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节温器布置在进、出水管位置的区别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发动机高温故障常见原因

四 案例分析
案例二:水温高
车辆信息:
发动机型号 故障日期
--------
发动机编号 故障里程(KM)
F000779 5200
反映情况:车辆水温高有反水现象,且先后出现3次故障,检 修车辆更换节温器、副水箱、水泵后高温故障并未排除。之后 检修全车管路及整机情况并更换节温器及水温传感器,3月15 日再次出现高温情况。 原因分析:拆解发现气缸盖与缸体之间出厂时并未压实缸垫, 2、3缸处缸垫被冲坏,缸盖及缸体处有明显凹凸不平缺陷。
四 案例分析
案例三:某车辆行驶较长时间后,发动机水温过高
故障分析:进行冷却系统基本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更换节温器 、散热器盖以及散热器后故障依旧。检查散热器风扇电气部分 ,电子风扇温控系统正常,用故障诊断仪检测,发动机数据流 中除了水温值偏高外,其他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风扇持续 运转时间明显过长,后发现散热器两个风扇旋转方向相反(一 只风扇导线接反)。 原因分析:风扇旋转方向错误,风扇将发动机内的热空气向外 吹出,与另一只正常旋转的风扇吸入空气的风向相反,因此两 股气流相互抵消(散热器风冷不够)。发动机长期运行后,引 起发动机水温过高。。
整车冷却系统组成图(左视图):
副水箱布置在冷却系统管 路最高点。副水箱开启压 力0.12MPa,超过此压力 值,副水箱盖会开启泄压 。
二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整车冷却系统组成图:
发动机回水 管(散热器 出水管)
发动机 补水管
发动机回水 管(散热器 出水管)
发动机 除气管
发动机出水 管(散热器 进水管)
11 发动机
点火时间早或晚
12 发动机
混合气过稀,燃烧速度慢,在做功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增加。
四 案例分析
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循环路径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路径发动机冷却系统大小循环的路径:1、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低于80℃时,石蜡成固态,弹簧将阀门压在座上,阀门关闭,冷却液由旁通口流入空调散热器进水管而不流入散热器,即进行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小。
2、大循环:当冷却液的温度高于80℃时,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体积膨胀,迫使橡胶套收缩,反推杆上端因固定而不能上移,橡胶套推动外壳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向下移动,打开阀门,大部分冷却液即可沿散热器进水管进入散热器进行大循环,小部分冷却液仍进行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增大。
冷却系统循环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
冷却系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在冷却系统中,其实有两个散热循环:一个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另一个是车内取暖循环。
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是同一冷却液。
主循环主循环中包括了两种工作循环,即“冷车循环”和“正常循环”。
冷车着车后,发动机在渐渐升温,冷却液的温度还无法打开系统中的节温器,此时的冷却液只是经过水泵在发动机内进行“冷车循环”,目的是使发动机尽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通常这温度在80℃后),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
这时候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
取暖循环这是一个取暖循环,但对于发动机来说,它同样是一个发动机的冷却循环。
冷却液经过车内的采暖装置,将冷却液的热量送入车内,然后回到发动机。
有一点不同的是:取暖循环不受节温器的控制,只要打开暖气,这循环就开始进行,不管冷却液是冷的、还是热的。
发动机冷却液大循环路径是什么?大循环是水箱里的水和发动机里的水的循环;小循环是指发动机里的水通过水泵循环,而水箱里的水不循环。
汽车节温器说明书

1.绪论 (1)1.1大型工程软件CATIA介绍 (1)1.2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的 (1)1.3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1.4本次课程设计的进度安排 (1)2.节温器介绍 (2)2.1节温器概述 (2)2.2节温器术语 (2)2.3节温器的组成 (2)3.节温器功用及原理 (3)3.1节温器的作用 (3)3.2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4)4.节温器注意事项 (5)4.1节温器的检查 (5)4.2节温器安装方法 (5)4.3判断节温器工作状态 (5)4.4节温器的拆装和检查 (6)4.5节温器常见故障 (7)4.6拆除节温器错误观点....................... .. (8)小结 (9)主要参考资料及资料索引 (10)1.1大型工程软件CATIA介绍CATIA是由法国达索系统公司(Dassault Systemes,DS)开发的集成了CAD、CAM和CAE的大型软件,凭借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流设计软件。
利用CATIA中的机械设计中零部件设计模块进行三维建模,所画图形一目了然;用线框与线条模块进行曲面设计;所做图形清晰流畅。
CATIA已经成了汽车工业CAD/CAM的事实标准,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顶尖汽车制造商纷纷采用其作为核心系统。
在航空工业领域,空中客车公司、Pratt&Whimey、EADS、洛克西德马丁、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达索航空等都选用CATIA进行新产品设计。
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VOLVO卡车、TODA赛车等都从其他系统转到CATIA 进行新产品的设计。
电子家电行业的索尼、三洋、松下、先锋、伊莱克斯、香港亚伦,船舶行业的IHl、NKK、烟台莱福士造船厂,机车行业的阿尔斯通、邦巴迪、西门子,消费品行业的可口可乐、Evian、Swatch,轮胎行业的固特异、米其林以及机械各行业等,CATIA的客户遍及世界各地。
国内的哈尔滨、沈阳、西安、成都、景德镇、上海、贵阳等航空飞机设计制造厂也都无一例外地都选用CATIA作为其核心设计和加工软件。
发动机水温过高的故障排除流程

发动机水温过高的故障排除流程发动机水温过高这事儿可有点麻烦,但咱不怕,来看看咋排除故障。
一、初步观察。
哎,发现发动机水温过高了,咱先别急着乱拆乱弄。
围着车转一圈,看看车底下有没有漏水的迹象呢?要是有一滩水,那可能是哪里的水管破了或者接头松了。
再打开引擎盖,瞅瞅冷却液的液位,要是液位低得可怜,那这可能就是水温高的一个原因啦。
就像人渴了会不舒服一样,发动机没足够的冷却液也会发热过度呢。
二、冷却液的检查。
要是冷却液液位低,咱得想想为啥。
是正常消耗没及时添加呢,还是有漏的地方?如果是漏了,那得仔细找找漏点。
可能是散热器有小漏洞,也可能是水管的接口密封不好。
这时候就像找小虫子一样,得仔细看,那些小缝隙、小角落都不能放过。
如果冷却液看着很浑浊,那可能是用太久了,杂质太多,这种情况也可能影响散热,就像人的血液里有脏东西了,身体也会出问题。
这时候就得考虑把冷却液都放掉,重新加新的啦。
三、散热器的查看。
散热器可重要了呢。
看看散热器的表面是不是被东西堵住了,像树叶啊,灰尘啊这些。
就好比散热器是发动机的小扇子,要是小扇子被东西糊住了,就扇不动风了,那发动机可不就热得慌嘛。
如果有东西堵着,拿个小刷子或者用压缩空气轻轻吹吹,把那些脏东西弄掉,让散热器能好好工作。
四、风扇的检查。
五、节温器的探究。
节温器就像一个小管家,控制着冷却液的流动路径。
要是节温器出问题了,比如说一直关着,冷却液就不能正常循环,发动机就会热得像个小火炉。
判断节温器有没有问题,可以摸摸进出水管的温度。
如果进水管热,出水管冷,那节温器可能就卡住了,这种情况下就得换个新的节温器啦。
六、水泵的留意。
水泵就负责让冷却液在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跑来跑去的。
要是水泵坏了,冷却液就不循环了,发动机肯定热。
听听水泵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奇怪的声音,要是有咔咔响之类的,可能就是水泵要罢工了。
这时候也得找专业的人来看看,可能需要换个水泵。
总的来说呢,发动机水温过高可不能忽视,但只要咱们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排查,总能找到问题所在,让发动机重新凉快下来,车也能好好跑啦。
420锡柴发动机节温器安方法

420锡柴发动机节温器安方法
锡柴发动机的节温器是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保证发动
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安装节温器的方法如下:
1. 确定安装位置,首先要确定节温器的安装位置,通常安装在
发动机冷却水管路上,以便能够准确感知冷却水的温度。
一般来说,节温器安装在进水管上,以便及时感知到冷却水的温度变化。
2. 清洁安装位置,在安装节温器之前,要确保安装位置的周围
清洁无异物,以免影响节温器的正常工作。
3. 安装节温器,将节温器安装到预定位置上,并确保安装牢固,连接处无漏水。
4. 连接管路,根据节温器的安装位置,连接好进水管和出水管,确保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5. 电气连接,如果节温器是带有电气控制功能的,需要根据说
明书连接好电气线路,确保电气部分正常工作。
6. 测试,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确保节温器正常工作,能够准确感知并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在安装节温器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发动机型号的节温器,并严格按照厂家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节温器的正常工作和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同时,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修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修
目录
1 问题导入 2 故障分析 3 检测及排除
4 总结
1 、问题导入
当汽车发动机出现以下现象就意味着发动 机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3
(1)水温指示灯亮
4
(2) 环境温度高时,汽车急加速无力,水温
表指针一直处于高温区。
5
(3) 热车行驶时,发动机有时会自 动熄火。 (4) 空调制冷效果不好,热车时空 调离合器频繁吸断。
节温器一般 安装在发动 机进水管口 或者出水管 口处。
16
节温器在水温较高时打不开会造成只有小循环而无大循环。
17
节温器检查方法
冷车、放水、拆卸后将节温器放入水中加热,当温度高于80摄氏度时节温器应稍许 打开,当温度大于95摄氏度时,节温器开至最大,约8mm。如果节温器不能顺利打 开或者打开开度较小应更换。检查方法如图。
14
通过测量散热器进出管口的温度判断散热器是否散热良好、是否有堵塞。 正常的温差应为6-12摄氏度。堵塞时应冷态、放水、清洗、疏通。散热 器漏水可焊接,损坏严重应更换。
从加水口向散热器内加 入热水,用手触试散热 器芯管各处温度。若有 温度不升高的部位,说 明散热器芯管该部位有 堵塞。
15
(3) 节温器检查
(4) 检查水泵
水泵皮带过松时会打滑, 造成泵水不足; 当水泵出现卡滞及水泵 叶片损坏时应当更换。
•检查泵体及皮带轮有无磨损及损伤,必
要时应更换。
•检查叶轮上的叶片有无破碎、轴孔磨损
是否严重。
•检查水封和胶木垫圈的磨损程度,如超
过使用限度应更换新件。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可用仪表测量轴
承的间隙,如超过0.10mm,则应更换新
汽车构造思考题答案分析解析

思考题1.汽车是如何分类的?答: (1)、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普通运输车(轿车、客车、货车)、专用汽车(运输型专用汽车、作业型专业汽车)、特殊用途汽车(娱乐汽车、竞赛汽车)。
(2)、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
内燃机汽车(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燃气轮机汽车)、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复活车)、喷气式汽车(3)、按行驶道路条件分类。
道路用车、非道路用车(4)、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
轮式汽车、其他类型行驶机构的汽车。
2.轿车、客车、货车和越野汽车分别依据什么分类?各分为哪几个等级?答:轿车的分类依据是发动机工作容积,分为微型轿车、普及型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汽车、高级汽车。
客车的分类依据是车辆总长度,分为微型客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特大型客车。
货车的分类依据是汽车的总质量,分为微型汽车、轻型汽车、中型汽车、重型汽车。
越野车按总质量分级,分为轻型越野车、中型越野车、重型越野车。
3.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发动机,使输进气缸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
底盘,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是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正常行驶。
车身,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地方。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导航系统、电视、音响、电话等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操作装置等。
4. 汽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分别用于哪种汽车?答: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是传统的布置形式。
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这种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是在轿车上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质量、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等优点。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是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少数轿车也采用这种形式。
汽车节温工作原理

汽车节温工作原理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在汽车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温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时,节温器就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装置。
下面,我将就汽车节温工作原理展开阐述。
一、节温器的定义节温器是一种可以控制发动机冷却器水流量的阀门它作用于温水通道上,根据发动机水温的高低自动调整水流量,确保发动机工作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间,防止发动机散热温度低、燃油消耗过多,也避免过热导致发动机损坏。
二、节温器的工作原理节温器是以车水发动机的水温作为信号,根据水温高低的不同,自动调整水流量的设备。
以真空调节为例,系统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可调式真空发生器,一个是真空调节阀,它们是相互连接的,构成一整个系统。
当发动机工作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是真空发生器产生真空,真空调节阀就打开,冷却水的循环就开始了;当发动机水温下降到设定的最低温时,真空发生器的真空消失,真空调节阀关闭,冷却水的循环流量就减少或关闭。
三、节温器的基本结构节温器主要由安装于水箱底部的弹簧组、水阀、外壳组成。
弹簧组及其它零部件上一面直接固定在外壳里,另一面通过水阀及与水阀相连的节点固定在泵体的“O”形密封圈上,泵体“O”形密封圈与水箱口密封,防渗漏。
弹簧及水阀组固定在泵体上,与水管相连,水进水出分别接在水箱及冷却器的出水口上。
四、节温器的检修方法检修时应将各种测量仪器准备齐备。
1.检查冷却系统孔的冷却液;2.检查节温器是否损坏;3.检查节温器电子阀是否工作正常;4.检查节温器引擎负重量是否符合要求;5.检查节温器液位是否合适。
总之,汽车节温工作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却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节温器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我们的安全和出行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节温器布置在进、出水管位置的区别
本文探讨了发动机节温器的布置形式,分析不同节温器的工作特点和对冷却系统产生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出水管的优缺点,并通过试验研究对比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不同位置处的冷却水温度的控制特性。
发动机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占燃料的总释放热量的20%~30%,发动机在低温环境部分负荷下,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会更多。
一方面,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过多,会使发动机过冷,从而产生燃烧不稳定,燃烧迟缓,功率下降,燃油消耗量升高。
同时还会使润滑油粘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零件磨损加剧等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如果发动机中冷却液带走热量过少,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从而使汽油机产生早燃、爆震烧蚀活塞顶,柴油机喷油嘴结胶、过热烧死,缸盖热应力开裂,进排气门座变形和漏气烧蚀气门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精确控制冷却液的温度,合理分配冷却液带走热量变得尤为重要。
节温器的形式及工作原理
1.节温器形式
目前强制式水冷系统中应用最多的节温器是蜡式节温器,除此之外还有乙醚皱纹筒式节温器。
按照承载压力又可分为重
型节温器(heavy duty thermostat)和轻型节温器(light duty thermostat)两种。
蜡式节温器根据通流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底通型、直通型和旁通型三种(见图1)。
图2 节温器动态控制(节温器布置在出水口处)
随着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子水泵、电子节温器也更多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它由ECU通过对相关信号的采集、计算得出需要的冷却液温度,进而对节温器的开关及升程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一直保持最佳值。
2.蜡式节温器工作原理
蜡式节温器的工作机理是在橡胶管和感应体之间的空间里装有石蜡,为提高导热性,石蜡中常掺有铜粉或铝粉。
常温时,石蜡呈固态,阀门压在阀座上。
这时阀门关闭通往散热器的水路,来自发动机机体出水口的冷却液,经水泵又流回机体水套中,进行小循环。
当发动机水温升高时,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反推杆上端头部产生向上的推力。
由于反推杆上端固定,故反推杆对橡胶管、感应体产生向下反推力,阀门开启当发动机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阀门全开,来自机体出水口的冷却液流向散热器,而进行大循环。
此种节温器的优点在于其工作不受压力的限制,控制调节稳定,工作可靠。
图3 节温器动态控制时间(节温器布置在出水口处)
节温器布置方式及特点
1.节温器的布置形式
节温器的布置按照大循环所处位置可以分别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和出水口处,按照机体中的位置可以布置在缸盖内部和缸盖外部,也有与水泵布置在一起的。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前面的两种布置形式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影响。
2.不同节温器布置的工作特点
如果节温器布置在出水口处(见图2),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节温器大循环关闭,冷却液经过小循环流经水泵入口,发动机迅速暖机。
当冷却液温度达到石蜡融化温度时,节温器主阀门开启,高温冷却液流入散热器,散热器中的低温冷却液经由水泵直接泵入机体内部,低温冷却液再次对发动机冷却。
根据冷却液温度的不同,节温器主阀门升程不同,从而控制流经散热器大循环的冷却液流量,调节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图4 节温器动态控制(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处)
节温器动态控制这个过程中,如果散热器的冷却液温度很低,而且冷却液容量很大,那么这个动态控制时间会比较长,冷却液温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波动(见图3)。
节温器的这种布置方式,对冷却液温度感应敏感,调节迅速,具有较好的防止发动机“开锅”功能。
同时在加注冷却液时,节温器上排气孔的排气方向是朝向出水方向的,更有利于发动机的排气。
但是如果车辆发动机在低温地带运行,环境温度较低,车辆工况变化复杂,将会导致冷却液温度波动较大,调节周期较长,温度的波动会使发动机冷却液带走更多的热量,造成一定的能量损耗,从而导致油耗升高。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波动情况可以通过节温器动态平衡时间来确定。
由图3可以看出,在初始进水温度32℃下,发动机暖机过程约为200s,冷却液温度波动约10℃。
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处(见图4),当发动机内循环的冷却液温度达到石蜡融化温度时,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散热器中的低温冷却液经节温器后再由水泵泵入机体内部,高温冷却液经出水管流入散热器,进行大循环。
在发动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此种节温器布置的冷却液温度控制与节温器布置在出水口处的情况有所不同。
图5 节温器动态控制时间(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处)
当发动机本体内冷却液温度达到节温器开启温度时,节温器主阀门打开,一定量低温冷却液流经节温器,经过发动机加热,进入大循环散热器中,散热器另一端内的低温冷却液进入节温器,发动机温度下降,节温器探测到发动机温度的降低,将主阀门关闭,这样完成第一次开起和关闭。
在节温器的这种控制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低温冷却液进入机体,冷却液温度控制比较迅速,波动较小。
节温器布置在进水管口的工作形式可以减小发动机内冷却液的温度波动,作为调节温度的装置,节温器在进水口的布置更有利于对发动机内冷却液的精确控制,每次进入机体内的低温冷却液的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可以降低发动机机体内冷热冲击的程度。
同时,节温器的开口方向与进水方向一致,降低进水波动,使冷却液的流入更加顺畅,节温器压降较小。
但此种布置形式使节温器波动频繁,控制延迟。
节温器布置在进水口处,某些工况下使节温器探测的温度比实际机体温度偏低,为了使节温器探测到的温度更接近于机体内的温度,通常在旁通阀处开一个小孔,使机体内的冷却液喷到调温器石蜡感应处,使其探测到的温度更趋近于机体内温度。
图5是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处的水温控制。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初始进水温度34℃下,发动机暖机过程约为125s,冷却液温度波动约6℃,暖机过程相对节温器布置在出水口位置快,冷却液温度控制比较精确,波动较小。