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国家标准分解
全国容积率计算方法规范文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国容积率计算方法规范文件篇一:容积率计算规定容积率计算技术规定1名词解释1.1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1.2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1.3建筑系数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4绿地率居住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5层高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6室内净高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7设备平台指供空调室外机、热水机组等设备搁置、检修且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对外敞开的室外空间。
1.8装饰性阳台指设置在建筑外墙外,为美化建筑造型而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采用阳台形式的装饰性构件。
1.9入户花园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设计一个类似玄关概念的花园,起到入户门与客厅的连接过渡作用。
1.10飘窗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1.11地下室指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其四面应为土层围合的地下空间。
1.12半地下室房间底面低于四周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1.13架空层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
1.14跃层住宅套内空间跨越两个楼层且设有套内楼梯的住宅。
1.15低层住宅为一至三层的住宅。
1.16错层住宅一套住宅内的各种功能用房在不同的平面上,用30-60㎝的高差进行空间隔断,错开之处有楼梯联系。
1.17公寓一般指为特定人群提供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建筑,通常以栋为单位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1.18酒店式公寓指按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
1.19公寓式酒店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隔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
1.20公寓式办公建筑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有独立卫生设备(不含厨房设备)的办公建筑,按办公建筑处理。
1.21办公建筑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
三类工业容积率标准

三类工业容积率标准
工业容积率是指工业用地上可以建设的建筑容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反映了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程度。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工业用地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18),工业容积率分为三类标准:
1. 第一类工业容积率:这类工业用地主要适用于高技术产业、研发型企业、高附加值制造业等,其容积率标准通常较高。
一般情况下,第一类工业容积率在1.5以上,允许更大的建筑容积,以满足高科技设备和研发设施的需求。
2. 第二类工业容积率:这类工业用地主要适用于一般制造业、装配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等,其容积率标准相对较低。
一般情况下,第二类工业容积率在1.0左右,适用于一般的生产、装配线及仓储需求。
3. 第三类工业容积率:这类工业用地主要适用于简单制造业、初创企业、物流仓储等,其容积率标准较低。
一般情况下,第三类工业容积率在0.8以下,适用于较简单的生产流程和仓储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业容积率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规划要求而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大致分类。
在具体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容积率计算原则

容积率计算原则一、容积率的标准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目前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二、容积率计算原则容积率计算规则具体的应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文件计算。
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特殊情况,按照本规则下列规定执行。
1、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2.7米+2.2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7.6米(2.7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2、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5米(3.3米+2.2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同上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8.8米(3.3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同上按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3、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3.9米+2.2米),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同上按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同上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4、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定

建筑容积率计算规定(报审稿)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容积率计算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作出如下规定:一、术语解释容积率分为地上容积率与地下容积率。
凡未注明地上、地下的,均指地上容积率。
地上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上的计容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地下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地下的计容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容面积,系指一定地块内参与容积率指标计算的建筑面积。
二、计算规则一般情况下,容积率及建筑面积计算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下列情况,按照本规定执行:(一)建筑的层高1、住宅建筑、公寓(包括酒店型和混合型公寓)标准层层高大于3.9米且小于或者等于4.8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标准层层高大于.8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4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
设计层高大于5.4米的,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2、办公建筑、写字楼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8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4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标准层层高大于5.4米且小于或者等于6.6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
设计层高大于6.6米的,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但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除外。
3、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4米且小于或者等于6.0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计算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计算;标准层层高大于6.0米且小于或者等于7.8米,不论层内是否设置隔层,计容面积计算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标准层层高大于7.8米,计容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但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除外。
超市、农贸市场、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酒店、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商业用房,单一空间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其层高可以根据功能要求适当提高。
城市建筑容积率标准

城市建筑容积率标准
城市建筑容积率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建筑物总体占地面积和总体建筑面积之比的规定。
它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建筑的密度和高度,避免城市过度拥挤和过度开发。
根据国家规定,我国城市建筑容积率标准分为四类。
其中,第一类为住宅区容积率,一般不超过2.5;第二类为商业、办公和工业区容积率,一般不超过4.0;第三类为特殊用途建筑区容积率,如医院、学校等,一般不超过3.5;第四类为城市总体容积率,一般不超过3.0。
城市建筑容积率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城市的规模、功能、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以保证城市的合理发展和人居环境的舒适度。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城市建筑容积率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有效执行,避免出现违规建筑和城市规划失误。
- 1 -。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1】国家并没有统一制定建筑密度标准,一般是由县级或区级规划部门制定《XX区(县)控注:1、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
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全国容积率计算方法规范文件

全国容积率计算方法规范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全国各地对建筑容积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建筑环境质量的统一和提升,制定本文件。
第二条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
第三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当严格按照本文件的要求进行容积率的计算。
第四条容积率计算方法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容积率计算应当准确、合理、可行,能够真实反映建筑体的容积。
(二)规范性:容积率计算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三)综合性:容积率计算应当综合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功能需求、用地条件、环境要求和美学要求等因素。
第五条容积率的计算应当依据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和相关资料进行,计算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并加以审核。
第二章容积率计算内容第六条容积率计算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总体积:指建筑物的总体积,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
(二)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的面积。
(三)容积率:指建筑物的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第七条建筑总体积的计算应当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建筑体积。
地上部分的建筑体积应当计算建筑的总高度和各个楼层面积的乘积之和。
地下部分的建筑体积应当计算地下楼层的面积和厚度的乘积之和。
第八条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应当根据建筑物在效果图上的投影面积来确定。
第九条容积率的计算应当是建筑总体积与建筑占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总体积/建筑占地面积。
第三章容积率计算方法第十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应当依据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建筑总体积和建筑占地面积的计算应当准确无误。
(二)容积率的计算结果应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十一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手工计算或计算机辅助计算,但计算结果必须一致。
第十二条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应当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规模和建筑类型的不同而确定。
第十三条在进行容积率计算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建筑体的容积。
容积率国家标准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计算规则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规则
特殊规则
> 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 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地下有经营 性面积的,其经营面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的 建筑面积。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 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
> 计算含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 分
> 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计算规则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特殊规则
> 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时, > 设计单位应在总平面图上分别注明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和建筑面积计算值 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 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如建筑室外地坪 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 为准加上0.2米作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 规定核准
筑面积(m) A——地块面积(m)
当H每增加1(即平均提高1层) ,R的提高值=C; 当R每提高C的值,H平均提 高1层
•特性三 •楼面占地率〔注〕与容积率成反比
特性 特性一 特性二 特性三 特性四
公式
L=A/F=1/R
楼面占地率(即每平方米 建筑面积占用的地块土 地面积)
结论
当L愈小,R愈大,即每平方 米建筑面积所占用的土地愈 少,建设开发中土地费用所 占的比重愈低,则土地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愈高
Part 1
容积率解释
•容积率解释 •何谓容积率?简单的说是规划净用地上允许建设的建筑容量
1
• 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de of this report | 12
特性四
容积率是“相对指标”,因此有一定“弹性”,是可以“谈判”的
特性 特性一
在实行城市土地出
特性二 特性三 特性四
G
让、转让和房地产
土地所有者,关 心从土地出让中 获得比较好的收 益,用于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
关心顺序 (出让价格)、R、 意愿倾向:↑ 从提高R,可以吸引(D),获得较高 的P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6
计算规则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特殊规则
> 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时, > 设计单位应在总平面图上分别注明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 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如建筑室外地坪 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 为准加上0.2米作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 规定核准 > 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 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屋顶,独 立式住宅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 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
容积率对各个因素的影响
容积率在不仅影响规划中物业的类型、建筑密度、社区规模、规划布局、土 地的增值,还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
物业类型
建筑密度
土地的增值
社区规模
规划布局
生活品质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15
容积率与物业类型
H——建筑层数(或平
均层数) C· A—建筑基底面 积(m) F——地块上的总建 筑面积(m) A——地块面积(m)
,R的提高值=C;
当R每提高C的值,H平均提 高1层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11
特性三
楼面占地率〔注〕与容积率成反比
Code of this report | 9
特性一
容积率表述的是“净”地块上允许建设的总容量
特性 特性一 特性二 特性三 特性四
基本公式是:R=F/A
R——容积率 F——地块上的 总建筑面积(m) A——地块面积(m) “净地块”是指为建筑所使用的场地
,其面积不包括城市公用的道路、公共
绿地、大型市政及公用设施用地、历史 保护地段等。因此,在使用或评价容积 率时,必须注意地块面积的“净”度; 在比较不同的容积率时,必须在同样“ 净”度的基础上进行。 总建筑面积,一般系指地面以上部分 的建筑面积总和;如果包括地下部分的 建筑面积,应特别注明,以资区别
容积率专题报告
中原集团二级市场战略顾问中心 ShenZhen.08.2011
本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在获得中原地产书面许可之前,本报告的任何部分都不可被擅自引用、复制和传播。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1
Part 1
开发机制的情况下
,容积率往往成为 城市政府(G)、规 划师(UP)和开发者 (D)之间谈判的一 项主要“杠杆”
关心顺序:C、H、R,
U P
城市环境质量 与整体效益的 关心者
意愿倾向:↓ 从控制C和H,以满足空地、日 照、间距、绿化、停车以及景观 等要求 关心顺序:R、F、P(楼面地价), 意愿倾向:↑(P ↓) 尽可能提高R,获得更大的F,使 P 降低,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 摊的土地费用最小
Code of this report | 13
D
房地产开发者, 关心从开发中 获得最大的利 润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Part 3
容积率对各个因素的影响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14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和建筑面积计算值
Code of this report | 7
Part 2
容积率的特征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8
特性
主要呈现4个特性
1 特性一
> 容积率表述的是“净”地块上允许建设的总容量
注明: 计算容积率时,总建筑面积不
总建 筑面 积 容积 率
包括地下建筑面积; (半地下 室层高超过2.2米时,按全面积
算,层高低于2.2米时,按半面
积计算); 当建筑层高超过3M时,这些 层应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
总用 地面 积
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
容积率;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 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不同的容积率数值直接影响不同的物业类型
先简单说一说各类物业分别对应的容积率数值:(依据经验和规律)
在容积率低于0.3(超低)的情况下,可以判是一个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密度有点大,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 联排别墅,项目品位就相当提高了很多;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项目,如穿插独栋别墅的话,密度将增大许多,即使 容积率不大舒适度也会收到很大的影响; 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如果其中规划夹杂低别墅的 话,密度相对增大,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 点; 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
2 特性二
> 在一定的建筑密度条件下,容积率与层数成正比; 同理,在一定的层数条件下,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成正比
容积率
> 楼面占地率〔注〕与容积率成反比 > 容积率是“相对指标”,因此有一定“弹性”,
是可以“谈判”的 这个特性主要表现在规划用地管理的过程之中
3 特性三
4 特性四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把社区品位放在环境空间上,绿化空间丰富
社区可利用的绿地空间少,基本上没有什么绿化空间
Code of this report | 18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容积率与社区规模
在传统思维中,觉得社区规模越大,容积率越低,舒适度越高。实际情况并 不全是这样
特性 特性一 特性二 特性三 特性四
公式 L=A/F=1/R
楼面占地率(即每平方米 建筑面积占用的地块土 地面积)
结论
当L愈小,R愈大,即每平方 米建筑面积所占用的土地愈 少,建设开发中土地费用所 占的比重愈低,则土地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愈高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特殊规则
> 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时,当普通 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时,当办公建 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5米时,建筑面积的计算 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 > 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时,当住宅建 筑层高大于7.6米时,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8.8 米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 积的3倍计算 > 计算含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 分 > 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Code of this report | 17
A项目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容积率与建筑园林规划面积的大小,从定 义上是指规划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低层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在用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两者是反比关系;建筑容量增加需要建筑层数 的增高,密度则降低;这时,社区舒适度提高,但同时会带来土地利用的不充分和建筑成本的 增加;建筑容量的减小,密度增大,这时,社区居住舒适度又将会受到影响; 在项目规划中,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二者是一个矛盾点,需要去寻找找一个合理点、均衡点, 来实现项目开发的最大目标
Code of this report | 4
通俗解释
> 说到底就是小区里户数、人数和小区面积的 关系,当然户越少、人越少,面积越大越舒 服了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计算公式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 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 Copyright Centaline Group, 2011
Code of this report | 10
特性二
在一定的建筑密度条件下,容积率与层数成正比;同理,在一定的层数条 件下,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成正比
特性 特性一 特性二 特性三 特性四
从公式可以看到 当A为常数时,R=C·H
C——建筑密度或建筑覆 盖率,C=0~1 当H每增加1(即平均提高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