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文化_优秀作文

合集下载

中考优秀作文范文800字:传承诗词文化

中考优秀作文范文800字:传承诗词文化

【篇一】中考优秀作文范文800字:传承诗词文化词,在中国是一种重要文化,亦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们创作诗、讨论诗、欣赏诗、研究诗。

诗词,的确是我国文化之瑰宝。

但诗词在中国的现状:却又是颇为不容乐观的,它正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离去、消退、被忘却。

诗词,对现代人们是否还有用处呢?答案,毋庸置疑的为“是,而且大有益处”。

诗词,能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

对比起时下火热的“欧美风”“日韩风”等打扮甚至整容,诗词中的美是否更胜一筹?外国文化之美是应肯定的。

但读过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泪染轻习,犹带彤霞晓露痕”,“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是否也将一位待字闺中少女的美好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了呢?柳眼般狭长清澈的眼睛,微润洇透粉颊,摆弄纤细手指。

现代兴起的古装,不也是在还原着这种最纯真自然,情感流露的美吗?它与今人们胡乱整容,用化妆品将自己因生活琐碎而不再光鲜的外表粉饰太平相比,好太多了。

诗词,能让人感知作者情感,进入诗意世界。

古今人们虽年代相距甚远,但人们的喜怒哀乐,情感的变化却是相似的。

因此,诗词是助人以解读他人情感的良方,诗词的精妙之处,亦是在于能用简句数行,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在表情达意方面古人却是已做到精而准了。

比如,李白的高兴,就在“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而杜甫的忧国,藏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李商隐对爱情的感慨,是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的。

情感可以如此表达,多好!这样优雅的抒情方式,是远高于现代情感词被滥用甚至是被“错用”的。

诗词,让人富有文化底蕴,充满浪漫诗情。

这一点古代的诗人们是有真切感受的,尤其是李白,他的性格,他的才情,都与诗,他最爱的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潇洒,倜傥不也是因他富有诗意?一位富有诗意的人,生活会过的更有情调,对凡事也看得开。

诗是能够改变人气质的精神之物。

有诗意的人,生活的苦难,便打不倒他,亦能更加享受生活的乐趣。

古诗文作文7篇

古诗文作文7篇

古诗文作文7篇古诗文作文篇1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是中华之瑰宝,世界之奇葩。

而意蕴深厚的古诗文便是其最闪耀的明珠,最绚丽的花瓣。

面对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传统文化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求救的呼喊。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已渐渐没了手写的影子,央视曾做过一个有趣但又令人十分悲伤的调查,记者走在街头,随便向身边路人请教有些字如何写,可除了学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提笔忘字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教训,我们决不能让古诗文重蹈覆辙。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作为中国的明天、祖国的栋梁,担起传承古诗文的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尽忠报国的'赤诚。

随大流、报兴趣班等各种强迫症般的手段并不是古诗文的正确打开方式,但却极有可能引发其自毁程序,使其像许多古文明一样陨落。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热播,为我们学习古诗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育要从小抓起,花朵要从播种做起。

作为学生,汲取知识最完美的地方便是校园。

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同学的讨论,自己的理解。

既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更领略了传统文化冰山一角的壮观。

从先秦的孔孟诸子到清朝的纳兰性德,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真是“各领风骚数百年”。

因为他们的传承才有了传统文化的今天。

孔孟的仁孝、屈原的爱国、李白的豪爽、杜甫的忧思、陶渊明的豁达,这都是正确打开中华古诗文的方式。

我们学习的并不只是学习文章的词句,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力量。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做法上却不敢苟同。

学知识是学做人,知识并不能帮每个人都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要学做人、做好人。

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若是能够学会做人,至少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大学合格的毕业生。

用古诗文培养祖国花朵,让祖国花朵弘扬古诗文。

古诗文作文篇2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使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阅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阅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阅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结尾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阅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结尾篇1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

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

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

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

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

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

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

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精选2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千年文明作文篇1当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我在亲人朋友面前背得摇头晃脑时,太家都夸我能干、聪明,还常常会奖励我,我高兴极了。

可我那时还不懂意思,只希望自己能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好博得大家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古诗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妈妈也相继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孟子》、《史记》等书籍,当我徜徉在这些经典诗文的墨香中时,我才逐渐明白,这些古诗文那博大精深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啊,人生下来只是一张白纸,如果人的一生不读书,不学习,到老仍是一张白纸,那这一生有何意义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千古名句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它让我知道:“能者为师,虚心请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8人的小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杨文皓;书写工整的周儒逸;环保小卫士肖茹月;爱劳动的肖茹云;短跑健将王淳……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让我吸收更多的知识技能养分,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的道理呀!孟郊的《游子吟》让我真切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母子之间的深情厚爱无与伦比。

也让我明白传承千年的挚爱亲情是那么可贵。

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王安石的《梅花》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古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忠诚清白、不畏艰难、傲然挺立,我们后人不也应该努力做到吗?诵读经典诗文,认识历史名人——不愿同流合污而投江自尽的诗人屈原、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武、壮怀激烈的抗金名将岳飞……一个个鲜活的爱国形象跃然纸上。

中华诗词魅力不散的作文600字

中华诗词魅力不散的作文600字

中华诗词魅力不散的作文6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华诗词魅力不散的作文600字中华诗词魅力不散的作文600字(通用1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通用2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味唐诗宋词优秀作文篇1岁月沉浮,中华民族经历时光的磨砺而依然屹立于东方,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传承,而见证中华文化的唐诗宋词犹如桂冠之明珠,哪怕时光荏苒,也不减光辉。

从牙牙学语开始,妈妈便拿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字一句教我读。

从小就背会了许多诗词,可随着知识的增多,才发现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可是心中却有了对诗词的眷恋与痴迷。

月上梢头,雨打屋檐,总会忍不住低吟几句,感觉琅琅上口,满心舒畅。

通过对诗词的了解,也愈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唐诗宋词,仿佛将自己置于古典文字堆砌的美妙梦境之中,古色古香的气息令人如痴如醉,不亦乐乎,手捧着书卷,思绪携着哀思的唐宋雨,在不知不觉中穿越了数千年,想象着月照长安,雨落汴京该是怎样的意境啊!一壶酒,就醉倒了整个天下。

他端着斗酒向我走来,一轮明月在他抚须长叹中发出清冷的光。

只有月的无声陪伴,那便“举杯邀明月”,借着酒意挥剑起舞,在地上映下一片影,月光不时地照在剑上,一道道凛冽的光,更加使人觉得惊心动魄。

他是真正的寂寞之人,却有着飘逸豪放,不摧眉折腰之气势,举杯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超然又洒脱。

那“玉碗盛来琥珀光”的酒,散发着扑鼻的浓烈,我也渐渐醉倒在他的诗中,希望能与他一起领略疑似九天垂落的瀑布,一起感叹蜀道的艰难险阻,去敬佩他敢“凤歌笑孔丘”的狂傲不羁,哪怕此时不顺意,明朝也可散发弄扁舟。

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铜琵琶在演奏。

江面上的火还在蔓延,赤壁之下,浓烟滚滚,乱石穿空之间,阵阵号角点燃了东坡的斗志,他为天下百姓而于官场之中苦苦挣扎的悲凉,化作一首令人为之震撼的悲赋。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篇1中国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最喜欢的是古诗,它在中华文字出现之时就有了。

我读过好多古诗,有《山行》、《望天门山》、《静夜思》……古诗大多是来抒发感情的,我特别喜欢。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草》这首诗,它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写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竟然连小草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变得坚强一些,不能让“野火”伤到我们。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妈妈离开的时侯,我就会特别伤心,这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喽!”人们的叫声把我的脚勾了过去,啊,芙蓉广场的菊花白如玉,黄如金,红如火。

白菊花那娇嫩的样子最引人注目;黄菊花又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了过去;红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胁人们:“谁敢不过来!”菊花美丽动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的诗好优美呀!古诗就是这样抑扬顿挫,栩栩如生,古诗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唐诗宋词,作文篇2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表现了我们国家人民的伟大智慧,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剪纸,这个是在我国很有名的传统文化,剪出来的很漂亮。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汉字,还可以剪艺术字呢!我也曾经剪过,非常的漂亮。

就凭一张纸,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小兔子、小老鼠、大老虎,还有一对鸳鸯都可以剪,是多么的神奇呀,这就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文明。

诗词里的文化作文800字

诗词里的文化作文800字

诗词里的文化作文800字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么长的岁月里,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文化财富。

其中,有不少让我们值得去学习的。

例如,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学过的诗词歌赋。

从《诗经》到《楚辞》,从《离骚》到《白雪》,它们蕴藏着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

那种精妙的词句令我赞叹不已。

从《诗经》到《楚辞》,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说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首先,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体现。

其次,是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完美表达。

再者,又因为不同地域、民族的差异,创造出了极富个性的审美特色。

最后,中国古典诗歌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形式与优雅意境,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闪烁着奇光异彩。

我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爱好便是饮酒。

可以说,喝酒是中国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唐代,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并且在醉酒后将天下奇山秀水统统写入诗中,与杜甫所写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颇有相似之处。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至于现在不管何时何地,总能看见大家举杯邀明月的身影。

如今,我们常用“诗仙”称赞诗人李白,诗人毛泽东则评价苏轼“一代文宗”。

他们都是诗人中的佼佼者,既是朋友,更是老师,亦师亦友。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们的佳作。

还记得,那个关于月亮的传说吗?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其实,思亲不只在中秋节,还有别的时候,比如春节……作为读书人,“治天下”才是理想抱负,但读书却是立身的根本。

不管怎样,要想做一个被世人所认可的诗人,就必须要广泛涉猎,多方学习,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让自己具备卓越的素质。

当然,这些就需要平时积累,诗人们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说明了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得自己在写诗时运用自如。

诗词里蕴含的文化有很多,其中很多都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说中国文化
诗说中国文化
作者:林伯熙
难忘那些品读诗词的日子:一个人,站在小区弧形的拱桥上,赏着这一方宁静,借着月光,凝望着平静如镜的潭面,不禁想起诗人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遂即跌入了诗词的幻想。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纽带,贯穿古今。

做客李白,迷迷糊糊间悟到了他那“一人饮酒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对饮酒的狂爱。

我知道:那是一种无伴也欢欢喜喜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一种不醉不归的热情豪迈;那还是一种属于放荡不羁的游子的仗剑天涯;那更是一种一瓢葫芦、一把长剑的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在酩酊大醉里仍书写着千古绝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怀?那醉酒的青莲剑仙仿佛又是那样接近,我仿佛又被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所撼动。

问道杜子美,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细细揣摩,终于品出了那家破人亡的凄凉,生于这个安史之乱、战火纷飞的时代,子美,这个苦命的“诗圣”,作的诗可谓论不尽的哀愁、道不尽的忧伤。

八月,秋风怒啸,卷起了他屋上层层茅草,悲惨的是,仍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酸楚。

就是如此可怜的子美,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酣畅淋漓,不愧为唐的著名诗人。

纵观杜子美,他的一生,不正好映证了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吗?
却看苏轼,他绝不仅仅是开创了北宋文坛的豪放派,更是胸怀大志,当他40多岁之时,仍能写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何等的狂,词人仍欲像汉代羽林军一般“锦帽貂裘”,一展英姿,一展宏图。

苏轼的豪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豪放,不拘格律又恣意汪洋,处处都透露着他的一种英豪之气。

中国,这个名副其实的诗歌王国,孕育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取之精华,去其槽粕。

诗词这条中国文化的血脉源远流长,诗词如纽带,把中国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

古往今来,诗词总能承前启后,开创又一方天地。

诗词作为一条纽带,真是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