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和糖耐量实验

合集下载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之杨若古兰创作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点医治.临床意义单次测定空腹胰岛素只是一个初筛试验,用于检测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β细胞瘤,降低1型糖尿病等疾病.试验方式该试验常与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形态下采血.很多生理和药物身分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是非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测定空腹、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的血清胰岛素,正凡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糖值呈平行形态,在服糖后30~60分钟达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5~10倍,达到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明显的降低,180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腹值略高.这组试验主如果用于判定胰岛素细胞的分泌功能.胰岛素依附型糖尿病空腹值低,服糖后仍无反应或反应低下,呈不反应型.非胰岛素依附性糖尿病空腹值正常或增高,服糖后胰岛素水平添加甚至过强,峰值到来的晚,常在120分钟,甚至180分钟出现,但该型糖尿病在初期也可呈不反应型.参考正常值成年人空腹胰岛素参考正常值:10~20mU/L.餐后正凡人血清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普通出此刻餐后30~60分钟(与进食品种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2小时胰岛素<30mU/L,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初期诊断、分型和指点医治.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品种型:(1)胰岛素分泌缺乏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形态,暗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见于胰岛素依附型糖尿病,需毕生胰岛素医治.(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多见于非胰岛素依附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严酷控制饮食、添加活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3)胰岛素释放妨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瘦削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该型患者利用磺脲类药物医治无效.分析结果糖尿病时,不管空腹还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凡人有明显分歧,一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其中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分泌曲线和空腹胰岛素水平上也有明显的分歧,而各自具有分歧的特点.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普通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克不及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病人甚至不克不及测得.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常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2小时或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而你是在30~60分钟胰岛素分泌是高峰)其中特别是肥胖的糖尿病病人,血浆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同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释放曲线.C肽释放试验C肽是胰岛B细胞的分泌产品,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感化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是以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B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对曾经用胰岛素医治的病人,体内发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此刻采取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B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波动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打针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既可了解B细胞的功能.参考值空腹C肽0.3~1.3nmol/L.峰时在30~60min,峰值达基础值的5~6倍以上.临床意义C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留意事项与胰岛素释放试验不异,它的临床意义是:(1)C肽测定经常使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它与胰岛素测定的意义是一样的.1型糖尿病因为胰岛B细胞大量破坏,C肽水平低,对血糖刺激基本无反应,全部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C肽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服糖后高峰延迟或呈高反应.(2)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医治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C肽测定还用于指点胰岛素用药的医治,可协助确定病人是否继续使用胰岛素还是只需口服降糖药或饮食医治.(3)C肽可用于低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是医源性胰岛素惹起的低血糖,若C肽超出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缘由所致;对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病人,C肽测定可以了解移植是否存活和B细胞的功能;C肽测定还可以用于胰腺肿瘤医治后复发与否的诊断.(4)C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后果,胰岛素瘤血中C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组织,若随访中C肽水平不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5)C肽和胰岛素同时测定,还可以帮忙了解肝脏的变更,因为胰岛素每次血轮回都被正常肝脏降解一半,C肽很少被肝代谢,测定外周血C肽/胰岛素比值,可以估计肝脏处理胰岛素的能力.C 肽释放试验C 肽是胰岛β 细胞的分泌产品,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 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感化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 肽,是以在理论上C 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 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 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 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对曾经用胰岛素医治的病人,体内发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此刻采取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β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 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波动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打针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 肽,所以测定血中C 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又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1、C 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留意事项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不异,它的临床意义是:(1)测定C 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2)因为C 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医治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 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3)可鉴别低血糖的缘由.若C 肽超出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 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缘由所致.(4)C 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后果,胰岛素瘤血中 C 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 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组织,若随访中C 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空腹1h 2h 3h 正常0.38±0.15 1.38±0.47 1.06±0.58 0.52±0.25 1 型DM 0.06±0.04 0.13±0.110.18±0.23 0. 09±0.11 2 型DM 0.62±0.35 1.11±0.771.33±0.79 1. 08±0.81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β 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 小时、2 小时、3 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 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点医治. 本试验做法与留意事项均与葡萄糖耐量试验不异.已确诊为糖尿病可吃含面粉100 克的馒头,未确诊者用75 克葡萄糖. 正凡人口服葡萄糖后,随血糖的上升,血浆胰岛素水平也敏捷上升,高峰普通在服糖后1 小时出现且为空腹值的5-10 倍,然后逐步降低,至3 小时应接近空腹水平,即胰岛素释放试验与糖耐量试验同步. 1、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三品种型:(1)胰岛素分泌减少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100 克馒头后,仍然很低,无高峰出现,说时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β 细胞的功能衰竭,见于胰岛素1 型糖尿病病人或2 糖尿病病人的初期,提示必须采取胰岛素医治.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 小时或3 小时,其峰值高于正常(但仍低于无糖尿病而体重类似的单纯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多见于非胰岛素依附型的肥胖者,应严酷控制饮食,添加活动,积极减轻体重. (3)胰岛素释放妨碍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可高可低,但刺激后曲线上升延缓,且峰值低于正凡人,此型利用磺脲类药物医治无效. 2、介入正常值及参考病理值(x±SD)µu/ml --空腹1h 2h 3h -----------------正常12.7±7.1 71.6±33.8 46.9±26.7 14.9±9.9 1 型DM 6.5±2.6 16.1±5.3 13.2±5.2 8.3±3.4 2 型DM 16.9±6.6 43.5±27.6 40.3±21.9 21.4±0.9。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 )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B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临床意义单次测定空腹胰岛素只是一个初筛试验,用于检测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B细胞瘤,降低1型糖尿病等疾病。

试验方式该试验常与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

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

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

测定空腹、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 分钟、180分钟的血清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糖值呈平行状态,在服糖后30〜60分钟达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5〜10倍,达到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明显的下降,180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腹值略高。

这组试验主要是用于判定胰岛素细胞的分泌功能。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值低,服糖后仍无反应或反应低下,呈不反应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空腹值正常或增高,服糖后胰岛素水平增加甚至过强,峰值到来的晚,常在120分钟,甚至180分钟出现,但该型糖尿病在晚期也可呈不反应型。

参考正常值成年人空腹胰岛素参考正常值:10〜20mU/L。

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与进食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2小时胰岛素<30mU/L,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匍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咼而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如何分析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释放曲线课件

如何分析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释放曲线课件

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以服糖后2小时血糖结果诊断。
2、从0- ½ 小时尿糖分析,肾糖阈在6.7-11.1之间, 从2-3小时尿糖分析,肾糖阈在11.1-10.6之间,
从以上两条分析,肾糖阈更接近10.6 mmol/L。
异常OGTT
(8) 0 ½ 1 2 3 小时
血糖
尿糖
10.0
12.0
16.0
(288)
(133.2) (95.4)
异常OGTT
(2 ) 血糖 尿糖 0 5.0 (90) - ½ 7.9 (142) - 1 2 3 7.0 (126) - 小时 mmol/L mg/dl
10.2 8.6 (183.6)(154.8) ± -
分析: 1、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0mg/dl故
异常OGTT
异常OGTT
(1 ) 血糖 尿糖 分析:
1、空腹血糖>5.5,<7.0,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故诊断 “空腹血糖受损”(IFG) 2、尿糖无梯度无法确定肾糖阈。 0 ½ 1 2 3 小时
mmol/L mg/dl
6.5
(117) -
7.9

10.2

7.4

5.3

(142) (183.6)
5.0
(90)

±
++
±

结论
(1)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属正常范 围故不能诊断糖耐量低减(IGT)。
(2)因服糖后1小时血糖>11.1 mmol/L (>200mg/dl)应按糖
尿病高危患者对待,应进一步测胰岛素释放曲线,是否有胰岛 分泌高峰延迟。

关于葡萄糖耐量实验和C肽胰岛素释放实验

关于葡萄糖耐量实验和C肽胰岛素释放实验
• 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 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 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 因此,GHb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 控制的情况。
参考值:4.80%-5.90%
一、检测方法 1.空腹10-16小时后,检测空腹葡萄糖含量。 2.如有服用降糖类药物,需要停药三天以后检测。 3.将75g无水葡萄糖粉溶于250-300ml水中,五分钟内饮完。儿童 则予每公斤体重1.75克,总量不超过75克。 4.从饮第一口葡萄糖水开始计时,精准定时,分别抽血半小时、一 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5.整个过程中,不可吸烟、喝茶、喝咖啡、进食。
参考意义:
一、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项目
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胰岛素分泌绝 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 治疗。
参考意义:
二、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 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 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过严格控制饮食、 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
对胰岛素早期分泌刺激不敏感。 • 只测胰岛素不测血糖;
无法分析胰岛素降糖的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胰岛素参考值:
成年人空腹基础胰岛素参考正常值:5-20mU/L。餐后正常人 血清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现在餐后 30-60分钟(与进食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食用馒 头则峰值出现慢),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
症状不典型或中途呕吐,需另一天再次实验,但不主张作第三次口服 糖耐量试验。 随机血糖指一天中的任一时间采血测定的血糖浓度。

胰岛素c肽糖耐量标准

胰岛素c肽糖耐量标准

在糖耐量实验当中检测胰岛素的情况,其实也可以叫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方法的话是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或者是一百克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之后,血浆胰岛素在三十到六十分钟上升到高峰,高峰是基础值的五到十倍,3到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临床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的功能,一般的正常值成人空腹的基础胰岛素参考值是五到二十个微个单位然后每毫升,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峰值大约是空腹时候的五到十倍。

胰岛素释放实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之后来测定它的水平,这个时候一定要结合血糖的情况。

对于有之前用过胰岛素的患者,可以在抽胰岛素的时候,加C肽的水平,因为C肽的水平是直接反应内源性胰岛功能的。

如何分析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释放曲线

如何分析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释放曲线

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
(3)
胰岛素
血糖(A)
0
30
6.8 (122)
½
80
10 (180)
1
200
12.0 (216)
2
240
8.0 (144)
3
100
7.4 (133)
小时
miu/ml
mmol/L mg/dl
分析: 1、从血糖看,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1
200 14.0 (252)
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的
非量化标准的分析
纠正错误概念
只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盲目使用HOMA公式, 观察不了胰岛素分泌高峰大小和延时状态,无法分析 胰岛β细胞衰竭的程度。 只测空腹、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无法知道胰 岛素分泌延时的高峰时间,属概念错误。 只测空腹、服糖后1、2、3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无法 观察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缺陷。 用馒头餐代替葡萄糖:对胰岛素早期分泌刺激不敏感。 只测胰岛素不测血糖:无法分析胰岛素降糖的功能和 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1、衡量B细胞的功能要分析以下几点:
(1)分析胰岛素(及C肽)测试5个点的数值与同时测试 血糖的关系,是否有胰岛素抵抗。 (2)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是否延迟(2型糖尿病的
特点)。
(3)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低平时,应分析是否有 高度抑制ß 细胞的结果,还是严重损害ß 细胞的结果, 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3
100 6.0 (108)
小时
miu/ml mmol/L mg/dl
分析: 1、从血糖看,可诊断空腹血糖受损。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临床意义单次测定空腹胰岛素只是一个初筛试验,用于检测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β细胞瘤,降低1型糖尿病等疾病。

试验方式该试验常与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

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和胰岛素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

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

测定空腹、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的血清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常与血糖值呈平行状态,在服糖后30~60分钟达到峰值,其浓度为空腹值的5~10倍,达到峰值后的胰岛素测定值较峰值应有一个明显的下降,180分钟的测定值应只比空腹值略高。

这组试验主要是用于判定胰岛素细胞的分泌功能。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空腹值低,服糖后仍无反应或反应低下,呈不反应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空腹值正常或增高,服糖后胰岛素水平增加甚至过强,峰值到来的晚,常在120分钟,甚至180分钟出现,但该型糖尿病在晚期也可呈不反应型。

参考正常值成年人空腹胰岛素参考正常值:10~20mU/L。

餐后正常人血清胰岛素峰值约为空腹时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与进食种类有关:饮用葡萄糖峰值出现快,食用馒头则峰值出现慢),2小时胰岛素<30mU/L,3小时后接近空腹值。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如何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如何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180 rain
出现(高峰后延),在3—4 h释放曲线仍然没有回落到空腹 水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的2型糖尿病者胰岛素、c肽 释放曲线,空腹数值正常、偏高或偏低,试验餐后释放曲线上 升迟缓,其高峰在餐后2 h或3 h出现(高峰后延),峰值偏 低,3 h释放曲线也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 二、分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主要分析以下3点 1.分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的各时点数值与同步测定 的血糖水平的关系,是否存在相对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 抵抗。 2.分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的高峰值出现的时间,是 否存在高峰后延(2型糖尿病的特点)。 3.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低平时,分析是1型糖尿病还 是2型糖尿病。如果考虑是2型糖尿病,还要结合患者的临 床特点,例如患者的病程、使用降糖药的状况、体重等,进一 步分析是高血糖毒性抑制胰岛B细胞功能所致,还是2型糖 尿病较长病程导致胰岛13细胞功能衰竭所致。如果是前者, 如病程较短,分泌曲线会有所好转。 三、如何分析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 1.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不伴有峰值后延:空腹血浆 胰岛素水平正常值为5—20 mU/L。如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升 高,表明在没有进餐情况下有刺激胰岛素升高的因素。一般 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糖耐量正常。其糖耐量试验各点均在正常范围,为 糖耐量正常。但是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尤其是空腹胰岛素 水平升高.表明存在空腹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有升高的趋 势,刺激胰岛13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将血糖压制在正常范 围。多见于超重和肥胖者。由于胰岛素升高在血糖升高之 前,所以有进展为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治疗方面主要为生 活方式管理,即适当控制饮食、加强体育运动、肥胖者减轻体 重,不需要降糖药物治疗。应该1年左右复查糖耐量试验和 胰岛素释放试验,如果生活方式控制好,可以恢复正常的胰 岛素分泌曲线。 (2)糖调节异常。糖调节异常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 和糖耐量减低(IGT),均为2型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其糖耐 量试验为血糖轻度升高,但是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血 胰岛素水平为空腹升高,峰值可在O.5~1.0 h出现(可不伴 有峰值后延,此类患者可能已经存在早相分泌缺陷),峰值为 空腹值的5倍以上,3—4 h仍为较高水平,没有回落到空腹 水平。胰岛素分泌曲线的发生机制为轻度升高的血糖刺激 胰岛IS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致使空腹和试验餐后胰岛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

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中游离的C肽生理功能尚不很清楚,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对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同时现在采用的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也分辨不出是内生的还是外源性胰岛素,给了解β细胞的功能带来困难,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既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1、C肽释放试验的做法与注意事项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它的临床意义是:
(1)测定C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

(2)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3)可鉴别低血糖的原因。

若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手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原因所致。

(4)C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胰岛素瘤血中C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组织,若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空腹1h 2h 3h
正常 0.38±0.15 1.38±0.47 1.06±0.58 0.52±0.25 1型DM 0.06±0.04 0.13±0.11 0.18±0.23 0.09±0.11 2型DM 0.62±0.35 1.11±0.77 1.33±0.79 1.08±0.81 胰岛素释放试验(Ins)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本试验做法与注意事项均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相同。

已确诊为糖尿病可吃含面粉100克的馒头,未确诊者用75 克葡萄糖。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随血糖的上升,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迅速上升,高峰一般在服糖后1小时出现且为空腹值的5-10倍,然后逐渐下降,至3小时应接近空腹水平,即胰岛素释放试验与糖耐量试验同步。

1、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三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减少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100克馒头后,仍然很低,无高峰出现,说时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β细胞的功能衰竭,见于胰岛素2型糖尿病病人或2型糖尿病病人的晚期,提示必需采用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其峰值高于正常(但仍低于无糖尿病而体重相似的单纯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岛素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的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积极减轻体重。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可高可低,但刺激后曲线上升延缓,且峰值低于正常人,此型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2、参与正常值及参考病理值(x±SD)μu/ml
空腹 1h 2h 3h
正常 12.7±7.1 71.6±33.8 46.9±26.7 14.9±9.9
1型DM 6.5±2.6 16.1±5.3 13.2±5.2 8.3±3.4
2型DM 16.9±6.6 43.5±27.6 40.3±21.9 21.4±0.9
胰岛素释放和糖耐量的区别
糖耐量异常(IGT)
1、糖耐量通常的试验方法是先测定检查者早晨空腹血糖的含量,接着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隔
半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分别测定血糖含量,并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成曲线,称为耐糖曲线。

2、糖耐量异常(IGT)是指OGTT试验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升高,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这些患者称为葡萄糖耐量异常。

3、糖耐量异常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

胰岛素释放实验:
1、胰岛素释放试验主要是通过口服葡萄糖后刺激胰岛B细胞的分泌,在不同的时间检查血中胰岛素的浓度,来确定胰岛B细胞的功能。

2、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人早期空腹胰岛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则往往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多延迟在2-3小时出现。

3、C肽释放试验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性同。

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

通过OGTT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早期诊断糖尿病。

1.做OGTT试验前3天,不应该控制饮食,每天饮食中碳
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克,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2.影响本试验的药物(引起血糖升高或降低的药物)应停用。

3.试验前病人应10~14个小时不进食。

4.试验当日早晨空腹静脉取血后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

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试验结果判定
1.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尿糖+~++++,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已达到糖耐量低减的诊断标准。

4.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