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5篇

一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5篇一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1《立定跳远》一年级体育教案一、课题:立定跳远二、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为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亨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三、教材分析:立定跳远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内容之一。
它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急行跳远落地动作和发展腿部爆发力的辅助性练习。
另外,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0人,从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来看为一般。
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小同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双脚脚尖同时登地起跳的动作,以及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发展跳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
4、通过练习和比赛,能够让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并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感受。
六、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
七、场地器材:场地:操场器材:1.跳绳30根。
2.呼啦圈4个。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体育与健康2. 年级:一年级3. 课时:1课时4. 教材:《小学体育课程标准》5. 教案设计:立定跳远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1) 两脚与肩同宽,双脚掌紧贴地面,身体挺直,双臂前伸。
(2) 向前摆动双臂,下蹲时膝盖不要过前脚掌。
(3) 起跳时,双脚用力,身体向上向前跃起。
(4) 落地时,双脚掌先着地,屈膝缓冲。
2. 练习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模仿。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对立定跳远的练习,互相观摩、纠正。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2) 简介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细节。
(2) 教师或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对立定跳远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原地立定跳远练习。
(2) 学生进行行进间立定跳远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家长签字确认。
2. 学生记录自己每组的练习次数和成绩,下周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动作掌握程度、跳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 评价方法:(1) 教师观察法:教师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2) 学生互评法:学生分组进行评价,互相指出动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成绩记录法:记录学生每次练习的成绩,对比进步情况。
一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协调性。
3. 通过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立定跳远动作,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立定跳远的基本练习。
3. 立定跳远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基本练习。
2. 教学难点:立定跳远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顺序。
2.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 游戏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4. 结束部分(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学生缓解疲劳。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立定跳远器材、测量工具、音响设备。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动作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顺序。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基本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小学一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精选5篇)

⼩学⼀年级体育《⽴定跳远》教案(精选5篇)⼩学⼀年级体育《⽴定跳远》教案(精选5篇) 作为⼀名⽼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教学⽅法,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编整理的⼩学⼀年级体育《⽴定跳远》教案(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学⼀年级体育《⽴定跳远》教案1 ⼀:教学⽬标和要求: 1、通过“⽴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的弹跳⼒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对⼯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
⼆:教学内容和活动: 1、跳远:(⽴定跳远) 2、游戏《换物接⼒》 (1)准备部分: 1、整队,报告⼈数,师⽣问好, 要求: 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份 ⼀、⽴定跳远: 动作要领: 两脚⾃然左右开⽴,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次,两腿配合作⾃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向前上⽅摆,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 向前上⽅摆臂迅速有⼒,蹬地收腿。
难点: 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范,提出重难点。
2、学⽣做⼀、⼆、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纠正。
6、学⽣进⾏对⽐练习,分组练习。
⼆、游戏:(换物接⼒): 游戏⽅法: 在场上画⼀条起跑线,线前10⽶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圈内⼀个实⼼球。
学⽣分成⼈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持⼀个⼩⽪球。
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的⼩圆圈,将⽪球放在圈内,拿起实⼼球往回跑交第⼆⼈,第⼆⼈按上述⽅法进⾏,⽤实⼼球换回⼩⽪球。
如此依次进⾏,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 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立定跳远的基本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立定跳远的实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训练环节: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能。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立定跳远板、沙坑或海绵垫、计时器。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视频、动作示范图。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动作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4. 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放松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放松活动,如拉伸、深呼吸等。
九、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
2.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立定跳远的基本练习。
3. 立定跳远游戏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
2. 教学难点: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以及下肢力量的增强。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高抬腿等,活动全身关节。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老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纠正。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立定跳远的游戏,如“跳远接力”、“跳远比赛”等,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5. 结束部分: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拉伸、深呼吸等,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姿势正确。
2. 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下肢力量增强。
3.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表现出勇敢、自信、团结合作的品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明确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 采用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过程。
3. 采用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中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确保动作质量。
4. 采用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器材:立定跳远器材、计时器、标志物等。
3. 教学课件: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图片、视频等。
八、教学步骤1. 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跳跃姿势。
2. 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练习。
3. 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立定跳远技能。
2023年一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3年一年级体育《立定跳远》优秀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亨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教材、学情分析立定跳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
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
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玩游戏,为了能使本课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游戏的方式来引起激发小学生积极性,安排“高人矮人”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教师给他们设置的问题进行练习,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
使学生懂得要想做得更好更棒,必须要开动自己的大脑,勤加练习,不断的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三、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
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本课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一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
2. 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跳跃能力的训练。
3. 团队接力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
2. 教学难点:提高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部分:(1)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重点与难点。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3)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设置障碍物,进行跳跃能力的训练。
3. 巩固部分:组织团队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
4. 结束部分: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运动,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跳跃姿势正确。
2. 学生的跳跃能力得到提高,下肢力量增强。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草地或运动场上,确保安全。
2. 教学器材:立定跳远板、障碍物、接力棒等。
3. 教学音频:立定跳远动作音乐或口令。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跳跃姿势。
3. 实践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比赛法:组织团队接力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重点与难点。
2. 第二步: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3. 第三步: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第四步:设置障碍物,进行跳跃能力的训练。
5. 第五步:组织团队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预防运动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注意间距,小心碰在一起。
分组比赛中,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形成一种集体观念。
结
束
部
分
放松操:
小结
收拾器材
4
分钟
1
次
1、教师与学生一起调整放松;
2、总结。
1、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动作;
2、学生提出本堂课的未解决的难题。
2、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分步练习动作;
(1)、预摆
(2)、预摆→预蹲
(3)、预摆→预蹲→跳
3、自由练习
1、遵守游戏规则,随着音乐的节奏完成游戏;
讲解示范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练习
1、集体进行分步练习;
2、自由练习
四、游戏:“跳荷叶”接力:
方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老师发出口令后,每队第一位同学快速向前连续跳上“荷叶”到终点后返回把棒交给下一位同学,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接力一组获胜。
游戏要求:
必须跳到荷叶上,且跳上荷叶时要轻。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8分钟
5次
1次
学习小青蛙跳
▲
▲—教师
♀—学生
要求:快、静、齐
跑步时做到:安静、整齐基本ຫໍສະໝຸດ 部分一、导入:
(一)、模仿秀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青蛙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青蛙跳。
(二)、导入新课:
小青蛙的跳和一项运动非常相似——引出立定跳远。
二、学习立定跳远:
要领:两脚自然平行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2、宣告本课学习任务。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跑圈:
二、准备活动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体侧运动
腹背运动
弓步压腿
踝腕关节
收腹跳(20下每组)
10
分钟
1
次
1、宣告本次课教学内容时,声音洪亮;、
2、做准备活动时,口令清晰。
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
组织
♀♀♀♀♀♀♀♀
♀♀♀♀♀♀♀♀
♀♀♀♀♀♀♀♀
♀♀♀♀♀♀♀♀
立定跳远 教案
班级
一(2)班
人数
45人
授课时间
40分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确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立定跳远动作步骤;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
小青蛙学本领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时间
次数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组织形式与要求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1、教师边示范讲解边引导学生学习动作;
2、学生完成动作,老师现场给予评价并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
1、比赛前讲解游戏规则时应简明,扼要;
2、比赛时老师应注意维持课堂秩序;3、比赛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传、接棒的技术;
3、比赛结束后应及时给予评价。
自由发挥想象完成动作。
1、根据老师的讲解完成动作;
放松时,队形为圆形。
场
地
器
材
接力棒四个
音乐《我们都是小青蛙》
课的预计
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30-140左右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