/Sulfamethoxazole 复方新诺明 Vancomycin 万古霉素
实验室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 选用药物根据卫生部规定使用的标准, 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标准来选择。 • 微生物组现采用两种药敏检测方法: MIC法(定量药敏)KB法(定性药敏)。 • 住院病人采用上机MIC法,商品化的药敏试卡, 卡中所包含药物的种类的是固定的,实验室会 定期更换药敏试卡,在选择试卡的过程中充分与药剂科共同沟通,尽 可能选择我院药剂科能提供的抗生素。现在临床需要实验室提供临床 常用药物敏感试验如“头孢硫醚“等这类药物但CLSI无判断标准,国 内也无相应的药敏纸片,虽临床有需求,实验室无法提供药敏实验。 同时有些分离鉴定出的细菌,对某些类抗菌药物是天然耐药的(如肠 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实验室药敏试验则不考虑这类药物。
无菌体液(穿刺液、心包液、胸水、 腹水、关节液等)
• 注意彻底消毒,因许多微生物,尤 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 近表层处,易造成污染 • 尽可能留取多量标本 • 采集时间应在患者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止用药 1~2日后,或下次用药前,或药物浓度较低时抽 取,胸水及腹水一般抽取5~10mL,心包液、关 节液一般抽取1~5mL, • 2、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取材后立即将注射器内空 气排空,无菌操作注入3~5mL穿刺液于厌氧血培 养瓶内,及时送检
药敏卡的选择依据
• 含盖各类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不同代数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单环内酰胺类 及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等) • 大部分为临床常用药物 • 满足临床约90%的用药需求 • 代表药的耐药性可预示同类抗生素的耐药 性
特殊细菌的药敏选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其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外膜通透性低,对多种 抗生素不易渗透,可产生多种B-内酰胺酶,如青 霉素酶,头孢菌素L2酶以及金属锌酶,因此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同时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也耐药 • 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依据CLSI 选择K-B法药敏实验,包括四环素类(米诺环素)、 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叶酸代谢途径抑制 剂(复方新诺明)这3种药报告临床
鲍曼不动杆菌
•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 重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Ab对第三代和 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对三种氨 基糖苷类(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 的耐药率菌达96.3%。我院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 南、美罗培南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 实验室结合临床目前治疗措施,追加了头孢派酮/舒巴坦、 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及亚胺培南的K-B法药敏对仪器报 告结果进行补充以满足临床需求 • 由于CLSI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多粘菌素B无判断指标, 实验室只报告抑菌圈直径未标注敏感与耐药。
肺炎链球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