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学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纺粘法

39
2. 微孔流动 熔体流动特点:
➢ 靠近孔壁流速小,孔中心速度大,存在径向速度梯度。 ➢ 径向速度梯度使高弹形变增加,孔径小速度梯度大。
微孔大一些纺丝比较稳定。纺PP时微孔直径一般 0.3~0.5mm,纺PET时一般0.3mm以下。
40
3. 出流
熔体从微孔挤出后产生“膨化胀大”现象,其原 因是高弹形变的迅速恢复。膨胀严重时熔体破裂。
机械拉伸
正压气流拉伸
负压气流拉伸 拉伸工序
机械摆丝
静电分丝 铺网
气流分丝
成网工序
针刺加固
热轧加固
水刺加固
化学加固 固化烘干
干燥
加固工序
卷绕 成品
成卷或包装工序
11
纺粘法的工艺流程为:
聚合物切片
切片烘燥
熔融挤压
纺丝
铺网
分丝
牵伸
冷却
加固
切边
卷绕
12
纺粘法生产流程图
料斗
计量泵
纺丝箱
螺杆挤出机 分丝
冷却风 牵伸装置
干燥过程:第一阶段为预结晶阶段,热空气温度 120~150℃;第二阶段为干燥阶段,热空气温度 160~180℃。
16
H2O含量(%) 0.30
0.20
PET切片的干燥进程
0.10
0.0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干燥时间(min)
预结晶阶段
干燥阶段
T=120℃
T=170℃
17
7
我国虽是纺粘大国,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有 一定的差距,设备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 际水平。尤其是在纺丝速度、成网宽度、成网均 匀度及纤维细度方面的差距还很大,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非织造学》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答:非织造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后整理。
2、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并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答: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产速度高,产量高。
4)应用纤维范围广。
5)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非织造材料的特点:1)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
2)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3)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等。
3、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答:国标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4、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答:(1)按成网方法分:1)干法成网(包括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答:1)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
2)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
3)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
4)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熔粘合成分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特性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2)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4)表面光滑程度: 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针刺力等。
非织造学_热粘合工艺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
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眩
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 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 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四、健康指导
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 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 做32拍。
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 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降压操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 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 共32拍。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 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 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 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 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日常可以 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 ),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 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 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 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 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 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 ,脉涩。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 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非织造学笔记(XYH)

非织造学备课笔记第一章绪论1.1 非织造基本原理及发展简史一、非织造基本原理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
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纤维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二、非织造材料的发展简史(一)非织造材料的起源非织造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二)现代非织造工艺技术发展(三)世界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业化生产。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发展重要时期。
第四阶段:90年代初至今,全球发展期。
1-2 非织造材料的定义与分类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一)国家标准(GB/T5709-1997)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为了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二)ISO9002 赋予的定义A manufactured sheet, web or batt of directionally or randomly orientated fibers, bonded by friction, and/or cohesion and/or adhesion, excluding paper (see note) and products which are woven, knitted, tufted, stitch-bonded incorporating binding yarns or filaments, or felted by wet-milling, whether or not additionally needled.The fibers may be of natural or man-made origin. They may be staple or continuous filaments or be formed in site.二、非织造材料的分类非织造材料的分类方法一般基于以下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即成网方法和加固方法。
大学非织造学-非织造学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第七章化学粘合法加固纤网1、粘合剂有哪些? 简述非织造材料对粘合剂的要求。
各种粘合剂有哪些优缺点?1)按来源分为天然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2)按粘合剂固化后的胶体特性分类:热塑性粘合剂和热固性粘合剂3)按粘合剂基料物质分类:树脂型粘合剂、橡胶型粘合剂、无机粘合剂4)按其外观形态可分为溶液、乳液或乳胶、膏糊、粉末、膜状、泡沫、固体等粘合剂。
5)按特殊功能分压敏、导电、导热、导磁、耐高温、超低温等粘合剂。
2、一般粘合剂中有哪些辅助材料?各有何作用?答:粘合剂是由多种成份构成的混合物,除主体材料(基材)外,还应根据不同特性和产品需要,添加若干种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溶剂、增塑剂、乳化剂、增稠剂、偶联剂、分散剂、络合剂、引发剂、发泡剂、填料等。
1)固化剂是一种可使单体或低聚物变为线型高聚物或网状体型高聚物的物质,也可称为交联剂或硫化剂。
2)溶剂有些粘合剂需用溶剂,这些溶剂是能与粘合剂主要成份相溶的低粘度液体物质,包括水、有机或无机溶剂。
3)增塑剂是一种能降低高分子化合物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改善胶层脆性、增进熔体流动性的物质。
4)乳化剂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乳化液)的物质。
5)增稠剂能增加粘合剂表观粘度,减少流动性的物质。
6)偶联剂能同时与极性和非极性物质产生一定结合力的物质。
7)分散剂能使粘合剂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的物质,8络合剂能与被粘材料形成电荷转移配价键,增加粘合剂粘结强度的物质。
9)引发剂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物质。
20XXXX)促进剂(催化剂) 能促进化学反应,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化温度的物质。
20XXXX)发泡剂在泡沫粘合法中,使重要成份发泡的物质。
20XXXX)填料在粘合剂组分中不与主体材料起化学反应,但可以改变其性能,赋予被粘物质不同功能,能降低成本的非粘合性固体材料。
3、画出单网浸渍机示意图,标出各机件名称,并叙述生产工艺过程。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非织造课件

8.分散剂
能使粘合剂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的物质,属表 面活性剂范畴,是水分散型粘合剂所必需的。
9.络合剂
能与被粘材料形成电荷转移配价键,增加粘合剂粘 结强度的物质。常用的有8-羟基喹啉、邻氨基酚等。
10.引发剂
再生型—再生橡胶。
复合型 — 酚醛-聚乙稀醇缩醛,酚醛-氯丁橡胶,环氧-酚醛, 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羧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等.
可分为天然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
天然粘合剂,就是其组成的原料主要来 自天然,如虫胶、动物胶、淀粉、糊精、 甲壳质以及天然橡胶等。
合成粘合剂,就是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 胶为生产原料配制而成的粘合剂,如环氧 树脂、酚醛树脂、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
粘合剂干燥快,初期粘 合力大。
热固型树脂:酚醛;脲醛,聚丙烯酸双酯 等。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稀酸酯, 纤维素,聚氰基丙烯酸酯,饱和聚酯。
橡胶:丁苯,氯丁,晴基橡胶。
以水为介质,无毒,不 热塑型
燃烧,蒸发水后成膜形 乳液或乳胶 成粘接,可在乳液中加
填充剂而不影响乳液稳
树脂: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烯 酸酯,环氧
特殊功能粘合剂
功能
粘合剂主体成份
特殊填料、副料及添加剂
导电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
导热 一般以液体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
石墨粉、炭粉、金属粉(银、 铜、铝金)
金属粉(银、铜、铝金)、氧化 粉(氧化铍)
导磁 环氧树脂等
羰基铁粉、铝粉等
耐高温
有机硅聚合物、含芳杂环聚合物及无机 物(氧化铜)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7-1 粘合剂的种类与作用 §7-2 粘合剂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7-3 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机理 §7-4 纤维表面性质与界面粘结 §7-5 化学粘合工艺与产品性能 §7-6 烘燥工艺
非织造布用粘合剂

非织造布用粘合剂材料与化学工程系高分0932 学号:200920205216 姓名:王帅旗一:非织造布的粘和原理将不同形态的粘合剂设法均匀地分布在纤维网内,随后通过粘合剂的固化,将纤网内呈分散状态的纤维相互结合,从而制成非织造布产品,这种加工方法既为粘合剂粘合法!非织造布粘合剂粘合法中被粘合的固体主要是纤维,其粘结强度取决于粘合剂与被粘合纤维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粘合剂与纤维相互接助的界面上,有两种结合作用,第一种是机械粘合,是由粘合剂渗入到被粘合纤维网的空隙中而形成的机械互锁作用,产生机械粘合:第二种是特殊粘合,是由物理和化学产生的,它是由于形成化学键或是通过粘合剂中极性基团的引入以及大分子链、链段你、链节等的运动逐渐迁移至被粘合纤维网的表面;双方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产生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很好的粘合。
二:非织造布用粘合剂的性能要求非织造布所用粘合剂除了对纤维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特别应根据非织造布的最终用途满足一定的强度、弹性、耐热、耐溶剂或耐洗涤、耐老化性等要求,而且更应有良好的工艺操作性能。
玻璃化温度(Tg):选用或合成粘合剂时,一个最简单又最实用的方法是确定粘合剂基料的玻璃化温度。
因为一般的粘合剂的玻璃化温度在—40℃~30℃。
而符合要求的聚合物是不多,因此合成粘合剂的基料一般选用共聚物。
硬度:粘合剂的硬度增加,它的玻璃化温度升高,洁净度提高,相应的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度增加、撕裂强力减小。
硬度的提高,非织造材料的柔软性下降,一定温度范围内抗皱性提高;粘合剂的薄膜强度提高,它的非织造材料的强度提高。
作为非织造专用粘合剂,除了应具有本身的结构性能外,还得考虑:1.热敏凝聚作用2.高吸水性3.成膜特性三:非织造布专用粘合剂的基本原料粘合剂一般是由多组分物质组成,除了有起基本粘附作用的主要成分以外,为了满足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尚需加入各种辅助成分,常用的有溶剂、增塑剂、填充剂、偶联剂、引发剂、固化剂、增稠剂、稀释剂、促进剂、防老剂、阻聚剂、稳定剂、络合剂、乳化剂等。
热粘合、化学粘合法知识笔记

热粘合、化学粘合法知识笔记00一、热粘合加固纤网基本原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塑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软化熔融,变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粘流体,冷却后又重新固化,变成固体。
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就是利用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这一特性,使纤网受热后部分纤维或热熔粉末软化熔融,纤维间产生粘连,冷却后纤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粘合非织造材料。
二、热粘合工艺分类热轧粘合:利用一对加热钢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纤网得到热粘合。
电加热油加热磁感应加热热熔粘合:利用烘箱加热纤网同时在一定风压条件下使之得到熔融粘合加固。
热风穿透式热风喷射式超声波粘合:将电能通过专用装置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然后传送到纤网上,导致纤网中纤维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剧而产生热能,使纤维软化、熔融、流动和固化,从而使纤网得到粘合。
热轧粘合与热熔粘合的区别热轧粘合是指利用一对加热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纤网得到热粘合加固。
热熔粘合是指利用烘房加热纤网使之得到粘合加固。
热轧粘合和热熔粘合的区别在于,热轧粘合适用于薄型和中厚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大多在15~100g/m2,而热熔粘合适合于生产薄型、厚型以及蓬松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为15~1000g/m2,两者产品的粘合结构和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热轧粘合工艺过程和机理1、热传递处理:当纤网进入轧辊组成的热轧粘合区域时,由于轧辊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热量将从轧辊表面传向纤网表面,并逐渐传递到纤网的内层。
2、形变过程:向纤网提供热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形变热,两轧辊之间强大的压力使高聚物产生形变而导致纤网温度进一步提高。
3、克莱帕伦效应:高聚物分子受压时熔融所需的热量远比常压下多,这就是所谓的clapeyron效应。
4、流动过程:在热轧粘合过程中,纤网中部分纤维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熔融,同时还伴随着熔融的高聚物的流动过程,这也是形成良好粘合结构的条件之一。
轧辊温度升高将有利于熔融高聚物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类 粘合剂
氨基酸衍生物—植物蛋白,酪朊,血蛋白,骨胶,鱼胶
天 然 树 酯 —木质素,单宁,松香,虫胶,生
漆
热固型—
酚醛树脂,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尿醛树 脂,不饱和聚酯,聚异氰酸酯,丙烯酸
树脂型
双酯,有机硅等
热塑型— 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醋酸乙烯酯,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
合成类 粘合剂 橡胶型
超低温
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聚氨酯、尼龙改 性环氧树脂等
压敏
橡胶型:聚异丁烯橡胶、丁基橡胶、丁 苯橡胶
树脂型:丙烯酸酯、硅、氟树脂
基材(布、纸、塑料膜等)、隔 离剂
光敏
树脂单体或预聚体为主料,加入光敏剂、 经光催化聚合固化
二、粘合剂组成 粘合剂是由多种成份构成的混合物,除主体材料
(基材)外,还应根据不同特性和产品需要,添加若干 种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溶剂、增塑剂、乳化剂、 增稠剂、偶联剂、分散剂、络合剂、引发剂、发泡 剂、填料等。 1.基材
热固性粘合剂为网状体形结构,受热不软 化,遇溶剂不溶解,具有较高的凝聚强度, 而且耐热、耐介质腐蚀、抗蠕变,但冲击强 度和剥离强度较低。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等。
可分为树脂型粘合剂、橡胶型粘合剂、无机 粘合剂和天然粘合剂。
树脂型粘合剂是由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配制 而成的粘合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填充剂而不影响乳液稳Fra bibliotek树脂: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烯 酸酯,环氧
定性乳液固含量高。 橡胶:丁苯,氯丁,天然橡胶。热
粉末
水溶性树脂在使用前加 热塑型树脂:乙烯或丙烯基聚合物。
溶 制剂成(溶水液或。有价机格溶 低剂 ,) 适,热固型树脂:酚类热固化树脂。
合于热压加工。
天然物:淀粉,酪朊,虫胶。
粘合剂除了具有将物与物表面之间相互粘合、物体加固的功能之外,还 可以通过添加具有功能性的填料或使主体材料具有功能性,以达到压敏、 导电、导热、导磁、耐高温、超低温等目的。
粘合剂型态
特点
粘合剂品种
溶液
在适当的有机溶剂或水 中溶解为粘稠溶液。
粘合剂干燥快,初期粘 合力大。
热固型树脂:酚醛;脲醛,聚丙烯酸双酯 等。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稀酸酯, 纤维素,聚氰基丙烯酸酯,饱和聚酯。
橡胶:丁苯,氯丁,晴基橡胶。
以水为介质,无毒,不 热塑型
燃烧,蒸发水后成膜形 乳液或乳胶 成粘接,可在乳液中加
有些粘合剂需用溶剂,这些溶剂是能与粘合剂主要 成份相溶的低粘度液体物质,包括水、有机或无机溶 剂。
4.增塑剂
是一种能降低高分子化合物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温度, 改善胶层脆性、增进熔体流动性的物质。其主要作用 为能“屏蔽”高分子化合物的活性基团,减弱分子间 作用力,增加高分子化合物的韧性、延伸率和耐寒性, 降低其内聚温度和弹性模量。常用增塑剂有邻苯二甲 酸酯类、磷酸酯类、癸二酸酯类、液体橡胶类等。
即主体高分子材料,是赋予粘合剂胶粘性的根本 成份。其流变性、极性、结晶性、分子量及分布等 对粘合剂的物理机械性能起主要作用。 2.固化剂
是一种可使单体或低聚物变为线型高聚物或网状 体型高聚物的物质,也可称为交联剂或硫化剂。常 用固化剂有过氧化物、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 合物、多元羧酸等。
3.溶剂
橡胶型粘合剂是由合成橡胶为主体配制而成 的粘合剂。如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等。
无机粘合剂是由无机物如磷酸盐、硅酸盐、 硫酸盐、硼酸盐、金属氧化物等为原料配制 成的粘合剂。
粘合剂按其外观形态可分为溶液、乳液或乳胶、膏糊、粉末、膜状、泡 沫、固体。
化学粘合法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中,使用最多的是溶液、乳液或乳胶、 泡沫。固体粘合剂在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中主要是热熔胶用于生产浆点或 粉点热熔粘合衬布和卫生用品。
凡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可把两个相同或不同的 固体材料连接在一起的物质,都可称为粘合剂。
化学粘合法生产非织造材料工艺中,粘合剂是重 要材料,其性能对非织造材料的质量和外观起重要 作用,必须根据非织造材料的用途和产品特性以及 用户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因此,粘合剂的种 类、组成、特性及功能是粘合剂使用者必须关注的 要素。
5.乳化剂
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液体 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乳化液)的物质。它属于表面活 性剂的范畴,是水分散型粘合剂不可缺少的助剂。
乙烯,聚酰胺,聚氨酯等。 丁晴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 硅橡胶,聚氨酯橡胶等。
再生型—再生橡胶。
复合型 — 酚醛-聚乙稀醇缩醛,酚醛-氯丁橡胶,环氧-酚醛, 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羧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等.
可分为天然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
天然粘合剂,就是其组成的原料主要来 自天然,如虫胶、动物胶、淀粉、糊精、 甲壳质以及天然橡胶等。
合成粘合剂,就是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 胶为生产原料配制而成的粘合剂,如环氧 树脂、酚醛树脂、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
可分为热塑性粘合剂和热固性粘合剂。
热塑性粘合剂为线性结构,一般通过溶剂 挥发、熔体冷却和乳液凝固的方式事先固化。 其胶体受热软化,遇溶剂会溶解,凝聚强度 较低,耐热性能较差。如聚丙烯酸酯、聚醋 酸乙烯、聚乙烯醇等。
返回
§7-1 粘合剂的种类与作用
一、粘合剂种类 粘合剂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也很多,目前
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根据粘合 剂的特点可作如下分类: ▪ 按来源分类 ▪ 按粘合剂固化后的胶体特性分类 ▪ 按粘合剂基料物质分类 ▪ 按外观形态分类 ▪ 按特殊功能分类
粘合剂
葡萄糖衍生物—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海藻酸钠等
特殊功能粘合剂
功能
粘合剂主体成份
特殊填料、副料及添加剂
导电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
导热 一般以液体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
石墨粉、炭粉、金属粉(银、 铜、铝金)
金属粉(银、铜、铝金)、氧化 粉(氧化铍)
导磁 环氧树脂等
羰基铁粉、铝粉等
耐高温
有机硅聚合物、含芳杂环聚合物及无机 物(氧化铜)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7-1 粘合剂的种类与作用 §7-2 粘合剂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7-3 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机理 §7-4 纤维表面性质与界面粘结 §7-5 化学粘合工艺与产品性能 §7-6 烘燥工艺
几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固体,由于介于两者表面的 另一种物质的作用而牢固地结合起来,这种现象称 为粘合,而介于两固体表面间的物质称为粘合剂。 粘合剂又称为胶粘剂、粘结剂或粘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